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6.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837638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辽宁省鞍山市 2014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12小题,1-8 题每题 1分,9-12 题每题 2分,共 16分)1 (3 分) (2014鞍山)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燃料的燃烧 B菜刀生锈 C瓷碗破碎 D饭菜变馊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解:A、燃料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2、理变化D、饭菜变馊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 (3 分) (2014鞍山)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浓硫酸的稀释B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C过滤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称量器-托盘天平;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D、根据

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答案: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

4、 (3 分) (2014鞍山)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氧气、冰水混合物、空气 B氮气、过氧化氢溶液、钢C冰、干冰、生石灰 D石墨、熟石灰、石油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分类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 解:A、氧气属于单质,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氧化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B、

5、氮气属于单质,过氧化氢溶液和钢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冰、干冰、生石灰都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石墨属于单质,熟石灰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石油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 A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 (3 分) (2014鞍山)2014 年 5月 7日天津某工程检测公司,在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一枚黄豆粒大小的放射源铱192 丢失,如图是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2.9g

6、B铱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77C铱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铱元素符号为 Ir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2.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 ,不是“克” ,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7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

7、质子数为 77,而不是中子数为 77,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铱,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铱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Ir,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5 (3 分) (2014鞍山)今年 4月,由于石油管道的泄露,导致了兰州自来水中苯(C 6H6)超标,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是由 6个碳原子和 6个氢原子构成 B苯属于有机物C苯分子由 2种元素组成 D苯中碳、氢元素 的质量比是

8、 1:1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根据物质的构成情况来分析;B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 解: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氢原子和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由苯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C苯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故错误;D由苯的化学式可知,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故错误故选 B点评: 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较小6 (3

9、分) (2014鞍山)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 A、描述实验现象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解答: 解:A、描述实验现象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那是实验结论,故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正确;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故选:A点评:

10、 了解常见可燃物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解答此类试题 的关键,同时分清现象和结论7 (3 分) (2014鞍山)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霉变大米用水洗净后可以继续食用 B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可作调味品 D稀有气体可用作焊接保护气考点: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见气体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 化学与生活分析: A根据黄曲霉素的性质进行判断;B改良酸性土壤一般用碱性物质来中和选择碱性物质时还要综合考虑这种物质的性质,如是否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等C根据亚硝酸钠有毒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A黄曲霉素十分耐热、蒸煮不能使

11、其破坏,会诱发肝癌,故霉变的大米用水洗干净后仍不能食用;故 A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的俗称,是一种常见的碱,能中和酸性物质,但其具有很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错误;C亚硝酸钠有毒,是一种有毒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正确;故选 D点评: 本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很好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已逐渐成为中考的热点,要加强记忆8 (3 分) (2014鞍山)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 pH如下表,下列有关表中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胰液 胃液 正常雨水 玉米粥pH 7.88.0 0.9

12、1.5 5.6 6.98.0A只有胃液显酸性 B只有胰液显碱性C正常雨水显中性 D胃酸过多的人宜食用玉米粥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专题: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 当溶液的 pH等于 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大于 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 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小于 7时,随着 pH的减小酸性增强解答: 解:A、胃液和正常雨水的 pH都小于 7,呈酸性,错误;B、玉米粥的 pH为 6.98.0,可以呈碱性,错误;C、正常雨水的 pH小于 7,呈酸性,错误;D、玉米粥接近中性,也可以偏碱性,胃酸过多的人可以多食玉米粥,正确;故选 D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

13、液 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9 (3 分) (2014鞍山)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O2CaCO 3 BCOCO 2 CH2O2O 2 DCuCu(OH) 2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 物质的制备分析: 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 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 解: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B、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

14、铜在加热条件 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D、铜不与碱反应,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0 (3 分) (2014鞍山)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24 10 待测 6反应后质量/g 8 10 24 2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是反应物,丙、丁是生成物B

15、待测值是 8C反应中甲、丁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 4:1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16g 甲和 4g丁生成 20g丙,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本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A、甲、丁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中,24g+10g+待测+6g=8g+10g+24g+2g,解得待测值=4g,故选项错误;C、反应中甲、丁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24g8g):(6g

16、2g)=4:1,故选项正确;D、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 本考点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题在中考 中经常出现,要抓住要点:五个一定不变,一个一定变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11 (3 分) (2014鞍山)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法A CO2 HCl 通入足量的 NaOH溶液B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C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的硝酸钙溶液、过滤D KNO3溶液 KCl 加过量的 AgNO3溶液AA BB CC DD考点: 物质除杂或

17、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 ,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 物质反应;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 解:A、CO 2和 HCl气体均能与 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稀盐酸能与过量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

18、、Na 2CO3能与适量的硝酸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KCl 能与过量的 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 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银(过量的) ,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 (3 分) (2014鞍山)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HCl、Na 2CO3、CaCl 2、HNO 3 BFeCl3、NaO

19、H、MgSO 4、HClCNH4Cl、NaOH、K 2SO4、BaCl 2 DKNO3、AgNO 3、KCl、NaCl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分析: 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首先需考虑物质的颜色,然后将鉴别出来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混合,根据现象的不同加以鉴别,若物质都是没有颜色,则让溶液之间两两混合,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加以鉴别解答: 解:A、Na 2CO3可和硝酸、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故能与两种物质产生气体的是Na2CO3,与 Na2CO3混合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钙,但无法鉴别盐酸和硝酸,所以该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故 A错误;B、根据物质的颜色,首先鉴别

20、出氯化铁,然后将氯化铁与其他三种物质混合,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氢氧化钠与其他两种物质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镁,无现象的是盐酸,可以鉴别,故 B正确;C、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钾和氯化钡混合能够产生沉淀,但无法鉴别出四种物质,故 C错误;D、硝酸银能与氯化钠、氯化钾均产生沉淀,故能与两种物质产生沉淀的是硝酸银,无现象的是硝酸钾,但是盐酸、氯化钠无法鉴别,故 D错误;故选项为:B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不用其他试剂,应该采用供检物质两两混合的方式,根据物质的溶液颜色以及物质间反应实验现象进行,要求同学们掌握基础知识,以便灵活应用二、填空题(共

21、4小题,每空 1分,共 16分)13 (4 分) (2014鞍山)用化学用语表示:(1)两个汞原子 2Hg (2)在石灰水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OH (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2O3 (4)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O 2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在石灰水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4)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

22、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解答: 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汞原子表示为:2Hg(2)在石灰水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H (3)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 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2O3(4)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其分子符号为:CO 2故答案为:(1)2Hg;(2)OH ;(3

23、) 2O3;(4)CO 2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14 (4 分) (2014鞍山)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水是常见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少量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C A、食盐 B、纯碱 C、植物油 D、蔗糖(2)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净化水的方法有:过滤 蒸馏 加明矾吸附沉降 消毒杀菌 活性炭层吸附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 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填序号) (4)区别净化后的自来水是硬

24、水还是软水,可用到的物质是 肥皂水 考点: 溶液的概 念、组成及其特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专题: 空气与水分析: (1)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判断;(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 析解答;(3)根据净水的知识进行分析,除杂时可以采用先除去易除的杂质,再除去难除的杂质的顺序水中含有的不溶性固体大颗粒杂质可以通过沉降除去,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投药消毒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4)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解答: 解:(1)食盐、纯碱和蔗糖都能溶于水,形成溶液,而植物油不能溶

25、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填:C;(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3)加明矾吸附是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投药消毒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故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加明矾吸附沉降过滤活性炭层吸附消毒杀菌故填:;(4)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点评: 熟练掌握水的性质, 熟知水的净化过程,溶液的特征,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水的电解

26、实验等,才能灵活分析解答15 (5 分) (2014鞍山)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现有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丙物质;恒温蒸发溶剂; 升高温度 (2)t 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丙乙甲 (3)盐碱湖当地的居民,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结晶方法,冬天捞到的“碱” ,其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的 甲 相似(4)在 t1时,将 15g甲物质放入 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 60 g(5)t 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所得溶液中演技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甲丙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

27、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冬天捞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夏天晒盐,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4)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用到质量的溶质溶解在一定质量的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质量;(5)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解答: 解:(1)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丙物质;恒温蒸发溶剂;升高温度故填:升高温度(2)

28、t 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丙乙甲故填:丙乙甲(3)采取冬天捞“碱” ,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其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的甲相似故填:甲(4)在 t1时,甲的溶解度是 20g,将 15g甲物质放入 50g水中,只有 10g溶解,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 60g故填:60(5)t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乙和甲的质量分数不变,溶质质量分数是:乙甲,因为丙在t2的溶解度小于 t1时溶解度,因此丙的质量分数小于甲,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填:乙甲丙点评: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