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式加热炉操作规程的编制指南石油质字 2003279 号1. 操作规程的编写原则1.1 操作规程的定义操作规程是一种以预先设计的系统化的方法帮助生产人员从一种稳定状态通过一定顺序过渡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一系列准确的操作。稳定状态:在保证人员、设备安全的基础上,在装置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必经过程中,可以停留较长时间进行条件确认或问题处理的状态称为稳定状态。1.2 操作规程的目的操作规程为操作的安全性以及设备、装置运行的可靠性提供依据。1.3 操作规程的任务1.3.1 操作规程必须保障生产安全。 操作规程是规范化的、必须严格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 操作规程是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操作经验的积累和延续 操作规程
2、确保同类操作的一致性、通用性、统一性 操作规程是模块化的操作指南,有利于随时更新1.3.2 操作规程使设备、装置运行可靠。操作规程必须保证操作的完整、细致,从而使设备、装置运行更加可靠。1.3.3 操作规程优化操作、提高装置生产效率。 操作规程是优化操作和节能降本、提高质量的有机结合 操作规程是生产实践从经验到实践再到经验的螺旋式提高1.3.4 操作规程全面规定了人员、岗位相关内容操作规程使相关人员分工明确、配合密切。2. 管式加热炉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2.1 主要内容:除封面审批表和第二页版本更新记录外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 点火第二部分 停炉第三部分 正常操作第四部分 特殊操作第五部分 事故
3、处理第六部分 附图2.2 点火和停炉规程的分级2.2.1 A 级:是整个规程的总体框架和主体结构,它规定了操作规程的主要操作顺序和状态。2.2.2 B 级:是不同状态的过渡和各种具体的操作动作。2.2.3 C 级:主要针对操作动作进行解释,为使用操作规程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说明。3. 编写格式3.1 序号。在两个状态卡之间某个阶段名称的编号用 1、2、3 等编码,各步骤的编号用1.1、1.2、1.3 等编码,各主要动作及确认的编号用 1.1.1、1.1.2、1.1.3 等编码,编码最多不超过四位。3.2 文字表达方式。“(操作者代号)+(操作性质代号)+(谓语动词)+(宾语) ” 的语言格式表达要
4、阐述的内容,且每一句话只表明一项动作。3.3 操作性质代号。说明动作的性质,分别用“( )- ”、 “ - ” 和“ - ”表示确认、操作和安全,即:状态确认用( )- 表示;操作动作用 - 表示;安全操作项目用 - 表示。3.4 操作者代号。表明操作者的岗位名称。班长用 M 表示,内操 I 表示,外操用 P 表示。操作者代号填入上述操作性质代号中,两者组合使用。各地区公司根据企业情况确定操作者代号。例如:I- 确认 H2S 气体报警仪测试合格(P)- 确认一个准备点火的燃料气主火嘴M - 联系调度引燃料气进装置3.5 流程图。3.5.1 操作规程中出现的工艺流程图必须依据最新的图纸绘制,而且
5、必须注明时间。3.5.2 操作规程中出现的工艺流程图反映装置的现场实际。3.5.3 吹扫和置换的流程图格式可以根据现场的复杂程度绘制: 按照不同生产阶段进行绘制 按照不同生产区域进行绘制4. 操作规程的使用和管理4.1 操作规程的使用4.1.1 操作规程规定了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指定的操作动作执行指定的操作。4.1.2 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事故,装置负责人可以指挥当前的操作返回上一个稳定的操作状态。4.1.3 在 一 些 特 殊 条 件 下 , 装 置 负 责 人 可 以 根 据 具 体 情 况 调 整 操 作 , 在 操 作 完 成 后 必 须 备案 并 说 明 原 因 。4.2 在
6、操作规程上做标记。4.2.1 标记通常由内操作员在控制室进行;4.2.2 标记在每项操作性质代号的前面;4.2.3 为了避免外操作员频繁往来于现场和控制室之间,方便外操作员准确执行操作,可以为外操作员提供一份编好页码、注明日期的操作规程复印件。但有两个要求: 外操作员必须执行内操作员指定的操作,不得擅自执行其他操作 操作结束后,操作规程复印件由装置负责人收回4.2.4 由于一些生产的操作连续性要求,会造成在操作过程中操作员来不及去做标记,可以在连续操作结束后再做标记。4.2.5 严禁对已经执行的操作重新标记,如果需要重新操作可以使用另外一份操作规程,原规程存档备查。4.3 更新4.3.1 定期
7、对操作规程进行更新,满足装置生产要求。4.3.2 操作规程在实施前必须进行审核,以确保在正式实施中满足要求。附:管式加热炉操作规程(样本)(发文日期:2003 年 10 月 30 日)管式加热炉操作规程(样本)编写人:审核人:装置技术负责人:装 置 负 责 人:技 术 部 门:生 产 部 门:机 动 部 门: 质量安全部 门:审批人:主 管 领 导:版本更新记录版本号 日期 再版原因 更改内容 页码18/10/2003 规程编制 第一部分 点 火A级 操作框架图1. 检查加热炉系统是否达到开工要求1.1 检查加热炉及辅助设备试运1.2 检查燃料气线、燃料油线、蒸汽线、氮气线、工艺介质流程1.3
8、 检查仪表电气系统2. 系统吹扫试压、炉膛吹扫2.1 燃料系统吹扫试压2.2 炉膛吹扫 2.3 风道烟道试运3. 引燃料气、长明灯点火3.1 引燃料气3.2 炉膛爆炸气分析合格3.3 长明灯点火3.4 长明灯稳定性试验4. 点燃燃料气火嘴进行紧急停炉试验4.1 点燃一个燃料气火嘴4.2 紧急停炉自保试验初始状态 S0施工验收完毕,交付开工检查状态 S1开工前期检查完毕状态 S2系统吹扫试压、炉膛吹扫完毕,风道烟道试运完毕状态 S3引燃料气、长明灯点火, 长明灯稳定性试验完毕状态 S4紧急停炉试验完毕5. 试验后点燃燃料气火嘴,建立燃料油循环5.1 点燃一个燃料气主火嘴5.2 燃料油建立循环5.
9、 加热炉投入运行6.1 点燃生产需要的燃料气主火嘴6.2 点燃生产需要的燃料油火嘴6.3 升温过程中加热炉的状态确认6.4 加热炉状态确认B级 点 火初 始 状 态1. 开工检查1.1 加热炉P- 确认燃料气进装置边界阀(8 字)盲板处于盲位P- 确认本炉区燃料气盲板处于盲位P- 确认本炉区燃料油盲板处于盲位P- 确认燃料气系统排空阀、排凝阀关闭,加管帽(丝堵) 、盲板P- 确认燃料油系统排凝阀关闭,加管帽(丝堵) 、盲板P- 确认燃料气系统去火炬盲板处于盲位P- 确认燃料气主火嘴前两道手阀关闭,软联接拆下或手阀间法兰加盲板P- 确认长明灯火嘴前两道手阀关闭,软联接拆下或手阀间法兰加盲板P-
10、确认燃料油火嘴前两道手阀关闭,软联接拆下或后手阀后法兰加盲板P- 确认燃料油吹扫蒸汽阀关闭P- 确认其他炉前蒸汽系统与燃料系统无互串P- 确认燃料气系统吹扫干净,气密合格,置换合格P- 确认燃料油系统吹扫干净,蒸汽吹扫干净状态 S5一个燃料气火嘴已经点燃,燃料油建立循环状态 S6燃料气、燃料油投用,加热炉正常运行。初始状态 S0施工验收完毕,交付开工检查P- 确认防火面罩、防火手套完好备用P- 确认防爆门完好且关闭(P)- 确认看火孔、看火门完好且关闭(P)- 确认风门完好(P)- 确认火嘴完好、安装良好P- 确认消防设施齐备好用P- 确认可燃气体报警仪测试合格P- 确认 H2S 气体报警仪测
11、试合格P- 确认加热炉平台和护栏完好(P)- 确认烟道挡板、供风挡板开关灵活,开关方向正确(P)- 确认点火器完好备用(P)- 确认人孔封闭1.2 燃料气流程(P)- 确认炉区燃料气阀门全部关闭(P)- 确认燃料气流程各管件连接合格(P)- 确认燃料气罐液位计合格P- 确认燃料气罐安全阀合格(P)- 确认燃料气罐排空阀门正常P- 确认燃料气罐人孔封闭P- 确认燃料气罐平台和护栏完好(P)- 确认燃料气压控阀正常(P)- 确认燃料气温控阀正常P- 确认燃料气阻火器正常(P)- 确认燃料气流量计完好(M)- 确认炉区外燃料气压力正常平稳(P)- 确认燃料气伴热线投用正常(P)- 确认燃料气快速切断
12、阀正常1.3 燃料油流程(P)- 确认炉区燃料油阀门全部关闭(P)- 确认燃料油流程各管件连接正常(P)- 确认燃料油压控阀正常(P)- 确认燃料油温控阀正常(P)- 确认燃料油流量计正常(M)- 确认炉区外燃料油温度、压力满足工艺卡片要求(P)- 确认燃料油伴热线投用正常(按需)1.4 蒸汽、氮气(P)- 确认过热蒸汽线引到服务点流控阀前,打开排凝,保证过热蒸汽管不被烧坏 注意:燃料气的进装置、进炉区、火嘴三道盲板必须处于盲位,要求操作员、班长和生产指挥人员必须进行三级确认。燃料气的三道盲板所在阀门必须采用法兰阀,不是法兰阀的要在检修或者改造中及时更换为法兰阀。(P)- 确认过热蒸汽线流程各
13、管件连接合格(P)- 确认过热蒸汽线压控阀正常(P)- 确认雾化蒸汽线引到火嘴前,排凝稍开,保证雾化蒸汽无凝结水(P)- 确认雾化蒸汽线与燃料油连通阀关闭P- 确认消防蒸汽线流程引到炉膛前手阀,排凝稍开,保证消防蒸汽无凝结水P- 确认消防蒸汽线流程各管件连接合格(P)- 确认氮气线流程引到炉膛前手阀(P)- 确认氮气线流程各管件连接合格1.5 工艺介质(I)- 确认对流段炉管内工艺介质流动正常(I)- 确认对流段炉管出入口压力、温度指示正常(I)- 确认辐射段炉管内工艺介质流动正常(I)- 确认辐射段炉管出入口压力、温度指示正常1.6 仪表、电气系统(I)- 确认联锁自保系统校验合格(I)-
14、确认报警系统合格(P)- 确认吹灰器完好备用(P)- 确认电气设备完好备用(I)- 确认仪表投用正常,指示正确(M)- 确认炉区接地符合要求2. 系统贯通试压、炉膛吹扫2.1 燃料系统贯通试压P - 准备好燃料气和燃料油贯通流程(P)- 确认流程中各阀门开度正确(P)- 确定给汽(氮气)点(P)- 确定排汽(氮气)点P - 关闭燃料气罐顶安全阀前手阀P - 关闭控制阀、流量计前后手阀,打开排凝阀P - 吹扫介质脱水(见 C 级 2.1)P- 确认排放点周围处于安全状态P - 关闭低点排凝阀P - 关闭高处放空阀P - 缓慢打开吹扫介质阀门,引入吹扫介质(P)- 确认排放点见汽P - 打开高处放
15、空、低点排凝阀,见汽后关闭P - 关闭排放点阀门,系统升压(P)- 确认系统升至规定压力P - 检查静密封点(P)- 确认试压合格状态 S1开工前期检查完毕P - 关闭吹扫试压介质阀并隔离P - 打开排放点阀门排放吹扫介质,排尽后关闭排放点阀门2.2 风道烟道试运(P)- 确认鼓风机、引风机单机试运完毕(P)- 确认流程中各阀门开度正确P - 启动引风机,根据需要调整阀门开度P - 启动鼓风机,根据需要调整阀门开度P - 关闭烟道挡板(P)- 确认炉膛和各控制点压力符合工艺卡片要求(P)- 确认烟道风道试验合格P - 停运鼓风机、引风机2.3 炉膛吹扫P - 准备好炉膛吹扫流程(P)- 确认流
16、程中各阀门开度正确P - 将吹扫介质引至炉膛前手阀P- 吹扫介质脱水(P)- 确认烟道挡板完全开启P - 缓慢打开吹扫介质阀门,引入吹扫介质(P)- 确认烟囱见汽(P)- 确认系统吹扫 15 分钟P - 关闭吹扫试压介质阀3. 燃料气、长明灯点火(见 C 级 3)3.1 引燃料气 P - 导通燃料气进装置边界阀盲板P - 导通本炉区燃料气盲板P - 复位打开燃料气线上的联锁阀P - 复位打开长明灯线上的联锁阀,打开快开阀(如果有)P - 引燃料气至炉火嘴双阀前P - 用安全有效的方法对燃料气系统进行气体置换(P)- 确认燃料气线中的气体置换干净(P)- 确认长明灯线上的自立式压控阀好用(P)- 确认新连接部位无泄漏P - 结束气体置换操作(P)- 确认燃料气系统压力正常稳定P - 投用燃料气压控阀,置于手动状态M- 确认炉区具备点火操作条件3.2 炉膛爆炸气分析合格(见特殊操作指南三:爆炸气体分析)(M)- 联系化验人员炉膛爆炸气采样P - 配合、监督采样状态 S2系统吹扫试压、风道烟道试运完毕、炉膛吹扫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