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陇南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用新的视角审视陇南市情,从更高的起点上创新发展思路,制定了“433”发展战略,提出“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打造陇南山水园林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目标和“把花椒、核桃做到全国最大,把油橄榄做到全国最强”的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始终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优势和基础,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头戏,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
2、施,高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突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四个重点,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生态修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五大林业生态工程,加快林果、种苗、生态旅游和花卉四大生态产业开发,努力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比较发达的特色产业体系,切实巩固生态建设在生态文明 2 建设中的基础地位。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大力发展碳汇林、生物质能源林,全面提高资源的总量、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努力提升生态承载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大力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3、新农村建设、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开展重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生态建设步入快车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陇南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受自然条件影响,降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森林分布不均,林地生产力低,局部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矿山治理和生活污染问题突出。全市经济总量较小,全市人均 GDP 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人均财政收入远远低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偏低,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社会进步的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地震、泥石流滑坡、涝灾、干旱、农业病虫害等常造成严重危害,人居环
4、境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受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态观念、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还有待提高,生态文化、生态教育发展较为滞后。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工程、自然保护区工程、长防林工程、湿地保护工程、草原保护工程、森林防灾减灾体系、林木种苗工程、基层林业工作站、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监测 3 体系建设、工业污染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扩大生态环保型产业,推行节能减排。不断优化消
5、费模式,集约利用土地,优化用能结构,鼓励生态产品消费。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大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和推广、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工程、生态文化制度等建设。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把陇南建设成为以生态安全、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为特征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良好、资源永续利用的新型生态市,努力实现西部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工程建设的目标。第 1 章 规划背景和意义第 1 节 优势条件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基础(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5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15.14 亿元,同比增长 9.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0
6、.31 亿元,同比增长 6.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72.93 亿元,同比增长 9.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71.89 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 51.49 亿元,同比增长 4 4.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25.45 亿元,同比增长 6.55%。境内公路 2077 条,其中普通国道 2 条、国家高速 3 条,省道 6 条、县道 41 条、乡道 68 条、专道 12 条、村道 1945 条,通车总里程 16883.06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379.48 公里、二级公路834.96 公里、三级公路 778.86 公里、四级公路 14090.76 公里、等外公路
7、799 公里,交通状况显著改善。(二)生态主体功能全面提升。全市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长防林为主的国家生态重点工程以及城镇绿化、绿色通道等绿化工程,全面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以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为主体的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2626.86 万亩,森林面积达到 1779.5 万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 750 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40.42%,林木绿化率由2000 年末的 38.9%提高到 55.86%,植被覆盖率达到 58.71%,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生态建设工作初步实现了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的转变、由定性
8、型管理向定量型管理的转变、由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型管理的转变。全市完成第一轮退耕还林363.5 万亩,覆盖 9 县区 195 个乡镇、26.8 万农户、112.9 万农村人口;完成天然林保护面积 1018.88 万亩,健全了多形式的保护管理机制,初步实现天保区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完成长防林建设一期骨架工程 501 万亩,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起到了巨大作用。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 5 533.75 万亩,建立了公益林运行体系,实现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和规范运作。完成各类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 852.51 万亩,初步形成了自然保护管理体系。完成绿色通道公路绿化和
9、公路景观建设 2120 公里,道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市、县区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各级环境保护职能,进一步健全法制,规范环境管理,环保工程得到强化,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明显提高。落实环保计划积极参与综合决策,发挥环境保护计划的先导作用,使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推动了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生态保护领域,有效治理了污染源,防止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基本完成了陇南市环境保护阶段性目标任务。把工业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严格把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两大关,针对陇南市工业污染的特点,制定了
10、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加大了环境保护监督执法力度,淘汰污染严重、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全市 50 万元以上有污染的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率达到 90%,“三同时”执行率达到 90%,竣工验收率达到 100%,废气、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率达到 90%。重点城市环境质量建设上,扎实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年按照专项行动的任务,对严重危害群众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的饮用水源 6 污染、烟尘污染、农村畜禽养殖污染以及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问题、违法建设项目问题等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分别造册登记,汇总归类,逐项进行清理整顿。陇南市城市环境质量以武都城区为主的历年监测结果表明,“十二
11、五”期间,城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地表水水质均完成了指标任务。(四)绿色产业效益初步彰显。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核桃、花椒产业做到全国最大,把油橄榄产业做到全国最强”战略目标,以产业的提质增效为核心,大力落实各项措施,不断提高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基地面积达到 1089 万亩;其中:核桃面积达到 385.4 万亩、花椒 218.01 万亩、油橄榄52.13 万亩,三大主导产业产量达到 17.69 万吨,2015 年实现产值 72.51 亿元;苹果面积达到 67.45 万亩,茶叶 15.84 万亩,蚕桑 7.02 万亩;经济林特色产业建设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
12、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二是坚持以市场化的理念抓产业开发,积极启动民资,招商引资,兴加工、建龙头、创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产、加、销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化经营。全市已建成以特色林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 21 户。三是大力加强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全市发展各类苗圃面积 14.5 万亩,年生产苗木 17 亿株,良种优质苗木使用率达到 65%。全市共引进经济林新种 100 多个,特别在核桃产业上,通过国内外核桃专家的审定,选育出了符合我市实际的核 7 桃主栽品种 18 个,为全市核桃品种化栽培奠定了基础。四是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全市已建成宕昌官鹅沟、成县鸡峰山、文县天池、两当灵官峡、康
13、县白云山、成县泥功山、成县尖山子等国家、省级森林公园旅游区 7 个,每年接待游客 300多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 7 亿元。(五)水土保持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全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关于治理水土流失和长治工程建设政策措施,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初步控制了区域内水土流失,明显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确保了主要农作物的增产和保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299.9 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4.4%。修建梯田 249 万亩,占耕地的 30%,农民人均 1.0 亩,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 105.35 万吨。治理区域新增林地 385 万亩,
14、草地 65 万亩,荒坡和坡耕地减少 50%,林草覆盖度提高 40 %以上。各类措施年拦蓄径流 19914.7 万立方米,拦蓄效率达到71.2%,拦蓄泥沙 246.09 万吨。小流域综合治理 341 条,全部通过国家验收。(六)生态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市、县区把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林业执法工作作为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来抓,相继建立健全了以林政执法、森林公安、森林武警为主体的林业法制体系,组建了专职护林员队伍,狠抓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全面贯彻林业法律法规,有 8 序推进了林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使林政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森林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得到全面加
15、强。全市建立健全了环境监测预警应急体系、森林资源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环境检测体系,环境综合执法和监管能力有了大的提升。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一)自然区位优势。陇南市地处秦巴山地与岷山山脉、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型气候。独特的气候特征,造就了陇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区内植被覆盖率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数量大、种类多样,提供了可靠的生态保障。经济林果、畜牧养殖、冬春蔬菜、中药材等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和核桃、花椒、油橄榄等十二大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形成规模,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独特优质的绿色原料。矿产资源丰富,其中西成铅锌矿带为我国第
16、二大矿体,已探明金属储量为 2200 万吨,居国内第二,文县阳山金矿探明储量为 330 多吨,为国内特大型金矿之一。水力资源充裕,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 425 万千瓦,已开发量不足 20%。旅游资源独特,汉代“三颂”之一的成县西狭颂 摩崖石刻、成县杜甫草堂、礼县先秦文化遗存、西和县仇池故国遗址,西北最大的天然溶洞武都万象洞、国家级森林公园成县鸡峰山、全国四大天池之一的文县洋汤天池等众多人文及生态旅游风景区,与四川九寨沟、甘肃天水麦积山、陕西太白山遥相呼应,开发 9 前景十分广阔。适于构建以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为主的生态屏障,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型经济。(二)经济结
17、构优势。全市围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一是特色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特色农业规模扩大、效益提高,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苹果等种植效益凸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农业专业市场快速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开展精准扶贫,累计投入扶贫资金 20 多亿元,减少贫困人口 79.63 万人,农村贫困面下降了 33 个百分点。累计输转劳务 428.5 万人次,创收 494.7 亿元。二是工业经济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在金融危机和地震灾害的双重压力下实现快速恢复性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 41.2 亿元;三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
18、商贸流通、旅游、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产业持续活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 171.89 亿元,年均增长 12.0%左右,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升。(三)交通发展优势。全市把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陇南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建设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天十高速公路陇南段、 “六纵六横”骨架公路和农村公路为重点。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全民交通大建设,全面实施“通达” 、 “通畅”工程,全力打通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联网 10 路和市县区与周边地区出口路。着力打造陇南四通八达、便捷安全的交通网络,力争实现省到市、市到县高速或一级公路,县到县达到三级,县到乡、村达到四级公路技
19、术标准,形成较为完备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交通条件将明显得到改善。随着兰海高速、天十高速、武成高速、兰渝铁路、陇南支线机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和 建 成 , 以 及 区 内 交 通 网 络 建 设 , 陇 南 面 临 良好 的 发 展 机 遇 , 将 极 大 地 改 善 交 通 布 局 , 提 升 区 位 优 势 , 增 加现 代 物 流 , 平 衡 市 场 物 价 , 加 速 产 业 升 级 , 加 强 基 础 建 设 , 有效 链 接 西 南 经 济 区 和 西 北 经 济 区 , 加 快 推 进 工 业 化 带 动 城 市 化 、产 业 化 带 动 城 镇 化 发 展 , 将 进 一 步 缩
20、 短 与 中 东 部 较 发 达 、 中 西部 较 发 展 城 市 的 距 离 。(四)工作基础优势。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力度,全力推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创造了十分良好的基础。在工业方面,下大力气关停“五小”污染企业,全面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有一定污染的大户要求限期整改。在农业方面,全面启动了农业标准化与绿色食品生产计划和产品注册认证,制定和实施了一批农业地方标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林业建设方面,先后实施了六大生态重点工程和生态产业,国土绿化率得到较大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纳入规划,开工建设了武都城区城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项目,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五)生态文化优势。在生态文化领域,大力宣传生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