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94502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1.右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02 等物质B处渗透压下降会促进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C中产生的乳酸会引起、内 pH 的剧烈变化D、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2.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B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量增多C白蛋白减少,0 2运输能力减弱 D白蛋白增多,机体免疫力增强3一个人剧烈运动大量排汗后,却不感到口渴,这是因

2、为A丢失的水的质量比盐的质量大 B丢失的盐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丢失的水的比例比盐的比例大 D丢失的盐的比例比水的比例大4.下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 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和肝脏B激素 a 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 b 的化学本质是多肽C当激素 a 分泌过多时,可反馈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D激素 b 能促进肝糖元、脂肪分解5.正常人空腹时,100 mL 血液中含葡萄糖约 80120 mg。甲、乙两人分别口服 100g 葡萄糖液之后,连续测其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A甲的肝脏正常,调节血糖浓度的反应较快

3、B乙的肝脏异常,调节血糖浓度的反应较慢来源:学科网C甲的肝脏异常,能快速吸收葡萄糖使血糖升高D乙的肝脏正常,能快速调节血糖浓度至正常范围6.将大白鼠从 25移至 O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耗氧量减少,散热量增加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7.为验证胰岛素具降血糖的作用,设计方案时,若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下列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生理盐水,后胰岛素溶液 B.先葡萄糖溶液,后胰岛素溶液C.先胰岛素溶液,后生理盐水 D.先胰岛素溶液,后葡萄糖溶液8.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

4、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9.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 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0.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酶体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 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

5、,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 HIV 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 T 细胞数量有关11.神经细胞 A 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 B 产生兴奋,A 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 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 A、B 细胞间兴奋传递(如右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C释放的多巴胺与 结合会导致细胞 B 的膜电位改变D多巴胺只能由细胞 A 释放作用于细胞 B 使兴奋单向传递12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 l 所示,图 2 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

6、。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A图 l 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B图 2 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 +70mVC图 2 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 (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D图 2 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 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13.如图是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电位 1 是突触后膜上 Na+大量内流导致B发生电位 2 是因为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了C神经递质释放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离子转移是 产生电位变化的直接原因D递质只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这与蛋白质的结构密切相关14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 a

7、、b 两极置于膜外,在 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在图乙中的 t3时刻,兴奋传导至 b 电极处Dt 1t 2,t 3t 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Na+内流和 K+外流造成的15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 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 GABA,该过程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突触前膜释放 GABA 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CGABA 受体实

8、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 Cl通道,能与 GABA 特异性结合DGABA 与受体结合后,导致 Cl内流,使突触后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16.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 ,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障碍而麻痹。在神经元之间结构的示意图中,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Aa 或 b Bc 或 d Cb 或 c Da 或 d17.如图所示为甲型 H1N1 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中会暴露隐藏的抗原B.c 细胞表示 T 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

9、C.X 细胞可以表示两种细胞即效应 B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D.图示说明侵入机体的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清除18.如图所示,A、B、C、D、E、F 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图中 C 种群获得的能量占 A 种群能量的 10%20% E 和 F 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若 D 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 E 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A. 有一种说法错误 B. 有两种说法错误C. 有三种说法错误 D. 以上说法都错误19.端粒酶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 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 DNA 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

10、肠杆菌拟核的 DNA 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 RNA 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 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 DNA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20.如图表示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两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获得免疫比较好B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 得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D采用方法可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21.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B 细胞、T 细胞、记忆细胞都是免疫细胞B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在机体各部位的器官中成熟C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

11、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22.下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抗体细胞 a抗原细胞 b 细胞 d 靶细胞抗原细胞 cA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过程 属于细胞免疫B抗体与抗原、细胞 d 与靶细胞的结合都具有特异性C过程和过程在人体免疫中独立地发挥作用D细胞 c 是效应 B 细胞,细胞 d 是效应 T 细胞23.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 a 作为抗原能激活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

12、细胞B.抗 a 抗体与物质 a 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 a 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 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2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健康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促进产热量增加B在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D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糖原只有肝糖原25.下列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 T 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 清除病毒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体温相对稳定C空腹饥饿人体胰高血

13、糖素分泌增加 血糖浓度回升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 向光弯曲26、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 T 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 T 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 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 B 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 T 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 B 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 T 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27.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 0.9%的 NaCl 溶液( 生理盐水 )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mL C.

14、细胞内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的增加 D.输入的 Na+中 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2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 2,4-D 可防止落花落过D.用一定浓度的 IBA 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2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

15、0.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进棉株开花结实。(据 农桑辑要)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绿豆次之。(据齐明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D. 新摘未成熟的红柿,每蓝放木瓜二、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31.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32.某生态系统中

16、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 bc 段相似B. 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 b 点C. 若 a 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 a 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D. 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 cd 段相似33.下图是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仅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趋势) ,以下分析不科学的是:A图甲 X 轴若为 CO2 浓度,Y 轴为光合作用强

17、度,在 c 点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K 值将提高B图甲 X 轴为时间、Y 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 b 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 值将改变C图乙若 X 轴表示生长素浓度,Y 轴表示生理作用,则a 为对芽的促进作用,b 为对根的促进作用D乙图若 X 轴为甲状腺激素浓度,Y 轴为激素浓度,则 a 为 TRH,b 为 TSH34图示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At 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Bt 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湖泊中逐渐消失Ct 2时该种小型淡水鱼为食物等资源的斗争最激烈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t2时的两倍35在某森

18、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 10 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因为放置鸟笼的位置固定,此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B. 02 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 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 4 年后开始D. 第 4 年和第 8 年种群数量相等36J2 (2014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 AB 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曲线 BC 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

19、氧呼吸C.曲线 CD 段酵母菌数 量下降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乙醇的积累D.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先向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中滴加培养液再加上盖玻片37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出生率如图中曲线,则 ( )A.种群在 c 点之前呈 J 型增长 ,c 点之后呈 S 型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 时期C.c 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38.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 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 3 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

20、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初捕 50 50 28 22重捕 50 10 32 18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 (/)约为 72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 125 只/hm 239.下列活动中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

21、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D.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前轻轻震荡试管再取培养液40.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72 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 1975 年低B.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 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1971 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41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液供给。下图为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示意图,下表为牛乳汁和血浆的部分成分比较。据图表回答:(1)乳腺上皮细胞

22、所处的内环境是 ,其中 K+可通过 方式转运到乳上皮细胞。(2)与血浆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 。(3)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合成甘油三酯的细胞器是 。(4)合成乳糖的葡萄糖主要来自血浆,还可利用表中血浆的 转化而来。(5)图表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 ,在牛乳房出现炎症时,该物质在血浆和乳汁中的含量会 ,该物质的作用是 。42.光敏色素在调节植物叶绿体的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某植物叶肉细胞受到红光照射后. 通过光敏色素激活相关调节蛋白,调控有关蛋白质合成(如右图) 。图中 cab 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是类囊体薄膜的组成成分。rbcS 基因控制合成的多肽与另一种叶绿体

23、DNA 控制合成的多肽组装成 Rubisc0 全酶(催化C02的固定) 。分析回答:(1) 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 ,催化该过程的酶是 。(2) 过程、在 (结构) 中完成,该过程的开始和终止分别与 mRNA 上的 有关。(3) 与过程相比,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过程中一个 mRNA 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 。(4) 若某叶肉细胞中,rbcS 基因正常,cab 基因发生突变不能表达,则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阶段。(5) 由图可知,叶绿体的发育受 中的遗传物质共同控制。43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1)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4、是调节网络。(2)图中、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3)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有和_。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某些特定的靶细胞,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有关。(4)若过程表示某种病菌第一次侵人人体,该病菌经吞噬细胞摄取 和处理后会将抗原传递给 T 细胞,刺激其产生(物质) 。B 细胞受到刺激后,大部分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小部分形成细胞。(5)当人食物过咸或饮水不足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中的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调节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导致尿量。44.(11 分)油菜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皮的光合作用。(1)油菜果皮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固定 CO2的细胞器是 。

25、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以蔗糖的形式运输至种子。种子细胞内的蔗糖浓度比细胞外高,说明种子细胞吸收蔗糖的跨(穿)膜运输方式是 。(2)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油菜果实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变化。分析可知,第 24 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 (填“大于”或“小于”)第 12 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第 36 天后果皮逐渐变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而 (填色素名称)的含量基本不变。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变慢,导致光反应供给暗反应的 和 减小,光合速率降低。(3)图乙表示油菜种子中储存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第 36 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 染液检测;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该有机物由 转化而来。参考答案:1

26、10 ABDCD BDCAD 1120 BCBCD DCCCB2130 ACBDA AAACB 3140 DCDDC DCDBD41 (1)组织液 主动运输(2)乳糖、酪蛋白(3)内质网(4)氨基酸、甘油三酯(5)免疫球蛋白 增加 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42.(1)转录 RNA 聚合酶(2)核糖体 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3)T-A 少量的 mRNA 可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4)光反应(5)细胞核和细胞质(或细胞核和叶绿体)43.(l)内环境 神经体液免疫(2)神经递质 免疫活性物质(或抗体和淋巴因子)(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激素 受体(4)淋巴因子 抗体 记忆 (5)下丘脑 减少44(1)叶绿体;主动运输;(2)小于;类胡萝卜素(或叶黄素和胡萝卜素);H(或 NADPH);ATP(两空可颠倒);(3)苏丹(或苏丹);可溶性糖和淀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