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94628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称为商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统一体。3、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4、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观念货币):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体现价值。(2)流通手段(现

2、实货币):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货币商品货币(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金属货币与纸币:(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3)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 价格水平待售 W 数量/G 流通速度)5、通货膨胀: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6、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信用卡、支票和外汇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2、信

3、用卡功能: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简捷、安全、方便等优点)3、外汇和汇率:(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3)汇率的波动及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存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2)价值决定价格。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2、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3、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5、价值规律的作用:A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原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结果: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C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

5、(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2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生活的影响(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2)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3)替代品和互补品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 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因素:根本因素: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1) 收入是消费的

6、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2)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2、消费的类型:(1)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2)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主导的

7、消费。2、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对生产有调节导向作用。消费

8、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32、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3、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对于全面建成小

9、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决定性意义。(3)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4、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措施)?(1)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3)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5)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

10、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范围: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意义):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作用(意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4、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意义):含义: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地位:

11、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意义):集体经济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5、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6、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7、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意义):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

12、,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8、两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9、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 。(3)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

13、高人民生活水平。10、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态度)?(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4(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企业的经营1、企业的含义和地位: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2、经营的要求: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3、公司的组织机构: (1)决策机构(股东大

14、会、董事会) (2)执行机构(总经理) (3)监督机构(监事会) 。 作用(优点):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4.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企业要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5、企业兼并的意义:(1)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2)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6、企业破产的意义:(1)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2)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

15、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新时代的劳动者1、劳动的意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光荣属于劳动者。2、就业的意义:(1)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如何解决就业问题:(1)政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16、(2)劳动者: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3)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4)根本途径:发展经济。4、应当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1)树立自主择业观。 (2)树立竞争就业观。 (3)树立职业平等观。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5、我国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两大原因(为什么):(1)必要性: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2)重要性: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6、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

17、)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8)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7、如何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个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履行义务才能更好地维护权益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2)国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5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储蓄存款的含义:指居民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凭证,个人依据凭证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2、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存款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3、储蓄存款的分类: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

18、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4、商业银行的含义: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5、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三类:(1)存款业务(基础业务)(2)贷款业务(利润的主要来源)(3)结算业务。还有: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等。业务来源:一部分是股息或红利收入,来源于公司利润;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受公司经营状况等影响。业务意义: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促进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股票、债券和保险1、股票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其持有

19、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2、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3、债券的含义: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4、债券的分类: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5、购买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

20、配方式.(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3、为什么要按生产

21、要素分配?原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意义:(1)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2)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6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2、我国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根本: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

22、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3)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4)(国家)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3、效率的含

23、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5、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怎样处理二者关系)?(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国家财政1、财政:含义: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实现: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24、;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2、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少国债发行)3、财政收入的来源(渠道):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税收是最普遍、最重要的来源.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25、1)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2)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3)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5、财政支出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支出的种类(按具体用途分):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6、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征税和纳税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

26、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势的主要标志).3、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4、我国税收种类: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7(1)增值税: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作用: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2)个人所得税: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

27、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5、为什么要依法纳税?(税收的重要性)(1)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3)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6、公民应该怎样做到依法纳税(公民态度)?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务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1、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

28、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3、如何配置市场经济: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1)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2)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5、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6、如何规范市场秩序?(1)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

29、则,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3) (国家)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4) (个人)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7、市场调节的弊端: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

30、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目标。(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2、为什么要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1)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缺陷.(2)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科学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或

31、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8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我国现在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五位一体”新目标):(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1、科学发展观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32、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3、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内涵)?(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2)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3)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4)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4、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原因: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措施: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3、的主攻方向。措施(如何推进):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如何推动: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

34、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面对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或本地区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实质:其

35、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5、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积极: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9消极: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6、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

36、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1、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1)积极组织多边谈判。 (2)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 (3)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最重要,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1)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3)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4、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开放格局(国策):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2)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3)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4)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战略) 。(5)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6)我们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增强我们的本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