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29389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7 页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1. 硫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

2、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 Al、Fe、Li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 Fe3+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D【解析】分析:正极片碱溶时铝转化为偏铝酸钠,滤渣中含有磷酸亚铁锂,加入硫酸和硝酸酸溶,过滤后滤渣是炭黑,得到含 Li、P、Fe 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碳酸钠生成含锂的沉淀,据此解答。详解: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排放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第 2 页 共 17 页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A 正确;B、根据流程的转化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

3、素有 Al、Fe、Li,B 正确;C、得到含 Li、P、Fe 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是 Fe3 ,C 正确;学科网D、硫酸锂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D 错误。答案选 D。点睛:本题以废旧电池的回收为载体考查金属元素的回收,明确流程中元素的转化关系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 Br/CCl4褪色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答案】A【解析】分析:A、双糖又名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的糖类化合物

4、;B、根据酶的性质特点解答;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详解:A、果糖不能再发生水解,属于单糖,A 错误;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和高度选择性的蛋白质,B 正确;C、植物油属于油脂,其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能使 Br2/CCl4溶液褪色,C 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 正确。答案选 A。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 B,注意酶的性质特点。3.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第 3 页 共 17 页A. A B. B C.

5、 C D. D【答案】D【解析】 分析: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产品中含有的杂质,结合选项解答。来源:学科网详解:A、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 正确;点睛: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装置的作用分析,注意从乙酸乙酯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点的角度去解答和判断。4.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 Fe(OH)3胶体粒子数为 0.1 NAB. 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 18NA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6、 1.0NAD. 1.0 mol CH4与 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 CH3Cl 分子数为 1.0NA【答案】B【解析】分析:A、胶体是大分子的集合体;B、根据氩气的组成解答;来源:学*科*网C、根据丙三醇的结构分析;D、根据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的特点分析。第 4 页 共 17 页详解:A、16.25g 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 16.25g162.5g/mol0.1mol,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 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 0.1 NA,A 错误;B、标准状况下 22.4L 氩气的物质的量是 1mol,氩气是一个 Ar 原子组成的单质,其中含有的质子数是 1

7、8 NA,B 正确;C、1 分子丙三醇含有 3 个羟基,92.0g 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 1mol,其中含有羟基数是 3 NA,C 错误;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 CH3Cl 分子数小于 1.0 NA,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选项 D 是易错点,主要是不清楚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属于自由基取代反应,每个氢原子都有可能被取代,其产物比较复杂,这与乙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完全不同。5.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 )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 所有碳原子

8、均处同一平面D. 生成 1 molC5H12至少需要 2 molH2【答案】C【解析】分析: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B、根据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判断;C、根据饱和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判断;D、根据氢原子守恒解答。详解:A、螺2,2戊烷的分子式为 C5H8,环戊烯的分子式也是 C5H8,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 正确;B、分子中的 8 个氢原子完全相同,二氯代物中可以取代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也可以是相邻碳原子上或者不相邻的碳原子上,因此其二氯代物超过两种,B 正确;C、由于分子中 4 个碳原子均是饱和碳原子,而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 4 个原子一定构成四面体,所以分子中所有碳

9、原子不可能均处在同一平面上,C 错误;D、戊烷比螺2,2戊烷多 4 个氢原子,所以生成 1 molC5H12至少需要 2 molH2,D 正确。第 5 页 共 17 页答案选 C。点睛:选项 B 与 C 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对于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关于有机物分子中共面问题的判断需要从已知甲烷、乙烯、乙炔和苯的结构特点进行知识的迁移灵活应用。D 生成 1 mol C5H12至少需要 2 mol H26. 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 20。W、X、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W 与

10、Y 同族;W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 X 的单质为气态B. Z 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C. Y 和 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 W 与 Y 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答案】B【解析】分析: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 20。W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生成物是 HF,因此 W 是 F,Z 是 Ca,W 与Y 同族,则 Y 是 Cl。W、X、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则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0721,所以 X 是 Na,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W、X、

11、Y、Z 分别是 F、Na、Cl、Ca。则A、金属钠常温常压下是固态,A 错误;B、CaH 2中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B 正确;C、Y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其水溶液显中性,C 错误;D、F 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没有正价,Cl 元素的最高价是+7 价,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准确判断出元素名称是解答的关键,突破点是能腐蚀玻璃的物质为 HF,进而推断出CaF2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 HF。易错点是选项 B,注意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与非金属氢化物的不同。难点是氟化钙与浓硫酸反应属于学生不熟悉的知识点。7. 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 CO2+H2S 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 CO2和

12、 H2S 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 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 ZnO)和石墨烯,石第 6 页 共 17 页墨烯 电极区发生反应为:EDTA-Fe 2+-e-EDTA-Fe 3+2EDTA-Fe 3+H2S2H +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阴极的电极反应:CO 2+2H+2e-CO+H 2OB. 协同转化总反应:CO 2+H2SCO+H 2O+SC. 石墨烯上的电势比 ZnO石墨烯上的低D. 若采用 Fe3+/Fe2+取代 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答案】CB、根据石墨烯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可知+即得到 H2S2e

13、 2H +S,因此总反应式为 CO2+H2SCO+H 2O+S,B 正确;C、石墨烯电极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因此石墨烯上的电势比 ZnO石墨烯电极上的高,C 错误;D、由于铁离子、亚铁离子均易水解,所以如果采用 Fe3 /Fe2 取代 EDTA-Fe3 /EDTA-Fe2 ,溶液需要酸性,D 正确。答案选 C。点睛:准确判断出阴阳极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去分析氧化反应和第 7 页 共 17 页还原反应,进而得出阴阳极。电势高低的判断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从物理学的角度借助于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去分析。二、非选择题8. 醋酸亚铬(CH 3COO)2Cr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

14、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仪器 a 的名称是_。(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 c 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 K3。c 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同时 c 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3)打开 K3,关闭 K1 和 K2。c 中亮蓝色溶液流入 d,其原因是_;d 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

15、作是_、_、洗涤、干燥。(4)指出装置 d 可能存在的缺点_。【答案】 (1). 去除水中溶解氧 (2). 分液(或滴液)漏斗 (3). Zn+2Cr3 Zn 2 +2Cr2 (4). 排除 c 中空气 (5). c 中产生 H2使压强大于大气压 (6). (冰浴)冷却 (7). 过滤 (8). 敞开体系,可能使醋酸亚铬与空气接触【解析】分析:在盐酸溶液中锌把 Cr3 还原为 Cr2 ,同时产生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氧化。生成的氢气导致 c 中压强增大,可以把生成的 CrCl2压入 d 装置发生反应,据此解答。第 8 页 共 17 页详解:(1)由于醋酸亚铬易被氧化,所以需要尽可能避免与氧气

16、接触,因此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去除水中溶解氧;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 a 是分液(或滴液)漏斗;学科%网(2)c 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说明 Cr3 被锌还原为 Cr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Zn+2Cr3 Zn 2 +2Cr2 ;锌还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能氧化 Cr2 ,所以氢气的作用是排除 c 中空气;(3)打开 K3,关闭 K1和 K2,由于锌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导致 c 中压强增大,所以c 中亮蓝色溶液能流入 d 装置,与醋酸钠反应;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醋酸亚铬难溶于水冷水,所以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要采取的操作是(冰浴)冷却、过滤、

17、洗涤、干燥。(4)由于 d 装置是敞开体系,因此装置的缺点是可能使醋酸亚铬与空气接触被氧化而使产品不纯。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醋酸亚铬制备原理的实验探究,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原理、有关物质的性质尤其是题干信息中提取和应用是解答的关键。9. 焦亚硫酸钠(Na 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 Na2S2O5,通常是由 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2)利用烟道气中的 SO2生产 Na2S2O5的工艺为:pH

18、=4.1 时,中为_ _溶液(写化学式) 。工艺中加入 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 SO2的目的是_。(3)制备 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 SO2碱吸收液中含有NaHSO3和 Na2SO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电解后,_室的 NaHSO3浓度增加。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水,可得到 Na2S2O5。第 9 页 共 17 页(4)Na 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在测定某葡萄酒中 Na2S2O5残留量时,取 50.00 mL葡萄酒样品,用 0.01000 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10.00 mL。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该样品中 Na2S2O5

19、的残留量为_gL 1(以 SO2计) 。【答案】 (1). 2NaHSO 3Na 2S2O5+H2O (2). NaHSO3 (3). 得到 NaHSO3过饱和溶液 (4). 2H 2O4e 4H +O2 (5). a (6). S 2O52 +2I2+3H2O2SO 42 +4I +6H (7). 0.128【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守恒书写方程式;(2)根据溶液显酸性判断产物;要制备焦亚硫酸钠,需要制备亚硫酸氢钠过饱和溶液,据此判断;(3)根据阳极氢氧根放电 ,阴极氢离子放电,结合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解答;(4)焦亚硫酸钠与单质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据此书写方程式;根据方程式计算残留量。详解

20、:(1)亚硫酸氢钠过饱和溶液脱水生成焦亚硫酸钠,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HSO3Na 2S2O5+H2O;(2)碳酸钠饱和溶液吸收 SO2后的溶液显酸性,说明生成物是酸式盐,即中为NaHSO3;要制备焦亚硫酸钠,需要制备亚硫酸氢钠过饱和溶液,因此工艺中加入碳酸钠固体、并再次充入二氧化硫的目的是得到 NaHSO3过饱和溶液;(3)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阳极区是稀硫酸,氢氧根放电,则电极反应式为2H2O4e 4H +O2。阳极区氢离子增大,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 a 室与亚硫酸钠结合生成亚硫酸钠。阴极是氢离子放电,氢氧根浓度增大,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所以电解后 a 室中

21、亚硫酸氢钠的浓度增大。第 10 页 共 17 页(4)单质碘具有氧化性,能把焦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反应 的方程式为S2O52 +2I2+3H2O2SO 42 +4I +6H ;消耗碘的物质的量是 0.0001mol,所以焦亚硫酸钠的残留量(以 SO2计)是 。点睛:本题以焦亚硫酸钠的制备、应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流程的分析、电解原理的应用以及定量分析等,题目难度中等。难点是电解池的分析与判断,注意结合电解原理、交换膜的作用、离子的移动方向分析电极反应、亚硫酸氢钠浓度的变化。易错点是最后一问,注意计算残留量时应该以二氧化硫计,而不是焦亚硫酸钠。10. 采用 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

22、,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1840 年 Devil 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 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2)F. Daniels 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 25时 N2O5(g)分解反应:其中 NO2二聚为 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 p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t=时,N 2O4(g)完全分解):t/min 0 40 80 160 260 1300 1700 p/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已知:2N 2O5(g)2N 2O5(g)+O2(g) H1=4.4 kJmol12NO2(g)N 2O4(g) H 2=55.3 kJmol1则反应 N2O5(g)2NO 2(g)+ O2(g)的 H =_ kJmol1。研究表明,N 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 。 t=62 min 时,测得体系中 pO2=2.9 kPa,则此时的 =_ kPa, v=_kPamin1。若提高反应温度至 35,则 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 p (35)_63.1 kPa(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 ,原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