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零距离答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779912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 页数:187 大小: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零距离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高中语文零距离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高中语文零距离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高中语文零距离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7页
高中语文零距离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1)一、1. 如鸣珮环 2.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 怅寥廓4. 金张藉旧业 5. 想佳人妆楼颙望 6. 洪波涌起二、1. 哀 悲痛,悲伤。 怜悯,同情。 哀叹。2. 爱 喜爱。 爱护。 顾惜,爱惜。 吝惜。 舍不得,吝啬。3. 安 安定、安稳。 安稳。 安逸、安适。 奉养、安身。 习惯、满足于。 哪里、哪儿。 怎么,哪里。三、1. 诗歌 赋 比 兴 2. 一位伊人的追求者、钦慕者,思念伊人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一个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人物形象。3. 示例: 蒹葭中使用双声(蒹葭) 、叠字(苍苍、萋萋、采采) ,以

2、获得声韵上的美感,更好的表达伊人追求者执著的形象;示例: 蒹葭采用叠章的语言形式,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首章 “苍、霜、方、长、央” ,次章 “萋、晞、湄、跻、坻” ,三章“采、已、涘、右、沚”),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在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中所饱含的无限情意。四、(一) 1. (1) 那实际上 (2) 困苦 (3) 妨碍 (4) 空闲、闲暇 (5) 树根 (6) 往回看 2. B(B 项, “业”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C、D 三项都为使动用法。) 3. (1) 其他种树的人虽然偷偷地察看仿效,都不能赶上他。(2) 况且没有空闲,又用什么使我们生活繁荣、

3、性情安乐呢? 4. 对比 类比 官吏治民要顺应民性,应当了解、适应人民的需求,使生产得以发展、生活得以安定(二)1. 精神(心理) 生理( 身体)(意思对即可)。2. 对比 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3. D(“实病之所从集也”此句为判断句, “实”在这里为“ 实在”的意思, “集”后面有省略“于身” ,知道这几个方面便能准确地理解此句话的意思。) 4. 疾(病) 神 精神( 心理)因素对于治病养生有着巨大的作用。(或: 如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无怀无惟” ,不以病为意,反而有助于把病治好。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参考译文】有一个得了郁积病的客人,龙 启瑞去拜访慰问他

4、。 见到他昏昏沉沉地坐着,或者仰卧休息,每天能吃三锅饭,吃饭时能把餐具中的食物全吃尽。我 说: “你生病了?”客人回答说:“病了。 ”“那么你得的是什么病? ”他回答说:“我苦于肠胃肚子有病而 总是上厕所,医生治 疗它,三个月不见效,我担忧不知道治病的方法,停下了我的工作学业来治疗,病却越发厉害了。 ”我叹息说:“唉!我现在才知道你确实病了。先生之所 谓肠 胃有病,只是 饮食冷热( 不当)造成的。天地万物生成于精神,保养于精神,所以精神饱满身体就强壮,精神旺盛生命力就旺盛,精神衰弱则会生病,精神散失就会死亡。因此喝了酒的人,躺在悬崖旁边而不至于掉下去,这是因为他的精神健全。一个小孩子,遇到猛虎

5、就折断三尺的草茎打老虎,老虎也不伤害他。为什么?他心里忘了外物(不害怕 ),那么外物就没有什么能伤害他。现在你没有什么病,但每天以生病为忧,害怕忧虑,实在是疾病得以集于身的原因。你何不早晨起床去轻松散步,夜间舒舒服服睡觉,不胡思乱想,来使你的生活安定?(这样)疾病大概就接近治愈了!”客人说:“好!我要按你的意见办。 ”试了三天,他的病好了。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2)一、1. 水波不兴 2. 不宜妄自菲薄 3. 悠然见南山 4. 三山半落青天外 5. 青冥浩荡不见底 6. 猛志固常在二、1. 按 考察、查办。 打拍子。2. 案 几案、长方形的桌子。 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 通“按” ,考察

6、、查办。3. 拔 攻占、攻取。 提拔、选拔。 超出、突出。三、1.赋2.B B 项,全诗只用了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其他内容都是重复,由此,可看出全诗是通过动词的变换来表现妇女的劳动过程的,B 项正确。A 项, “被统治者剥削”并没有从诗中体现出来,整首诗是欢快的。C 项, “实际意义性较弱”错误,整首诗表现出来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意义重大。D 项,同 C 项, “意义浅显,没什么研究价值”错误。3.妇女在田野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乐的劳动景象。四、(一)1.(1)草野之人的意见 (2)责备 (3) 怜悯 (4)要求、责成B(B 项,两句中“以”都为连词,表原因, “因为” 。A

7、 项,前一个“则”为连词,表示接关系,是“就”的意思;后一个“则”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是“却”的意思。C 项,前一个“乃”为副词,表前后的逆接相背,是“竟”的意思;后一个“乃”为副词,表前后的顺接或紧接,是“就”的意思。D 项,前一个“其”为第三人称代词;后一个“其”为语气词。)3.清楚地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 ,这就是所说的知道不对却不停止去做啊。至于抨击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4.表现他谨慎谦虚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参考译文】王珪,字叔玠,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值,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当时太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太宗曾经就:“

8、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我 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常加规劝及纠正我的过失,但愿 这样可以使天下太平中吧。 ”王珪进言说:“古时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都因谏 言不被采用,而 查继死亡。现在陛下发扬您的美德,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我愿竭尽愚 钝之力。效力 辅佐陛下。 ”王珪推诚尽忠,进荐善言,并常常存心规劝,太宗更加信任他。一天,王珪进见,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妾,怎么会不 灭亡呢?”王珪离开座位回答 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皇上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 还问 我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呢?”王珪回

9、答说:“我听说齐恒公到郭国, 问老百姓:郭国为什么 灭亡?老百姓回答说:因为他能喜欢善的厌恶恶的。 齐恒公 说:如像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呢?老百姓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 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 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清楚地知道那是 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说的知道不对却不停止去做啊。 ”太宗十分欣赏他 说的话。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孙用乐律来教授宫中的乐人,因 这些 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 孙多次被皇上责怪。王珪与温彦博共同 进言说:“孝孙是恭谨之士,陛下让他来教

10、女乐,又责备他,国人岂不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吗?”太宗十分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兑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 说说情吗?”彦博惧怕, 谢罪,但王珪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罪当受死,陛下您怜悯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现在陛下因私心而怀疑我,这是陛下您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 ”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是再追究了。当时,王珪与玄龄等一同辅佐朝政。太宗对他说:“你给我 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 ”王珪回答:“勤恳奉公为 国,朝中事情没有不关心 处理的,我不如玄龄;文才武略,将相被之才兼 备,我不如李靖;上奏

11、详尽明了, 传达皇帝的命令,反映下面的情况,思虑恰当,我不如彦博;治理繁重国 务,事事必办妥,我不如戴胄;把谏诤作为自己的职责,以国君不及尧舜 为耻辱,我不如魏征。至于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 长处。 ”太宗称好。(二)1. 万柳堂之胜景 万柳堂之衰败 2. C(A 项,作者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游览万柳堂时,万柳堂并非胜地。B 项,万柳堂并不是冯相国退官时所修。D 项,本文是作者自主而写的,女子游者是嘱托作者去万柳堂游览,而不是撰写文章。) 3. 富贵荣耀随时间而升降,士应有所悟,而不再羡慕富贵这身外之物。而身在富贵中,则更应时时感到深忧,切不可再去搜刮民脂

12、造园,做那种庸俗贪卑的人。4. 借题发挥( 借物喻理、叙议结合、卒章见旨等。) 5. “万柳之堂”的“可爱”表现有: 广三十亩,无杂树,尽植以柳,径曲而深,假山池塘错落有致,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作者对“万柳之堂”的修建持反对态度,认为富贵乃身外之物,士大夫富贵而要深忧,不能搜刮民膏建园自乐。【参考译文】过去的人,富贵到了极点,就往往要建造别墅来供自己享乐 ,为了竭尽达到建筑艺术的精巧,而不惜一切代价。等到建成,却不能常常住在别墅中,只是偶然去一次而已,甚至有的终身都没有去过。而能够常住在里面的人,却又无力去建造 别 墅。贤能的公卿大夫忙于国家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这种事,只有庸俗贪卑的人,

13、才想用建造豪华别墅向家乡那些无知的人夸耀,使他们感到震惊。康熙朝的宰相、临朐人冯溥,当他在朝任职时,所做过的事既没有可以指责的,也没有什么可以称赞的,只是他有座别 墅园林在城的东南角。园的面积有三十亩,园中没有一棵杂树,随着地势的高低,全部种的是柳 树,因而 题写园中的堂名为 “万柳之堂” 。在矮墙的外面,骑马经过的人可以望见。园中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深处,利用园中低洼的沼地,建成了池塘,又堆积泥土,造出了假山;池塘边 都长满了芦荻,云彩和池水疏落映衬,可爱极了。雍正初年,我刚到北京,喜欢游玩的朋友都对我介绍万柳堂的 胜景。我第一次到万柳堂,还多少有些亭台水阁。第二次到那里,以前凌空架在水上的高

14、桥,已斜卧在水中了。第三次去,则凡是园中所种的柳树,都像 斩过一样,没有一棵留存了。人世间富贵的荣耀,它总是随着 时间有升有降,大概也和 这 个万柳堂园一样。那么士大夫如果能够自己有所领悟的话,就 应该不再羡慕富贵这样的身外之物。那些已经置身在富贵之中的人,正应当深忧也来不及,又怎么能搜刮百姓的脂膏来建造园林呢?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3)一、1. 溪头卧剥莲蓬 2. 阡陌交通 3. 青霭入看无4. 杨柳岸晓风残月 5. 金石可镂 6. 少壮不努力二、1. 白 亮,明亮。 洁净,纯洁。 陈述,禀告、告诉。2. 败 使衰落。 破旧。 衰落、凋谢。3. 拜 行礼、下拜。 授予官职、任命。 呈

15、上、献上。三、1. 西晋 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 2. 象征才高位卑的寒门弟子,表现了作者作为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的愤慨之情。 3.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一句写的是社会现象,世胄与英俊境遇的高下不同表现出社会的不公及作者的不平。四、(一)1. (1) 乘辇车 (2) 美丽 (3) 抢劫,掠夺 (4) 在夜晚,在晚上 (5) 收藏的珍宝 (6) 通“ 慢” ,久 2. A(A 项与“多于南庙之农夫”中的“之”都为助词,意为“的”。B 项, “之”为代词。C 项, “之”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D 项, “之”为往,到去”的意思。) 3

16、. 秦人(从此)把宝鼎( 看作) 铁锅,把宝玉( 看作)石头,把黄金(当成)土块,把珍珠( 当作)砂砾,乱丢乱扔(扔得到处都是 )。4. 一方面表现出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揭露出他们抢夺劫掠的行径。(二)1. 长安 2. 王事 3. D(D 项, “喷入沧海,横浸汕”只是写出江水的归处,没有写江水沿途流淌的状态。) 4. 要点: 送别之时,不说彼此相思、互相珍重一类的俗套语,而是反笔以出,笔姿摇曳不尽;将作者的一种豪放不羁之气贯注在山水之间,颇具李白诗文之神韵。( 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大丈夫哪一个没有奔走天下(、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我和宗 衮在两年之间,会面了又离别,离别

17、了又会面,这当中来来去去所经历的路程,总共有三万里。为什么说有这么长的路程呢?去年春天,我们两人在京城相会,当时我去桂林,宗衮去滑台;今年秋天,我们竟然料想不到又在桂林相会,过了没多久,宗衮又回到滑台: 这都是因 为国事的缘故。坐船坐 车,来来往往,哪里只有三万里呢?人的一生有多久?刚聚在一起,突然间又要分别,像这样相距遥远,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 还有什么好说的!时间正值十一月,我们几个朋友出城到野外 (为宗衮)饯行。秋天的天空洁净无杂物,像是俯向红色的山崖。再加上万重高山 耸立,像从平地上突起。山像铁那么黑,像笔锋那么尖。又有阳江、桂江(即漓江),从军城( 即桂林) 旁边流过,向

18、南流淌,喷薄进入大海,浸润着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处在朝廷的那些官员们,哪里知道遥远的边地还有这么美好的山水?山水既是这样,人也是如此(都充满同样的情趣)。宗衮面对此情此景,与我分手道别。忘记我还是可以的,怎么能忘掉这美好的山水啊!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4)一、1. 天气晚来秋 2. 烟笼寒水月笼沙 3. 又恐琼楼玉宇4.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5. 如今有谁堪摘 6. 野旷天低树二、1. 报 报答、回报。 答复、回复。 报复。2. 暴 暴躁、急躁。 猛烈、急速。 欺凌、损害。 突然、猝然。 通“曝” ,晒。3. 悲 哀怜、怜悯。 感叹、慨叹。三、1.洛阳纸贵2.C (C 项,

19、“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这两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为欲扬先抑,评价荆轲“虽无壮士节”但却“与世殊伦” 。)3.放任性情,蔑视权贵 借此表现蔑视权贵,重视个人尊严的精神四、(一)1.(1)凭恃 (2) 担心 (3)致力,追求 (4)适意,满足2.B (B 项两个“则”均表示假设关系, “那么”之意。A 项,前一个“乃”意为“竟,竟然” ;后一个“乃”意为“才” 。C 项,前一个“ 焉”为句末语气词;后一个“焉”为兼词,意为“在这件事上” 。D 项,前一个“若”意为 “如,比得上” ;后一个“若”意为“好像” 。)3.如今你制作良药使患病的人活下来,对百姓的功劳非常大,为什么要用樗散的称号来污辱自

20、己呢?(4 分)(修、活、何为,介宾倒装。 )樗散生难道果真是明白道理的人吗?君子之道,可贵之处在于谋生要问心无愧。4.太子公曰 食焉而无愧5.本文借给以卖药隐于民意的樗散生立传,劝诫人们不要追逐外在的虚名,主张“名实相符” ,从某种意义上凸现了作者追求精神自适的隐士人格。【参考译文】樗散生,钱塘人,姓李名诇,安孟言。年 轻时师从绍兴人杨廉夫(维桢),凭恃意气,崇尚志节,擅长写诗。在金陵市中卖药为生,他把居室取名为“樗亭” ,而自称为“樗散生” 。金陵市里患病的人到他家买药。没有不有所施与的,所施志的必定是良药,人人谈到樗散生都赞不绝口。有人问樗散生:“现在的人没有谁不想成为有用之材,有一寸就

21、夸耀一尺,有一尺就夸耀有一寻( 八尺为一寻),惟恐别 人不知道自己,才能不能马上被使用,又担心不能得到重用而悲哀。如今你竞然以樗散自命,樗木,是无用之木,你 难 道是没有才能的人吗?为什么你的嗜好和别人不相同呢?所厌恶的樗木,是因 为它没有用处 啊。如今你制作良 药使患病的人活下来,对百姓的功劳非常大,为什么要用樗散的称号来 污辱自己呢?”樗散生说:“我考虑这已是深思熟虑了。美好的名声,我难道不想拥有吗?然而如果没有实际来与它相符,那么名 只足以是一种祸害。我如果自认为是可用的,那将拿有用的标准来要求我,我或许不足以和所要求的一 样,那么我就是无知狂妄的人了。我 现在自己认为是“樗木” ,我不

22、必担心我的可用之 处,然而我的可用之 处本来就存在,这对我有什么损害呢?世上受祸害严重的,是追求名声太急切。名声,是有名无实的东西,得到未必对自己有好处,那些和我竞争的人,争论不休想 夺取好名声,不也危 险吗?我因此心 态平和而不敢追求名声。况且我以卖药为生,医药的己容易 读懂,治病的方法容易掌握,我确 实尽心尽力了。内心有怀疑的病不敢勉强给人治疗,对 病情作用不大的不敢多收酬 劳,即使有不能治愈,大概可以没有愧疚了,我确实愿意凭我的才学而安享升斗的俸禄, 难道我的才能都不如 别人吗?但是小吏们在我旁边操持着律法,百姓拿着 诉状在我前面吵扰,我内心想使事态平息,却没有闲暇的精力,想施展我的才能

23、,情势却不允许,我内心的愧疚无法释怀。还不如从事易于掌握的医术,拥有无用的名声而自我满足!”于是问的人辞谢他,都说樗散生是明白道理的人。我是从建安( 建德)府的黄仁云那里听说的。史官说:樗散生的传闻不假啊。樗散生 难道果真是明白道理的人 吗?君子之道,可 贵之处在于谋生要问心无愧。我看世上有愧于心的人很多啊,樗散生难道没有看见吗?孔子让开去做官,漆雕开自认为做官这件事 还没有信心而不愿做,孔子对此很高兴。樗散生难道是效仿漆雕开的吗?既然这样,那么说 樗散生是明白道理的人, 难道不 对吗?有人就他是羡慕樗木因为不才而长寿。那是庄子的寓言,樗散生大概不会取用。(二)1. 孔子 儒家 2. C 3.

24、 一个人想要建功立业,就要善于主动发挥自己的才能 4. 文章列举孔子、孟子的事例,旨在说明作为人臣,自己要尽力争取得到君王的信任,同时要珍爱自己,以图再用,与贾谊形成对比,从而证明作者认为贾谊没能得到重用也有自身原因的看法。【参考译文】人要有才能并不难,要使自己的才能施展出来 实在不容易。可惜啊,贾谊虽然能够做帝王的辅佐之臣,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君子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 时机;要想成就伟 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 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人士,都有建功立 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 终未能施展其才能万分的之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有的是他们 自己造成的。我看 贾谊的议论 ,如果照他所说的规划

25、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贾谊遇到的是像汉文帝这样的贤明君主,尚且因未能被重用而郁郁死去。那么,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贤能人士)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列国,多次试图被任用,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治理国家的政治主 张。他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 表明自己的想法) ,再派子夏去联络,重申( 自己的意图)。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 这样的殷切努力。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 ”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 的深厚。公 孙丑向孟子问道: “先生为什么不高兴?

26、”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 ),除了我 还有谁呢?我为 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 这样的程度, 还是得不到重用,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 遗憾了。 像 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让汉文帝任用自己来施展政治抱 负啊。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5)一、1. 茅檐长扫静无苔 2. 得无异乎 3. 百姓苦 4. 师不必贤于弟子 5. 休说鲈鱼堪脍 6. 秦时明月汉时关二、1. 北 代指元朝、元军。 战败而逃的军队。2. 备 完备、详尽。 防备、戒备。 具备。 全部、完全、尽。3. 被 遭受

27、。 覆盖。 通“披” ,披带。 表被动,被、受。三、1.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3. 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与高洁人格。四、(一) 1. 樊川文集 李商隐 2. (1)承担 (2) 露天的谷仓 (3)栏杆 (4) 以为借鉴 (5) 不整齐 (6) 集市 (7) 顽固 (8) 名词用作动词,灭族 3. B (B 项, “而”表示顺承。A、C、D 项, “而”表示转折。) 4. 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被攻破,楚人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就变成了一片焦土。5. 借古讽今; (借六国与秦不爱人民而速亡的史实)告诫当今帝王要

28、以民为本。(二)1. 好事多磨 2. B(“诗如何而后可谓云曲?”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应为“如何诗” ,“诗”在这里为名词作动词,译为“作诗” , “而后”在此表示顺接下文,无实义。) 3. “诗文贵曲” D(文章中心为 “诗文贵曲” ,从 A、C 项中 “天然”和“平谈”可看出其意求“直” 。B 项强调下功夫,没有谈到技巧。 D 项中“峰回路转” “风起波生”可看出“曲” 。) 4. 列举三位诗人的诗作,论述创作诗歌达到曲折回味的方法。【参考译文】但凡做人可贵之处在于直爽,而作 诗写文章可贵之处却在于曲折。孔子说过:“抒发感情要真,用词成文要巧。 ”孟子说:“通晓了智慧作诗就生出巧妙,通晓了圣

29、理作诗就有力量。 ”巧,就是指曲折。崔念陵有诗 :“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 ”他是知道此中的道理的!有人问:“怎样作诗才能说是曲折的?”我说: 古诗中的曲折,多得不可计数!即使拿近代人王仔园访友来说:“乱乌栖定夜三更,楼上 银灯一点明。记得到门还不扣,花阴悄听读书声。 ”这就是曲折。假如到门口就敲,就太直接了。方蒙章的访友诗:“轻舟一路绕烟霞,更爱山前满涧花。不为寻君也留住,那知花里即君家。 ”也是曲折。假如知道是君家,就太直接了。宋代人咏梅诗说:“绿杨 解语应相笑,漏泄春光恰是谁?”咏红梅云:“牧童睡起朦胧眼,错认桃林欲放牛。 ”这些咏梅而想到杨柳的心思、牧童的眼见,就是曲折;假如专门咏梅

30、花,就太直接了。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6)一、1. 山岳潜形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渌水荡漾清猿啼 4. 黄沙百战穿金甲 5. 落花水香茅舍晚 6. 经纶世务者二、1. 倍 通“背” ,背弃、背叛。 通“背” ,违反、违背。2. 背 反叛、背弃、违背。 离开。3. 奔 逃跑、逃亡。 奔马。 奔腾。三、1. 桃花源记 饮酒 2. B(B 项, “有酒斟酌之”中的“斟酌”应为“与友人互相斟酒”的意思,而并非“斟酌诗句” ,故 B 项错误。 ) 3. 第一问: 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 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

31、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四、(一)1. (1)为官 (2) 始,才 (3)安定太平 (4)认为奇特2.C(C 项, “师”为名词作状语,意为 “像对待老师一样” 。A、B、D 三项都为名词作动词。)3.(1)曹野人背着母亲急速奔跑到二百里外的地方,母亲才得以避免战祸。(2)许尚忠在这一年遇到一个长胡子的和尚,认为他的言谈十分奇特,便像对待师长一样侍奉他。4.文章语言简洁有力,如对曹野人的语言描写“士君子立身何等,乃驰逐于富贵之场而已乎?” ,用语不多便勾画出其淡薄名利的形象。【参考译文】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是他的号。他的远祖在益阳为官,于是就上了益阳户籍。他的曾祖调任到龙

32、阳的鹿溪,于是就成为龙阳人。他的五世祖曾经担任过明朝的大官,有很多藏书。曹野人先生从小 诵读那些藏书中的好文章, 记诵阅读 深入广博。曹野人天性机敏聪慧,下笔成文。蔡忠烈公担任长沙推官时,看 过他的八股文, 认为他的文章古朴不俗、奇异独特。曹野人后来进入益阳县学读书,才 刚满二十岁,就有 资格享受公家按月供 给的粮食等生活物资。他凭借祖辈留下的产业,拥有很丰厚的家 产,有一天忽然感叹道:“君子靠什么来安身立命,难道是在富贵场上追名逐利吗?”于是放弃家产,不再重视科举考试, 选择了一个地方读书,全心钻研濂、洛理学,并写了一篇以乐饥为主题的文章来自勉。所谓“乐饥” ,并非把饥饿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为

33、值得自己快 乐的事而快乐,即使 饥饿也有快 乐自在心中。他的文章很多,大都是表达刻苦自修,看淡名利,减少嗜欲,以求达到“乐天知命”者的境界。曹野人又喜欢阅读仙道佛家的书籍,时间长 了,自己 认为有了心得。表现在他所做的事情,大多是人们意料不到的,乡里人因此把他看作异人。但曹野人的志向却在 济 世匡时,他谈论事情往往深切击中时弊,他呈送给邑令张际熙的意 见书有几千字, 寻究国家安定太平与 动乱的根源,表达了忠君爱国的志向,蔡忠烈特别看重他。蔡忠烈认为他论辩是非达到了极 为正确的高度,想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与他交往。大概他生平的知己,只有忠烈公一人罢了。曹野人侍奉双亲十分孝顺,因 为当时天下大乱,曹野

34、人担心没有什么办法来保全自己的母亲,于是常常在脚上包上沙袋行走,以致有人以为他癫狂不经。明崇祯癸未年,流贼张献忠到来,曹野人背着母亲急速奔跑到二百里外的地方,母亲才得以避免战祸。曹野人极尽奉养之道,对母亲的丧事依礼尽哀。后来,曹野人自己剃去头发出家。回想当初,曹野人先生风度翩翩。曹野人没有胡子,后来遇到一个带长胡子的道人,道人脱下自己的胡子送 给他,曹野人于是就有了漂亮的胡子。曹野人先生在清顺治甲申年的仲春去世。山东人许尚忠,喜好仙道,与朋友一起隐居在鲁山的丹霞洞。许尚忠在这一年遇到一个长胡子的和尚,认为他的言 谈十分奇特,便像 对待师长一 样侍奉他。这个和尚沉默寡言,许尚忠问他的姓氏和故乡,

35、他都不回答。过了三年,和尚才离去。和尚临走前,把他所讲授的经文编为一本书,授给许尚忠,书名叫通源集,又留下一张偈子,署名是“楚益阳曹氏行尸” 。清康熙甲辰年,许尚忠在常德 为官,因 为丈量土地的差事来到鹿溪,住在一个姓曹的人家里。起初不知这就是曹野人先生的家,后来看见案头上有一本 书稿,上面写着 “曹宗先野人著” ,内容与通源集没有什么不同。 许尚忠大吃一惊, 询问曹家人,才知道他所像对待师长一样侍奉的和尚,就是曹野人先生的化身。(二)1. 内容 形式 2.A (“但”在古汉语中意为“仅仅”或“只是” ,这里应为“只是”的意思, “务”为“做”的意思, “去泰去甚”应意为“走得太多,太远”的意

36、思。) 3. 追求浮艳的文风(过分追求华美的形式 )、忽视作品的思想情趣(思想内容) 4. 比喻论证 5. 写作既要重内容,又要重形式,两者不可偏废,才能写出好作品。例如六国论以六国灭亡的事例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赂秦,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运用得当,文章的内容(观点论据 )和论证思路很好结合,才有这样的传世佳作。【参考译文】齐朝有位叫席毗的人,是位清明干练之士,官做到行台尚 书 。他讥笑鄙视文学,嘲讽刘逖说:“你辈的辞藻,好比那荣华 ,只能供片刻 观赏,不是栋梁之才,哪能比得上我们这样的千丈松树,虽然常有风霜侵袭,也不会凋零!”刘逖回答道: “既是耐寒的树木,又能开放春花,怎么样呢?”席毗笑着说

37、:“那当然可以啦!”凡是写文章,就好比人乘良马 ,虽然颇有俊逸之气,也应该用衔勒来控制它,不要让它错乱轨迹,肆意放纵地填充沟壑。文章应该以义理情致为心肾,以气韵才 调为筋骨,以事理材料为皮肤,以华丽辞句为服饰。现在的人相互承袭,反而趋向枝 节,放弃根本,所写文章大都轻浮华艳,文辞与义理相互比较,则文辞优美而义理薄弱;内容与才华相互争胜,则内容繁杂 而才华受损。放 纵不羁者的文章,流利酣畅却忘了题,深究琢磨者的文章,材料堆砌却文采不足。现在的风气就是如此,你们哪能独自避免呢?只要做到不过分,不走极端。一定能有才华出众、声誉极高的人来改革文章的体裁,这实在是我所希望的。古人的文章,才华横溢,气势洒脱,其体态风格,与今天相去甚远。只是它遣词造句简略质朴,不够严密细致。如今的文章音律和谐缠绵,语句配偶对称,避讳精确详尽,技巧方面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