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六)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40 小题,共 80 分)1. 世界观是( )A 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 B 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看法C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 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 二元论唯心主义和一元论唯心主义C 唯理论唯心主义和经验论唯心主义 D 辩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3.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意识是万物的本原 C 物是感觉的复合 D 理在事先,以理为体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 事物数量的增加 B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 事物
2、的一切运动变化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D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问题6.事物的度是指事物的( )A 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 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 质和量的统一 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7.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它是( )A 具有普遍性的活动 B 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C 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 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8.因果联系是( )A 事物之间的一种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B 事物之间的一种外在的联系C 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D 一切先
3、后相继的事物之间的联系9.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A 生产劳动发展史 B 阶级斗争发展史 C 政治制度演变史 D 宗教信仰变迁史10.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在于人们( )A 思想观念和信仰不同 B 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不同C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D 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经济地位不同11.在社会存在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地理环境 B 人口因素 C 人口质量 D 生产方式12.国家本质上是( )A 社会秩序的维持者 B 社会主治的领导者C 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机构 D 阶级压迫的工具13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 )A 战争与革命 B 和平与发展 C 第三世界的兴
4、起 D 社会主义的壮大14.标志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 )A反对本本主义和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动考察报告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中共二大16.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下装反抗*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A 中共五大 B 中共八七会议 C 中共六大 D 红四军右田议17.荼毒语速根本问题是( )A 争取多数、反对少数的问题 B 领导的问题C 政策和策略问题 D 政治纲领与路线问题18.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与其他两
5、大法定的关系是( )A 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 B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武装斗争C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D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土地革命19.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国家而奋斗 斗 D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2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中,提出的处理国家生产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方针是( )A 团结批评团结
6、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C 调整 巩固提高 D 三者兼顾,国家和益至上22.我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发行时采取的方针是( )A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 利用限制C 鼓励、支持、扶持 D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23.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 )A 没收、没收 B 没收,和平赎买 C 和平赎买,没收 D 和平赎买,和平赎买24.1974 年 2 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 )A 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观点 B 关于美帝国主义是纸考虑的观点C 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 D 关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2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特征是(
7、)A 战争与革命 B 和平与发展 C 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 D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26.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 邓小平的 “南方谈话” D 十五大报告27.贯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 坚持与时俱进 B 坚持党的先进性 C 坚持执政为民 D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 B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9.“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是(
8、 )A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B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C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D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0.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A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改革开放31.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在( )A 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32.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属于(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私营经济 D 个体经济3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 )A 全社会范围内个人的收入的分配原则 B 公有制范围
9、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C 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 D 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原则34.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 )A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 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 依法治国的目标 D 社会稳定大局35.“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这句话应理解为( )A 民主是手段 B 民主是目的 C 民主是国体,但不是政体 D 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36.时事政治题37. 时事政治题38. 时事政治题39. 时事政治题40. 时事政治题二、辨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1.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4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形式三、简答
10、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4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4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45.简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四、论述题(1 小题,共 20 分)46.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40 小题,共 80 分)2. 3.D 4.D 5.B 6.C 7.B 8.A 9.A 10.D11.D 12.D 13.A 14.B 15.B 16.B 17.B 18.C 19.B 20.B21.B 22.A 23.B 24.C 25.B 26.B 27.A 28.D 29.C 30.C31.B
11、 32.B 33.B 34.B 35.C 二、辨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错误(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每一事物既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只概括了每一特殊矛盾的一部分、本质、而不是矛盾特殊性的全部,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2.错误(1)我国人民主专政衔接了两个革命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
12、设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因而这个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也就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是一种向着无产阶级专政过渡的形式。(2)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我国开始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则由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因而这个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性质就由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政权,变为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即由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三、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1)1953 年,党中央正式提出并完整表述
1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家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二是互相联系和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2.(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
14、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四、论述题(1
15、 小题,共 20 分)(1)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揭示了贯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理论和党的领导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品质,坚持与时俱进的政党,才能永葆青春。(2)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和精髓,从直接的意义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着眼于永葆的先进性,先有“先进”后有“代表”;唯有“先进”才能“代表”,只要先进,就能代表。(3)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2.(1)当代世界的新
16、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当代国际局势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政治格局在世界多极化中曲折发展,二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三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四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世界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进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反面的教训。中国共产党 80 年以来的基本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正面的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总结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3)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科学认识和对党的现状的科学分析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