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方舟评论”专栏的特色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864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周末》“方舟评论”专栏的特色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南方周末》“方舟评论”专栏的特色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南方周末》“方舟评论”专栏的特色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南方周末》“方舟评论”专栏的特色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南方周末》“方舟评论”专栏的特色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 ( 届 ) 论文题目 南方周末“方舟评论”专栏的特色研究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新闻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2 目 录 一、“方舟评论”概述 . 4 二、“方舟评论”的特色 . 5 (一)“方舟评论”的选题 . 5 1.话题的构 成与分布 . 5 2.选题的价值倾向 . 6 (二)写作队伍 . 7 (三)“方舟评论”的价值取向 . 7 1.关注新生力量的生存境遇和发展需求 . 7 2.善于批判手法,注重建设性思考 . 8 3.力求公共精神的体现 . 8 三、“方舟评论”的缺点与不足 . 9 (一) 选题有滞后性 . 9 (二) 刊

2、期时有时无 . 9 (三) 评论员老是“重复” . 9 四、“方舟评论”在现实媒介环境中的局限 . 9 五、从中国新闻评论看“方舟评论”发展趋势 . 11 (一 ) 评论的范围愈加广泛,个性化色彩日益浓郁 . 11 (二) 评论互动性增强,形式多元化 . 12 (三) 评论的严谨度日益增强 . 12 参考文献 . 12 3 4 作为南方周末中具有代表性的评论专栏, “ 方舟评论 ”其实代表了南方周末要为党报补充 做沟通知识分子和大众的桥梁,对读者进行科学与民主的启蒙 的办报宗旨与编辑思想,是南方周末新闻精神的灯塔,在这里我们可以一窥该报最核心的东西。 “方舟评论”,永远不放弃的是权威的、焦点的

3、、主流的声音和理性分析的原则,它的理性分析,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新锐的观点,尤能触动和感发读者,其对受众的启示彰显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1时至今日,“方舟评论”已经发展成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法制等领域的重要评论,而且在国内外都有重大影响。 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处于转型阶段,暴露出很多社会、经济、文化、法制等问题。我们新闻人物,应该如何去揭示这些问题,如何去报道这些问题,如何去评论这些问题,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我想,在这些方面,“方舟评论”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方舟评论”是南方周末名下的一档评论专栏,在南方周末整体影响力的带动下,这档评论栏目也趁势而上,把评论的优势和功能都发挥出来 可

4、以针砭时政,可以探析社会,可以洞悉 民心,通过对新闻事件客观而公正的评述,让众多的受众知悉事件原委和始末。本次论文的研究课题正符合了“方舟评论”的特点和宗旨,去揭示问题,去批判或者赞扬。 一、“方舟评论”概述 创办于 1984 年的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其时评在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就独树一帜,培育了一批优秀的评论员和评论作者。进入新世纪后,南方周末一直在酝酿评论方面的业务突破。于是,在 2002 年,南方周末创办了“方舟评论”(“方舟”二字是“南方周末”中间两字谐音,亦寄托“济世”之愿)。以署名评论方式 表达报社观点,作为一种折衷的社论。报内也发育出两个

5、评论版。 2002 年 8 月此评论栏目开办,固定置于南方周末头版的下部,每期文章不超过 2000 字,已广受关注,评价很高,部分评论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方舟评论”的前身之一,是持续四五年在全国开时评风气之先的名牌评论栏目“周末茶座”,以反腐败、吁求社会公正、鼓吹加快改革开放为主,文风犀利,眼光独到,往往令读者拍案叫绝。其前身之二是接着“周末茶座”而在一版出现的“每周快评”。结合当周新闻热点,文章短小痛快,操笔者往往为该报编辑、记者。 与前两者相比, “方舟评论” 虽属署名评论,但已兼具社评性质,评论话题由该报社1 彭军辉 . 精心打造时评专栏 强化个性特色 以“方舟评论”为例 J.新闻

6、知识( 探索与争鸣) ,2007,10. 5 评小组排比议定,评论的观点多就讨论,因为此栏评论往往关乎中国问题,就当周全国性新闻热点、民意焦点,发表独立的声音,注重理性分析,刻意体现并打造南方周末之全国性综合类严肃新闻周报的品质,且着眼于中国的人道化、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作者多为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著名的评论员、意见领袖以及该报的资深记者编辑。 2003 年初,南方周末就在酝酿形成专门的评论板块,并已进行人才储备。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到 2007 年,评论板块才真正成形。这时,都市类报纸已经在评论方 面先走出了漂亮的一步。作为周报,能否在都市类日报不断更新的评论大潮中寻找到自己的优势,做

7、出特色?南方周末后来证明了自己:最具创新性的版面“评中评”,对一周以来国内外已发评论进行梳理和点评;“大参考”版定位也很有特点,以中国传统的“策论”为诉求,寻求议事和解决两种效果。而“方舟评论”增为两条,评论头版以社论和读者来信构成,形成报社声音和民间声音的合唱。 二、“方舟评论”的特色 (一)“方舟评论”的选题 什么是选题?媒介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从诸如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或社会生活中选择适当的评论对象, 确定合适的论述范围,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论题。 2简单地说,就是要确定评论所需论述的对象和范围。 本文在开头便提到,作为南方周末的时评栏目,不同于报道类栏目侧重于陈述事实,发掘真相,“方舟评

8、论”直接以评论为主,明确地亮出观点,它每期所蕴涵的价值观,所秉承的立场,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整个南方周末的立场。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仔细研读了“方舟评论”自 2002 年开办以来的各类评论,结合这些案例,同时运用数量分析法,得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数据和现象: 1.话题的构成与分布 以 2008 年为例,政府 执政 36 篇,占 41%;经济发展 17 篇,占 20%;社会生活 12 篇,占 14%;对外交往 11 篇,占 13%;法制建设 9 篇,占 10%;其他 2 篇,占 2%3。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方舟评论”所包括的内容涉及面广泛, 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法治等重大话题,紧扣时

9、政、观点鲜明、语言犀利, 侧面也反映了南方周末这份报纸在深层次影响上的高度。其中最多的内容是关于政府执政的,这说明了“方舟评论”自 2002 年2 殷俊等媒介新闻评论学,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82 页 3 王冠一,康虞 . 南方周末 2008 年度“方舟评论”特点评析 J.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采写编 ,2009,3. 6 开创以来的一个新的转型,越来越多地涉及到时政类的题材,而且这方面的题材也逐渐成为最显著的地位,读者也越来越能接受并作 出不同的赞同和支持之声。关于社会生活和法制建设,这方面往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关注面广,影响也很巨大。这也体现了“方舟评论”关注民生生活

10、,敢于直面社会问题,高举“舆论监督”旗帜,对推动我国诸多方面话题起了重要作用。 关于上面所述的“方舟评论”栏目数据中,经济发展 17 篇,占全年评论的 20%。财经、政经等经济题材在社会上本身具有高度的社会关注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具很高的契合度,加上南方周末在地域上的优势以及读者对这类经济新闻评论存在较大的需求,特别是在 2008 年下半年,围绕“金融危机”这个话题 ,“方舟评论”展开了不少评论议题,诸如减税!、救生船触礁次贷危机升级、保卫市场经济等等。而针对台海问题的文章有 5 篇,虽然数量不多,但它近乎是该报栏目中全年在对外交往数量上的一半,这也足够说明了该报对台海问题的重视,这

11、也是“方舟评论”的特色之一。 2008 年台湾地方政权政党轮替、两岸包机直航、新一轮的官员的互访等话题,都是两岸关系史上重要的节点。其评论文章有马英九揭幕政治行销新时代、台湾中天电视专访马英九等。 2.选题的价值倾向 本人对历年来的相关数据大致做了一个概括和分析。在 2002 年 的该评论观点中,明确表示对具体事件或现象持批评立场的有 48%,中立的有 25%,赞扬的有 27%; 2003 年这一比例为: 57%批评, 26%中立, 17%赞扬; 2004 年这一比例为: 31%批评, 29%中立, 40%赞扬;2005 年这一比例为 34%批评, 27%中立, 39%赞扬; 2006 年这一

12、比例为 39%批评, 27%中立,34%赞扬; 2007 年这一比例为 45%批评, 26%中立, 29%赞扬; 2008 年这一比例为 48%批评,27%中立, 25%赞扬; 2009 年这一比例为 50%批评, 29%中立, 21%赞扬; 2010 年这一比例为39%批评, 25%中立, 36%赞扬。 有重大变化的是 2004 年与 2010 年, 2003 年的该栏目持批评立场的比例高达 57%,持赞扬立场的只有 17%,到了 2004 年,这一比例突然剧烈变动,批评立场的比例骤降至 31%,赞扬立场则陡升至 40%; 2004 年之后,一直到 2009 年,批评立场的比例逐年增多,赞扬

13、立场的比例逐年减少,到了 2010 年,该比例又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动,从 2009 年的批评占 50%,赞扬占 21%,突然变动为批评占 39%,赞扬占 36%。 从以上数据也不难看出,在正常的年份中,“方舟评论”的一贯观点是批评居多 ,赞扬占少,这种批判性的立场符合新闻评论的基本精神,能够对政府及其他公共单位起监督作用。 7 (二)写作队伍 “方舟评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我想,这是与它的写作队伍息息相关的,其作者多为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著名的评论员、意见领袖以及本报的资深记者编辑。 2008 年,有资料显示,其中来自南方周末内部的记者编辑占到了 56%。这应该与其评论定位有关,所以写作方面

14、,首选自然是“自家人” 最能够体现南方周末编辑风格和新闻理念的记者与编辑们。“方舟评论”虽属署名评论,但已兼具社评性质,评论话题由本报社评小 组排比议定,而且每期“方舟评论”所评论话题都是当周全国性新闻热点、民意焦点,让这个队伍能够更全面地深入这些话题,之后就以评论讲述的身份来探讨问题,从而更好地揭示问题所在。另外,如王冠一老师在其文中写道:在南方周末的评论队伍中,还有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以及其他媒体的著名的评论员,像叶檀对经济问题的评论、庄礼伟对国际关系问题的评论、党国英对社会思想解放问题的评论等专家从专业领域所做的评论,就让不少文章不再拘泥于“有感而发”,多了些理性思辨的风格。 4 (三

15、)“方舟评论”的价值取向 作为一个有着深远影响 的大报的评论专栏,“方舟评论”自诞生之日起,就从一个冷静的社思考者的角度,以其批判与质疑的思想、敢为先的精神、有建设性的思考和强烈的人文关怀,受到读者和业界人士的关注。 5 1.关注新生力量的生存境遇和发展需求 如今,大家通常把 70 后、 80 后和 90后用来作各种各样的比较。 一部 堪比阿凡达和孔子的现实版零成本动画影片 网瘾战争,其主创就是 80 后,这部影片在我国掀起了一股浪潮。南方周末评论员戴志勇则以 80 后来了, 80 后在这里为题,通过对如今 80 后的心态和行为,表达了他对 80 后在成就新中国这方面 的强烈期望,就像他文中所

16、说“在网上彼此辩论乃至对骂并不可怕,观点的不同必将刺激其寻求共识,求同存异;即使每天花两三个小时玩游戏也非洪水猛兽,只要规则公平合理,为其创造一种自由和平等的游戏环境,他们在其中体验期待,怀疑,痛苦和狂喜,通过个人努力与团队合作,实现自己每一个微小的愿望,这何尝不是淬炼其精神,独立其品格,拓宽其眼界,增进其智识的过程,有什么不好?” 6他认为, 80 后是在通过对滥权者的嘲讽与抗争,来争取自己诉求的实现,并向所谓主流社会表达了自由游戏、平等竞争的价值观。 4王冠一,康虞 . 南方周末 2008 年度“方舟评论”特点评析 J.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采写编 ,2009,3. 5彭玮蔚 . 冷静的社

17、会思考者 浅析“方舟评论”特色 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6. 6戴志勇 80 后来了, 80 后在这里 8 2.善于批判手法,注重建设性思考 近来,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用工荒”问题,普工岗位乏人问津的同时,技术岗位也求大于供。面对新一轮“用工荒”,各地民工“争夺战”硝烟四起。早在 2010年 2月 24 日,评论员笑蜀就写了用工荒警示国家投入须即刻转向这篇文章,他首先分析了“用工荒问题”发生的可能原因,接着,他对当今社会缺少劳动力现象表现出了担忧并且逐渐渗入政府这一环节,他明确指出“政府的传统投入,最大特征是对物的投入远远高于对人的投入 都是投向直接服务于增长的经济基

18、础设施,比如交通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等等;对人的投入却往往斤斤计较,捉 襟见肘。” 7最后,在作者冷静地分析了事件原因和现象后,又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办法:“用工荒”不仅需要企业应对,更需要国家级应对。政府投入怎样从主要投向物转到主要投向人,投向人的尊严和权利,即投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向教育和文化、投向民主与法治等等 这无疑值得各级政府,值得全社会反思。 3.力求公共精神的体现 在这类评论中,比如 2010年 2010年 11 月 25 日的专栏为什么这么多人纪念蔡定剑、2010 年 4月 15 日的专栏像韩寒那样珍惜你的痛感等,主要就是以公共人物来体现公共精神 。新闻评论可以尽

19、量多地宣传公共人物的精神,这样对于培养人民群众的公共精神起到积极作用。 8“方舟评论”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点。近年来,韩寒的确是人们比较关注的公共人物,尤其当他成为美国 时代周刊 2010 年 “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候选人,而且在 200 名候选人中名列前茅的时候,大家的争论越加火热化了。还是南方周末评论员笑蜀,他在像韩寒那样珍惜你的痛感中就宣扬了韩寒的精神。那段时间里,福建刚刚发生郑民生凶杀了 8 个孩子的惨案,之后广西合浦又发生一起惨案,凶手在小学放学途中追杀妇孺,致二死五伤。在我们国家越来 越强大的今天,还是有各种各样的诸如凶杀、疫苗以及奶粉等等残害孩子的事件发生,这不得不让大家心痛。而韩

20、寒,他运用了率性而真实的公民气质去自由言说,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他会说出他的痛感,不沉浸在悲痛中,不委屈自己,不憋着,说出来就健康了、享受了。就像作者他的呐喊:“韩寒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学韩寒就可以了。像韩寒那样,珍惜你的痛感,珍惜你喊痛的权利,使韩寒成为潮流,成为时尚。如此,我们的社会才没有那么多丧心病狂的精神病杀手,我们才救得了孩子,救得了我们自己。” 9 7笑蜀用工荒警示国家投入须即刻转向 8宋雯雯 . 新闻评论如何培植公共精神 以“方舟评论”为例 J.青年记者(新闻实践) ,2008,20. 9笑蜀像韩寒那样珍惜你的痛感 9 三、“方舟评论”的缺点与不足 “ 方舟评论”的成 功大家有目共

21、睹,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一种事物的存在,其发展到极致也未必完美,因此,“方舟评论”有些方面还尚需完善。 (一) 选题有滞后性 南方周末本身就是一份周报,其刊载周期长达 7天,这就决定了它的时效性相对于其它一些日报以及晚报的评论来说,就明显处于劣势了。林大椿先生认为:“新闻评论必须具有新闻性,亦即需要具有新闻价值,否则,它仅可称为普通的议论文字而非新闻评论”10。所以,“方舟评论”在它写作上面必须另出新意,否则会使这栏目也失去一定的品牌效应,更不要说降低读者阅读的兴趣了。比如,在 2007年 1月 11日所发的党委“瘦身”成效卓著政府“减副”需要跟进和 3月 22日所发的国民财富大量涌流的坚实保障

22、两篇评论,都是在其它报纸评论评点之后所发 11。此外,读者对这两篇文章所持的观点也略表失望,认为没有更多的创新,没有提出更独到的见解,让人索然无味。 (二) 刊期时有时无 以 2006年 4月 5日到 2007年 4月 5日为例,在这整整一年中,总共有 53期,可实质上只有 38期,也就是说,“方舟评论”竟然有 15期未刊登!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姑且不追究为何不刊登的原因,可是“方舟评论”作为南方周 末的品牌专栏,它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如果缺了它,那么这份报纸就好像少了些什么,显得残缺不堪,喜欢它的读者也会大大地被打击积极性,这未免让大家感到些许遗憾。 (三) 评论员老是“重复” 本人发现,

23、以往 郭光东、李一言、秋风、叶檀等作者会老出现,可这两年来笑蜀、戴志勇这两位老师的身影频繁出现。虽然本人还是挺欣赏这两位作者的文章以及写作风格的,可是,这是否意味着如今的“方舟评论”是他们的发言时代?如果老是这些作者撰稿,那么新鲜性也失去了。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会喜欢他们的写作和风格,而且有些读者原本就是 因为“方舟评论”才去订阅南方周末的,因此,这种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往往会使该报流失大量的读者群。 四、“方舟评论”在现实媒介环境中的局限 “方舟评论”一贯以针砭时弊,敢讲真言著称,南方周末也不同于众多喉舌型媒体,10 林大椿新闻评论学,台湾学生书局, l979 年,第 3 页。 11 彭军辉 .

24、 精心打造时评专栏 强化个性特色 以“方舟评论”为例 J.新闻知识( 探索与争鸣) ,2007,10. 10 但是,如果它是一个一味阿谀奉承,歌功颂德的媒体,必定丧失了基本的独立立场与新闻精神。 2003 年与 2009 年,南方周末发生的两起事件,或许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2003 年两会期间, 南方周末破天荒刊登二十四版朱镕基的专辑。其中一篇署名南方周末一群年轻新闻工作者所写的给朱总理 的一封信说:我们知道,您希望达到的目标,并没有都实现,您希望突破的障碍不少仍然存在。我们只想道出我们所想:在中国社会巨大的转型期,任何功过都不是短期能够看清的,今天的评说完全可以付之一笑。历史的长河淘

25、砺出的只会是一个真理 为民族鞠躬尽瘁的政治家,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12 这个专辑藉对朱镕基高度赞扬, 结果可想而知, 北京 以及相关部门 对 这方面 报道十分震怒, 而 主掌南方周末近两年的总编辑向熹,随即 便 被降职为副总编辑。 而在南方周末内部,自从 高层被大幅整顿后, “方舟评论” 的几位资深评论员 均感到心灰意冷, 随后 陆续辞职。 凑巧的是, 他们的行动,与前天出版的第一千期纪念号中刊登的千期献辞遥相呼应: “ 一份理想,一个新闻人共同的使命与方向,我们来而复往。今天或未来,无论身处何方,我们微笑,对这个国家,依然充满梦想 . ”可能这也同时表达了他们的无奈吧。 据说, 接着南方日报

26、报业集团辖下的 21 世纪环球报道亦因为在两会期间刊登毛泽东秘书李锐的专访,呼吁政改和批评邓小平的文章,而遭到暂时停刊的处分。而隶属中共广东省委的南方日报报业集团高层则传出人事异动,多名副总编辑职务被调动,广 东省委宣传部新闻处长张东明出任集团副总编辑,并主管南方周末。 2009 年奥巴马访华期间,点名要求南方周末专访,作为一国总统,访问中国,理应接受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专访,但奥巴马此次却出人意料地要求一地方媒体采访,实际上是对南方周末的声援与鼓励,希望其坚持自己新闻独立精神。随后在中南海,中央“安排”了这一专访,不出所料,所有的提问的内容都由中宣部亲自拟订,当期南方周末的其他版面的内容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阉割”,尤其是当期“方舟评论”本 已 拟好的内容,被临时替换,以保证与此 次专访内容的和谐性相匹配。 南方周末随后以新闻界特有的整版“开天窗”的方式表示无声地抗议,随后总编辑再遭降职,高层再次被整顿换血。 回顾完这两起事件,不难理解为什么随后一年,即 2004 年与 2010 年,“方舟评论”的评论员观点变化如此之大且没有缓冲了。 12 南方周末高层被大清洗,大批记者辞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