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木与交通学院 2015 年工作总结及 2016 年工作要点第一部分 2015 年工作总结一年来,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土木与交通学院认真学习贯彻我党十八大以来的重要精神,紧紧围绕学科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强化措施,统筹落实,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工作1.大力提升“大土木”学科群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依据学科建设引导经费项目建设内容,紧密围绕学科建设目标和评估指标体系,重点构建以土木工程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大土木学科群。做好学科建设引导经费项目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总
2、结建设经验,针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确保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提升。2.开展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授权点自评估工作开展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授权点自评估工作,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评价,加强和检验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术学位授权点内涵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3.开展工程管理、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评估工作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点参加了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学位点评估。开展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点自评估工作,进一步规范人才培养管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4.承办学术交
3、流及竞赛活动,扩大学科影响力承办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承办“973 计划”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项目研讨会;承办教育部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道路运输与工程分委会 2015 年年会;承办“晶众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承办“ICES-SCET 学生分部成立大会暨广州 Global BIM 峰会”;协办 2015 中国(小谷围) “互联网+”运输服务创客大赛等重要活动。二、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研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1.全面支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工作,启动实验室仪器设备升级改
4、造。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战略目标,在核心研究方向上规划部署设立各类自主和开放研究课题。圆满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和开放课题的申报评审及验收工作。2.全面推进省部级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建设工作新增广东省航空航天先进材料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面推进风工程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等 6 个省部级科研基地以及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下属华南船舶技术研发中心和现代交通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工作。3.强化土木与交通检测中心的规范化管理精心组织土木与交通检测中心复评审工作,顺利通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评审,继续获得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CMA 资质。做好中心岗位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加强检测中心规范化管
5、理,确保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三、强化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着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1.积极物色优秀青年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青年教师 6 人,其中具有海外留学背景 3 人。新聘讲座教授 1 人、兼职教授 2 人。目前在聘校外专家共 22 人,含双聘院士5 人、讲座教授 4 人、兼职教授 13 人。积极物色优秀青年人才,举办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 8 场次,84 人参加论坛交流。2.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的培育工作推荐申报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2 人、省杰青 1 人、省特支计划 2人、省南粤优秀教师候选人 1 人、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候选人 2 人。
6、获批省杰青 1 人、省特支计划 “杰出人才”1 人和“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 人、省南粤优秀教师 1 人、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 1 人。继续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育力度,组织实施学院中青年教师“培育三计划”,即优秀青年教师(国家优青和广东杰青)培育计划、中青年教师全英教学海外集训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一年研修计划。启动院级全英课程申报项目,自筹资金选派 3 名教师出国短期培训。3.做好第四期“兴华人才工程”聘期考核以及 2015 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专业技术岗位晋级工作组织 21 个学术团队、1 个教学团队及未进团队人员共 159 人参加第四期“兴华人才工程”聘期考核。做好 2015 年专业
7、技术职务评审申报工作,19 人申报,其中 13 人通过学校资格审查。做好专业技术岗位晋级申报工作,23 人申报,其中 14 人通过学校资格审查。四、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1.抓好生源质量,各专业招生情况良好招收本科生 446 人。招收研究生 375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20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51 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32 人,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72 人。招收继续教育专升本学生 28 人。2.扎实开展“质量工程”建设,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成绩喜人1 名教师入选“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 ”, 30 名教师获各类校级教学奖励。获教育部教改项目 1
8、项,省级教改项目 1 项,校级教改项目 3 项,本科课程考试改革项目 5 项。获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 5 项,新生研讨课建设项目 1 项,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 1 项,MOOC 建设项目 1 项, “探索性实验”教学建设项目 5 项,学校“十二五”本科教材建设项目 3 项。以“两工程一计划一行动”为抓手,围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一主线,大力推进实践创新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好土木工程卓越全英班教学改革和力学本硕博连读创新班人才培养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和国际交换生项目。组织 2013 级工程力学创新班和 2013 级土木工程卓越全英班分别赴香港和澳门学习交流,组织工
9、程管理学社学生赴香港大学访问交流。本科生获全国竞赛大奖 12 项,参与各类研究项目 100 余项,其中中央高校本科生自主选题项目 17 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16 项, SRP 项目 60 项。3.强化研究生教育创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做好研究生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申请+考核制”。加强研究生培养和导师队伍建设,严把论文质量关和导师招生资格关。2 人获第七届 “我最喜爱的导师 ”奖,1 人获研究生教学优秀奖,获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 1 项。加大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力度,获得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 7 项,获得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 篇,获得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0、 1 篇和学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6 篇。研究生发表SCI 论文 23 篇、EI 论文 35 篇;申请专利 36 项,授权 23 项。组织“第三届华南理工大学香港澳门各大学土木工程博士生工作坊”,香港澳门 6 所大学 42 位教师和博士生参加了此次工作坊。4.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做好奖助学金评选工作评选本科生奖助学金 760 人次,178.4 万元;研究生奖学金638 人次, 500.4 万元。其中学院自筹奖学金 29.7 万元,奖励学生157 人次;助学金 3.8 万元,资助学生 16 人次。五、以科研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1.科研工作成果喜人新增科研项目 329 项,
11、其中国家级项目 17 项(含国基 15 项)、省部级项目 19 项。科研实到经费 9241 万元,教师人均实到经费53.41 万元。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135 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 81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49 项,申请软件著作 5 项。获专利授权 64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30 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29 项,软件著作5 项。发表论文 325 篇, 三大索引收录论文 239 篇(2014 年入库)。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2.牵头申报“公路交通长期效益协同创新平台”,获省交通运输厅支持做好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长期效益协同创新平台”的申报准备工作,多次与省交通运输厅交流工作进展情况
12、。六、扎实做好实验室建设工作,提高实验教学保障能力1加强创新实验室建设建立本科生专用、开放的创新实验基地,配置相应的专用实验仪器设备。进一步建设完善工程管理仿真实验室。在整合建设交通工程实验室、交通运输实验室和交通规划大数据实验室的基础上,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室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做好本科实验教学评估工作开展 7 个本科专业实验教学评估工作,总结了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3做好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完成学院仪器设备资产检查工作,重点清查 10 万元以上贵重设备,确保教育部资产清查小组约谈、抽查工作顺利通过。建立学院层面的
13、实验员考核办法,更好地调动实验人员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积极性。做好办公科研用房用电收费工作。七、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开拓发展新空间1.大力推进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和国际交换生项目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签署 1+1+1 双硕士学位项目协议,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签署 3+2 本硕连读项目项目,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签署 3+1 本科交换生项目协议。2.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院参与讲授路面工程 、 结构力学等6 门本科生课程。邀请海外学术大师、国际著名学者 30 余人次,举办高层次学术报告会 30 多场。3.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邀请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澳洲等地区国外
14、知名大学来院交流访问,洽谈合作内容,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合作项目。成功举办我院与荷兰代尔伏特理工大学土木学科工作坊,与香港奥雅纳公司举办未来交通研讨会,与德国 RIB 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协助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在我院成立学生分会。八、重视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增强班子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1.抓学习、重调研,密切联系群众,加强领导班子理论素养和作风建设。定期安排中心组集中学习讨论;坚持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制度;坚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与系的联系负责制和定期调研制度。2.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发挥二级纪委监督作用,抓好廉洁教育常态化。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及学校巡视回访工作,把廉洁教育工作融入学院实际工作中一起
15、布置落实。搭建二级纪委工作架构,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九、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推动学院科学和谐发展1. 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夯实基层组织肌体,助力学院建设发展开展“三严三实”系列专题教育活动,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先锋驿站”党建活动室,打造“六有”服务型党组织。改版学院党建工作手册 。完成党支部新设、改选工作。发展新党员108 人,目前共有党员 816 人。获批学校“ 党建创新 岭南追梦”党建项目 1 项。开展 2015 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共上交捐款 14800 元。开展特色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如“优秀初中毕业生走进交通世界” 、参观梅州叶剑英纪念园暨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活动等。2
16、015 年上缴党费 59422.2 元,资助党建活动支出党费 39661.9 元。2.重视校友工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拓展就业渠道及产学研合作途径召开以“情系母校,追忆青春”为主题的学院校友理事会2015 年会。先后与广东宏达建设控股集团等多个企业建立合作平台。新增学生奖助学金等资助 8 项,共计 82.3 万元,获校友工作基金2 万元。新增 9 个学生教学实习基地。3.重视发挥各群众组织的作用,关注民生,努力营造和谐学院氛围 坚持实施“温馨工程” ,注重加强对统战、工会、教代会、关工委、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的领导,有效发挥各群众组织的作用,共同创建学院和谐氛围。特别是充分发挥院团委、学生
17、会、研究生会的作用,开展全方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和服务工作,研究生就业率 99.57%,本科生就业率 98.44%。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1.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积极推进院务信息公开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对部分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利用各种形式组织教代会代表对教职工普遍关心的校、院两级有关文件和规章制度进行讨论,在如何完善管理体制、大力推进院务信息公开、积极推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2.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认真检查和落实综合治理、消防安全以及计划生育责任书的各项指标。加强宣传和网络管理工
18、作,重点做好网络安全运营维护,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第二部分 2016 年工作要点一、学科建设1.以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 “工程结构与环境灾害防御” 、 “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和“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三个研究方向,发展“航空航天先进材料与结构”新方向,着力提升学科的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2.精心准备,做好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迎评工作,力争在本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取得更大成绩。3.做好固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制造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自评估工作。4.做好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授权点以及工程管理、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
19、输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自评估后的整改工作。二、基地建设1.充分发挥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室、风洞实验室、结构耐火实验室三大防灾减灾实验平台的辐射作用,全面支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2.推进航空航天先进材料与结构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 个省部级科研基地以及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下属华南船舶技术研发中心和现代交通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工作。3.牵头申报交通部公路交通长期效益协同创新平台。4.申报建筑信息模型(BIM)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三、队伍建设1.紧密围绕国家千人计划、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与领军人才引进计划,以及学校高层次人才与团队建设“三大计划” ,加大高层次人才/ 团队的引进力度
20、,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2.做好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队伍建设规划,与学校人事部门充分沟通,建立人才引进特区,加速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和规模。3.继续推进实施学院中青年教师“培育三计划 ”,即优秀青年教师(国家优青和广东杰青)培育计划、中青年教师全英教学海外集训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一年研修计划。4.充分利用博士后流动站的平台作用,探索师资博士后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把博士后作为补充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来源。四、人才培养1.对照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状况白皮书要求,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继续探索土木工程卓越全英班和力学本硕博连读创新班人才培养新模式。2.做好研究生招生改革工作,进一步优化
21、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生招生新模式,探索和实施土木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生招生考核制改革工作。3.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和学院硕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及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制度,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4.加强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和校外导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五、科学研究结合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的重大需求,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加大重大项目申报力度,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和冲击国家级科技奖励。六、实验室建设1.冲击土木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交通运输工程虚拟仿真国家实验教学中心,积极筹建全寿命周期虚拟现实(BIM)实验室。2.继续筹措
22、经费,进一步完善面向本科生的开放式创新实验基地。3.开展青年教师实验室兼岗试点工作,提升实验室工作水平。4.推行科研类实验室收费及发展基金制度,用于实验室的维护维修和再发展,保障实验室运作的良性循环。七、国际交流与合作1.积极筹措经费,开展中青年教师全英教学国外短期集训,选拔和资助中青年教师开展为期一年的国外合作科研,加大学院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2.依托全英课程和全英专业建设,挖掘各种资源,吸引国(境)外知名学者来我院进行短期授课,联合培养学生和开展科研合作。3.设立院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种子基金,鼓励教师层面的国际科研合作。4.从联合培养项目、交换生项目、境外实习项目、留学生项目等四个方面加强学生层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提升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学生数量,惠及更多学生。八、体制机制改革结合校院两级管理试点工作,围绕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方式和科研办公用房有偿使用等方面,大胆探索和创新管理体制改革。九、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2.配合行政,发挥学院党委、二级纪委的协调、监督作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