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771003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 1(四选一题)答题时请注意根据参考答案作一些删减第一章 问题讨论 小组讨论【探讨题目】联系我国社会实际阐述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意义。【活动步骤】本次活动共 25 分,活动步骤具体如下:1请自行写出一篇不低于 300 字的发言提纲。(10 分)2将自己的发言提纲展示于网上讨论平台,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之间讨论并互评。(15 分)3任课教师对以上活动予以总结,在课堂上或网课讨论区进行讲评1、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意义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

2、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翻身解放;引导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确认五十六个民族成份,实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密切了党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新中国成立近六十年

3、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风险和考验,我国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党的民族政策,既全面考虑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事实,又全面考虑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在发展水平和文化风俗上存在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基本事实;既深刻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也积极借鉴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既保持基本原则、基本理念的稳定性、一贯性,又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因而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科学依据,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处理民族问题的智慧和心血,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4、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严格执行民族政策,直接关系到党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的民族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历史经验证明,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只有在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前提下,才能得以真正搞好和切实加强;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也只有在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凡是民族政策执行得好的时候,民族关系就健康发展,民族团结就不断巩固;凡是民族政策执行得不好的时候,民族关系就遭遇波折,民族团结就受到破坏。第二章 问题讨论【探讨题目】1中国共产

5、党关于民族特征的理论同斯大林的理论的同异。2联系我国某一民族的实践说明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活动步骤】本次活动共 25 分,活动步骤具体如下:1请自行写出一篇不少于 300 字的发言提纲;(10 分)2将自己的发言提纲展示于网上讨论平台,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之间讨论并互评;(15 分)3任课教师对以上活动予以总结,在课堂上或网课讨论区进行讲评。1、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特征的理论和斯大林的理论的有何不同?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民族定义,是由斯大林 1913 年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

6、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由此可知,斯大林主张的是民族四特征说,即民族具有四个共同特征,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固然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但并不能完全套用于中国的实际。经过长期的思索与实践,2005 年 5 月,中国共产党在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阐述中提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的六特征说。它是在总结中国和外国民族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

7、的,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的理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的认识,还合理借鉴了国外关于民族的论述,可以说是集中国、世界的民族理论之大成。与斯大林的四特征理论相比,更强调民族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视野更加宽阔,更加合理地确认诸要素的整体性和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以上要点须联系实际) 。第三章 案例分析【案例呈现】观看视频:中国回族第一集“华夏一脉”。【问题提出】1中国回族属于哪种形态的民族?其形成属于民族形成规律中的哪种类型?请说明你所做判断的理由。2从中国回族的形成看,它属于民族同化、民族分化、民族组合还是民族融合?请做出选择并说明选择理由。【分析步骤】1、答:民族在形成的发展

8、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规律属于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次生形态民族的天成过程为“同源异流” 、 “民源同流”等具体形式。中国的回族就是在中国的历史上的多个时期(唐、宋、元、明) ,从某些外来民族中分离出来,融合了汉族的民族因素,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民族,理由如下: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终形成的时期。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回回”最初为他称,后来才演变为自称。根据现有史料,唐高宗永徽二年(651 年) ,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陆续由海路来华,在广州、泉州、杭州

9、、扬州及长安等城市定居。被视为回回民族的先民。宋代东来的犹太人,由于宗教上的亲近关系,后来也成为回族一部分。13 世纪初叶,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一批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断被签发到中国来。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的身份,散布在全国各地,成为形成回族的主体人群。在历史发展中,元代被称为“啰哩回回” 、 “绿睛回回” 、以及被改宗伊斯兰教的基督教徒、祆教徒等,均成了今天回族先民。另外,由于通婚和政治等原因,以及接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原因,回回中不断吸收了一些汉族的成分。同时,也由于每到一地就建立清真寺,并围寺而居,也就显露出大分散、

10、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有元一代,回回人已遍及全国,伊斯兰教因之也传播到各地。明代仍有大量的人群融入回族。如原籍为阿拉伯、波斯、西域突厥诸种和东南亚的“归附回回” ,还有侨居的“寄住回回” ,他们往往以“贡使”形式进入中国,使团成员多达数百,贡事完毕,有的返归本国,有的则侨居或定居中国。第四章 问题讨论【探讨题目】怎样识别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属于民族关系?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主要有何特点?【活动步骤】本次活动共 25 分,活动步骤具体如下:1请自行写出一篇不少于 300 字的发言提纲;(10 分)2将自己的发言提纲展示于网上讨论平台,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之间讨论并互评;(15 分)4、怎样识别不同民

11、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民族关系?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主要有何特点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民族关系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在人们的交往联系中,不仅具有社会性, 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 本质上是涉及民族这个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民族这个社会利益群体的权力和利益,民族及其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感情的社会关系。 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性质决定的,是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制约的,也是与当时要解决的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及解决的方式和途径相联系着的。不同社会、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关系基本特征各有特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

12、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我国各民族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共同缔造的。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亲密感情不断深化,相互团结不断加强,为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保持社会长期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是这样。我国各民族的民族特点和互相之间的民族差异将长期

13、存在,各民族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形成的差距也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冷战结束以来,民族因素、宗教因素在国际环境中的影响明显上升,一些地区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日趋活跃,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使民族因素、民族问题、民族矛盾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历史和现实、国外和国内的大量事实都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没有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就没有社会安定团结、国家繁荣昌盛。为此,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民族关系,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重大关系。能不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实现民族团结、促

14、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统一、保卫领土完整,必须始终全面把握并正确加以处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一是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各民族只有一律平等,才能共同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更好地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管理。二是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各民族只有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才能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形成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牢固向心力。三是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各民族只有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四是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各民族只

15、有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才能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整体优势和创造活力,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我们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展问题是现阶段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首要问题。只有发展问题解决好了,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和谐。二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之策。三是要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前提,也是保持全国安定和谐的重要条件,必须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