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77453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发展对策研究 根据对国内外一些有关海铁联运的文献资料的参看总结得出,目前针对海铁联运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外海铁联运发展现状方面的研究;发展海铁联运必要性方面的研究;海铁联运运量预测方面的研究;关于发展海铁联运的政策建议的研究等。 1 国内外海铁联运发展现状方面的研究 1.1 国外海铁联运发展现状方面的研究 ( 李丹明、贺振中, 2001) 海铁联运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发展较早,运用较成熟,总体状况是:日本铁路基本上把全部适箱货物都纳入集装箱运输。 1992年,美国铁路集装箱运量为 340.8 万 TEU,占联合运输量的 50.1%。

2、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集装箱运量都占有较大比重,一般可占到总货运量的 15%-20%,并以年 6%-9%的速度增长。很多发达国家铁路将零担、整车适箱货物实现了集装箱化。适箱货物范围不断扩大,已由一般普通货物扩展到危险品和鲜活易腐等特种货物。 海铁联运在世界主要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概况: ( 闫攀宇 , 2008)鹿特丹:铁路可直接进入鹿特丹港码头,港区内有 2 个中转站,集装箱可通过铁路运输到达欧洲主要国家,每天有多列集装箱班列发往欧洲各地。汉堡港:长距离运输基本依靠铁路,是欧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转运中心。所有码头都有铁路,每天约有 160 列国际国内集装箱班列进出港口。2004 年港口铁路集装箱运量

3、为 123 万 TEU,同比增长 17%,高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14%的增长速度。安特卫普港:是欧洲第二大铁路港口,列车一日内可到达欧洲主要经济中心。占地面积五千平方米的全自动化铁路货运编组站Antwerp-North 是欧洲最大的编组 站之一。洛杉矶港:洛杉矶是美国 3 条横贯大陆的干线铁路起点,港区内的主要集装箱码头都有铁路线。 2003 年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达到 172 万 TEU,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 24%。 1.2 国内海铁联运发展现状与问题方面的研究 与水运和公路运输相比,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相对滞后,总的发展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 文献综述 1 状况是: 2005 年我国

4、集装箱铁路发送量仅占到全国铁路货运量的 2.2%, 2006年为 2.6%;而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数量仅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 1.5%左右。( 潘淑玲, 2009) 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同时也说明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空 间巨大。 海铁联运在我国主要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概况:大连港年海铁联运集装箱累计完成 18 万 TEU,居国内各港口首位,但与港口的整个吞吐量相比所占比例微不足道。上海港海铁联运业务量较小, 2004 年只有 7.9 万 TEU,占整个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 0.54%。几年来,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发展速度。深圳港在铁路公司、港口和

5、海关的共同倡导下,目前深圳港已经陆续开通了深圳一长沙,深圳一成都、深圳一南昌的“五定班列”,与武汉、郑州、昆明等其他内地城市之间的“五定班列”也在积极筹划中 。(花亚峰, 2007)宁波港海铁联运较我国其它港口发展较晚,但是近几年通过大力发展成为后起之秀, 2009 年集装箱海铁联运完成 1690TEU。 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海铁联运机制不够健全,协调管理不够完善;运价机制不灵活,价格优势不明显;技术装备落后;铁路运输能力紧张;港口配套设施缺乏;运输模式不适应;海铁联运服务市场未完全建立;信息系统有待完善。(汪涛, 2010)管理体制不顺、市场主体不明

6、;铁路集装箱运价不合理,运输收费不规范;铁路集装箱运输服务质量低;集装箱运输基础 设施落后;现代化管理水平低;集装箱运输通道能力紧张等。( 李丹明,贺振中) 内陆腹地经济增长与海铁联运服务水平矛盾突出;海铁联运市场不完善;海铁联运货物流向不均衡;不同运输方式竞争激烈。 2 发展海铁联运必要性方面的研究 孙国卿 2010 年 6 月份的硕士论文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效益研究, 从环保、进出口企业、港口、国家等四个角度说明了发展海铁联运的必要性,具体如下: 从环保角度而言,铁路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比公路运输小很多,优化集装箱运输的方式结构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根据测算,铁路运输每公里油耗不到公路集装箱卡车的

7、一半,如 果采用双层集装箱运输车,节能和环保效果将更加明显,经济效益也更大。 从进出口企业的角度,开展海铁联运,在简化程序、减少运输时间的同时,为进出口企业降低运费,节约运输成本超过三成,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从港口角度,巩固和发展海铁联运,从陆地、沿海、海上三方面拓展覆盖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 文献综述 2 面更大、辐射更远的经济腹地,为内地省份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通道,可以吸引到更多货源,增加港口吞吐量,间接提升了自身的服务水平,进而解决中国港口物流货物压港、场地紧缺、码头货物接卸困难,在某种程度上也打破了制约中国港口航运物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 从国家的角度, 海铁联运有利于产

8、业升级和转移,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拉动地区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3 海铁联运运量预测方面的研究 3.1 货物量的影响因素介绍 货运量的预测问题是规划者进行交通规划的基本问题。货物量是体现物流需求的指标之一,而影响物流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鞠颂东在书 物流网络: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中具体列明了影响物流需求的经济指标,如表 1: 表 1 影响物流需求的经济指标 目标层 一级指标层 二级指标层 影响物流 需 求 的 经济 指标 体 系 经济总量类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产业结构类指标 第一产业产值 第二产业产值 第三产业产值 交通运输类指标 货物综合运输量 全社会货物周转量 国内和国际

9、贸易类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进出口贸易总额 资料来源:鞠颂东,物流网络: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第 275 页 其中关于国内生产总值这一影响因素,牛忠远在其硕士论文中对货运量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中得出 GDP 与 铁路、公路与水运量的相关关系很大,分别为 0.81、 0.990 和 0.934 说明经济的增长的确对货运量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赵永超 ,孙有望, 2008) 由于外贸总额与消费品零售总额与 GDP 高度相关在开始有论述,他们对铁路、公路与水运量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一个综合性因素即GDP 的变化对他们的影响。 赵永超 ,孙有望在文章单位 GDP 货运量与城市产业结构关系中, 在分析

10、各产业发展对于货运量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单位 GDP货运量这一指标来反映城市产业结构和货运量之间的关系,预测结果比较可信。 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 文献综述 3 3.2 货物量的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预测方法在历年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灰色模型、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指数平滑及回归分析,这些都是定量的预测方法,其中前三个预测方法是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回归分析为因果关系分析。这些预测方法各有特点和不足,其中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所拥有的数据特点及研究目的选取合适的预测方法,以尽量达到预测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下面就我参看的文章中这些模型的具体介绍和应用情况作简要介绍。

11、 ( 1)灰色预测模型 灰色预测模型针对有限的数据和其分散性比较理想,使修正后的数据更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预测的精度和准度也都会提高。 孙国卿在其 2010 年硕士论文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效益研究中 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 大陆桥运输这种具有代表性的海铁联运方式的运量进行预测。 ( 2)人工神经网络 (郭涤、周军, 2005)介绍常用的经典预测方法如指数平滑、灰色模型及回归分析等方法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局限性 , 即要求预先知道预测对象的数学模型 , 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 , 许多对象具有复杂的不确定性和时变性 , 很难建立其预测模型。而神经网络的出现克服了建立模型及参数估计的困难 , 它不需要建立具体的

12、数学函数模型就可较精确的描述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这样可以降低预测工作的难度。具体讲解了基于 Matlab 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应用。 ( 3)指数平滑 指数平滑法适用于所预测量不存在明显的趋势性因素。 牛忠远在其 2006 年的硕士论文中运用指数平滑法和神经网络预测,对铁路、公路、水路货运量进行了预测,并且分别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评述。 ( 4)回归分析 ( 牛忠远, 2006)中介绍 相关回归预测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根据预测的相关性原则找出影响预测目标的各因素,并用数学方法找出这些因素与预测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的近似表达。并利用样本数据对其模型估计参数及对模型进行误差检验。一旦模型确定就可利用模型根据因

13、素的变化值进行预测。 王黎明,陈颖,杨楠 2008 年著的 应用回归分析一书中 对 Logistic 回归这种非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具体介绍。 杨涛 1998 年著的公路网规划一书中介绍了运用 Logit 模型计算各出行路径被选用的概率,是 Logit 模型在交通领域的一种应用,也是后来此模型应用演变的基础。 其中 2000 年发表在铁道学报的外贸货物量运输需求量预测研究一文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介绍了对于这一方法的应用,提出内地对外连接的港口、铁路、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 文献综述 4 公路外贸货运需求量预测方案。在具体问题的研究应用上,(花亚峰, 2007)基于以上体统介绍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化,主

14、要是在预测外贸增长率的时候只考虑了 GDP 这一影响因素,并且设定各地未来几年 GDP 增长率均为 8%,在应用多因素动态相关系数预测方法的时候各个影响因素各腹地都统一设定,根据历年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未来几年的洋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其中方法中的一些系数,如适箱货比例、装箱率、重箱载重量、重箱比例等在徐如雪 2006 年的硕士论文中也进行了说明和判定。 4 关于发展海铁联运的政策建议的研究 研究比较具体的有:在 2009 年何静,孙有望,刘小卉,陈欢发表的我国港口海铁联运经济运距及合理分担率研究 上海洋山港海铁联运实例研究的启示这一文章中 基于某年的具体参数, 以创新理念与方法对进铁海联运经

15、济运距进行了重新计算界定,得出洋山港 (上海港 )集装箱铁海联运的经济合理运距并非在 500km 以上,而是 250km (20 呎箱 )和 288km(40 呎箱 )以远。提出通过降低铁路集疏运的固定费用这一可行方案来缩小合理经济运距。汪涛在 2010年硕士论文中对海铁联运企业结盟对策的研究,以虚拟企业的构建为参考,研究了适应海铁联运系统的结盟构建流程,并提出基于多 agent 的企业结盟运作模式。 ( 龚耀军 , 2009) 提出的政策建议有: 成立专门职能机构;巩固基础,拓展腹地;切实解决港口与铁路在集装箱运输上分割脱节的问题;完善设施,形成网络;政策倾斜,强化服务;推进铁路与港口之间集

16、装箱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建设;争取海关等口岸单位的进一步支持。 增强海铁联运发展的紧迫感;建立新型合作制度;建设海铁联运通道;开发海铁联运市场; 构建以运价为导向合作共赢的市场机制;建立开放高效的运营模式;打造海铁联运标准化工程;配套完善相关产业和贸易政策。 国外 方面, containerization 杂志一直设有海铁联运板块关注美国大陆桥、欧亚大陆桥的发展动态。 Marx Yaaker 的 American Landbridge transportation Advantage Research 将美国大陆桥历年海铁联运量与欧美大陆桥对比,强调指出美国大陆桥的优势不但在于单一国境内实现港到

17、港运输,而且双层班列的应用与众不同中增加了运量提高了效率。 Bertil Naslund 在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上发表的“ Combined Sea Land Transporation In Hamburg”探讨了以东欧各国为腹地区域的德国汉堡港发展海铁联运的可行方案,对汉堡港的海铁联运现状作出全面详细的说明,强调汉堡港在发展海铁联运方面的优势和领先地位。 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 文献综述 5 5 文献研究结论 这些现有的文献中,对宁波海铁联运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方面都有很多的研究,但是运用一些数学模型来对宁波港海铁联运量进行预测方面没有,

18、因此我在研究学习了这些已有的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一些数据,对宁波港海铁联运运量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的同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根据我 的预测和其它文献中提到的一些政策建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宁波港发展海铁联运的一些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丹明,贺振中 . 国外铁路集装箱联运及我国发展铁路集装箱联运的对策 J. 哈尔滨铁道科技, 2001( 5) . 2 闫攀宇 . 欧美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概况 J. 大陆桥视野 , 2008( 2) . 3 潘淑玲 .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D. 大连海事大学, 2009. 4 贺向阳,汪月娥 . 加快宁波海铁联运发展的策略 J.

19、区域交通 , 2010( 3) . 5 孙国卿 . 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效益研究 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10 . 6 鞠颂东 . 物流网络: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7 牛忠远 . 我国物流需求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和实证分析研究 D. 浙江大学, 2006. 8 赵永超 ,孙有望 .单位 GDP 货运量与城市产业结构关系 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8( 4) . 9 孙国卿 . 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效益研究 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10. 10 郭涤,周军 .基于 Matlab 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J. 物流科技, 2005( 5)

20、 . 11 王黎明,陈颖,杨楠 . 应用回归分析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6) . 12 尹相勇 , 贾顺平 , 彭宏勤 . 外贸货物量运输需求量预测研究 J. 铁道学报, 2000. 13 花亚峰 . 洋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系统分析 D. 上海:上海海事大学, 2007( 6) . 14 徐如雪 . 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枢纽港物流通道研究 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6. 15 汪涛 . 集装箱海铁联运企业结盟对策研究 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0. 16 贺向阳,汪月娥 . 加快宁波海铁联运发展的策略 J. 区域交通 , 2010( 3) . 17 何静,孙有望,刘小卉,陈欢 . 我国港口海铁联运经济运距及合理分担率研究 上海洋山港海铁联运实例研究的启示 J. 价值理论与 实践(市场篇), 2009( 6) . 18 Marx Yaaker. American Landbridge transportation Advantage ResearchJ. containerization 19 Bertil Naslund. Combined Sea Land Transporation In HamburgJ.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