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淮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目 录第一章 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4第一节 现实基础 .4第二节 发展环境 .91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大战略、 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10第一节 指导思想 .10第二节 基本原则 .11第三节 重大战略 .12第四节 发展定位 .12第五节 发展目标 .14第三章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16第一节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6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8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9第四节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2第四章 加快园区建设,促进园区转型升级 .23第一节 加大投资力度,优化产业布局 .24第二节 完善基
2、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25第五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26第一节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完善新型城镇化体系 .26第二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城乡统筹发展潜力 .28第三节 推动产城一体化发展,发挥产城融合新优势 .29第六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成生态宜居淮上 .31第一节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升环境效益 .31第二节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 .31第三节 实施城区绿化工程,构建和谐生态环境 .32第四节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魅力 .322第七章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32第一节 大力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 .33第二节
3、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口健康水平 .33第三节 加大文体事业投入力度,提升居民素质 .34第四节 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扩大社会就业 .34第五节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保事业可持续发展 .34第六节 加快推进扶贫工作,实现全面脱贫 .35第七节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优化法治环境 .35第八节 统筹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36第八章 保障措施 .36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37第二节 深化体制改革 .37第三节 强化项目支撑 .37第四节 加大投融资力度 .38第五节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39第六节 扩大开放合作 .39附录 .40“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
4、社会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共淮上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淮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主要阐明“ 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指导 思想、重大战略、发展定位、发3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纲要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保证“十三五 ”规划目标 任务完成。 纲要规划期为 2016 年2020 年,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重大问题展望到 2025 年。第一章 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节 现实基础
5、“十二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全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大力实施做强工业、做大商贸、做优旅游、做美城市战略,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十三五 ”期间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十二五”末,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2 亿元(预计数,下同),年均增长 15.2%;实现财政总收入 10.4 亿元,年均增长 30.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8.5 亿元,年均增长 30.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2 亿元,年均增长 30%以上;实现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 6.5 亿元,增长53.0%;实现 外贸进出口总额 10000 万美元,年均增 长 110.
6、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十二五”末,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7.6:70.3:22.1,产业结构 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稳步增长。蔬菜、养殖、良种繁育和苗木花卉四大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7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 企业 1 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105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 2 家;组建家庭农场 39 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1 家。4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 110 亿元,居蚌埠市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 188 亿元,年均增长 73.3%;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8 家。 工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安徽今上、辉隆集团等项目建成投产;宝岛电动
7、车实现整车下线;上缆防火科技、新知科技产业园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启动建设;培育雪郎生物、城市药业两家新三板上市企业;中粮生化、八一化工、天润化工等生化企业“退市进园”工作有序推进。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 22.1 亿元,年均增长 21.8%。大商贸迅速发展,义乌国际商贸城、海吉星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大物流框架初显,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徽商物流园、高远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城乡统筹成效显著。 “十二五”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建成区面积达到 26 平方公里。城中村改造步伐和拆迁安置力度加大,征地拆迁和棚户区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共实施
8、棚户区改造项目 73 个,累计完成拆迁 6.2 万户,拆迁面积约 550 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近 350 万平方米,回迁安置 3 万多户。小城镇建设逐渐加快。完成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积极推进曹老集、梅桥两个中心集镇的建设工作,加快集镇住房建设。曹老集镇获批全国重点镇,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美好乡村建设顺利推进。杨湖、周集等美好乡村建设通过市级验收,三铺美好乡村建设通过省级验收,淝光、崔洼、淝北等美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十二五”期间,道路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完成淮上大道西段中段建设、解放北路、朝阳北路、蚌固路 S101 建设,加快推进淮上大道小蚌埠公铁立交桥项目、淮上大道东
9、段 S306 提升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5建造完成三个千吨级泊位码头。完成 15 个农村公路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和24 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新增城乡公交线路 9 条。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铺设完成主城区天然气管道、园区自来水干支管网和多条道路弱电线路投入使用;220KV 滨河变电站正在建设,110KV吴郢变电站开展前期工作;朗润 10KV 供电专线及义乌、海吉星、美克斯35KV 供电专线和达派 35KV 变电站建成投运。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重点实施了淮河流域平原洼地治理项目,北淝河大堤全线加固工程和大洪沟等清淤疏浚工程,兴建了沿淮三铺湖、吴小街、小蚌埠、王小沟四大排涝枢纽,完成覆盖面积 60
10、00 亩耕地的末级渠系建设、覆盖面积 1.6 万亩的中小型灌区建设以及 6.1 万亩高标准农田治理工程。园区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十二五”期间,园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蚌埠工业园、沫河口工业园、商贸物流园三大园区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10、10、6 平方公里。园区基 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三大园区 35 平方公里的“七通一平”建设,完成园区主干道两侧绿化、亮化、美化配套建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实际到位资金 210 亿元,蚌埠工业园区、沫河口工业园区共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84 家;五年内三园区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 132 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48923 万美元,年均增长 24.5%。要素保障进一步
11、强化,电力、土地、资金、人力保障力度加大,税收等优惠政策逐项落实到位。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大力开展企业排污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减排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不断下降。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活动,加快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完善项目环保审批手续,各类新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率和“三同 时” 执行率均达到 100%。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提标改造顺利完成、二期工程有序推进,城市居民生6活污水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 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完成成片造林 2.5 万亩, “十二五 ”末,森林覆盖率达到 20%。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
12、高。 “十二五”末,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26230 元、11000 元。科技工作得到加强,申请受理、授 权专利数量达 1582 件。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新建成新八中、禹王中学等多所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后通过省级和国家级验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 100%。文化旅游事业加快发展。大力 实施文化民生工程,建成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中心,五镇全部建成文化站,村村建有农家书屋。建成2A 级以上旅游景区 3 家,3 星级以上农家乐 2 个,市级以上优秀旅游商品3 个。爱国卫 生计生事业持续推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区人民医院项目一期即将竣工,蚌埠肿瘤医院主体完工,
13、蚌医二附院项目开工建设;计生政策全面落实,被原国家计生委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三个镇被授予“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镇”。残疾人生活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被评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 、“全省残疾人康复示范区” 。社会保障 实现全覆盖,全区城 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均达到 100%。就 业再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初步建立起功能较为完善的区级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就业服务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镇登 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下。其他社会事 业全面发展。安全生产态势平稳,社会大局稳定,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老龄、审计、监察、工会、统计、共青团、人事、人武、消
14、防、档案等其他工作取得了 较好成绩。总的来说, “十二五”期间全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城7乡统筹持续推进、社会民生全面改善。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和人才拉动作用不明显,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跨河交通瓶颈没有缓解。专栏一 “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计划目标 完成情况序号 指标 2015 年目标值年均增速(%) 2015 年年均增速(%)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76.1 25 102 15.22 财政收入(亿元) 8.2 25 10.37 30.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6.8 25 8.46 30.63
15、全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0 222 34.44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6.5 53.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6230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0600 14.9 110007 社会安全指数(%) 808 城镇化率(% ) 509 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26 2610 城市人口数(万人) 1211 新建住宅小区和农民安置小区(万平方米)350 35012 人口自然增长率() 70第二节 发展环境“十三五”期间,我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将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发展机遇。从外部来看,各项优惠政策叠加效应不断释放。在国家层面上,长江
16、经济带、 “一带一路”等区域合作战略、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战略以及中国制造 2025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更加有利于我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国家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镇扩容,将有助于提升我区中心集镇发展质量。在省级层面上,振兴皖北战略的实施、皖北城市群的壮大、合肥经济圈的扩容、安徽“4105”行动计划的实施将为我区带来诸多机遇,进 一步推动我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将促进 我区外向型经济和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在市级层面,蚌埠发展战略重心北移,我区将成为蚌埠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聚焦点和新的增长极。从自身来看,我区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京台高速、宁洛高速、2
17、06、306、101 等国道、省道穿境而 过,三个千吨级泊位码头的建成,中环线将全线贯通,区位及交通优势将越发明显。在经济基础上,我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将进一步增强我区工业实力;双墩遗址、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开发,我区文化旅游业将更快发展;蚌埠工业园、沫河口工业园和商贸物流园的转型升级,将极大增强我区经济发展后劲;职教园区各学校的相继迁入,将为9我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面临挑战。国内外经济下行趋势尚未扭转。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将不利于我区出口贸易和吸引外资。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将对我区经济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造成
18、一定影响。区域竞争加剧。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周边各区县逐渐呈现趋同态势,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承接产业转移等竞争日趋激烈。资源和人才约束明显。土地、人才等资源约束趋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任务艰巨,科技创新人才、高级经营管理者和新型产业工人相对短缺,短期内将给我区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造成一定的压力。安全和环保形势严峻。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越发重视,八一化工、天润化工、中粮生化等生化企业的迁入,将对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提出严峻挑战。总体来看, “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多于挑战。只要紧抓机遇,克服挑战,加快转型,完全可以 实现经济 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大战略、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蚌埠第一方阵”为总 目标,坚持创新发展、 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和开放发展原则,坚持工业和商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