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试题分析与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建议.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89041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试题分析与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试题分析与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试题分析与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试题分析与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试题分析与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平中见真,有声有色,重在双基,富于回味2015 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试题分析与 2016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建议李得龙2015 年高考试题已展露真容,总的来说,本次试题在设计上突出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同时注重知能合一,加强了审题能力、迁移能力、综合运用等多种能力的考察,并关注时代,贴近考生生活,是一份合格的、具有区分度的试题,体现了“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的地区命题特色,作为新课改背景下又一集大成的阶段性成果,2015 年天津地理卷对未来的高考命题方向和复习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传统也有传承,有基础更有新意,值得深入地思考与分析,本文旨在对 2015 年天津高考地理试题进行简单评价的同时,对

2、2016 年的高考复习做出建议,以供师生朋友们参考。一、2015 年高考天津文综地理试题试卷特点(一)回归教材,于平实中见不凡,着眼主干知识,在教材中出亮点,充分体现高考试题的公平与信度纵观整份试题,虽并无所谓“偏难怪”的题目,但在平实中见功力,在基础里挖能力,在看似基础的问题中,通过巧妙的题目设计,仍然对考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了区分,如选择题的第 5 题:读图 3,回答第 5 题。图 3 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5. 结合图 3 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 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本题考查了考生对于“地带性

3、”这一地理基本概念的认知程度,类似于往年天津卷试题中对于“地震烈度” 、 “城市化” 、 “温室效应”等概念性的考查题目,2015 年的高考试题,仍然对概念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如第五题就要求考生对于“地带性”背后的“规律性”有清晰的认识,这样的题目,既有新意,又不晦涩,还合理划分了考生层次,体现了命题人的良苦用心。(二)试题考点全面,覆盖面广,突出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对各主要知识模块均有涉及,与考纲要求高度一致。试题考点覆盖全面,涵盖了考纲要求的大部分主要知识模块,可以说对考生的综合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考生知识的不全面而造成的“会的没考、考的不会”的现象,体现了高

4、考的公平性。具体考点和分值分布可整理为下表:选择题 12 13 1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1 2 3 1 2气候灾害地质地图整体性人口城市交通水循环环境问题地球运动地球运动农业纯材料题旅游人地关系交通灾害气候工业4 4 4 4 4 4 4 4 4 4 4 10 6 9 4 6 8 9 4合计:自然地理:49 分 人文地理:51 分同时,对于主干知识,如气候、人类经济活动等问题也适当加以多分值考察,重点突出,结构合理。(三)基础性强,重在能力,题目设计不搞偏难怪,不搞过于“尖端” 、 “晦涩”的新名词,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地理能力。整份试题突出“双基” ,将基

5、础知识进行有机整合,题目设计不存在大起大落,收放自如,全卷并无过于需要考生进行思考或使用过多做答时间的题目,多属于由多个相关的基础知识整合出的题目,只要细心思考,可以很快得出答案。如在高考复习中被高度重视的“地球运动”题目(第 10-11 题):2015 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图 6,回答 1011 题。10.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 6 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1.在图 6 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在试卷中以“日食”作为情境设问,实为

6、基础的辨别地球光照图与晨昏线的识别、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问题,在今年各省区的地球运动题目中,难度可谓简单,这对于提升考生考试信心,提高作答速度,把握考试节奏产生了积极作用。(四)关注热点,贴近生活,将题目与生活相结合,让题目“接地气” ,使试题更加亲切,也更有利于考生作答2015 年的天津卷高考地理试题中,并未出现诲涩难懂的背景知识或所谓“新名词” 、“套马甲”等容易令考生云里雾里却其实对试题信度并无太大帮助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富于“生活性” 、 “操作性”的题目,如第 12 题第(3)问,以位于天津水上公园附近的周邓纪念馆为题目背景材料,来考察旅游三要素的知识,题目设问亲切,带入性强,

7、可以很好的帮助令考生进行作答,而不至于由于“读不明白题”而影响成绩,这也体现了新课改下题目设计的新特点即将重心更多放在知识点的考察而非知识之外的“花拳绣腿”上。(五)材料多样,与试题结合紧密,图像材料绘制精细,材料选取具有地方特色。试题材料设计多样,文字、图像、表格材料俱全,且文字表述简明扼要,文理通俗易懂,图像材料绘制准确,突出重点,是完全符合高考这一高水平选拔性考试的材料选用要求的,此外,无效材料、衬托性材料、单纯背景性材料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材料设计与题目贴合紧密,部分题目还有求考生能够直接从材料信息入手进行解题,考查了考生对地理信息材料的把握选取的能力,如选择题的第 6、7 题是要

8、求考生临场对图像材料进行推断,第 8 题则更是直接要求考生关注文字材料中“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的文字表述,迅速解题: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 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 89 题。8.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可以说,材料占比的提升,显示了试题对考生能力的高要求,更体现了命题人对考纲的深入思考。(六)答案设计简明扼要,标准性强,评分标准给分有理、去分有据,于精细之中见

9、惊喜答案是检验试题的重要目标,缺少了科学、严谨的答案设计,再好的题目,也只能是虎头蛇尾,此次试题在答案设计上,着力于“精细” ,遣词造句字斟句酌、逻辑清晰, “相对” 、 “较”等限制词令答案更加科学严谨,词句干净无无多余修饰,模棱两可的“模糊地带”在答案中已基本消失,同时,评分标准对答案做了详尽说明,更加凸显了命题人在设计答案时的良苦用心只有答案科学精粹,才能够更好的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出来,如第 13 题第(3)问的答案:滑坡(崩塌:泥石流)。A 信息:高山峡谷地区:说明:山体坡度大,岩体不稳定。B 信息:植被稀疏;说明:地表松散物质裸露.容易滑落。C 信息:地震发生时间为 8 月:说明:

10、正值雨季,降水多。(若答滑坡,则 ABC 任答两条。若答崩塌,则 AB 必答。若答泥石流,则 C 必答,AB 任答一条)。该答案看似平淡,实则“功力深厚” ,既考查了考生对地理材料的提取转化的能力,又考查考生对滑坡、崩塌、泥石流成因的辨析,还考查了考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即是否能够一一将信息列出并进行说明,考虑了多种情况的同时又考察了知识水平和答题能力,可以说,这不光是是一道好题,更有令人惊喜的答案,是一道高水平的高考题目!二 对新高三复习的几点建议(一)认真阅读教材,提升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地位,一切以教材为纲,坚决摒弃“教材无用论” ,务必加强对重点知识的识记近年来,在高考复习过程中, “教材无

11、用论”愈发甚嚣尘上,很多考生(也有部分教师)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严重脱离教材,以所谓的“校本教材”或教辅书中“学案”作为复习的基本参照,这是极其错误且有风险的!1 教材是高考的制高点,若想高考取得良好成绩,必须吃透教材,把书变厚再变薄教材之所以为教材,是经过了千锤百炼而成,更是经过了专家、学者们的讨论、钻研而成,其遣词造句,用语规范与逻辑远非社会上或学校内部资料可比,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为追求进度或练习量而忽视教材的使用,对于教材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更要进行反复研究,由于篇幅所限,教材对某些概念、理论表述言简意赅,而这种言简意赅,正是高考复习中要着力研究的部分,也是高考命题中的“高频点” 。另外,

12、对于重要的基础知识,必须加强识记,地理学科虽为文理并包,但毕竟是在高中文科为主,必须将重点内容真正落到实处,要加强背诵,理解固然重要,但缺少准确理论支撑的知识,是无法获得深入而清晰的认识的,这是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所一定要加以重视的,如果忽略了知识点的背诵而只是刷题,那么只能是无本之源,事倍而功半,灵活的前提是扎实,扎实的基础正是背诵。2 没有对基础问题的深入研究,就不可能变知识为答案,也不可能写出完美的答案基础知识和理论是高考的支撑,缺少了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研究和透彻理解,一来对很多更深入的知识云里雾里,二来思维体系存在基本漏洞影响思维迁移,三来一旦高考试题中出现概念性题目更会出现逻辑错误,近年

13、来,越来越多的考生存在对于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追根溯源,就是由于平时复习过程中缺少基本知识的提炼、研究和归纳,以至于地理思维不健全、逻辑性差、用于混乱,造成考试失分。(二)均衡、深入地进行复习,不因个人喜好或知识难度而对知识点进行取舍,只要是考纲要求的,就一定要落实到位1 在复习中具有全面性的原则,能够对考纲所列出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有效的复 习,杜绝“挑挑拣拣” 、只抓重点的现象在高考复习中,地理考点是比较多的,容易让同学们产生疲于应付的感觉,对于这个问题,一来是教师要具有全面性,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安排考前复习,编制出详细的教学计划和相关辅助资料,为考生复习提供最为坚实的支撑,

14、创造富有节奏、有明确阶段性、计划性的复习方案,二来则是要求考生要坚决与教师安排步调一致,同时加强对各个考点的全面复习,不因任何一个考点的任何问题而忽略甚至放弃,这既是学习能力的问题,也是学习毅力的所在,需要师生一同努力,真正将考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全面、准确地进行复习。比如在 2015 年的天津卷考题中,开篇的前四题均属于自然地理问题,但均属于“小考点”的小切口问题,题目不难,但对于复习不全面的考生来说,还是有一些问题的。2 坚持深入性的原则,不对任何知识点得过且过,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自我欺骗虽然不同地区的高考试题在难度上确实有高低之分,但作为选拔性的考试,高考是一定会有明显的区分度的,这就要求

15、其在命题过程中对知识点的考察不可能像会考试题那样浮于表面,而是会逐级深入,考查考生对内在知识、隐性信息等一系列地理知识与能力的把握,因此,在高考复习中,不应一味只是贪大求全,更应在全面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确保每个知识点都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 ,只有这样,在高考中,才不会出现“明明学过,可就是不会做”的现象,学的不深,不如不学,因为高考不考不深入的东西,这一点,是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的。(三)不押热点,不搞投机,不迷信“内部信息” ,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让无关因素扰乱复习的节奏1 不押热点,不要将时事“神化” ,一个时事可以变化出一百道题,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从

16、容应对对于文科高考考生来说,时事热点是每年高考前的“重头戏” ,确实关注环境、关注时代、关注家乡也是每年高考试题的原则之一,时事热点也确实是考生所必须要进行关注的问题,但是,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知识并不等同于考察点完全围着热点转,每年的时事热点可谓数之不清,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或大或小的地理事件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可能一篇报道,一副新闻图片,都能够成为命题素材。近年来,对于时事热点的考察更侧重于以热点为基础,考察基本知识,细看题目,可能题目本身和热点所要体现的情节关系其实并不很大。近几年的高考题目都巧妙避开了对于热点“想当然”的考察方法,而是以其为背景材料,仍然是在考查考生对于传统知识点的认知程度。

17、在新高考中,热点更多的是为了创设新颖的答题情景而存在,单一为热点而热点的复习方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甚至会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对于时事热点,关注不等于盲目,与其抱着“押宝”的心理,倒不如以平常心看待,踏踏实实进行复习,将热点融入到平时的学习中,把热点当成例子,看到一个新闻,就自然地想一想,其与我们平时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联,其所在的区域或时间的性质和哪些知识有关联,将知识活学活用,加强知能水平的培养,主动地用地理思维思考身边事,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时事热点的复习摆到一个正确的层次上。才能真正提高地理能力,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而这也正是高考作为指挥棒,近年来对时事热点“热而不热”

18、 ,对后期复习的指导意义所在。2 不迷信小道消息、 “内部信息” ,高考以成绩论输赢,而成绩只能通过扎实的复习才能获得, “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你不该知道的不可能让你知道 ”。高考的保密性极强,也正因为如此,高考神秘的面纱下,复习中出于种种目的的“博弈”心理普遍比较严重,须知作为国家级考试,高考的权威性决定了其不可能被任何“小道消息”所影响,也不会形成什么“小道消息” ,通俗的说,真正掌握“小道消息”的人,反而是最不会释放这些消息的,反倒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群体,炮制各种“消息” ,以达到其不可告人却又不言自明的目的。总的来说,高考命题向以精巧著称,重在在平淡的知识点上考出高层次的能力,而绝

19、非是几个热点、 “消息”就能够解决的,面对“热点” 、 “消息” ,在考前复习中,一定应平心静气,扎扎实实进行复习,不要被不必要的因素打乱复习节奏,影响发挥,冷对热点,以热带冷,注重身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热点生活化,生活知识化,平心静气对待高考,扎扎实实做好复习,这样,才能真正成绩得到保证。如 2015 年天津卷的第 13 题,以“南方丝绸之路”为背景,巧妙的绕开了传统的“一带一路” ,但由于其密切相关,而题目本身却又其实属于基础题目,和热点本身其实并无太大关系,这正是“热点不热”的鲜明写照。(四)加强材料运用,提升审题能力,加强对题目和材料审读的能力,避免方向性错误,降低失分率1 加强材

20、料运用,对材料语言做到“直译”与“转译”相结合,充分体现材料在答案中的价值材料是考试的重要支撑,是知识和答案的重要桥梁,缺少了对材料的提炼与整合,再多的知识也无用武之地,只有在材料审读上真正下功夫、找方法,才能够让所学得的知识获得最大化的发挥,如第 13 题第(3)问,便是以表格材料作为基础,引申出自然灾害的相关题目,若不具备相关能力,是无法既快又好的解决题目的,而对于材料审读能力的提升,重点在于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是学生要加强题目练习和归纳, “刷题”是高考复习中必须的,但刷什么?怎么刷?是很多同学面临的问题,一定要精选题目,以高考题目为主,多练、精炼相结合,同时多做归纳,要将材料的内容与答案

21、多做参照,多思考,善总结,练就一双材料分析的“火眼金睛” 。二是教师必须要发挥教学经验,科学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的材料审读方法,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应考支撑,帮助考生在短时间内提高材料把握的能力。2 提升审题能力,认清题目内涵,充分挖掘题目设问点,看清“题目背后的问题”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审题错误在考试中是“灾难性”的,缺少虽然我们反对八股式的学习,但是作为文科考生,对文字的敏感度是必须的,能否抓住题目背后的隐形问题?能否看懂题目结构?能否找出题目陷阱?这些对于后面题目作答的完整性是有着指导性甚至决定性影响的,如第 12 题的第(2)问:(图略)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

22、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2)结合图 8 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 (6 分)本题在考察方向上并无太大难度,但却是全卷唯一一道难度在 0.4 以下的题目(0.33) ,究其原因,就是很多考生不能对看似空泛直白的设问进行行之有效的“翻译” ,即将题目转变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类的题目,也是在考察产业迁移与产业集聚,只要将这些知识点进行适当整合,搭配材料,便是题目答案,即“促进产业升级和减少污染源” ,但正是由于对题目解析不到位,在答题时造成了遗憾,将看似平白的题目设问进行“翻

23、译” ,须知万变不离其宗,题目设问如何变化,核心就是那几个方面,将之演变为可量化、标准化的设问语言,转化为自己所熟悉的设问方式,是每一位对高考有较高期许的考生所必需提升的能力。(五)建立答题方法,提高答题能力,将题目答案合理“量化” ,优化答题语言,提升复习效率,多快好省地完成题目1 建立答题方法与体系,提升思维逻辑与迁移能力,真正具备准确切入、快速解题的能力在题目解答过程中,很多考生存在思维“阻塞”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来是由于基础知识不到位,二也是由于缺少良好的答题习惯缺少题目答题框架,逻辑模糊甚至混乱,经验式作答的问题较为严重,这一来会影响答题速度,二来更会造成思维不全,题目踩点不佳,失分

24、率高的现象,瓶颈问题严重,如第 14 题第(1)问:结合图 10 所示信息,说明 T 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 (9 分)答案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本题难度 0.53,属于中等难度,即大多数同学都可将大部分的答案打出,那么具有区分度的答案在哪里呢?很多考生在答题时并未写出答案中的“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这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由于这本不是一个有难度的答案:十度纬线附近,当然可以受到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但在情理之中则是由于,很多的考生缺少分析气候的良好习惯,在刷题过程中养成了急功近利的特点只关注最常考的东

25、西和最主干的答题要领,缺少精致的思考体系,对细节的东西不愿多加思考与总结,如该题中,很多考生意识到分析气候要着重分析风向与地形的关系以及洋流的作用,因为这些是最常考的,但却忽视了在标准的气候因子中,下垫面之前是有“大气环流”的,而大气环流不仅有风向,还有气压带,必须要先结合纬度位置讲清楚气压带和风带,在具体进行下垫面的分析,但很明显,很多同学忽视了这点,导致其答案虽差强人意,但与更高层次的考生仍然产生了差距,这在一分定胜负的高考中,是可能会有巨大影响的。可见,掌握良好的答题习惯,避免经验答题,是获得更加完整、 “漂亮”答案所必须的,这种习惯,不是所谓网络上的答题模板,而应该是最适合自己的、全面

26、的思维体系,应该灵活具有弹性,有较大的覆盖度和延展性,而不应是刻板僵化的所谓“万金油” ,那只会让高考复习陷入投机取巧的泥沼,答案也只能是假大空,是无法适应新课改下的高考的,必须像前文所说,师生合作,多总结、多研磨、多整理、多检验,方可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案。2 优化答题语言,多用标准语言,杜绝“白话” ,加强答题规范化训练,提高答题效率,做到“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在应考过程中,除对材料、题干、答题框架等的优化外,答题语言的精益求精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严格的选拔性考试,答案必须要体现出考生相关学科的最高水平,这种水平,也呈现在答题语言上规范的专业用语、完整的逻辑表述、清晰的语言组织,是每一

27、位考生所必需要掌握的, “连续性、逻辑性、准确性、完整性” ,没有这些的答案,只能是一盘散沙,也会在无形中增加答题字数,延长作答时间,降作作答效率,甚至费力不讨好写了很多,但分数却不理想。如 12 题第(1)问的前半问(图略):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1)据图 7 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_、_。参考答案为:位于山脉东麓(位于山前冲积扇) ;位于河流中游地区(位于河流中上游地区) 。答案简明扼要,问题也问的清楚,即“位置关系” ,但由于在平时训练中模棱两可的不良习惯,造成在作答过程中,部分考生无法准确说明,造成失分。对于这个问题

28、,建议考生答题过程中加强语言锤炼,不可“意思对了就行” ,既要知道自己哪里错了,也要知道自己哪里对了,还要和标答反复对比,学习答案的标准语言,找到差距,如前文所说,加强对原理性知识的识记,对标准语言多做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将答案精益求精,获得满意的成绩。三 结语付出必有回报,高考不是博弈,而是战斗,战斗,是需要磨练的,取巧固然重要,但汗水也必须付出,在高考之路上,是没有捷径的,高考,是突破自我的过程,也是体现自我能力的最直观的途径,无法直面高考复习中所需要付出的辛劳的考生,也就必然无法收获高考的果实,须知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霸们,所拥有的,就只是他们的刻苦与勤奋,也正是这些,才让他们获得了成功。只有加强对自身知识的磨砺、能力的培养,加强对高考规律的把握,方法的建立,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与互动,肯流汗、多动脑,才能在高考之路上越走越平坦,也就一定能为自己拼得一个更加满意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