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人教版][教案].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865096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人教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人教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人教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优质文档优质文档第 2 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教学要求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3.体会纳谏与用贤,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二、史论共享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唐太宗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 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而其纳谏、用贤之风更为后世称道。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三知识梳理【体系构建】奠定皇位的关键事件“

2、玄武门之变”大 形成主要原因:吸取隋亡教训;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励精图治。唐 贞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强调“存百姓”思想。盛世 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的 观 内奠 完善科举制,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基人 之 容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西北各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唐太 治 奉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宗 评价:封建地主阶级治国安邦的政治典范。评价:我国封建社会杰出政治家,总体而言其“功大于过”。【重点分析】1、关于“贞观之治”(1)概念和性质: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3、发展,历史上把唐太宗时期的繁荣局面称为“贞观之治”。它是封建地主阶级治国安邦的政治典范。(2)原因和条件: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隋朝沉重打击了统治阶级和士族势力,使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隋朝的基础建设、制度革新和经济繁荣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杰出的政治才干、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明的政策措施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因素。民族关系的融洽、对外交流的频繁和科技的进步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创造了当时的经济繁荣。(3)内容与措施:第一,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在隋制基础上革

4、新、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进一步打击门阀士族势力,加强皇权,提高寒门出身的功臣地位,扩大统治基础。第二,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庸太宗继续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并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戒奢从简,提倡节俭。减轻了社会负担,亦有助于经济发展和政风廉洁。第三,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兴办学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教育及文学的发展。第四,民族关系方面: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华夷一体思想指导下,坚持反击突厥的侵扰,注意保存少数民族部落体制,任用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理,密切了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在边疆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与吐蕃的友好关系,这些都促

5、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优质文档优质文档(4)影响与评价:贞观年间,唐太宗采取的各项积极措施,不仅形成了“贞观之治”繁荣局面,其政治经济制度、用人政策和民族政策等一直影响、贯穿到武则天统治时期和唐玄宗统治前期,为唐朝的持续发展和“开元之治”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贞观之治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力求长治久安但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之上的。2、归纳和概括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治世”和“盛世”出现的原因和特点,正确看待历史上出现的“治世”和“盛世”现象。(1)所谓“治世”和“盛世”。

6、在封建社会里,封建朝廷对统治阶级有些控制力,让多数农民(自耕农)保有一些剩余生产物,得以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和进行再生产,社会上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秩序安定,矛盾缓和,民族和睦,文化昌明等现象。这就是所谓“治世”或“盛世”。它的出现有三种情况:在长期战乱或分裂之后,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安定秩序,休养生息,新王朝的统治者顺应形势,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了“治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王朝建立多年后,在长期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这类盛世因承平日久,强盛中也隐含着危机,如天宝危机和安史之乱的出现;在王朝的封建统

7、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之后,经过改革,调整政策,使王朝有所振兴,出现所谓的“中兴”,如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同治中兴等,但中兴并未解决社会根本矛盾,其出现也是暂时的。(2)“治世”、“盛世”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封建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原因:前朝末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迫使新王朝的统治者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经济上,采取重视发展生产的措施;社会政局方面,政治清明,社会安定;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互通有无;在文化方面,具备了文化繁荣的条件;广大人民辛勤的劳动生产活动,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

8、物质基础;科技新成果等因素对3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及其评价。(1)原因: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几百年民族大融合的结果。从秦汉以来,民族团结融合交流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别是北魏以来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各族间的隔阂和差异远较历史上任何时代为小,这一系列变化当然要反映到隋唐之际人们的思想意识上来。唐皇族李氏是民族融合的典型,唐太宗本人即有胡人血统,这样的家庭民族偏见比较淡薄,容易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当时的大臣和北方人民中这类胡汉结合的家族是不少的。唐太宗是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确有一定的政治远见,不仅吸取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采取“和亲”等政策,而且审时度势采取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做法。(2)措施:在各

9、族聚居区设都督府,即所谓“羁縻州”,既与中央保持隶属关系,长官由朝廷任免,又可按传统方式处理族内事务,有相对的“自治”权;在赋税和官职上照顾少数民族;尊重各族的风俗习惯;对少数民族和汉人“爱之如一”;通过与主要少数民族统治者“和亲”来减少相互冲突,改善民族关系。(3)特点:承认少数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合法存在;对少数民族不大歧视,甚至给予一定的照顾;相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各族自行处理内部事务。(4)作用:使一度紧张的民族关系得到缓和,出现了民族关系相对和睦的新局面,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为调动各族的积极性,巩固国家的统一,开拓国家版图疆界,加强边防,创造了有利的

10、条件;加速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贞观之治“的出现和民族关系的改善有直接联系。当然,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实质上是为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的,亦有大汉族主义的思想成分存在,喜欢美化自己而否定以前统治者的民族政策。4综合归纳概括唐时期的对外交往情况。(1)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中央集权巩固,有稳定、统一的政治环境;唐朝经济繁荣,文化领先于世;对外政策比较开放;对外交通发达;唐都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2)内容:互通使臣,保持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唐政府多次接纳日本的遣唐使和波斯大使,东罗马以及其他国家的使节,波斯国王也长期生活在中国;接纳各国留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唐朝时很多新

11、优质文档优质文档罗人、日本人留学中国,学习唐朝的文化、技术,有许多人如阿倍仲麻吕非常著名,并通过他们影响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尊重外国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唐朝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唐朝允许他们建寺传教;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唐朝与各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唐朝的丝绸、瓷器、茶叶是主要出口物品,而各国特产如波斯的珠宝、香料也源源运往中国;吸收外国先进科技文化。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唐乐中有高丽乐,唐文化汲取和包容了外国科技文化的许多内容。(3)特点:盛况空前,政府使节、民间往来频繁,技术交流、经贸往来加强;对外交往已经不限于一般性的交往,而是唐朝担负起培养人才和经济交流中心的角色;对外交往的

12、空间范围大大扩大,东亚、南亚、西亚甚至欧洲、非洲,都与中国有比较频繁的商业交流和文化往来;海路和陆路同时发达起来,是我国封建社会对外交往从以陆路为主向以海路为主的转折点;兼容并蓄,广泛吸收和容纳外国新鲜事物,对外来宗教采取比较开明的态度;对外交往影响深远,唐对日本、朝鲜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影响,并且通过大食将唐文化传到西方。(4)影响:大大提高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唐朝和亚洲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从而形成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同时,唐朝也对外来文化表现出充分的吸收力和消化力,选择取舍,汲取发扬,把外域文化作为一种新养料注人唐文化的整体

13、中,使自己的经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四巩固练习1 “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2、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B唐初调整政策使社会安定,为“治”的局面出现创造了条件C唐太宗的开明政策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D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3、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说:“安事劳民。”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唐初北方无边患,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唐太宗重视发展经济,不原浪费人

14、力物力唐初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数民族的进攻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属唐中央4唐朝时,我国与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C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较开明的政策 D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5唐朝与朝鲜的交往同唐朝与印度的交往相比,共同点主要是( )A. 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影响 B. 贸易往来频繁C. 文化艺术的相互吸收 D. 生活习俗的相互影响6.唐太宗曾说:“吾居位以来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唐太宗牢记隋亡教训,善于反省自己的过失 B唐太宗时期对人民剥削依然沉重C唐太宗时期政权统一,疆域广阔、交通便利D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物产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