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嘉兴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基于教育公平视角分析一、选题的意义与背景(一)选题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群体转移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就业。然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现实行的教育制度、社会福利分配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这些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孩子平等的教育机会,给农民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这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对“嘉兴市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这一选题进行调查研究,就是希望能为农民工子女的公平教育提出一些实用性的解决方案。(二)文献综述一、引言从20世纪8O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已经走过
2、了改革开放的30年,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就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农民工群体。然而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不断壮大,在农民工为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的同时,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现实行的教育制度、社会福利分配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这些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孩子平等的教育机会,给农民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这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正日益引起政府、社会和有关专家的关注。2003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专程到北京市玉泉路小学看望在那里上学的打工子弟,在黑板上写下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同在蓝天下,能否共同成长进步,
3、说到底还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2006年3月28日,中央政府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务院明确提出了“两为主”的原则,即以流人地政府为主,负责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以全日制中小学为主,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的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虽然政府以及国内许多学者对于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有了许多成熟的理论分析,但理论与现实的操作还需要结合研究。因此,从教育公平的视角来看待农
4、民工子女存在的教育问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二、主体(一)关于概念、内涵等相关理论研究1、对农民工子女概念的界定学者对农民工子女一词的含义的界定大同小异。农民工子女均指那些在城市工作和居住但未取得城市户口的农民的子女,特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陈成文、曾永强,2010)农民工子女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留守儿童”,另一类为“流动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简称进城务工或外出打工,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所谓“流动儿童”,是指那些在家乡或者在父母打工的城市出生,不具有所在地城市户口,而被留在父母打工的城市生活
5、、学习的农民工子女。(乐佳妮、林静、盛小玲、周艳,2009)2、对教育公平概念的界定教育公平的内涵应该包括三个层次(1)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起点的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首先,教育权利平等的概念是指个体的教育权利不因其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不同,即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其次,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公平地享有个人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公平地享有对更高级教育利益的竞争机会权等。(李慧,2010)(2)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学生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在教育经费、教育内容、教师质量、学生受关注程度、公正评价等方面,不考虑非客观因素的
6、影响,在公立学校内应接受平等的待遇,其目标或评价标准是让人人都受到“相当”相称的教育。(李慧,2010)(3)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每个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都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获得与其智力水平相符合的学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道德修养程度,使其个性与潜能获得充分发展,从而为获得更高学业上的成功或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李慧,2010)(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分析当前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保障制度的落实不足。中国的许多法律已经赋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教育权利,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
7、措施及监督制度,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第二,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目前,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途径有进入公立学校就读和在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两种形式。在公立学校就读,除了经济上压力较大之外,还有心理上的歧视。而在一些民办学校或农民工自己开办的学校在经费、师资、管理等方面与公立学校存在显著差异,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学习起点低。除了无法配齐必要的教学设备外,一些农村学校的教材版本、课程设置、教学要求等与城市学校不同,使许多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时,跟不上教学进度。(林宇,2010)另外,从教育公平的三个层次分析从教育起点的不公平来看,户籍
8、制度限制了部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目前中国的义务教育体制是以户籍制为基础,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模式。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后,往往无法享受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义务教育经费,就无法进入公立学校就读。后来由于国家的政策调整及相关法规的陆续出台,公立学校原则上不排斥农民工子女入学,然而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使农民工子女享受不到教育的公平;从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来看,主要体现在公立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上的差异。面对“没有城市户口”、“收费高”两大拦路虎,多数农民工子女只能进入一些教学条件差、消防设施不完善、安全和卫生条件存在隐患等问题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从而使农民工子女的学习质量没有保证,素质也
9、得不到全面提高;(张伟、陈月霞,2008)从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来看,由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使得农民工子女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不平等,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普遍偏低。(贾晓静、张学仁,2008)(三)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的原因1、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化体制是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中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学龄儿童的入学应由其户籍所在地的政府负责。”城乡“二元结构”反映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城市义务教育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义务教育则由农村当地政府支撑。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由于农民工子女离开户籍所在地,等于自动放弃了政府提供给他们享受
10、义务教育的经费。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尽管现已经执行了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的政策,但仍需要办理各种证明,手续烦琐,使农民工子女享有公平教育的权利难以得到切实有力的保证。(冯虹、张艺,2008)2、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所实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教育体制的过度分权,给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带来了诸多障碍。如果不能改变义务教育过度分权的状况,那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就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高云、黄理稳,2008)3、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第一,合法性不高。第二,政策资源的不充足性。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没有新资源支援,面临经费、教育资源
11、不足等问题,流人地政府执行政策的积极性不高。第三,欠缺必要的明确性。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有了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出现政策失真问题也就不可避免。(贾晓静、张学仁,2008)4、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让所有适龄儿童享受优质的义务教育是国家的职责,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应该全部由政府承担,纳入财政预算,不应让广大老百姓分担其成本,因为中国目前的工资中没有包含对子女教育投资这一部分。(张淑清,2007)5、政府生产者角色越位,资源配置不公平。公办学校由国家财政供给,占用大量的财政支出,使得不少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福利待遇差、学校软硬件设施不达标,且没有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不可能一下子就将学
12、校建得完好,如果政府部门以不符规范为由,予以取缔,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就会受影响。(陈雅煊,2008)6、农民工经济收入低,贫富差距大。经济贫困是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的直接原因。农民进城后,他们的收入普遍比较低。面对日渐上涨、名目繁多的教育费用,他们无力支付,从而致使农民工子女中辍学问题日益严重。(高云、黄理稳,2008)7、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长期以来,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重较低,近年来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不能满足教育的基本需求。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的发展,阻碍了实现教育公平的进程。(张淑清,2007)现行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主要包括政府间职能界限模糊、财力事权不匹配
13、,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缺乏专门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资金预算科目等。(孙明,2008)8、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低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这类学校的师资人员,既无教学经历,更无教师资格证书,有的自身不过初中水平,根本不具备任何任职条件。(张伟、陈月霞,2008)9、监督机制不健全。(戴国立,2008)政策法规的实行,需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这样能使政策法规发挥最大的作用,推进农民工子女的公平教育。10、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增多,给城市基础教育造成巨大压力,接受空间有限。(王清志,2009)(四)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研究1、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14、。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而来的带有明显身份色彩的户籍制度,与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不相适应,也成为了进城务工农民在城市中公平的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因此,要实现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户籍制度。(张伟、陈月霞,2008)改“依户籍就近入学”为“自由选择学校”原则,将有力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张倩茜,2010)并且实行以居住地为主的入学政策,流入地政府应将农民工子女就学纳入当地公办学校的招生计划,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所需费用纳入当地财政有关教育事业费用的预算。(高云、黄理稳,2008)2、改革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扩充受益范围。第一,打破城乡分界,将受益对象扩充至在全国各地包括还
15、未实行“两免一补”城市就读的所有农民工子女;第二,打破公办和民办学校界限,使所有在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农民丁子女也能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廖兴,2008)3、改革现行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实现教育拨款的公平与效率。第一,采取中央财政统一拨款的形式。地方政府根据“暂住证”对农民工子女进行统计,将人数上报给中央财政部,中央财政部逐一拨付相应的财政经费。这样可以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地享受到国家义务教育经费。第二,对民办学校给予适当的补贴。中央财政对部分合格的民办学校应给予适当的补贴,改善其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公办学校在接收农民工子女方面的压力,还可以解决部分农民工子女在寄宿制、近
16、距离上学方面的特殊需求。(廖兴,2008)4、政府加大调控,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杨爱军,2006)5、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工收入。(程洁,2010)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弱势补偿的政策机制,加强对生活贫困的农民工的补偿力度,不仅让农民工子女“有学上”,而且还要让他们“上得起”。例如,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施行“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等等。(高云、黄理稳,2008)6、优先保证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政策的不公平则直接导致社会弱势群体在教育活动中的不平等地位,所以政府要保障公平的教育投入。(吴慧平,2008)同时也要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政府财政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
17、重,明确各级政府教育财政的责任划分,以真正保证教育平等的实现。(宁波,2010)7、实行义务“教育券”制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最早提出了解决流动人口教育问题的“教育券”理论。“教育券”制度是指政府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以券的形式,由户口所在地的教育管理机构发给学生或家长而不发给学校的教育凭证,学生可以用它来自由的选择学校或在异地学校上学,学生通过“教育券”可以支付学费和相关费用,学校则拿手持的教育凭证向政府兑换教育拨款。同时,学校之间也就会无形中因为学生掌握充分的主动权形成一种竞争,从而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借鉴义务教育券制度,就可以给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
18、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易承志,2010)8、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第一,要明确农民工子弟学校审批标准,同时政府应提供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鼓励民办学校的发展,放宽办学条件和审批程序,若学校符合标准,则承认其合法性;对于不合标准的,要限期整改;对于存在严重隐患的,则要坚决取缔。第二,对办学者和教师的素质有一定要求,办学者应要求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教师应具有中师或以上的学历和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第三,要通过科学的办学成本核算,建立适度的学杂费收取标准,杜绝办学单位或个人利用教育市场供求关系的暂时失衡以牟取暴利。第四,对达到标准的学校,要在教学设备设施、课程计划、教材使用、师资培训等
19、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导,组织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一对一”、“手拉手”帮扶,鼓励各类公办学校在图书、设备、师资等方面给予以子弟学校帮助,以促进这类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李明倩、刘永红,2007)9、取消公立学校对流动儿童就学的限制。第一,严厉查处公立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各种变相收费。第二,简化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手续。第三,为农民工子女营造一个平等健康的学习环境。(高云、黄理稳,2008)10、运用网络技术管理学籍和档案。针对农民工子女的流动性强的特点和他们学籍档案管理滞后的问题,运用网络建立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加强教育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帮助各地中小学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数据库,并使各级学校形成联
20、网。这样农民工子女就可以通过网络联系转移档案,不仅能保证学生学习情况的完整性、连贯性,也能简化学生转学手续,减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负担。刘永红、王艳峰,200711、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努力,加强对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岳才华,2009构建平等、多元、无歧视的学校教育,实施“平等且满足农民工子女特殊需求”的教学和课程,采取多元化评价和灵活的管理办法,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和教育辅导。(贾晓静、张学仁,2008)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为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教育营造一个和谐、平等、宽松的社会环境。(邓美英、陶风华,2008)总结部分国内学者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公平问题以及对策的实证研究,
21、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为本论文的写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综合学者们研究成果分析,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还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问题。一是从国家政策角度看,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化体制是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政府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宏观调控不到位、资金投入不充足也是重要原因。二是从公办学校以及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角度看,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设置门槛、农民工子弟学校薄弱的师资力量使农民工子女得到了不公平的教育对待。三是农民工子女自身由于收入低、地位低、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而逐渐自卑以至于造成辍学等问题。受教育是公民最基本的文化权利,农民工子女也应该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
22、的教育权利同时努力推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实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从思想和实际行动上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上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基本内容第一、引言,包括本论文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思路及意义。第二、阐述嘉兴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内涵及现状分析。第三、阐述嘉兴市农民工子女在教育公平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第四、为解决嘉兴市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提出对策。第五、结论部分对全文做总结,指出了论文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笔者所调查的农民工是否愿意积极配合调查。第
23、二,笔者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能否能引起政府及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第三,笔者所提出的解决对策能否解决嘉兴地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中所存在的公平问题。第四,笔者所提出的解决对策对其它地区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处理是否具有借鉴意义。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首先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理论动态打好理论基础。通过文献阅读,初步了解,为论文提供可靠的依据。2、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嘉兴地区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3、访谈观察法走访嘉兴市教育局,和相关人员进行交谈,了解现行得处理农民工子女公平问题的政策;观察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设施条件,
24、选取具体农民工或其子女进行面对面交谈,记录了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二)技术路线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分析引言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基本内容框架结构理论、概念农民工子女概念教育公平相关概念现状分析从教育公平三个层次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对策研究农民工社会各界政府结论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110520101122完成毕业论文选题2010121820110110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2011022120110311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确定实习单位2011031420110511毕业实习2011051120110523毕业论文定稿20110524201106
25、10毕业论文评阅后修改五、主要参考文献1陈成文,曾永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边缘化一个资本分析的视角J教育科学文摘,2010,29(01)37382乐佳妮,林静,盛小玲,周艳“构建和谐社会”形式下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科技信息,2009,(18)45463李慧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吉林教育综合,2010,(04)37384林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1)27295张伟、陈月霞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2162176贾晓静、张学仁城市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10)75787冯虹、
26、张艺北京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8,29(04)8高云、黄理稳和谐社会构建中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01)17219张淑清浅议“教育公平”J晋中学院学报,2007,24(04)899210陈雅煊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公平性问题探析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J中国教育导刊,2008,(05)181911孙明公共财政视角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J中国市场,2008,(22)12戴国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08,(06)778013邓美英、陶风华人文关怀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要过的坎J农业考古,2008
27、,(06)30030214王清志浅探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09,(07)171815张倩茜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保障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4(01)333416廖兴从教育制度伦理视角论农民工子女教育相关制度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111317杨爱军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91018程洁从教育公平角度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J现代商业,2010,(02)28119吴慧平韩国平等教育制度解读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8)242720宁波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论J学理论,2010,(
28、06)646521易承志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的逻辑与路径反思公民权视角J兰州学刊,2010,(04)626622李明倩、刘永红教育券解决我国农民工子女从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新思路J宜宾学院学报,2007,070311211423岳才华浅析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09,(12)17424刘永红,王艳峰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02)26326525KATHYHYTTENEDUCATIONFORSOCIALJUSTICEPROVOCATIONSANDCHALLENGESEDUCATIONALTHEORYVOL56ISSUE2,MAY2006,P22123626ROMANOWSKI,MICHAELMEETINGTHEUNIQUENEEDSOFTHECHILDRENOFMIGRANTFARMWORKERSCLEARINGHOUSE,SEP/OCT2003,VOL77ISSUE1,P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