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东莞石龙三中中考化学复习 科学探究精题分类解读 人教新课标版 专题视角透析“化学新课标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在初中化学中科学探究主要是以化学探究实验为表现形式。而化学探究实验是指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的一种实验。其特点是根据实验的目的,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研究实验对象,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出现什么样的现象,产生怎样的结果。中学化
2、学探究实验的模式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 提出问题 实验事实 假说及其验证 归纳结论 实际应用中考中科学探究如何考是同学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在中考中,科学探究主要是引导学生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考查的是:1、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到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初三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2、根据情境素材提出问题,作出猜想,知道必须用实验,观察或者讨论、理论推导等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对猜想进行验证3、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侧重于:检测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常是选择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设置情景,考查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运用知识的水平和各种探究能力 (猜想、方案设
3、计、论证、表达交流、结论、评价) 。从科学探究的的基本过程及中考中对科学探究的考查内容看,同学们在开展化学探究试验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养成设疑、质疑的习惯。合理的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问题往往来自仔细的观察、广泛的阅读、深入的思考。问题的提出可以以实验为起点;可以从图表、资料、图片等材料发现问题;还可以从同伴的解释中发现问题。2、要善于把握信息,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并且要从信息中提炼出原理、规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探究中,往往要进行收集证据、分析解释数据等活动,同学们要学会用数字、图形、图线、表格,甚至借助计算机等工具来处理信息,从而得出研究结论。3、要懂得
4、化学学习方法。化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比较、归纳、猜想、论证、类比、迁移等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要在基本化学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上述方法,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要善于借助化学试验手段,学会设计试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通过对部分省市中考探究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的中考中,实验探究试题的命制主要是根据已有的研究和实践,选择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运用知识的水平和各种探究能力。由于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受纸笔测试的条件所限以及考虑到在大规模考试情况下考查一个完
5、整探究过程的困难,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通常是部分地进行。也就是说,在一道题中只是侧重于考查学生某一个方面的探究能力,而不求全面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09 年中考具体趋向主要反映在下面二个方面:(一)选择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设置情境,考查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这类试题设计新颖,构思巧妙,一般取材于课外,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在新的情境中去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考查学生表述所发现的问题能力,同时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使学生通过“回味”原来的学习过程,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初步论证,体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
6、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是当前实验探究试题的特点。二、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实验中所发现的化学规律解决新的问题等所谓综合应用能力,就是指对实验仪器的应用能力、实验原理的迁移能力和实验方案的选择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相关学科( 如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技能等。增强综合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不仅强调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强调从一个学科的不同角度来认识问题,同时还注重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与渗透,联系物理、生物、数学,甚至联系史地和社会事件,抓住学科间的共同点,引导学生适当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从中发现规律,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情况。这类
7、试题也是当今中考试题的亮点。精题分类解读例 1(2008 大庆)图 1 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图 1装置。请你分析以下相关 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实验设计必须在玻璃仪器中进行B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说明铁生锈与空气有关C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到上出现锈蚀现象D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而水上、水下部分生锈不明显解析:本题通过实验考查铁生锈的条件。铁在潮湿空气中与氧气、水共同作用而生锈。做铁制品锈蚀条件实验可以用试管也可以用题给装置进行,只要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即可,与采用何种仪器无关。因铁生锈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导致塑料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塑
8、料瓶变瘪,说明空气与铁生锈有关。铁制品与水面接触部位生锈最严重,因这部分与空气和水都充分接触了。答案:BD说明:本题通过考查铁的生锈条件同时结合了物理中的压强,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次题在考试中由于考虑不周容易漏选。变式题 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若将一充满 SO2的试管倒置于盛水的烧杯中(如图 2 所示) ,可观察到 。若要证明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观察到的溶液 。例 2(2008 大庆)(3 分)实验室有 A、B、C、D 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pH试纸、稀盐酸、玻璃棒、
9、试管、玻璃管。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样,分别用玻璃棒蘸取四种溶液,滴到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 溶液的 pH7B 是 溶液取三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C、D 溶液,分别滴加稀盐酸A 是碳酸钠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各取少量 C 是饱和石灰水图 2的 C、D 溶液,用玻璃管分别通入 CO2解析:本题通过实验考查物质的鉴别,考查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在稀硫酸、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四种物质中只有稀硫酸显酸性,PH7;其余三种物质的溶液均显碱性,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 CO2气体;CO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硫
10、酸(或 H2SO4) C、D 无现象,A 中有气泡冒出 D 无现象 ,C 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本题综合考查了酸、碱、盐的性质,本题同学们易出现错误是将结论当现象来描述:如将描述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无现象,碳酸钠溶液有气泡冒出,就是典型的将结论当现象来描述。变式题 2:下表是某同学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报告,请你在空白处填空。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1)将锌片、铜片分别投入到盛有稀 H2SO4的试管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将铜片投入到盛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在铜片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呈 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结论|:Zn、Cu、Ag 三种金属由强到弱的活动顺序为 例 3(
11、2008 大庆)(13 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气体制取的实验原理与方法。(1)甲同学将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如下图,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制取气体 所需药品 装置连接顺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气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二氧化碳(干燥) 大理石和稀盐酸(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3),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当打图 3开 K1、关闭 K2 时,利用 I、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3)丙同学认为在不改变 I、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过氧化钠 (Na2O2)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另一产物为氢氧化钠,则该
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她的改进措施是 。(4)丁同学打开 K2、关闭 K1,利用 I、装置来验证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此时 C 中盛放的物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5)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 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用所得氯化钾晶体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钾溶液,需要氯化钾的质量为 。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A酒精灯 B烧杯 C玻璃棒 D漏斗 E量筒(6)小明用 65 g 可能含有铜、铝、铁、镁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
13、杂质的锌粉,跟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 02 g 氢气,则此锌粉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装置选择、连接、实验基本操作、化学计算等知识.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干燥 CO2气体用浓硫酸,该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问题(2)根据装置 I、的导管进出口顺序可知,装置只能用来收集难溶于水或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因此利用装置 I、可收集 H2 问题(3)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将装置进出气体导管交换一下即可;问题(4)检验水一般用无水硫
14、酸铜,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问题(5)从 KCl 和 MnO2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根据 MnO2不溶于水,而 KCl 溶于水所以可按溶解、过滤、洗涤、烘干顺序回收 MnO2;在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问题(6)若 6.5g 都是锌可生成氢气 0.2g,而 6.5g 含杂质的锌也生成0.2gH2,说明杂质也有与酸反应金属存在,但考虑到铝、铁、镁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比锌小,再有规律,相同价态、相同质 量不同种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的氢气越多,由此推知,杂质至少由两种金属组成,且每种组成中都含有 Cu.答案: (1)BC 或 BD 2KClO32KCl+3O 2; AED CaC
15、O3+2HCl=CaCl2+H2O+CO2(每空 1 分,顺序颠倒不给分) (2)(1 分) (3)2Na2O2+2H2O=4NaOH+O2;将装置中长导管接装置I 出气管,打开 K1、K 2 (每空 1 分) (4)无水硫酸铜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每空 1 分) (5)bcda 2.5g C(每空 1 分,顺序颠倒、不带单位均不给分) (6)Cu (1 分)说明:此题比较容易出错,原因是同学们对于装置不熟悉,没有考虑到当打开 K1、关闭K2 时利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从下边被排除来) ,因此制取的气体密度要比空气小。变式题 3:)请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
16、务:【提出问题】在平时探讨酸的性质时,我们通常是讨论酸的水溶液。究竟水在酸显示酸的特性时扮演什么角色呢?【确定研究对象】以我们最熟知的盐酸(氯化氢的水溶 液)和氯化氢进行探究。【查阅资料】氯化氢溶于水时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 而溶于干燥的甲苯(一种有机溶剂)时仍以氯化氢分子的形式分散(如图 4)。【设计与实验】(请完成下表)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氯化氢的水溶液:导电性良好氯化氢的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测定导电性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不导电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氢的水溶液: 化学方程式: 与镁作用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解离出氢离子图 4氯化氢的水
17、溶液:产生气泡化学方程式: 与固态碳酸钠作用氯化氢的甲苯溶液: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解离出氢离子【讨论与反思】盐酸的酸性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了 。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非常重要。还有哪些实例或实验也可以体现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的重要性呢,是否没有水,酸就不能显现酸性性质呢?(此问不作答,请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拓展探究】该学习小组又尝试用图 5 所示装置进行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塞 K1、K 2、K 3、K 4、K 5均关闭(装置气密性好)。 通过调节活塞民,用排石蜡油的方法在 B 管中收集满了氨气,如通过 调节活塞 K1、K 2,在干燥的 A 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
18、相等的干燥氯化 氢气体,其操作是 。 在不用任何试剂的情况下,当看到 现象时,说明A 管中已收集满了氯化氢气体。打开 K3,氯化氢气体 与氨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铵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专题综合测评1.(2008 达州)如图 6 所示,先在锥形瓶中放 入几小片已用稀盐酸除去锈斑的铁丝网,然后向其中加入 34mL 浓食盐水润湿铁丝网,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另一端伸入水中。若干分钟后,请你观察并回答:实验现象及相应解释请写出你观察到的现象并作出相应解释:(1) ;其原因是 。(2) ;其原因是 。图 5图 6得出结论由此实验你得出结论: 。2 (07苏州)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
1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 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 MnO2,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 MnO2粉末(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图 7 示所示的 4 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选,错选不给分) 。(3)取 a 、b 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 6%的双氧水,再分别
20、加入少许 MnO2粉末、CuO 粉末,发现 a 中比 b 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 a 中火星复燃,b 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 。(4)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 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 80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这时将带火昨星的木条悬空伸入试管内,却不能复燃。试对比第(3)题 a 中火星复燃的现象,分析两者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3 (07烟台)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
21、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 OH 一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 OH 一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1
22、)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 ,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实验步骤 设计目的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请你写出其中一种。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相应结果或结论4.(07潍坊)含镁 3一 5的镁铝合金是轮船制造、化工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现有一块质量为 W 9 的镁铝合金,某研究性学习
23、小组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查阅资料】已知铝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偏铝酸钠(NaAlO 2)和 H2,化学方程式为:2A1+2NaOH+2H 2O=2NaAlO2+3H2;镁不与 NaOH 溶液反应。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偏铝酸钠(NaAlO2)和 H2O,化学方程式为:A1(OH)3+NaOH=NaAlO2+2H2O;氢氧化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提出猜想】利用镁铝与酸、铝与碱、氢氧化铝与碱反应的化学性质来测定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方案】研究小组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方案 l:镁铝合金与过量盐酸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V/L;方案
24、2:镁铝合金与过量 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W1g;方案 3:镁铝合金与过量盐酸溶液反应后再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 W2g。【问题讨论】请你参与研究小组的研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1)研究小组利用图 8 所示实验装置,按照方案 1 进行了实验。装置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 请指出 (2)方案 2 中剩余固体是 ;若按方案 2 进行实验,测得镁的质量分数为 。(3)方案 3 中“过滤”得到的沉淀是 。 (4)某同学又设计了与上述方案原理不同的方案 4,也能测得镁的质量分数。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将该方案补充完整。方案 4:镁铝合金与 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V/L。【方案评价】(5)在实验方案 1-4 中,你认为最佳的实验方案是 。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