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 题 1、读碑 执行时间 月 日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教 学 目 标1、认识、会写生字,理解词语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 认识、理解词语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 学 程 序 设 计个人随笔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 同学们,你们到过北京吗?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吗?(如有,就请同学简要说说;如果没有,老师就直入话题)今天,我们在作家刘成章的引导下一起来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用心听,并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陌生的词语。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1)认读生字:绎 沁 翩 蚀 耕 储
2、铭 缔(2)认读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络绎不绝 沁入 浮想联翩 剥蚀 耕作 储满 铭刻 缔造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由于本文用了很多的篇幅,写作者在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可能有同学以为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而课文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在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启示下,我“终于”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教学时作以下处理:(1)让不同意见的双方在争论中明辨主题:2(2)如果双方都不能说服对方,老师就从记叙方式上明确,到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内容是记叙中的插叙,插叙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3)引导学生看课文的首尾段,特别是首段中这句话
3、:“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三、再读课文,明确文章结构,理清作者心路历程第一部分(第 15 自然段):讲“我”没有读懂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二部分(第 613 自然段):“我”震撼、感悟于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第三部分(第 1416 自然段):“我”终于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板书设计1、读碑络绎不绝 沁入浮想联翩 剥蚀耕 作 储满铭 刻 缔造教学反思3课 题 1、读碑 执行时间 月 日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教 学 目 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 学 程
4、序 设 计个人随笔一、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学第 15 自然段(感悟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看的次数数不清,碑文都牢记在心,可为什么还说自己没有读懂呢?)(1)课文第 1 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课文第 2、3 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表明作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非常仔细、认真?(3)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用小手抚摸石栏杆上的圆柱,为何让“我”怦然心动?2、学习第 613 自然段作者对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牢记在心,看纪念碑的次数多得数不清,可去了一趟南泥湾,见到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后,为什么说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又读不懂了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课文 812 自然段反复朗读,然后采用同桌交流、小
5、组交流的方式到文中寻找答案,老师相机指导。3、学习第 1416 自然段,如何理解“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这句话,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体会。二、学生自读课文,探究质疑1、在学生进行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语言的情味和作者的情感,4同时要读出悲壮、激昂、深沉、肃穆的感情来。2、在学生质疑时凡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都予以肯定。三、拓展与延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观看电影大决战、长征、甲午风云、血战台儿庄、虎门销烟等。四、归纳总结“丰碑”决不仅仅是一个高大的建筑,它是一种意志和精神的象征,是一段历史的凝固,是一种英雄的崇拜。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是“丰碑”,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是
6、“丰碑”,一个崇高的精神品质也可以是“丰碑”。板书设计1、读碑人民英雄纪念碑 悲壮、雄伟九龙泉烈士纪念碑 震撼、感悟教学反思课 题 2、刘邓大军渡黄河 执行时间 月 日5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教 学 目 标1、认识、会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 学 程 序 设 计个人随笔3、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4、 1、课件播放刘伯承、邓小平图片资料,提问:谁认识这两个人?能讲一讲你对他们的了解吗?5、 2、简介刘伯承、邓小平。6、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7、句子,画记生字新词。2、认读生字、词语。(1)指名读。演示课件出示:敏捷、离弦之箭、精心部署、筹划、伪装(2)小老师教授 5 个生字的音形义。(3)查字典,交流词语的意思。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精心部署:特别用心安排或布置。筹划:想办法,定计划。(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6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按课文记叙的顺序分段,集体订正。第一部分:(第 1-5 自然段)刘邓率军准备渡河。第二部分:(第 6-10 自然段)插叙刘邓部署的作战计划。第三部分:(第 11-12 自然段)刘邓大军渡黄河的经过及影响。2、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
8、受?小组交流讨论,班内汇报。板书设计2、刘邓大军渡黄河离弦之箭、精心部署敏捷、筹划、伪装教学反思课 题 2、刘邓大军渡黄河 执行时间 月 日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7教 学 目 标1、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课文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 学 程 序 设 计个人随笔7、 一、精读课文,理解感悟8、 1、说说课文在记叙的顺序上有什么特点。9、 文中插叙了刘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部署。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解了插叙的记叙方法。本学期第一课也运用了这种记叙方法。回忆插叙在两篇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10、 2、为什么要在刘邓大军渡黄河这件事中插叙一段呢?11、 刘邓大军能取得
9、渡黄河的胜利关键是刘邓两位首长精心部署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战术的奏效。插叙这段就是具体向我们讲述刘邓是怎么精心部署这个作战计划的,更能突出刘邓的决策英明。二、品读课文,揣摩人物品格学习第一部分:1、有感情地朗读,读好人物的语言。2、品读句子,感受人物形象的高大。(1)(邓小平)谈笑风生地对刘伯承说:“敌人怕我们渡黄河寂寞,特地给点亮了天灯。等他们叫来轰炸机群,我们全军已渡河完毕了!”“天灯”是指敌人投下的照明弹。“谈笑风生”是形容谈得高兴而有风趣。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表达了革命者对敌人的蔑视及对战争必胜的信念。(2)“是啊!”刘伯承司令员用手推推眼镜,赞同地
10、说,“不明修栈道,怎么能暗度陈仓!”说完,他俩相视而笑。这句话说明刘伯承、邓小平对自己精心问罪的计划胸有成竹,胜8券在握。学习第三部分:1、该用什么样的语速读?为什么?2、毛遂自荐朗读,读后评议。3、随录音磁带练读。4、你学懂了什么?集体交流。5、把第一段和第三段连起来读。了解这两段的关系。学习第二部分:1、刘邓大军渡黄河为什么会取得胜利?2、课文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指什么?3、自由读,找出最能突出刘邓决策英明的地方,小组交流。三、回味全文,总结章法。板书设计2、刘邓大军渡黄河明修栈道精心部署暗度陈仓教学反思课 题 3、风雪重围 执行时间 月 日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教 学 目 标1、
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东北抗联艰苦抗战的事迹,学习杨靖宇将军崇高的革命意志和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9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 学 程 序 设 计个人随笔12、 一、导入新课13、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东北抗联的故事吗?知道融国魂、党魂、军魂、民族魂为一体的“钢铁将军”是谁吗?14、 2、请同学们交流汇报课前收集的杨靖宇将军的资料。15、 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蹂躏下的东北大地,杨靖宇将军率领部队,纵横驰骋,勇猛战斗于白山黑水之间,给
12、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创造也许多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东北抗日联军先后歼敌 18 万余人,牵制日本 60 万关东军不能入关,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杨靖宇”的名字,在当时成了抗日的一面旗帜,东北人民的希望,令敌人闻风丧胆,被日伪当局视为伪“满洲国”的心腹大患。1939 年冬,日寇对抗日联军进行大规模的疯狂围攻。次年春天,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和叛徒出卖,杨靖宇将军不幸被敌人重重包围,在 6 天末进一粒米的情况下,只身一人与近 300 名日伪军血战一个多小时,壮烈牺牲。16、 3、今天,我们就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中国人民的
13、好儿子杨靖宇将军。了解 1940 年 2 月杨靖宇率领小分队在风雪重围中下敌人周旋,最后壮烈殉国的英雄故事。17、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8、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句。(出示“围剿、拉网战术、突围、周旋、寡不敌众、壮烈殉国”等词语,相机理解)19、 2、快速浏览,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0、 3、分段。21、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简介 1939 年冬抗联的战斗形势。1022、 第二段(第 2-13 自然段):具体写了杨靖宇带领小分队怎样跟敌人周旋,直至壮烈牺牲。23、 第三段(第 14-15 自然段):写杨靖宇牺牲后,日本指挥官都佩服他是条好汉,人们永远怀念他。板书设计3、风雪重围围剿 拉网战术 突围周旋 寡不敌众 壮烈殉国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