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教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17172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任安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报任安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报任安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报任安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报任安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报任安书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的行文特点。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教学重难点】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

2、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进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二、解题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

3、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三、初通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 检查字音掌握情况:曩(nng)者 诎(q)体 强(qing)颜 头枪( qing)地 受诛(zh) 2暴(p)肌肤 受榜箠(chu) 圜(yun)墙 羑( yu)里 卜(b)祝 囹圄(y) 槛(jin)阱 缧绁(li xi) 臧(zng)获 没(m)世 倜傥(ttng) 放失(y) 愠(yn)色 前辱之责(zh

4、i) 剌(l)谬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境。)3内容与形式梳理。学生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责”。具体梳理如下: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 1 段)复信内容: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 2 段)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 3-5 段) 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

5、托的原因。(第 6 段)(训练概括语段能力,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为下一步突破重点作准备。)四、研习课文1研习开头和第 1 段。弄清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或变化。太史公牛马走: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少卿足下:古代对人的敬称。推贤进士为务:古义:推贤进能;今义: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意气勤勤恳恳:古义:诚挚恳切;今义:勤劳而踏实。而用流俗人之言:世俗。请略陈固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即固执鄙陋的意见。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表明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而“略陈固陋”。2研习第 2 段。弄清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或变化。倡优所蓄: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其次关木索

6、:关,通“贯”,套上。诎体受辱:诎,通“屈”,弯曲。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撞击。及罪至罔加:罔,通“网”,法网。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古义:指自己立身处世的东西;今义:建立。南面称孤:古义:面向南;今义:方位名词,与“北面”相对。3太上不辱先:使动用法,使受辱。衣赭衣:读 y,名词作动词,穿。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二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 交代了不能 “推贤进士”的原因。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

7、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任务的原因。五、布置作业1笔译 3-5 段。2诵读课文。第二课时一、继续研习课文3研习第 3-5 段。指名 3 人分别板译 3-5 段。教者引导学生进行评析。弄清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或变化。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读 w,讨厌,不喜欢。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都。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磨灭。仆窃不逊:不谦逊,不自量。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网罗,收集;失,通“佚”,散失。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顾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恨私心有所不尽:古义:自己的心愿;今义:利己的念头。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决心

8、努力。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卓越不凡;今义:洒脱,不拘束。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不一般;今义: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且勇者不必死节:为动用法,为而死。这三段内容上有什么联系?明确:第 3 段以生死选择揭示自己苟活的原因是“文采不表于后世”,第 4 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 5 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 4 段的人物是第 5 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这三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三段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4明确: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

9、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所以第 5 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4朗读课文。二、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 3、4 两段。第三课时一、继续研习课文1研习第 6 段。弄清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或变化。重为乡党所笑:重,更加,深。(辨析: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重,慎重。)下流多谤议:古义:地位卑微,名声不佳;今义:卑劣龌龊。仆以口语遭遇此祸:古义:言论;今义:谈话时所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对。此段在

10、结构上有何作用?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 1 段,使全文结构十分严密。2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二、深入探究1第 2 段中,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悲惨处境和巨大精神苦痛的?明确:第 2 段中,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

11、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52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解说:努力打破学生与作家、作品的“隔”,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去体会、理解作者伟大的痛苦和伟大的精神。要把品味的权利还给学生。)三、欣赏品味。本文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行文脉络十分清晰,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无间。我

12、们可以通过品读课文来领会这一特点。比如,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课文第 2 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 4 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排山倒海,酣畅淋漓。学生诵读相关语段。还有哪些地方能反映出这一特点呢?提示:句式有长有短,骈散结合。情辞瑰伟奇丽。学生诵读体会。(解说: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品读,语言形式对思想感情表达上的作用要由学生通过多读来体会。)四、课堂小结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

13、染力。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一.基础演练1.D(A 曩 nnB 愠 ynC 强 qin)2.B(A 井阱 C 泄绁 D 枝肢)3.D(A“画地为牢”原指在地上画个框框作为牢狱,后来比喻只许在规定好的范围内活动。不符合语境。B“藏之名山 ”指把著作藏在名山中,传给志趣相投的人。这里用错了对象。C“重于泰山 ”形容意义重大。这里用来形容打击的力度大是不恰当的。D“九牛一毛”比喻极大量中微不

14、足道的一点。用此合适。 )4.C(A“10 月上旬”本身就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不能再与表概数的“左右”连用。应删除“左右” 。B 句式杂糅,应将 “是由于”改为“与”或“跟” 。D 主语残缺。应将“通过了”改为“通过的” 。 )二.精段精炼5.C 责()通“债” 。指下狱受腐刑。66.D(A通晓四通八达 B于是却 C思想观念说 D 的)7.C(是讲拥有财富、尊贵而姓名埋没的人很多。是讲史记的创作目的。是讲俗人不能理解自己。)8.B(从文中“则仆偿前辱之责”可知, “不以为辱”的说法是不恰当的。)9.(1) 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2)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人事的规律,通晓古今变化的规律,成就一家的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