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委县政府刚刚出台的永嘉县“一带两城五组团”发展布局实施方案 ,明确了区块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对助力温州巩固提升“铁三角”地位、增强永嘉县域综合实力、推进永嘉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方案实施期限为 2017-2021 年。“一带”:瓯江北岸城市带“两城”:温州北高铁新城、生态宜居精致县城“五组团”:休闲养生型组团、文旅服务型组团、农旅融合型组团、源头生态型组团、森林度假型组团规划范围:包括瓯北、三江、桥头、桥下、金溪、乌牛 6 镇街,区域面积 496.5 平方公里。功能定位: 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双轮驱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促并进,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着
2、力打造温州大都市区江北新城、温州都市型经济升级样本,跨江与市区共同打造瓯江沿线“小外滩”形象。实施路径:1 加快与温州主城区的跨江融合发展。对接温州联动推进瓯江两岸沿线开发建设的部署要求,立足瓯江两岸同城化发展,精心做好瓯江北岸整体城市设计和综合交通、水利、旅游等专项规划编制,争取市里将更多教育、医疗、文体等优质资源布局在瓯江北岸,争取实施市域铁路(地铁)、过江隧道等大运量快速交通和市区公共交通项目向永嘉延伸,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慢行空间品质、构建滨江景观带等方面实现“同城同质”。谋划布局休闲综合服务、文化展示、名品购物、工业旅游、夜游经济等特色功能,引导三江片与滨江商务区、七都等区块形成
3、“跨江组合 CBD”并共同打造“瓯江新城”,实施瓯江北岸重点区段亮化工程,全力构筑“一江两岸”形态匹配、功能互补、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2 推动瓯江北岸的整体协调发展坚持城市带和经济带同布局、共提升,以 104 国道、49 省道桥下至桥头段等交通干道为纽带,联动推进沿线土地开发、项目建设、品质提升等工作,加快实现城市与产业相融合、宜居与宜业相统一。强化中部的瓯北-三江核心地位,全力做好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谋划承接温州中心城区的市民休闲、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业等功能,打造瓯江北岸城市品质提升区;推动西翼的桥头、桥下、金溪联体发展,促进各镇产业互补、资源共享,打造永嘉西翼发展的增长极、温州大都市圈重
4、要节点;发挥东翼乌牛的“桥头堡”作用,拓展产业空间,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城镇品质,成为永嘉产业集聚拓展区、温州 CBD 特色延伸区。3 促进“一带”“两城”的统筹联动发展依托“一带”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优势和“两城”的政治文化、交通枢纽优势,以 77 平方公里的温州山水智城楠溪新区项目为引领,以 41 省道、三李公路、上塘至瓯北公路“三线连接”为纽带,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把“一带”“两城”联动打造成区域性现代化中等规模城市。按照高起点规划设计、多业态综合开发、分板块配套建设的实施思路,加快集聚高端商务、研发设计、总部经济、都市休闲、现代居住等高端要素,特色延伸温州滨江商务都市休闲功能,错位
5、补充黄田高铁新城高端商务商贸功能。一是优化城市设计。抓住省级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先行县机遇,精心做好以完善天际线和岸线为重点的城市设计,通过规范重大项目的建筑设计、改造建设岸线景观、建设岸线慢行系统,以及加快温州北郊森林公园等绿地建设,实现建筑物和自然山体的相互融合,形成梯次递增的城市空间形态。二是提高建设品质。坚持打造功能城市与提升城市功能相结合,以立体城、世贸、温乡城等项目为引擎,实施 15 个、总投资约 670 亿元的重大服务业项目,统筹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对于各项发展要素的聚集能力,在三江片西南区域基本建成现代商务
6、区。三是打造城市盆景。近期以瓯窑小镇项目为重点,分阶段开发建设出入口形象区、慢生活街区、文化创意园等区块,集聚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配套服务等功能,实现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产业的有效对接。远期谋划康养小镇、樱花小镇等项目,形成与瓯窑小镇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格局,全力打造一批温州东瓯文化产业集聚区、温州北岸城市后花园和“宜居宜游宜业”众创空间。四是完善市政设施。加快推进三江商务区基础设施配套一期、江东污水处理厂、三江至乌牛污水管网、垃圾焚烧发电等市政项目,以及 12、13、14 号地块等安置房建设,为项目落地和产业集聚提供支撑。“五组团”:山区五大组团坚持产镇融合、区域联动,按照地域相连、产业互
7、动、功能互补的原则,强化“产业跟着定位走、项目跟着产业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导向,精心打造山区五大组团,努力实现资源互惠互利、设施共建共享的抱团式、共赢式、差异化发展。1 文旅服务型组团规划范围包括岩头、枫林 2 镇,区域面积 292.9 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依托历史文化底蕴、杭温高铁楠溪江站等条件,做深做精文旅融合文章,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打造楠溪江文化旅游新高地、雁楠景区旅游集散中心。实施路径1.发挥旅游全域化核心作用。利用岩头、枫林地处楠溪江景区中心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的集聚优势,着力打造“一环一心一岛”,即楠溪江文化体验旅游环线、楠溪江旅游接待中心、楠溪江半岛,构筑枫孤溪-西岸-狮子岩
8、-苍坡的整体旅游核心区块,进一步优化旅游服务、旅游业态和旅游路线,提高楠溪江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2.挖掘千年古镇文化。充分发挥岩头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枫林省级历史文化古镇的品牌效应,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方向,全力抓好丽水街、芙蓉古村、苍坡古村、圣旨门、御史祠等古村古建筑保护与开发,深挖耕读文化、古村落文化等内涵,以“山水、田园、村落”为载体,丰富旅游产品和节庆活动。3.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以杭温高铁楠溪江站建设为“引擎”,加快启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开工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不断优化城镇功能布局,完善镇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引进一批高端酒店、特色民宿、商业街区等项目,着力提升楠溪江旅游接待服务能力。
9、2 休闲养生型组团规划范围包括沙头、大若岩 2 镇,区域面积 274.5 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依托养生福地“金字招牌”,加快沙头休闲旅游小镇、大若岩养生休闲小镇建设,打造养心、养神、养身三位一体的浙南休闲养生目的地。实施路径一是提升一批精品景区。深入实施永嘉书院、陶公洞、百丈瀑、小若岩景群、崖下库、石门台、十二峰等景区景点提质工程,加快珍溪文化生态园、楠木文化博物馆、环湖生态园、郑家山精品酒店等项目,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精品旅游景区。二是建设一批养生项目。依托陶公洞“天下第十二福地”核心资源,充分挖掘道教养生文化,加快大若岩养生保健中心、珍溪生态养生产业园等养生项
10、目建设,引进和打造一批具有省市一流水平的养生养老机构、养生保健特色酒店以及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三是打造若干休闲线路。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耕读小院大若村、大若岩镇大东村大若村等美丽乡村精品线品质,沿线植入农家乐、特色民宿、乡村体验等休闲产业,引入公路自行车赛、万人户外徒步等活动,打造具有永嘉特色的休闲旅游线路。3 源头生态型组团规划范围包括岩坦、溪下 2 乡镇,区域面积 552.8 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立足源头生态优势,以古村保护开发为主抓手,发展文化体验、农业休闲、古村民宿、户外探险等新型旅游业态,打造人人向往的原生态度假区。实施路径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和利用。在全力做好楠
11、溪江源头生态保护的基础上,结合田园风光、耕读文化等独特优势,实施“一社区一品牌”计划,形成以嘉纳农庄为龙头,四海山仿野生铁皮石斛、楠江源白茶、田龙高山蔬菜、溪下车厘子等特色种养殖基地为重要节点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转型。二是抓好古村整体保护开发。充分挖掘源头古村落资源,通过“整村置换”保护开发模式,打造以屿北嘉纳林坑为支撑的源头旅游核心板块。统筹推进古村落周边区域多功能配套旅游开发,提升发展精品民宿、美食、茶室、文创等多种业态,建设“中国古村落文化创意谷”为核心定位的楠溪江最大的文化旅游综合体,辐射和带动永嘉北部山区转型发展。三是有序发展户外探险旅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源头生态特色,科学规划一批适应不同类型人群户外探险的精品线路,完善安全屋、桥、索道等户外旅游配套设施,加强户外探险旅游专业人员培训,提升户外探险旅游管理,全力打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户外探险新业态。4 森林度假型组团规划范围包括鹤盛、云岭 2 乡镇,区域面积 262.6 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依托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建设,发挥世界地质公园品牌效应,借助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有的温泉资源,打造楠溪江慢休闲目的地。实施路径一是打造雁楠联体发展关键节点。发挥地处三县交汇的区位优势,以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创建为引领,以石桅岩基础设施品质提升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