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doc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935570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都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于都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于都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于都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于都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于都实验中学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选择题训练(8)命题人:邹荣福 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5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0 分)1与毛泽东有关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成果有 ( ) 以苏联和别国经验为借鉴,走自己的路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提出了必须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科学论断 A B C D21957 年我党决定进行整风运动,要求遵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这表明 (

2、 ) 当时整风运动着力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当时整风运动已经转入反右派斗争整风运动开始扩展到党外 整风运动的初衷是统一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A B C D3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 1962 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 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通俗易懂的注解( ) A “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 “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4图 6 为一幅反映 19561966 年间某一历史运动的漫画。作者是邳县八集公社农民朱会然,邓拓闻讯后题诗一首大豆过江:“叶作风帆荚作船,长

3、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 这一历史运动给我们的教训是 ( )A上层建筑改革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状况B生产关系的调整应该适应生产力水平C经济政策要与广大人民的愿望相一致D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5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6A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成就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6农历的干支纪年一直沿用至今,1958 年,用干支纪年法应该指的是农历的 ( ) A己丑年 B己未年 C戊

4、戌年 D戊午年7学者刘迎秋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战略思路中写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在了 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年度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主要得益于 ( )A1978 年改革开放的决策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8下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 20 周年纪念币,两幅图表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上海拓荒牛A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优先发展农业 B实事求是,改革开放成就巨大C主动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实事求是,已经实现一国两制9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那一年(1978 年),一个

5、社会主 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 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1978 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B1978 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1978 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D1978 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10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至今已有将近 400 年的历史,是商品经济及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下面三幅图反映了 ( )。A股票是公有制的产物 B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单一性C经济政策具有时代特色 D建国后我国一贯实行股份制11中国 GDP 及占世界的份额表(单位:百万 1990 国际元)

6、该表表明 ( ) 年份 1820 1870 1913 1950 1973 1998中国 228 600 189 740 241 344 239 903 740 048 3873 352占世界份额(%) 32.9 17.2 8.9 4.5 4.6 11.5A.近现代中国 GDP 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 B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 GDP 出现负增长C受“文革”等因素影响 GDP 几无增长 D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势头12由左下图可知 ( ) A浦东新区优先发展农业B浦东新区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C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基地D浦东是中国 20 世纪末期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13美国经济学家西

7、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 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 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 。按照其观点,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19531956 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4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 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 ,1998 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这种 变化反映出 ( )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

8、要计划D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151980 年 8 月,原温州市革命委员会转发了市工商局关于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全面整顿、登记、发证工作的报告的通知,1 844 位个体户统一领到了营业执照,成为温州乃至全国第一批具有合法身份的个体户。这说明( ) A温州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C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D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占主体地位16(2014浙江杭州二模)1978、1997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 77.6 22.41997 25.5 38.1 17.9 18.5上表

9、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D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17 “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中国不断为世界创造惊喜并不断地在国际场合上发出自己清 晰有力的声音。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 1979 年打开的第一扇窗 则是我们永远需要铭记的。 ”第一扇“窗”是指(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深圳出口特区C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D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81985 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颁布,规定开始 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

10、,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此项政策( )A承认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并行发展B全面否定了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成果C标志着农村经济进入商品经济发展阶段D农村经济活动开始以市场调节为主191991 年底到 1992 年,社会上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了国有企业思想动荡。这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奋斗目标B国有企业改革在摸索中逐步走向市场C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D民众完全接纳市场经济理念20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 度。于是,有官员将计划内商品卖给黑市,从中赚取差价,

11、 “官倒” “倒爷”正是在这种 背景中产生的。这种现象的解决主要靠( ) A严格国家价格管控 B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C加大反腐败的力度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211992 年 4 月 8 日, 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 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 该书( )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22据统计,1997 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企

12、业 4 947 家,从业人员 4 200万 人,三资企业 23.6 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 68 万家,注册资金 17 302 亿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 B所有制结构已根本改变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 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23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 ”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4.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 20 世纪 70

13、 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 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该契约订立反映( ) 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势在必行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农民分田到户违背了当时政府的土地政策A. B.C. D.25. 1982 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 。温州第一批 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 年邓小平第一次南方谈话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 )A.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14、B.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6. 1983 年中国政府推出了“以税代利”政策。大中型企业要求将其 55%的利润交作税收,小企业则按照分成八个等级的税则表纳税,这样就切断了国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材料中的举措推动了 ( )A.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B.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C.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 D.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

15、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28.1992 年初,邓小平谈道:“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论断 ( )A.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B.成为中共十四大召开的理论先导C.宣告中国改革开放新格局开始形成D.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29. 1979 年 11 月 26 日,邓小

16、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报纸仅刊登了一条不足 200 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 。对邓小平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 ) A.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C.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D.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301985 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 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 1%,工资总额增长 0.3%0.7%,最多不得超过 1%。这一规

17、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311978 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 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 ,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 ,即供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 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要求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时,人们议论纷纷,一些人感叹说“辛辛苦苦三十年

18、,一夜回到解放前” 、 “不但是资本主义要复辟了,地主富农也要回来啦” 。产生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 ) A当时大多数农民衷心拥护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B担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C没有认识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是土地属于集体D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仍旧根深蒂固,束缚人们的思想3319 世纪末的对外开放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最本质的区别是( ) A开放的对象不同 B开放的方式不同C开放的地区不同 D开放的前提不同34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纱照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 服饰的变化 发式的变化 礼仪的变化 是否缠足

19、的变化A B C D35中国某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这一婚姻法应颁布于( ) A民国初年 B新中国建立之初 C改革开放后 D维新变法时期36 “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躬。 ”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37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上海外滩西侧各种欧式风格建筑群。作为重要文化遗产的外滩建筑群形成于近代,是上海百年历史的缩

20、影。表明近代上海的突出特点是( )A殖民主义色彩浓厚 B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C崇尚西方建筑文化 D国际文化交流活跃3819 世纪 60 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 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391949 年开国大典,北京居民观礼时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 ( )。自行车 有轨电车 公共汽车 地铁 A B C D40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21、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A B C D41学习了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 ) A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的最大阻碍B铁路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一开始就得到清政府的支持C列强把铁路修到哪里,就把侵略势力延伸到哪里D近代交通与通讯的艰难发展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后,它才能健康发展42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来他到与之相邻的第一家中国从事江海运输业的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 ) A广州 B天津 C上海 D福州43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

22、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离别:“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所反映的是(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44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A “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专为游观而发”B “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章处理”C “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D “男女杂坐,不以为嫌”45“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 所为,不相闻问,则有

23、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这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材料中的“喉舌”强调的报刊具有( )A权威性 B准确性 C娱乐性 D沟通性462011 年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 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 1920 年年度事件的是 ( )。 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47 创刊于 1861 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

24、有阻滞。 ”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 , “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 ”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大众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48.19 世纪 70 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 ”诗中所提到的“纸”是(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49下列有关标题,出现常识性错误的是( )A 申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B “我与电视”征文启事纪念中国电视诞辰 53 周年C “二五”计划为我国互联网指明方向 D 影像中的京剧纪念中国电影诞生 106 周年50清末民间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 ,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 ) 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文化教育日渐衰落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