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自编教材系列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A Course in Two-way Translation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刘彦仕 编著 一 、 理 论 篇第 一 章 中 西 方 翻 译 简 史 与 西 方 翻 译 理 论第一节 中国翻译史简述 .1第二节 西方翻译理论史简述 .2第三节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4第 二 章 翻 译 基 本 知 识第一节 翻译的类型 .7第二节 翻译的标准 .11第三节 翻译的功能 .12第四节 翻译的过程 .13第 三 章 英 汉 语 言 对 比第一节 语序对比 .14第二节 句型对比 .15第三节 思维方式与语言形态对比
2、 .16第 四 章 翻 译 与 文 化第一节 文化差异与不可译 .21第二节 归化与异化 .22第三节 文化意象的处理 .23二 、技 巧 篇第一节 移植 .32第二节 增减 .32第三节 转换 .37第四节 拆分 .42第五节 合并 .43三 、实 战 篇第一节 时政翻译 .50第二节 旅游翻译 .52第三节 产品说明书翻译 .55第四节 求职信、招聘翻译 .55第五节 广告文本翻译 .55第六节 专业八级翻译 .59英汉互译考试样题 .62 1一、 理论篇第一章 中西方翻译简史与西方翻译理论翻译学是一门研究翻译的科学,其研究建立在人文社会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翻译学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
3、质,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语言学、文学、文化学、心理学、文体学、历史学、人类学、符号学、思维科学、神经科学、阐释学、逻辑学、哲学、社会学、方法论、传播学、知识论、美学以及系统科学等,但并不隶属于其中任何一门学科。在一些西方国家,翻译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将翻译学发展为独立学科的设想也正在成为现实。翻译学的研究范畴涵盖众多不同的领域:中外翻译史;译语文化中的翻译研究;翻译与语言学研究;翻译与诗学研究;翻译教学理论和教学内容的研究等。此外,随着我国翻译产业的形成与快速扩张,对于翻译产业的研究以及翻译管理人才的培养也都将会成为今后翻译研究的热点。第一节 中国翻译史简述礼记王制篇中说,
4、中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北方曰译” 。据考证,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活动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了。根据我国翻译史上出现过的五次翻译高潮来加以划分,即从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后到五四运动或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新文学翻译,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大发展时期。佛经翻译巨匠玄奘(602 664 年)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 年 ),玄奘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贞观十九年,他携带 657 部梵文佛经返回长安,在大慈恩寺内领导众多弟子从事佛经翻译。他不但把佛经从梵文译
5、成汉文,而且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介绍到国外的中国人。玄奘翻译的特点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他提出了“五不翻”原则,强调翻译既需要忠实准确,也需要通俗易懂。此外,玄奘还完善了译场,设立了诸如译主、证义、证文、度语、笔授、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呗、监护大使等众多的翻译职司。佛经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了口译、笔录相结合,中外译者相结合的集体翻译方式。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尤其是初期和中期) ,由外国僧人口授、本国僧人笔录是翻译的主要方式。这种口译笔录相结合的合作翻译方式,既有利于相互磋商,也便于汇集众人的智慧和学识以及不同文化思维的优势,因而一直沿用至明清两代的科技翻译,甚至
6、是晚清时期的文学翻译(比如林纾就是采用通晓外语的留学生口述、自己笔录的方式进行翻译的 )。明末清初时期(1582 1773 年) ,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耶稣会教士以“科学传教”和“儒教合一”为名,携带科学书籍闯入了长期封闭的中华大地,并翻译了西方的科学和宗教书籍,从而引发了一次科技翻译高潮。当时从事科技翻译的既有徐光启、李之藻等一批本国学者,也有先后来华传教的西方耶稣会教士。较为著名的科技译著包括意大利人利玛窦和徐光启于 1606 年合译的几何原本 、意大利人熊三拨和徐光启于 1612 年合译的泰西水法 、葡萄牙人傅泛际和李之藻于 16231630 年期间合译的 名理论等。清末民初 即从鸦片战争
7、后至五四运动之前这一时期,见证了我国的西学翻译高潮 。2这 一 时 期 最 为 著 名 的 翻 译 家 非 严 复 莫 属 , 其 次 还 有 梁 启 超 和 林 纾 等 人 。 严 复 (18531921 年)是我国翻译史上明确提出翻译标准的第一人。他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信、达、雅”这三条翻译标准是严复为 20 世纪初我国翻译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林纾(1852 1924 年)是通过翻译将西方文学作品介绍给我国读者的第一人。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在 1897 年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此后,他共
8、翻译了 170 余部西方文学作品,总字数高达 1200 万,其中最著名的有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 王子复仇记(Hamlet)、 撤克逊劫后英雄略 (Ivanhoe) 和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等,因而被誉为我国 文学翻译的奠基人。林纾本人并不懂外文,而是与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形式进行翻译,实在令人拍案称奇。20 世纪初,在蓬勃发展的五四新文学运动推动下,我国的文学翻译进入了翻译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成为继西学翻译之后的另一次翻译高潮。这一时期的文学翻译作品无论是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影响范围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出现了诸如鲁迅、瞿秋白、梁实秋
9、、曹靖华、朱生豪和傅雷等一大批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到 1966 年期间,傅雷和钱钟书分别以“神似”说和“化境”说对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 世纪 80 年代初,大量的西方翻译理论被介绍到我国,比如奈达的翻译科学探索、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纽马克的翻译教程等,其中奈达有关翻译的著述最多、最系统,因此所产生的影响也最大。进入新千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开始以多元视角来审视和进行翻译研究,以期使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活动具有更多的指导意义。毋庸置疑,当前是我国翻译理论史上最为重要、最具发展潜力的新时期。第二节 西方翻译理论史简述西方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
10、到 2000 多年以前。72 名犹太学者于公元前 3 世纪在埃及的亚历山大翻译的圣经旧约全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一部译作。但就欧洲本土而言,公元前 250 年里维乌斯 安德罗尼柯(Livius Andronicus,公元前 284公 元 前 204 年) 翻译的拉丁文的荷马史诗 奥德赛被认为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一部译作。在西方翻译史上曾先后出现过六次翻译高潮。第一次翻译高潮或者说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出现在公元前古希腊衰落、罗马帝国强盛时期。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叶。 第三次翻译高潮是 1112 世纪(中世纪中期),西方翻译家云集于西班牙的托莱多,将大批希腊典籍从阿拉伯
11、语译为拉丁语。托莱多翻译院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翻译活动持续长达 100 年之久,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基督教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友善接触时期。文艺复兴( 公元 1416 世纪)是西方翻译发展史上的又一大高潮,成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并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17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上半叶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五个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古典作品和近代作品的翻译( 包括东方文学作品) 。第六次翻译高潮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范围从单纯的文学宗教翻译扩展到科技、经济、法律、商业等,规模从文学家、神学家从事翻译转变为受过专门训练的职业译员代之,出现了专门的翻译高等学院、国际译联、机器翻译和翻译学科
12、(翻译学 )等发展形态。西方至今仍处于这一翻译时期的延续。在公元前 46 年 公 元 前 44 年之间,古罗马的哲学家和翻译家西塞罗(公元前 106公元 前 43 年) 先后发表了论最优秀的演说家 和论善与恶之定义 两部著作,其中有关区分“解释员翻译”到“演说家翻译”的论述被认为是开创了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先河。此后,众多具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在西方先后出现,其中包括中世纪但丁的“文学不可译”3论,文艺复兴时期路德的“人文主义翻译”观,法国多雷的“翻译五原则” ,17 19 世纪法国巴托的“准确翻译”论,英国德莱顿有关直译、意译和仿译的“文学翻译三分法”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德国施莱尔马赫
13、的“翻译区分论” ,洪堡的“语言哲学观”和“可译与不可译”理论,20 世纪苏联的费道罗夫、英国的卡特福德、法国的穆南等的翻译语言学理论,美国雅可布逊的“翻译三类分”理论,苏联列维、加切奇拉泽的文艺翻译理论,法国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的“释意”理论,美国奈达的等效论和“交际”理论,以及诸如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综合法、文化构建理论、对比篇章语言学理论、功能翻译理论、翻译语用学理论、翻译教学理论等众多其他翻译流派的理论。这些理论极大地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涵,并为翻译学的学科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著名美国学者乔治斯坦纳认为,西方翻译理论史大体上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从古典译论开始到 18 世纪末期英国翻译
14、理论家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的发表,第二时期从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到 20 世纪中叶,第三时期(其标志是翻译语言学派的兴起 )从“二战”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第四时期(其标志是新兴学派林立,跨学科研究蓬勃发展 )从 20 世纪70 年代至今。我国的学者认为,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大致地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翻译学阶段” ,从古罗马的西塞罗区分“解释员翻译”到“演说家翻译”起到 1959 年。第二阶段为“现代翻译学阶段” ,从 1959 年罗曼雅科布逊发表翻译的语言学问题观(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开始到 1972 年。第三阶段为 “当
15、代翻译学阶段” ,从 1975年霍尔姆斯正式发表论文翻译的名称和性质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开始至今。传统翻译学阶段成就了众多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其中英国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佛雷泽泰特勒(1747 1814 年)的学术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他的翻译理论专著 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在英国和西方翻译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泰特勒在该书中首先对“优秀的翻译”作出了定义,然后提出了翻译的三大原则:即复写原作思想,风格手法与原作同一,具备原作的通顺。这对后来有关“忠实”
16、和“自由”(即“直译”和“意译”)的讨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代翻译学阶段”中的重要翻译理论家包括雅科布逊、奈达、卡特福德、威尔斯等。布拉格语言学派(Prague School)创始人罗曼 雅科布逊 1959 年发表的翻译的语言学问题观首先将语言学、符号学引进了翻译学,他把语言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号翻译” 。1963 年法国语言学家穆南发表了翻译理论问题 ,科学地考察了翻译的“可译性”问题,指出翻译的障碍主要来自文化背景、句法结构、文体障碍三个方面的差异,因而认为翻译活动是可能的,但成功是相对的。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于 1964 年出版了学术专著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
17、ce of Translating),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科学的旗号。奈达是一位多产的翻译学者和理论家,迄今为止共出版学术著作(包括合著)40 多部,发表论文 200 多篇,是当代西方成果最为丰硕、影响最大的翻译理论家之一。1965 年,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发表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提出“描写性翻译”并阐述了翻译的性质、类别、对等、转换和限度等问题(把现代语言学新思维运用于翻译研究),开拓了翻译研究新途径。卡特福德的理论受益于弗斯 (18901960 年) 的翻译理论和韩礼德的系统语法,前苏联翻译理论学家费道罗夫发表了翻译概论提
18、出了“等值翻译” 。德国翻译理论家威尔斯发表了翻译科学:问题与方法 ,又译翻译学的问题与方法(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他与乔姆斯基观点相似,认为人类的语言在语法、语义等方面存在着“共性” ,从而构成了翻译的基础。欧美语言学派的“翻译科学”论可以说是植根于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西方翻译理论第三阶段即“当代翻译学阶段”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学科意识。霍尔姆4斯是“翻译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翻译学的名称和性质一书中着重探讨了翻译学学科的名称、性质、范围等内容,第一次勾勒出翻译学的学科结构框架。1981 年,纽马克出版了翻译问题探讨
19、(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一书,提出 “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认为应当借助逻辑学、哲学、语言学来制定翻译规则。他还于 1976 年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The Theory and Craft of Translation)一文中描述了“意义走失”现象,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造成的,其根源在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但也有个人的因素。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理论界开始崛起并逐步上升到主导地位。受此影响,一大批学者开始从各自不同的文化研究角度审视翻译问题,并逐渐开始形成翻译研究中的文化学派。玛丽斯内尔霍恩比
20、的文章中建议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们抛弃其“唯科学主义”的态度,把文化而不是文本作为翻译的单位,把文化研究纳入翻译理论研究之中。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雷勒弗菲尔认为,玛丽斯内尔霍恩比的这一提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在翻译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场变革,即他们所称的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 。1990 年,巴斯奈特和勒 弗菲尔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问世,正式标志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的开始。第三节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在从公元前 3 世纪至今的 2000 多年发展期间形成了众多的翻译理论流派。中外翻译学者都曾对西方翻译理论进行过流派划分,以期把握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一种方法是将西方翻译
21、理论划分为四个基本学派:即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理论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根茨勒把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张南峰和陈德鸿在其编辑的西方翻译理论精选(2000) 一书中划分出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和解构学派六大流派。李文革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2004)一书中将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划分为七大流派:文艺学派,其中包括西方翻译理论中的文艺学派和俄国翻译理论中的文艺学派;语言学派,其中包括布拉格学派( 又称功能主义或功能语法学派) 、伦敦学派( 后称新佛斯学派)、美国结构学派 (下属人
22、类语言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转换生成学派等) 、交际理论学派、德国功能学派和前苏联语言学派; 翻译研究学派,其中包括早期翻译研究学派、多元系统学派、描写学派、文化学派、综合学派、女性主义、 “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阐释学派,其中包括施莱尔马赫的两种翻译途径、斯坦纳阐释学翻译途径、海德格尔和迦德默尔阐释学理解观;解构学派,其中包括“延异”解构主义、 “纯语言”解构主义和韦努蒂的翻译策略;美国培训班学派;法国释意学派。(一) 规定性翻译理论(二)描写翻译理论(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四)功能对等原则 动态对等原则(即功能对等原则 (the Principle of Functional E
23、quivalence)的前身) 为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提出,是一种强调在翻译过程中重视各种交际因素和文化因素以及读者反应的翻译理论,在西方和我国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根据奈达在 1964 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对动态对等所下的定义,动态对等翻译要求“译者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逐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5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就此而言,翻译必须达到四个标准:达意;传神;措辞顺畅自然;读者反应类似。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重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或寻求形式对应。奈达认为,采用动态翻译的译
24、者可能比采用直译的译者更忠实于原文,因为前者可以更全面、更充分地理解原文的意义。他指出,运用增添、省略、转换等策略对原文意义加以解释,有可能更好地保持原文意义的完整性。在 20 世纪 80 年代,奈达对动态对等加以修正,将其改称为“功能对等” ,因为他认为以前提出的“动态对等”过于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优于形式上的一致,有失偏颇或会令人产生误解;而“功能”二字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形式,着重于翻译的内容和结果,因而比“动态”更为合理。在 20 世纪 90 年代,奈达在 语际交际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进一步完善了“功能对等”理论,提出了“最高层次对等”和“最低层次对等” 。最高层次对等是指译文达到
25、高度的对等,使译语读者和源语读者在欣赏和理解时可以产生基本相同的反应,而最低层次对等是指译文达到充分的对等,使译语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源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五)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Approach to Translation)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德国,其创始人为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林娜 赖斯,其他主要代表人物还包括汉斯 威密尔、贾斯塔霍尔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等。赖斯在 1971 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首先提出翻译功能论,把功能类型这一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她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认为理想的翻译是目的文本和源语文本在思想内
26、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但是翻译实践使她也认识到在有些方面很难实现等值,而且有时也是不应追求的。翻译要求的特殊性意味着译文与原文的功能有时并不相同,因此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作用而不是对等原则。赖斯认为,文本类型有助于译者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因此,她将文本分为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种基本类型。信息文本的主要功能是向读者传递信息,所以语言和文体的选择要为此功能服务;表达文本除传递信息外,还通过文体选择产生美感,译者应考虑如何传递其美感。呼唤性文本具有超语言效果,而内容和形式则处于从属地位。因此,为达到同样的效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需要改变原文的内容和文体特征。
27、赖斯的学生、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则彻底地摆脱了以源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翻译功能学派的核心理论 翻译目的论。 弗米尔认为,翻译与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也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行为。翻译行为往往发生在具有不同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文化背景之中,因此翻译并不是语言之间简单的对等转换。翻译目的论关注的重点不是译文与原文之间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而是强调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即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是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的。在弗米尔“翻译目的论”的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提出了翻译行为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用于达到特殊目的的复杂行为,并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
28、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针对功能翻译理论的缺陷,另外一位功能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提出了翻译的功能加忠诚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对翻译过程中的各方参与者负责,竭力协调好各方关系,进而兼顾翻译发起人、译语读者和原作者三方面的利益。功能翻译理论根据文本的指称、表现、呼唤和交际四种功能,将翻译分为文献式翻译和工具式翻译两大类。文献式翻译以再现原文为目的,类似于传统的直译,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包括隔行对照翻译、直译、语文式翻译和异化式翻译等。工具式翻译以实现原文功能6为目的,类似于传统的意译,主要采用功能相等翻译、功能相异翻译和同质翻译等。功能翻译理论
29、的理论创新在于突破了结构主义的“等值”翻译观,打破了传统的单向度的翻译研究视角,并把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原文和原文作者转向译文和译文读者。它强调应该从翻译的功能和目的出发,根据具体的翻译目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或方法。此外,功能翻译理论对于译者培训、文学翻译、翻译批评都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并且对译者的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翻译目的论 德国翻译功能学派学者弗米尔于 1978 年发表了普通翻译理论框架(A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一文,首次论述了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的基本原则和规则。此后
30、,翻译目的论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并被应用到诸如翻译人员培训、口译、文学翻译、儿童作品翻译和新闻翻译等领域。翻译目的论从人类行为理论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翻译活动,认为翻译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意图性,是一种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人类交际活动。翻译的意图性在于帮助那些由于语言障碍而无法交际的人们实现交际活动。弗米尔强调,翻译目的论所指的意图性并不是说一种活动本身具有意图,而是指活动的参与者认为或解释为有意图;翻译活动的意图主要与译者或翻译活动的发起者有关。翻译目的论将翻译视为一种人际间的互动活动,涉及译文发起者、译者、原文作者、译文读者和译文文本的使用者等。翻译活动的发起者确定翻译目的并
31、规定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其中包括: 文本功能;译语文本的接受者; 接受文本的时代及地点;传播文本的媒介;生产或接受文本的动机等。弗米尔认为译文接收者对于翻译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任何有关译文接收者的信息对于译者来说都很重要。翻译目的论的三项基本规则分别是目的规则(Skopos Rule)、连贯规则(Coherence Rule) 和忠实规则(Fidelity Rule)。翻译目的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原则,并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类:译者的基本目的;译文文本的交际目的;特定翻译策略或手段要达到的目的。但是, “目的”一词主要是指译文文本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连贯规则要求译
32、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规则要求译文和原文之间应具有连贯性,即相当于传统翻译理论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这三条规则的关系是:忠实规则服从于连贯规则,而这二者都必须服从于目的规则。翻译目的论认为,诸如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意识形态、居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和文学规范等译语文化语境会对翻译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制约着翻译材料的选择、翻译目的的确定、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译文文本的生成以及译文文本在译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作为翻译活动中重要的参与者,译者首先需要研究分析翻译要求在法律经济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可行性和确定翻译的必要性,然后再根据翻译要求将原文文本翻译成符合译语功能的译语
33、文本。(七)多元系统论(八)社会符号学翻译观 (九)语用翻译 (十)关联理论(十一)接受理论 (十二)解构主义翻译观 (十三)释意理论(十四)语篇翻译(十五)阐释学7(十六)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十七)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第二章 翻译基本知识第一节 翻译的类型 Definition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What is “to translate”?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翻译是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Taken literally, it ca
34、n be given four meanings, according to concrete contexts:1. translating: the process2.a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ed text3. translation: the abstract concept which encompasses both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and the product of that process;4. translator or interpreter: the person who does the work of
35、 translating or interpreting.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is:1.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cross-linguistic, cross- cultural and cross-social communication.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2. Translation means the conversion of an expressio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To say it plainly, translation is an art
36、 to reproduce the exact idea of the author by means of a language different from the original翻译指的是将词句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简单地说,它是用与原作不同的语言将作者的真正意思准确地复述出来的一种艺术。3.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
37、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在文体上。 By E. Nida 4. “Translationserves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 transmitter of culture, a techniqu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a source of personal pleasure.” “It has the special purpose of demonstrating the learners
38、knowledge of foreign language.”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by Peter Newmark (2001): Summarization: We may venture to define translation as follows:Translation is a communicative act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chieved through selecting the nearest equivalent in the target language for
39、 message units in the source language. 8“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是将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是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思想的一种跨语言性的社会实践活动。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ng is the art of recomposing a work in another language without losing its original flavour. - Columbia Encyclopedia Translating is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