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 五单元( 60分钟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 C-12 N-14 O-16P-31 S-32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 1.(2009 武汉中考)下列词语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解析 】 选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生成新物质, A、 B、 D选项中均无新物质生成,而 C项中生成了新物质。2.在以下装置图所表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解析 】 选 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 B是错误的;其余操作正确,注意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
2、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沸腾飞溅;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九年级九班的小明人称 “ 小马虎 ” ,下面是从他的笔记中摘录的部分化学用语,你认为正确的是( )A.2个氧原子: O2 B.镁离子: Mg+2C.2个氢分子: 2H D.3个水分子: 3H2O【 解析 】 选 D。 2个氧原子应为 2O, 2个氢分子应为 2H2,镁离子应为 Mg2+, D正确。4.( 2009 上饶中考)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C.10 mL酒精和 10 mL水混合
3、后,体积小于 20 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解析 】 选 B。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的间隔大小,故选B。5.( 2010 无锡检测)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条在稀盐酸中反应放出热量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 解析 】 选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故 C错误。6.下列消息中你认为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某 “ 大师 ” 通过 “ 发功 ” ,能使铝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金片B.有人在饭店的房间内使用木炭火锅,导致煤气中毒C.有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取物品时,窒息而死D.市售纯净水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解析 】 选 A。根据元素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由此分析 A项内容缺乏科学依据。7.下列物质名称、俗名、化学式对应一致的是( )A.碳酸钠 烧碱 Na2CO3B.氧化钙 生石灰 Ca( OH) 2C.二氧化碳 干冰 CO2D.氢氧化钙 火碱 NaOH【 解析 】 选 C。熟记常见物质的俗名、化学名称、化学式即可得出答案,固态 CO2叫干冰,故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