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治学概论重点 1贵州大学政治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一、政治的含义:最初的含义是指城邦,既城市国家。这个概念有不同的解释。2 种:一种是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以及当代西方政治学家的解释;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本书展开的)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我国儒家思想,如孔子:“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正道:也就是符合礼仪的道德。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把政治与伦理混在一起;近代德国的康德、黑格尔也一样。柏拉图
2、:研究政治思变源头“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为西方政治学开山鼻祖,用道德的观点归纳政治。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法律论)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韩非子(法家观点):“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意大利马基雅维里的观点: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争夺权利的斗争。君主必须要像狮子一般凶猛、像狐狸一样的狡猾。他主张政治就是用力量来统治人,用权术来欺骗人。政治活动特征:必须要不择手段,残酷、欺骗、背信弃义、不讲情面等等,马基雅维里完全摆脱了伦理学对政治的限制。德国首相埤斯麦和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也持同样观点。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
3、”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观点: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就是政治。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的活动”分配论。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的“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政治是“为社会做出和执行权威分配(具有约束力的决策)的行为或相互交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特征:1、 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来决定的。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2、 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3、 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是权力(政权) ,核心是政权。4、 政治活动是科学,艺术。#*#政治的概念: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
4、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现象的范围:1、 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产生,并且到一定历史阶段而消亡的。2、 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A、 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凡是阶级关系、阶级斗争以及与此直接间接相联系的关系都属于政治关系。B、 凡是通过政权所要解决的具有全局性的问题都属于政治现象。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作这样的表述:即以公共 权力为中心 的政治关系、政治 制度 、政治思
5、想、政治 文化 和政治 行为 及其发展 规律 ,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概论重点 2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基本理论方面,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主要是与法学。政治学与法学虽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各自的研究重点是有所不同的。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的政体形式,是奴隶主阶级、封建阶级掌握政权的时代。产生的著名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等。孔孟代表儒家政治思想;老庄代表道家政治思想;韩非代表法家政治思想;儒、道、法三家。儒家政治思想:由孔丘所创立、孟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6、、汉代以后又屡加改造的儒家政治思想,是我国政治思想史上也许最大的学派,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 儒家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两书 。A、 “为国以礼” (论语.先进 )的政治原则,这就是所谓的“礼治” 。B、 “为政以德” (论语.为政 )的治国之道,即所谓的“德治”思想。法家政治思想:是与儒家相对立的主要流派:韩非子他反对儒家的“礼治”和“王道” ,主张“法治”和“霸道” 。他把慎到的“势” 、商鞅的“法” 、审不害的“术”融为一体,秦始皇正是利用法家的政治学说完成了秦朝的统一大业。道家政治思想:儒家与法家的治国思想虽然各自持着“德治”和“法治”以及“王道”和“霸道”两种治国原则;是积极的。老子和
7、庄子的政治思想则与此相反,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一直被历代统治者作为一种补充性手段。儒、法、道三家的治平之学各有特点、互相对立、互相渗透,有互补作用。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一) 、萌芽时期:1、 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与古希腊社会,代表人物: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 ;2、 另一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不同,是西方社会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他认为伦理学研究是个人的善,政治学研究的群体的善;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其代表作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
8、基者。 ;3、 神学政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古丁和托马斯.阿奎那,这两个人的政治思想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上帝意旨来解释一切,极力鼓吹人的原罪学说、神创等级理论和君权神授论,主张神权高于王权,世俗王权必须服从于教权。(二) 、形成和发展:文艺复兴直至 19 世纪末期,西方社会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沿着两条线索发展的:一条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条是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1、 15 世纪至 16 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A、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他就人性和权利之间关系做了大量的论述。B、同时代的政治思想家布丹,他认为主权是一种
9、绝对的权力,它至高无上,不受法律约束,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主权是国家固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属性,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主要特征;国家只有通过主权才能达到真正的稳定和统一。C、以莫尔乌托邦和康伯内太阳城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却远远地超出了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这种发封建专制和争取政治平等的范围。2、 17 世纪至 18 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资产阶级代表:荷兰的格老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儿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斐克、潘恩和汉密尔斯等。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家的典型代表:英国的温斯坦莱,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3、 18 世纪未至 19 世纪
10、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家于是逐渐抛弃了革命时期的批判精神,开始鼓吹自由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政治学说,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进行辩护,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孔斯坦、边心。实证主义代表:孔德、斯宾塞企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合作”和社会“团结”的必然性,主张用“社会政体”来代替国家;用“社会团结”来调和阶级对立;无产阶级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的政治学说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三) 、成为专门学科:政治学概论重点 31、这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学,已经完全从哲学和伦理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拥有众多研究学者的专门学科。 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
11、三个历史阶段:A、 从 19 世纪未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以国家研究对象(称为国家学) 。B、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从国家制度的研究转向政治权力的研究,代表人物: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C、 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以权力研究为主逐渐变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价值中立: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权威戴维.伊斯顿在他对行为主义政治学进行全面反省时所说。政治哲学代表:“政治哲学”开始复兴。其中,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正文论和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两部著作,堪称政治哲学复兴的先声。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1、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政治纲领。它奠定了马
12、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A、 宣言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B、 宣言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C、 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D、 宣言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E、 宣言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上述基本原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恩格斯撰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础 、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经典著作
13、以及邓小平文选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它具体包括以下几项主要方法: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 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3、 理论联系实际。4、 阶级分析。5、 经济分析二、比较常用的方法有:1、 历史研究法。2、 制度研究法。3、 比较研究法。4、 结构功能研究法。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利益表达、利益整合、政治沟通、法规制定、法规执行等。二、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1、 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2、 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3、 有助于
14、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第二章:国家与阶级第一节、国家的起源?国家的起源问题是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问题,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问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于国家的研究两个观点:A、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原始氏族制度的主要特点?政治学概论重点 41、 以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制度的本质。2、 氏族是实行原始民主制的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的管理组织。3、 在氏族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
15、二、国家的产生及氏族组织的区别?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是氏族制度解体和国家产生的社会根源。而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则是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第一次, 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第二次, 是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三次, 从社会分离出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交换的阶级-商人阶级。什么是国家?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产生但又自居
16、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恩格斯的著名论断说明了三点;1、 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既不代表剥削阶级,又不代表无产阶级,它是高出一切阶级,调和各阶级利益的力量。国家是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才需要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3、 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国家的产生形式: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一切国家产生的普遍规律。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形式。这就形成了国家产生形式的多样性,有 3 种。1、 雅典国家的
17、产生形式。2、 罗马国家的产生形式。为争得平等权利,进行了尖锐的斗争。3、 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征服直接结果。国家和氏族组织的根本区别:1、 国家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按血缘关系划分。2、 公共权力的设立。三、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1、 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2、 契约论,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契约论者都主张不能长久地停留国家以前的那种自然状态下,为了保障财产和安全,要以人定的关系来代替自然的关系,人们就相互订立一种契约,成为国家。国家是人类理性的创造,是人们自觉结合的产物。3、 暴力论,暴力论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
18、人使用暴力的结果,代表:杜林和巩普洛维赤。第二节、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本质-就是核心问题。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3 个具体含义:A、 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B、 国家是阶级统治。所谓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称哪个阶级的专政。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国家作为产生于社会由自居于社会之上的一种力量,在表面上所采取的不是阶级组织的形式,而是一种共同体的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依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国家的本质就是政权的阶级性质,就
19、是指那个阶级的统治。在剥削阶级社会,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权,都是先由经济统治权产生的,经济决定政治。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之所以要靠政治统治的力量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共同的政治学概论重点 5集体的意志和力量的表现。C、 国家是个机器。二、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指狭义的 、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国家权力与社会分离的具体表现有三方面:1、 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也就是形成了行使这种权力的专门人官吏和各种形式的专门机构国家机关;2、 职业性的常备军的建立,有组织暴力
20、之所以需要。3、 赋税制度的确立。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公共权力是以完成一定公共职能为前提的,马克思认为,国家权力并非纯粹的为满足公共需要建立的,实际上,它是阶级权力通过一定形式上升为国家权力的结果。国家权力所表达的国家意志其本质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权力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强制力的垄断性。2、 普遍的约束力。3、 主权性。主权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属性,也是一个独立国家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国家内部(内) ,主权是指至高无上的权力,即在社会各种类型的权力中,国家权力的效用最高;在国际(外)关系中,主权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的独立性 ,即一个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定义的
21、三层意思:1、 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2、 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阶级专政。3、 国家是个实体物,是个机器、工具。国家三要素:主权、领土、居民。三、国家的基本职能国家的两种基本职能:(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具有)1、 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2、 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国家的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二者自己、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统一关系。内部职能分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管理职能,国家的政治职能是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
22、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第三节、国家的消亡国家消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科学社会注意理论的一个重大问题。一、国家消灭的历史必然性:国家是阶级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当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随着阶级的消亡,国家也必然随之消亡。马克思主义者与机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有着原则上的分歧,机会注主义者不赞成无产阶级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怀疑政权的革命作用把国家消亡理解为取消革命、否认革命。“自行消亡”的国家只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任何剥削者类型的国家。二、国家消亡的条件和途径国家消亡的条件?首先就是要消灭阶级,还是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消灭,是国
23、家消亡的政治条件;旧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除,是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普政治学概论重点 6遍提高,是国家消亡的精神条件;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获得解放,是国家消亡的国际条件;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消亡的根本条件。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第一节、国家的历史类型一、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外部特征:正常:君主国、贵族国、民主国。变态:专制国、寡头国、暴民国。以上是亚里士多德关于国家的分类对以后的西方学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类型的理论,从国家的本质出发,科学地阐明了国家的分类问题。所谓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
24、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的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第二节、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如图所示:国家的本质无厂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地主政权 奴隶专政的工具 国家的属性广大劳动人民、工人阶级 资产、无产阶级 地主、农民 奴隶主、奴隶阶级 阶级构成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封建制国家 奴隶制国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不仅科学地阐明了国家的分类问题,而且,也揭示了一种历史类型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被另外一种历史类型的国家所代替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5、运动决定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包括国家历史类型的变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规律?当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同社会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从而要求对这种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国家政权从旧有阶级转移到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兴的阶级手中,旧的国家类型也就被新的国家类型所代替。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并不排除具体更替和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 (如西藏直接从封建社会过度到社会主义)二、国家类型的更替方式:1、 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2、 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外一种方式。他们两者之间的区别:1、 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2
26、、 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性的。3、 由于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的政权问题,在革命阶级推翻旧的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必然要遭到既的统治阶级的激烈反抗。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之后,国家存在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逐渐消失,社会主义国家就逐步自行消亡。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被更替,而是以自行消亡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第三节、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一、奴隶制国家:1、 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2、 它是建立在奴隶占有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奴隶占有制社会的这种阶级结构,就必然地形成奴隶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尖锐矛盾,自由贫民与奴隶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斗争。在这种经
27、济基础和阶级结构上按掌握国家政权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划分按目的的不同划分政治学概论重点 7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压迫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其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努奴隶的专政。3、 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通过内外部职能反映和体现的。4、 内部职能:控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大被压迫群众。奴隶主阶级凭借国家的一系列暴力机关,采用极端残酷的手段,镇压奴隶的反抗,实行赤裸裸的暴力统治,这充分反映奴隶主的剥削形式。奴隶主阶级通过国家控制被压迫阶级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宗教作为精神武器,以麻痹奴隶和自由贫民对他们的反抗精神。5、 外部职能:侵略他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以防别过侵略。6、 奴
28、隶制国家,由于各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生产资料占有制的方式不同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不同,他们所采用的统治形式也各有不同。二、封建制国家:1、 本质而言,他们都是封建大土地占有阶级对广大农业劳动者进行剥削和压迫的工具。2、 经济基础:是建立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不仅决定上层建筑的本质,也决定着形式。3、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四种:领土占有制、地主占有制、国家占有制和自耕农占有制。4、 综上所述,在封建社会的四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中,真正占支配地位、并且对封建制国家起决定作用的,在西方是领主占有制,中国是地主占有制。5、 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表现有三个方面:A、 从国家结
29、构,即中央政权和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决据制,而中国则采取了中央集权制。超经济强制的实施方式也有区别。B、 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C、 从政治文化即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看,西方是直接利用宗教,而中国则是把一种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宗教化。三、资本主义国家:1、 建立: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革命胜利后而建立的国家。2、 本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政治统治,是资产阶级专政,是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工具。3、 按其发展阶段划分,通常称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四、社会主
30、义国家:1、 由代表新的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根据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打碎旧的资本主义国家机器而建立起来的。2、 社会主义国家是最高类型的国家,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的深刻变化,被剥削的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国家也由维护人剥削人的制度的工具,变成了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建设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工具。3、 本质:是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对少数剥削者所实行的专政。4、 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5、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为其思想特征。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第一节、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一、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
31、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上层建筑,它的产生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壮大直接相关。资本主义国家究其实质就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政治统治。生产关系的扩展必需具备两个条件:按照资本的本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需要,一是充足的货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二是广阔的劳动力市场,二者缺一不可。 “圈地”运动。生产关系具有以下特点:1、 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有。2、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政治学概论重点 83、 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本身也是商品。4、 资本主义生产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封建生产关系的区别:它既有
32、与封建生产关系相容的一面,又有与其冲突的一面。相容:集中表现在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为所有制形式。不相容:主要体现为,首先,封建的生产关系是以劳动者对于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基本特征的,劳动者并没有出卖自身的自由,而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为基本方式。其次,封建生产关系下的生产以使用价值的生产目的,以自给自足的生产为限度;而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剩余价值为自己生产的目的,因而其生产具有无限扩展的需求,最后,封建的生产关系是建立在暴力和政治权力超经济强制因素基础上,建立在社会身份等级制基础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在 1619 世纪,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为典型代表,根本特点是资产阶级
33、与封建势力的妥协及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划分为三个等级:特权等级:第一等的贵族,第二等的僧侣。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农民、城市贫民和工人在内的广大人民构成。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1、 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是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并剥削雇佣劳动,权力基础、实际运行和发展。A、 结果:使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上升为政治统治阶级,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力的主体。使资本主义国家有能力建立和维持一整套军事和暴力压迫机器,豢(huan 患)养庞大的官僚队伍,保证国家政治体系的运行。使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了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优势,使其能
34、够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维持资本主义的政治秩序。B、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剥削雇佣老师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运行规则。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所有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和发展。2、 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 (阶级本质)A、 这一本质特征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设计和运行、国家职能繁荣规定和履行、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有着具体的体现。B、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完全是按照资产阶级的本质特点和整体利益要求构建和运行的。C、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也是按照资产阶级的利益
35、要求来规定和履行的。资本主义国家具有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反抗和斗争的职能,还具有承担和执行公共事务的职能;也有对外职能,这些对外职能无一不是为了强化对于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控制。3、 资本主义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 (专政对象)A、 利益是根本对立的。B、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C、 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性质并没有因为资产阶级所创造的共和制、议会制、普选制而被掩盖,首先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掌握和操纵在中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处于被统治的地位。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在表面上不像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那样采取公
36、开的暴力形式,不过,统治方式较之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来说,它采取了更加隐蔽的形式。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经济特征:政治学概论重点 9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的实现方式。政治特征:是资产阶级以自由主义的方式来统治国家。自由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核心。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统治国家的这种自由主义方式在政治生活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具体体现。在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方面,它体现为资本主义国家以所谓公民政治自由、政治平等和政治权利作为政治生活的基础。尽管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主要是以自由主义方式进行政治统治,但暴力统治方式在这一时期也同样存在。总之,从整
37、体上看,自由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国家,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以代议制为核心,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和互相制衡的制度为主要标志。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是以自由主义方式为主,暴力方式既是自由主义统治方式的后盾,也是其实施统治的补充。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从政治趋势看,正像列宁说的那样“民主适应于自由竞争。政治反动适应于垄断。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改善,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比 资本主义阶段更高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起来,主要表现是:1、 内部矛盾: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 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
38、集团的矛盾与斗争。2、 政权组织结构上的变化:A、 逐渐改变以保护个人主义的自由、平等、权利为内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以保护集体利益(垄断集团)为借口的集权制度。具体表现是:削弱议会权力,扩大行政权力,把政府变为集中主要权力的“万能政府” 。B、 垄断资本直接控制政府。C、 垄断资本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社会事业和文化思想等领域,为维护其统治服务。日本真田足教授现代社会理论分析了三点。面对危机,资本主义各国垄断资产阶级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政权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干预。摆脱危机的方式选择上也有所不同。法西斯国家:(法西斯-强权)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取的最残暴、最
39、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所实行的公开恐怖专政。法西斯专政:其中典型的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其中以德国法西斯最为典型,它以所谓“种族论” 、 “国家至上论” 、 “领袖权威论”和“生存空间论”等一套反动思想为理论依据。“种族论” (种族主义):是德国法西斯所宣扬的,说什么日尔曼人是“高级人种” 。其他是“劣等人种” 。福利国家: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的变化:(本质没有改变)1、
40、从资产阶级国家本身的变化来看,根据他们的说法, “福利国家”是由“消极国家”变为“积极国家” ,由过去的“无为政府”变为“万能政府” 。2、 从国家活动方面来说,由过去的“自由放任主义”变为“计划主义” ,由“不干涉主义”变为“干涉主义” ,即由过去只是保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经济,变为干预、调节资本主义经济。3、 用拉斯基的观点来说,即由过去不为社会服务变为为社会服务。美国学者达尔提出:“多元民主”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生活来说,在保留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外壳的条件下,资产阶级由过去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政治学概论重点 10民主转为所谓集体主义的“多元民主” 。福利国家的特点:在保留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外壳下
41、扩大政府权力,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软硬兼施的统治方法,是在帝国主义时期为了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控制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秩序”范围内的一种新的改良的统治方法。福利国家的思想:1、 有人追溯到古代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其实,这些思想同现在的福利国家的理论虽然可能有些联系,但并不是同一回事。2、 英国经济学凯恩斯(1883-1948 年)在 1936 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所提出的由国家干预经济,用国家来调节经济关系,以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的一套方案,即所谓的“凯恩斯主义” 。3、 他的学生汉森“混合经济论” (又称“双重经济论” ) ,宣扬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经济和国有经济的混合体,前者追
42、求私人利润,后者追求社会福利,只要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就能实现“福利国家” 。4、 50 年代美国又出现了一种“人民资本主义”理论。他们鼓吹什么“资本民主化” 、 “管理制度革命” 、 “收入革命”等缪论。所谓“资本民主化” ,是指由于劳动者富有, “股票所有权已经由富有阶级手中转到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手中。 ”“管理制度革命” ,是指原企业主丧失了对企业的管理权,而由一个专门从事管理工作的“经理阶级”取代。 “收入革命”是指“拉平国民收入,使富者变穷,穷者变富” 。“人民资本主义理论” ,就是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论证现今的资本主义已经变成了为“全民利益服务”或为“普遍的福利服务”的资本主义,从而为“福
43、利国家”充当吹鼓手。福利国家企图用社会福利政策来解决阶级矛盾,实际是一种通过国家再分配的方法来解决阶级矛盾。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垄断资产阶级政权在强大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所实行的一种改良主义方法。根本目的:是维护垄断资本的统治,但又企图缓和阶级冲突。从总的历史进程上看,从长远发展看,它是反动的,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生产力的发展一定要突破腐朽的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福利国家必将彻底破产。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叫做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一、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国家是怎样建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国家建
44、立的实践表明,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在经济上,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其结果必然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矛盾更加复杂化。资本主义的三大矛盾:1、 无产阶级和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尖锐。2、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3、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尖锐。二、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与国家关系的基本原理: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政权问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尤为重要。因为无产阶级革命同以前的一切剥削阶级革命有重要区别:奴隶制到封建制-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外、一种私有制。社会革命的任务就是夺取政权。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