【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第3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oc

上传人:笑*** 文档编号:757183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13.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第3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第3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第3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第3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第3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2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课标解读1概述细胞学说的建立的过程。2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3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教学地位细胞学说的建立确立了细胞在生命系统的地位和生命的统一性;通过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从另一方面认识了生命的多样性,为以后一系列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教法指导1运用观察与实证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显微镜观察、比较多种多样的细胞,进一步认识细菌、低等植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并结合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归纳显微镜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2、等。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做为科学史教育的素材,通过教师的引导,课件展示,学生的认真阅读,启发学生认识到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1迄今我们知道的最大、最小的细胞是什么细胞?2PPT 展示教材 P32 图 35,思考不同生物的细胞或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其形态是否相同?说明什么?3绝大多数的细胞是两眼不能观察到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29“回眸历史” ,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教学流程设计课前自主探究:阅读教材 P2930 ,完成“【课前自主导学】知识 1”;阅读教材P3032 完成“知识 2”及“思考交流” ;阅读教材

3、P3233 ,完成“知识 3”。步骤 1:新课导入:以【新课导入建议】中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方式导出课题。步骤 2:以学生抢答的方式,完成【课前自主导学】中的【正误判断】 ,检查课前预习效果。步骤 3:以师生互动方式讨论完成【课堂互动探究】中探究 1 的“问题导思” ,识记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理解细胞学说的意义,尝试完成例 1。步骤 7:回顾当堂知识要点,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相互讨论后阅读【本课知识小结】 ,诵读【结论语句】 。课后自主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步骤 6:以分组抢答的方式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的 15 小题,教师简短评述。步骤 5:教师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如:单细胞的酵母菌、衣藻、草履

4、虫、多细胞的水绵、叶肉细胞、人的成熟红细胞和上皮细胞装片等,让学生观察领悟原理,实验操作,学会使用显微镜,并就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步骤 4:教师实物展示显微镜,以抢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显微镜构件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最后的“使用显微镜” ,讨论显微镜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总结显微镜使用的步骤,结合【课堂互动探究】的探究 2 的知识点尝试完成例 2,并进行简短评述。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1.概述细胞学说的建立的过程。2.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3.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 1.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重点)2.显微镜的使用。(重难点)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1.建

5、立者施莱登和施旺。2发展过程1665 年:英国科学家胡克最早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植物细胞壁。1838 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第一次系统地提出植物体是细胞聚合体。1839 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体。1858 年: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魏尔肖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3内容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4意义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被恩格斯列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1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1)光学显微镜最早由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发明,放大倍数有 300 倍。(2

6、)20 世纪 30 年代初,德国青年科学家卢斯卡等利用高能电子束波长很短 的特点,制造出能放大 10 000 倍的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2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原理(1)结构Error!(2)成像过程:在观察细胞样品时,被观察的物像通过物镜 和目镜 时被两次放大,物体的总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3电子显微镜的类型和成像原理类型 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应用 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 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结构原理让电子穿透用样品制成的超薄切片,经过电磁“透镜”放大成像利用高能电子束在细胞等样品的表面扫描,激发出各种物理信息,如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样品的核外电子(二次电子)等

7、,通过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最终形成反映样品表面形态特征的图像观察样品时,电子显微镜是否一定比光学显微镜好?举例说明。【提示】 不一定。用何种显微镜观察样品取决于观察和研究的目的。例如,观察病毒的结构时,由于病毒太小,必 须利用电子显微镜;而观察草履虫的形态时,由于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太高,不利于从整体角度观察草履虫,相反,放大倍数比 较小的光学显微镜能确保看到草履虫的完整形态,所以选 用光学显微镜。细胞的大小和形态1.生物体的组成: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不同的类型表现在Error!3维持细胞形态的因素1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提

8、示】 细胞学说只能说明动植物体在结构上的统一性。2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提示】 病毒是生物,但没有 细胞结构。3光学显微镜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胡克发明的。()【提示】 是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4同一个体的细胞的形态和大小都是相同的。()【提示】 一般是不同的。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问题导思】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是什么?从现在的认知水平看,细胞学 说观点有什么不足之处?细胞学说的建立具有什么样的意义?1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时间 国家 科学家 观察对象 重要理论成果 不足1665 年 英国 胡克栎树软木塞切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观察的是死细胞,只看到细胞壁1838 年 德国 施莱登大量的植物组

9、织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未与动物界相联系1839 年 德国 施旺多种动物细胞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未搞清细胞来源的过程1858 年 德国 魏尔肖 细胞一切细胞来自细胞,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未考虑非细胞结构生命的繁殖2.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其补充(1)细胞学说的内容: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2)细胞学说的补充:细胞只能来自细胞。3细胞学说的意义(1)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2)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推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多选)下

10、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B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新细胞的产生只能是来自原来存在的细胞D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审题导析】 正确理解和记忆细 胞学说的内容是解题关键。【精讲精析】 A 项不是细胞学 说的内容。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 单位,并非是指所有生物;新细胞的产生是原来细胞分裂的结果,不会自然发生。【答案】 CD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问题导思】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是什么?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光学显微镜(1)结构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等。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

11、臂、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镜筒、粗(细) 准焦螺旋等。(2)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与安放取镜:打开镜箱后,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放:把显微镜平稳地放在实验桌的略偏左方。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物镜前端距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 2 cm 左右。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转动聚光器:选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结果: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

12、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观察者的眼睛要看着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以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 。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看到清晰的物像。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在低倍镜下移动玻片,把被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正中央。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勿提升镜筒)。观察标本,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此时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4)收镜取下载玻片,擦干外表,反光镜垂直,两个物镜镜头转向前方,呈“八”字形,镜筒下降至最低处,送进镜箱,放回原处。(2013 徐州高一期末) 如图所示:甲图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

13、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比的放大倍数大,比 的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玻片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 【审题导析】 本题综合考查 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解答本题应明确两条主线:【精讲精析】 根据目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正比,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故 比 的放大倍数小,比的放大倍数大,的组合放大倍数最大。从图中的乙转为丙,视野中物像变大,需将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操作时应先移动装片,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

14、野中央,正确顺序为: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答案】 D本 课 知 识 小 结网 络 构 建结 论 语 句1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非一切生物) 的基本单位。2细胞只能来自细胞。3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大光圈(凹面镜) 调细准焦螺旋。4不同生物和同一生物个体的细胞的形态、大小都是不同的。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解析】 细胞

15、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其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 细胞发育而来,并由 细胞和 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学说 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 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原核 细胞是在细胞学 说创立之后才发现的。【答案】 C2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你看到的视野亮度及看到的细胞数目与这之前比较( )A亮,细胞多 B亮,细胞少C暗,细胞多 D暗,细胞少【解析】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所能观察到的细胞越少。【答案】 D3

16、下列细胞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的是( )A神经细胞 B叶肉细胞C鸵鸟的卵细胞 D根尖细胞【解析】 鸵鸟蛋的最大直径将近 10 cm;一般的细胞的直径都在 10100 m 之间,需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答案】 C4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三异物不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据此,三异物可能在_上。( )A目镜 B物镜C反光镜 D装片【解析】 转换目镜和物镜后三异物仍在,反光 镜的问题 只会影响光线的明暗,故异物不在目镜、物镜和反光镜上,最可能在装片上。【答案】 D5(2013新乡高一检测)显微镜头盒中的 4 个镜头。甲、乙镜

17、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甲长 3 cm,乙长 5 cm,丙长 3 cm,丁长 6 cm。请问: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物镜是_;在同样光源的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_。【解析】 显微镜的镜头有两种:目镜和物镜。目 镜是套在 镜筒上端的。物 镜是通过螺纹固定在转换器上的。因此, 应该根据有无螺纹判断镜头是目镜还是物镜。4 个镜头中,甲、乙是物镜,丙、丁是目镜。镜头的长短与放大倍数是相关的。物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高,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近;目镜正好相反,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低。镜头的放大倍数还与视野的明亮程度相关,不同的镜头,镜口直径不同,通光量也不同。倍数越高,镜口直径越小,通光量越小,用于观察时视野越暗;倍数越低,镜口直径越大,通光量越大,用于观察时视野越亮。【答案】 乙 乙和丙一、选择题1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C说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到分子水平【解析】 A 项中的“所有的生物”不等同于“一切动植物体” ,“均由细胞构成”不等同于“动植物细胞” ;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基础,根据这一共性的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高考生物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