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质文档优质文档第 26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人教版) 备课资料九江市一中 周明学2011、12、15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二战后初期到 1991 年苏联解体之间,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两极格局。但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两极格局之下,逐渐发展起来了多种政治力量,它们力图摆脱美苏控制,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至 80 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已远不像战后初期那样坚实。来源:学科网 ZXXK这些新崛起的政治力量主要包括两个国家(日本、中国) ,两种国际联合的政治力量(欧共体、不结盟运动) 。
2、来源:Z#xx#k.Com一、西欧走向联合(或者欧洲走向一体化):1、背景:(1)二战使西欧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近代以来,逐渐形成了由西欧国家主宰世界的局面。但 20 世纪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特别是二战的打击,西欧国家沦为二流国家,不得不依靠来恢复经济、保障国家安全,对抗苏联的威胁。两次世界大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西欧国家之间的“内战” ,西欧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和统一。为重振西欧昔日雄风,西欧国家认识到,西欧国家之间不能再有战争,必须联合起来,加强总体力量。(2)西欧经济得到较快恢复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客观上联系日益紧密有能力、有基础将联合的意图付诸实践。(3)西欧有相似的文化
3、传统和源远流长的统一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奠定了西欧的文化传统;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是欧洲早已有之的思潮,中世纪、近代、现代皆有,主张统一的名流有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丘吉尔等。(4)西欧两个大陆宿敌法德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西欧联合关键性障碍、最大障碍,是法德的历史积怨。法国和德国是欧洲大陆上的两强,两国的关系则是欧洲最主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近代以来,两国大战三次普法战争、一战、二战,积怨既久又深。百年恩怨短期化解,需要两国政治家高超的政治智慧,需要现实中政治 、经济上的内在要求 。从政治上看, 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领导地位挑战,但单靠法国一国,那时老寿星上吊
4、怨命长,只有西欧联合起来,而联合起来,法国必须与德国化解积怨。从德国而言,挑起一战、二战皆失败,必须进行深刻反省。法德和解,是整个西欧联合的基石和核心。2、目的:经济上,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增强经济实力政治上,摆脱美国控制、苏联威胁,保证自身安全国际关系上,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3、经济联合的经过:西欧的联合首先从经济上联合开始。欧洲煤钢联营成立1950 年法国外长舒曼发表了一项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 “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优质文档优质文档即免除一切关税” 。舒曼的这一声明,通常被称为“舒曼计划” 。即把两国重工业发展的
5、经济利益绑定一处,利益共享双赢,把煤钢等战略物资捆绑在一起,表示了合作的诚意。这一提议得到多国响应。1950 年 6 月 20 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开始谈判。六国达成协议,于 1951 年 4 月 18 日签订了为期 50 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欧洲煤钢联营组织建立。该条约也被称之为巴黎条约 。这个条约是西欧主权国家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签订的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立法文件。该条约中明确规定煤钢共同体以共同市场、共同目标和共同机构为基础,这三个共同实际上是今后的欧共体以及今天的欧盟所确立的长远发展目标的雏形。巴黎条约规定欧洲煤钢共同体设立 4 个机构,分别为:高级
6、权力机构(执行机关)、共同大会(咨询监督机关)、特别部长理事会(成员国代表机构)和欧洲法院( 审查执行机关的决定并审理违反条约的诉讼)。 来源 :学科网因舒曼计划而产生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把战后开始的西欧联合向前大大的推进了一步,使得西欧联合获得了一次实质性的突破。它们对于西欧联合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具体表现为:它标志 1945 年以来法国对德政策的根本转变 ,揭开了法德和解的序幕,为法德和解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它使西欧联邦主义者受到极大鼓舞。随后有关运输、农业等其它经济活动部门建立超国家机构的建议纷纷提出,欧洲防务集团、欧洲政治集团、欧洲农业共同体、欧洲卫生共同体等计划一时纷至沓来,出现
7、了 50 年代初期欧洲联合的高潮。可以说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打开的是一个闸门,而这个闸门一旦打开,历史的潮流就不可逆转,自此以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取得了以前几个世纪都没有的成就,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使西欧联合从 1950 年前政府间的合作进入一个超国家机构的合作阶段,因此改变了西欧联合的性质,使西欧联合进入一个更高级的阶段:一体化阶段;欧洲煤钢共同体作为局部一体化的尝试,它的成功促使各国考虑把共同市场扩大到其它部门乃至整个经济部门的必要性。因此,它的经验为以后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铺平了道路。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57 年 3 月 2
8、5 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员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通称罗马条约 ) ,1958 年 1 月 1 日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同时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其宗旨是通过建立共同市场,使各成员国经济政策逐步接近,来推动整个共同体经济活动的协调进行,促进共同体不断地、平衡地和稳定地发展,提高其生活水平并在各成员国间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如条约规定:“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 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建立共同的农业政策” ;“建立共同的运输政策
9、” ;等等。关税同盟与共同农业政策并称为共同体的两大支柱。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又称欧洲原子能联营。其宗旨是:保证成员国所有用户能够获得稳定可靠的铀矿和核燃料供应,以及对特殊裂变材料拥有所有权。它覆盖了成员国内所有的民用核活动,目的是提供一个核材料共同市场,确保核燃料的供应,并且保证核材料不会被转用于其他目的。欧洲共同体成立1965 年 4 月 8 日,上述 6 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 ,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 1967 年 7 月 1 日生优质文档优质文档效。4、特点:(1)法、德作用大(2)循序渐进:1951、1958 、1967,经
10、济联合逐渐扩大( 3)各国经济发展与欧共体互相推动5、影响:经济上,(1)经济实力大大增强80 年代中期,欧共体年国民生产总值已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与美国相当,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2)开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开启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先河。政治上,(1)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西欧“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口号。( 2)提高了西欧各国的国际地位,强化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6、发展:(1)组织规模逐渐扩大(数量)创始国 6 个,经历了多次扩大。1973 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1981 年,希腊加入;1986 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1995 年,奥地利、瑞
11、典、芬兰和挪威加入等。(2)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内容)经济内部一体化在提高;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经济一体化。1993 年,欧盟正式诞生。这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经济快速发展和成为经济大国:表现:(1)1968 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2)1970 年大阪举行世博会大阪世博会是亚洲第一次举办的世博会。大阪世博会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举办的。从当时的情况看,日本完全有实力和条件举办大型国际会议或会展,而且容易获得国民的支持。大阪世博会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大阪世
12、博会的标志“太阳之塔” , 塔背、塔身和塔顶分 别画有三个太阳的脸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原因:(1)美国推动日本进行民主化、非军事化的改革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改革,实施了对日本法西斯的全面整肃政策,其目的在于清除日本政治生活中长期存在的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意识。如宣布取缔一切鼓励军国主义、赞成或助长日本建立亚洲霸权的极端民族主义政党;规定一切积极参与推进军国主义活动和军国主义团体的成员不得继续担任公职;解散日本多达 589 万的军队和不计其数的准军事组织;日本军队不复存在了;1945 年 9 月逮捕前首相东条英机等首批 39 名甲级战犯,年底又逮捕了 104 名甲级战犯,1946 年 1 月,远
13、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并开始审判战犯,1948 年 11 月,法庭判决首批 25 名战犯中 7 人绞刑、16 人无期徒刑,使战争罪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社会民主方面的改革。实行言论和新闻自由;废除对政治、公民、宗教自由的限制;废除对新闻、电影、通讯的一切限制;撤消对于政治自由和其他自由的限制等。优质文档优质文档修改宪法,改造日本的政治制度。规定了修宪三原则:(一)保留天皇制,但其权力必须受宪法的限制并从属于人民的最高意志;(二)日本永远放弃战争和战争 准备;(三)废除日本国内现存的一切封建制度。1946 年日本新宪法正式颁布。日本新宪法三大原则是:尊重基本人权、国民主权(主权在民)及和平主义(放弃战
14、争) 。此宪法又被称为战后宪法、 “和平宪法” ,较为著名的地方是其第 9 条“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 ”。此宪法自采用以来,没有什么大改动。是世界第一部放弃交战权的宪法。来源:学|科|网Z|X|X|K解散财阀,实现经济生活民主化。财阀集团是战前日本最有势力的经济力量,控制和操纵日本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基本方向,是“日本最大的战争潜在势力,正是这些财阀使得日本的一切征服和侵略行为成为可能” 。基于消灭日本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的考虑,美国将解散财阀、解散大的家族联合企业和分散日本经济权力作为重要的改革内容。1948 年以后,由于“冷战”爆发以及日本政府的敷衍塞责,美国放弃解散财阀的政策。因此解散财阀工作
15、并不彻底,许多财阀得以保留,并成为后来日 本垄断财团的支柱。农地改革,摧毁日本经济的封建主义基础。土地问题是日本因明治维新不彻底而遗留下来的严重制约社会进步的消极因素。改革规定:国家强行收购不在乡地主的全部土地;在乡地主超过 1 町步(折合 15 市亩)以上、自耕农超过 3 町步以上以及其他经由各级农地委员会决定的土地也均在收购之列;收购后的土地,按低价出售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原租佃农户有优先购买权;残留的出租地的地租由过去的缴纳实物改为缴纳现金,地租率水田不得超过产值的 25,旱地不得超过 15。农地改革虽未能彻底解决农村的社会矛盾,但它摧毁了日本军国主义赖以生存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助于社会
16、进步和美国统治地位的巩固。战后初期,麦克阿瑟在日本推行的大规模民主化改革彻底消除了日本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为其日后走向现代化奠定了社会政治基础。来源:Z|xx|k.Com(2)得到了美国的援助和扶持一再削减直到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款将已经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来源:Z,xx,k.Com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质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3)西方各国掀起在日本采购物质热(4)日本政府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 投资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 ”“出口第一 ”口号,发展外向型经济来源:学科网 ZXXK2、美国对日本政策的调
17、整:表现:削弱日本到扶持日本原因:客观上美苏冷战加剧;中国大陆形势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决战主观上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影响:(1)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来源:Zxxk.Com(2)日本对美国政策的变化:屈从外交到对等外交、战略伙伴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来源:学,科,网时间:1980 年代目标: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优质文档优质文档万隆会议是第三世界崛起的第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第二个里程碑。1、背景与目的: 背景:(1)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2)美苏争霸加剧目的:(1)摆脱美苏控制(2)维护自身独立他们认为资本主义阵营是第一世界
18、,社会主义阵营是第二世界,自认为是“第三世界” ,不似中国“一边倒” ,与苏联结盟,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发起人之一是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苏南冲突之后,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却在社会主义阵营之外,何去?不结盟!2、兴起标志:1961 年,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 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3、政策:非集团、不结盟。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4、发展:(1)队伍不断扩大:最初 25 国,至今 118 国,皆为发展中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国际组织,松散的国际组织,不设总部,无常设机构,活动形式是定期召开首
19、脑会议、外长会议等。(2)斗争矛头由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到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主张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3)斗争领域从政治领域扩大到经济领域,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5、影响: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成员国多数是资源和能源型国家,如石油储藏量占世界的 86%。(3)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是两极格局之外重要的政治力量。但不结盟运动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如组织内部的经济发展与合作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20、,人口占全球人口的 55%。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球的 26%,且人均收入呈下降趋势。不少成员国政局长期动荡,经济社会问题成堆。组织机构松散简单 ,对成员国也没有足够的约束力。西方大国称其为“穷国联盟” 。只能是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四、中国的振兴和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1、表现:(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2)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活动来源:学.科.网(3)与不结盟运动保持良好合作:1992、9 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4)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 年。1968 年以来日本首次退居第三。2、特点:和平崛起五、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美苏实力相对衰落2、新的政治力量的出现:欧共体国家、日本、不结盟运动、中国。优质文档优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