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806465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选修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选修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选修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选修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1 页(共 9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注:本资料由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试题精选自安徽省2015 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按照 2015 年安徽省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进行分解,试题排版工整合理、精美规范,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转载到其它网站、博客和 QQ 群交流,一经发现封锁其IP,谢谢合作!中学历史教学园地高考模拟题分解栏目 按考纲顺序分解整理分解、整理:张秋鸿 商鞅变法1 (2015安徽蚌埠三

2、模36) (26 分)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贾谊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乃在于商鞅 变法仁义 不施,风俗败坏。他举例说:商鞅变法使得商人的儿子长大了就分家产自立门户,穷人的儿子 长大了就被招赘住到岳家。整理自汉书贾谊传 。(1)材料一主要涉及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结合所学客观评价该措施。 (12 分)【考点】 (1)商鞅变法【解析】 (1)第一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一中 “风度败坏”“分家产,自立门户”等信息可以归纳出商鞅变法旨在改变社会旧习俗, 强力推行个体小农家庭政策;第二小 问中评价, 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移风易俗” 措施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

3、角进行评价。【答案】 (1)措施:改变社会风俗,强行推进个体小家庭政策。 (2 分)评价:积极:移风易俗;保证国家租税收入和赋役政策;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推动秦国崛起。 (8 分)消极:淡化了血缘亲情。 (2 分)欧洲的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1 (2015安徽黄山一模22)俄国在 19 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 “俄国的士兵在 1855 年和在 1812 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 ,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2 页(共 9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1855

4、 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1855 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1812 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1812 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A B C D【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解析】1855 年战争是俄国同英法为争夺土耳其地区的争霸战争,俄国受制于落后的社会制度,最终失败,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进行改革以维护统 治,故正确;1855 年战争前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赫尔岑等人鼓吹农民的解放,故 正确;1812 年在反对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中,俄国人取得了胜利,粉碎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故正确;1812 年战争后一批青年军官希望用西欧先进的经济、社会制度

5、取代俄国落后的 农 奴制和专制制度,十二月党人不是巩固而是要变革现存制度,故 错误, 选择 A 项符合题意。【答案】A2 (2015安徽合肥三模37) (26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 对近代化动力的作用评价,史学界存在着 较 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革命不如改良,革命只具破坏作用,凡以大革命形式实现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国家,在转型 过程中往往动乱频繁,国无宁日。而凡是通过改革转入近代化道路的国家,则能保持稳定的发 展。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革命是社会 变革的 动力,改良主 义走不通。必须采取革命方式,彻底推翻旧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近代化。改编自中国

6、近现代国情(2)阅读材料二,你赞成哪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至少两例) 。 (18 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考点】 (2)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独立战争【解析】 (2)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二 “革命不如改良,革命只具破坏作用 ”可以归纳为革命不如改良(或改良优于革命)。根据材料二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改良主义走不通”可以归纳为革命优于改良。任选某一观点作答。第二小问论证, 选革命不如改良,从 1861 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 维新积极影响来回答。革命优于改良,从成功的革命,如法园地原创 严

7、禁转载第 3 页(共 9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国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积极影响来回答。【答案】 (2)看法一:革命不如改良(或改良优于革命)(4 分)史实:1861 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1868 年日本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体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挽救了民族危机,并逐步成为亚洲强国。(8 分)由此可见,改良是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取决于国内外主客观条件。改良以渐进、和平的手段来进行政策和制度的调整,避免了激烈的社会动荡,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6 分)看法二:革命优于改良(或改良主义走不通)。(4 分)史实:1789 年法国大革命摧

8、毁封建制度,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并震撼了欧洲大陆封建秩序。北美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基础。(8 分)由此可见,革命是社会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取决于国内外主客观条件的成熟。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它使社会发展实现飞跃和进步。(6 分)明治维新1 (2015安徽淮南一模21)某同学在学习时养成了搜集图片解读历史现象的好习惯。据下列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A西方文明的兴起 B工业文明的扩展C世界市场的出现 D逐步缩小的世界【考点】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明治维新【解析】西方文明涉及到政治、 经济、

9、思想文化等方面,西方文明的 兴起应该追朔到古希腊、罗马时期,故 A 项错误;瓦特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早期电动机代表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平煤矿是在洋务运 动期间兴办的企业,是中国引进西方技术,学习西方的典型代表,八幡制铁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最大的官营钢铁厂,是在明治维新期间兴办的企业, 这四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工业文明的扩展,故 B 项正确;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是在新航路开辟后,四幅图片与此无关,故 C 项错误;“逐步缩小的世界”指的是随着世界市 场的逐渐形成和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使用,世界 联系日益加强,后两幅 图 片与此联系不强,故 D 项错误。【答案】B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4

10、 页(共 9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2 (2015安徽马鞍山三模19)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A英国、法国原生型 B日本、英国感应型C美国、德国次生型 D中国、日本次生型【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明治维新【解析】英国和法国的现代化是本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打击、推翻封建势力,建立属于资产阶级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故 A 项正

11、确;英国是原生型而不是感应型,故 B 项错误;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它的现代化基本上是从英国照样带过来的,属于次生型,德国属于开明专制型现代化类型,故 C 项错误;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感应型,故 D 项错误。【答案】A3 (2015安徽马鞍山三模21)日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对“尚未到达新日本”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人民不能完全获得自由和权利A B C D【考点】明治维新【解析】确立君主立宪制表明民主政

12、治已经建立, 虽然封建残余保留 较多,但是从 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应是属于“ 新日本”,故 错误;日本的政体向德国学习模仿, 宪法虽然确定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在事实上保留了较 多的封建残余,仍然属于 “旧日本 ”,故 正确;日本立宪后急于对外扩张,穷兵黩武,军国主义氛围浓厚,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相去甚远,不能看作“新日本”,故正确;日本宪法虽然赋予人们一些政治权利,但是与西方民主国家比较起来相当单薄,本质上反映了封建残余的影响,属于“ 旧日本”的表现,故正确, 选项 B 项符合题意。【答案】B4 (2015安徽合肥三模37) (26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 对近代化动力的作用评

13、价,史学界存在着 较 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革命不如改良,革命只具破坏作用,凡以大革命形式实现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国家,在转型 过程中往往动乱频繁,国无宁日。而凡是通过改革转入近代化道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5 页(共 9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路的国家,则能保持稳定的发 展。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革命是社会 变革的 动力,改良主 义走不通。必须采取革命方式,彻底推翻旧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近代化。改编自中国近现代国情(2)阅读材料二,你赞成哪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至少两例) 。 (18 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

14、有理。 )【考点】 (2)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独立战争【解析】 (2)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二 “革命不如改良,革命只具破坏作用 ”可以归纳为革命不如改良(或改良优于革命)。根据材料二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改良主义走不通”可以归纳为革命优于改良。任选某一观点作答。第二小问论证, 选革命不如改良,从 1861 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 维新积极影响来回答。革命优于改良,从成功的革命,如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积极影响来回答。【答案】 (2)看法一:革命不如改良(或改良优于革命)(4 分)史实:1861 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

15、制,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1868 年日本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体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挽救了民族危机,并逐步成为亚洲强国。(8 分)由此可见,改良是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取决于国内外主客观条件。改良以渐进、和平的手段来进行政策和制度的调整,避免了激烈的社会动荡,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6 分)看法二:革命优于改良(或改良主义走不通)。(4 分)史实:1789 年法国大革命摧毁封建制度,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并震撼了欧洲大陆封建秩序。北美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基础。(8 分)由此可见,革命是社会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取决于国内外主客观

16、条件的成熟。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它使社会发展实现飞跃和进步。(6 分)5 (2015安徽黄山三模37) (28 分)2015 年 3 月 11 日德国总理访日三次提及历史问题:正视历史,才能被国际社会接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治政府以富国 强兵、 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作 为 三大国策,经过 10 年努力,到 1877 年大体完成了破旧改革。在第二个十年开始后,日本面临富国强兵和强兵富国的选择。富国与强兵不可分割。但是,在富国的基础是强兵,还是依靠强兵去富国,是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明治初年,政府的总方针是富国 强兵,把殖 产兴业摆在首要。第二个十年明治政府的建国方针变了。转向军国主义,是

17、企图把失之于列强的损失,用对外扩张掠夺加以补偿。日本侵略朝鲜、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6 页(共 9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中国,自然不只是弥补损失,而是为了实行“强兵富国” ,向外掠夺更多的资金、原料和市场。明治初年以来,日本财政入不敷出,资金严重短缺,使立新事业步履艰难。贪婪凶残的对外掠 夺是解决资金短缺的重要出路。 军国主义也是转移国内人民 视线,加 强国内控制,巩固政权的有力手段。选编自丁建弘主编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政府建国方针的变化及原因。分析其对亚太地区产生的影响。(12 分)【考点】 (1)明治维新【解析】 (1)

18、第一小问变化,从材料一 “明治初年,政府的 总 方针是富国强兵第二个十年明治政府的建国方针变了而是为了实行“强兵富国” ”,可知明治政府建国方针的变化;第二小问原因,从材料一“ 明治政府以富国强兵、殖 产兴业、文明开化作为三大国策,经过 10 年努力,到 1877 年大体完成了破旧改革 ”,可知原因是明治初年殖产兴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转向军国主义,是企图把失之于列 强的损失,用 对外扩张掠夺加以 补偿” ,可知原因是把不平等条约和列强对日本的经济侵略带来的损失用对外扩张掠夺加以补偿,从“向外掠夺更多的资金、原料和市场”,可知原因是向外掠夺更多的资金、原料和市场,从 “明治初年以来,日本财政

19、入不敷出,资金严重短缺,使立新事业步履艰难。贪婪凶残的对外掠 夺是解决资金短缺的重要出路。 ”,可知原因是解决财政入不敷出、 资金严重短缺的困 难,从“军国主义也是转移国内人民视线,加强国内控制,巩固政权的有力手段”,可知原因是转移国内人民视线,加强国内控制;第三小问影响,结合日本侵略朝 鲜、中国的史 实,分析其对朝鲜、中国、亚太地区局势和亚太地区格局产生的影响。【答案】 (1)变化:由“富国强兵”变为“强兵富国” 。 (2 分)原因:明治初年,殖产兴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 分)把不平等条约和列强对日本的经济侵略带来的损失用对外扩张掠夺加以补偿;(2 分)向外掠夺更多的资金、原料和市场;(2

20、 分)解决财政入不敷出、资金严重短缺的困难;(2 分)转移国内人民视线,加强国内控制。 (2 分) (8 分,答对 4 点即可)影响:日本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破坏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2 分)给该地区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2 分)改变了亚太地区的国际格局。 (2 分) (4 分,答 2 点即可)戊戌变法1 (2015安徽合肥二模15)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材料中的“勿黜革旧大臣”对戊戌变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7 页(共 9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A增强维新派的实力 B守

21、旧大臣阻挠破坏变法C减轻了变法的阻力 D赢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考点】戊戌变法【解析】 “勿黜革旧大臣” 会削弱维新派的实力,而非增强,故 A 项错误;“勿黜革旧大臣”中的守旧大臣思想保守,不支持变法,会阻 挠破坏变法,故 B 项正确;“勿黜革旧大臣”加重了变法的阻力,而非减轻,故 C 项错误;“ 勿黜革旧大臣”不符合时代和社会 发展的趋势,不可能赢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故 D 项错误。【答案】B2 (2015安徽蚌埠二模16)近代史专家徐中约认为,1898 年戊戌政变削弱了汉人激进派和温和派的势力,满人重新占据了要职。这些人拒绝外交和与各国互相迁就在他们的影响下,太后也决定不再向外国列强作出更多

22、的让步。作者认为戊戌政变( )A维护了民族独立 B直接导致革命发生C顺应了中国近代化 D表明清廷日趋保守教育改革1 (2015安徽合肥一模24) (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胡瑗,北宋学者,字翼之,人称安定先生。1035 年被范仲淹任命为苏州郡学教授,后在苏、湖二地办学。他在学堂中实行“分斋法”, 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选择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 经;治事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庆历四年(1044 年)朝廷建太学于京师,派人“下湖州取先生之法,以 为太学法”。此后,其治学理论及经验编为学政条约一

23、卷,供各地教育参考。摘编自北宋教育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8 页(共 9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材料二 1922 年 11 月,北京政府 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 大总统令,其中部分 规定如下:(1)小学课程在较高年级时,斟酌地方情形,增置职业准备学科;(2)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 科;(3)高级中学施行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得酌量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 设数科;(4)职业学校之期限及 课程,需酌量 该地方实际需要情形而定;(5)为健全职业教育,在相当学校内酌 设职业教员 养成科。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材料三 1917

24、年初,由史密斯和休士提出的职业教育提案 获得美国国会通过,即 史密斯一休士法案。其内容如下:第一,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责方面,强调联邦政府的责任,认为采取新的和必要的服务性措施促进各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其应尽的职责。第二,在经费的投入方面,每个州都应当为职业教育提供 经费,其数 额与联邦政府 补助费相等。第三,在公立学校开设职业科,设置选修课程,使普通中学具有升学和就 业双重功能。戴本博和王天一外国教育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斋法”的主要特点及其作用。(8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京政府教育改革的侧重点。(4 分)(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史密斯一休士法案的主要内容。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

25、哪些经验可供我国教育改革借鉴?(8 分)【考点】 (1)北宋教育改革“分斋法”(2)民国时期教育改革(3)美国职业教育改革【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经义斋选择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 摄一事” 可以概括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特点;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中“其治学理论及经验编为学政条约一卷,供各地教育参考”并从对儒学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角度回答作用。(2)依据材料二中“但得视地方需要,但得酌量地方情形”可以归纳出“地方有较大自主权”,从“兼设各种职业科”“为健全职业教育”等信息可以概括出“重视学生的职业教育”的答案。(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经

26、费的投入方面,每个州都应当为职业教育提供经费”可以归纳出“各级政府都要承担职业教育责任并保障经费的投入”的答案,从“使普通中学具有升学和就业双重功能。” 可以归结出“中学教育应具有职业教育与升学教育双重功能。”的答案;第二小问结合以上材料从“因材施教、经世致用、 优化教育结构和人才 结构以及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等角度组织答案。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9 页(共 9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答案】 (1)特点:因材施教。(2 分)作用:有利于培养经世致用人才;使实用学科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为各地教育起了示范作用;(6 分)(2)侧重:地方有较大自主权;重视学生的职业教育;(4 分)(3)内容:各级政府都要承担职业教育责任并保障经费的投入;中学教育应具有职业教育与升学教育双重功能。(4 分)经验:因材施教;经世致用;优化教育结构和人才结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4 分)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