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卫生部2012试行版)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布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一、临床表现及分期潜伏期一般为l-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一)临床表现1.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可见于各期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2.多汗:急性期病例出汗尤重,可湿透衣裤、被褥。3.肌肉和关节疼痛: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部分慢性期病例还可有脊柱(腰椎为主)受累,表现为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4.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5.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性期病例。6.其他:例可伴有睾丸炎,女例可见卵巢炎;少数病例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