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州市农业委员会 2015 年部门预算部门概况(新)第一部分苏州市农业委员会概况一、主要职能根据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府办2010 98 号文件 规定,苏州市农业委员会主要职责是:1拟订种植业、林业、园艺业、畜牧业、渔业、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各产业(以下简称农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2贯彻执行农业法律法规和各级支农扶农政策;组织拟订有关农业的地方性政策、法规、规章草案;指导监督农业行政执法工作。3组织编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协调有关扶持政策落实。 4负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预测并发布农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加强农产品产需调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
2、有效供给和总量平衡、结构合理。 5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业的技术标准;指导实施名特优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和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2 -6组织拟订农业的科研、培训、技术推广及其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组织重大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的遴选及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7负责生态农业建设;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市湿地保护工作,负责全市湿地的规划、保护与管理;指导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工作;负责保护和提高耕地的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8拟订农业资源、宜农滩涂和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规划并组织实
3、施;负责农业系统外经外贸工作;组织有关农业项目对外招商引资等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9拟订林业产业体系建设规划和森林资源保护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农村绿化工作;负责森林资源和林地、林权的管理;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森林防火工作,指导森林公安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木材加工业管理工作。10依法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种畜禽、种鱼苗、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许可与监督管理;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组织、指导和监督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的防治、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以及动植物的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11承担综合协调全市江、海、湖、河等渔业水域的监测、科研、开发利用和渔业管理的责任
4、。负责全市渔业生产指导、疫病防控指导和渔业资源评估、监测、增殖、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工作;负责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和渔船检验工作;组织指导渔业- 3 -安全生产、渔业无线电通信管理工作;协调渔业纠纷,调查处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12负责城区农产品基地的规划、开发、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参与城区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的网点布局规划和新建批发市场的审批;负责城区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的征收、管理和物价调节基金的使用预算,监督检查使用情况。 13负责农机安全生产,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农机系统技术监督管理;负责农机维修行业管理及网络建设;负责农机安全技术检验、核发牌证和农机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防灾抗灾农机用油计划
5、申报、分配、监督和抗灾救灾机具的调度;负责农用柴油市场的协调和监管。14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二、苏州市农业委员会 2015 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 四化同步” 发展战略,全面深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推动城乡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按照“生产 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要求, 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功能,发挥农业价值,打造新型田园业态,着力将苏州现代农业建设成为市场保供的
6、农业,精致高效的农业、宜居生态的农业、机制创新的农业、有文化内涵的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确保全省领先优势。- 4 -(一)着力打造市场保供的农业以服务城市、最大限度满足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着力抓好“ 米袋子” 、“菜篮子” 、“果盘子”等生产,完善市场调控手段,保证一定的自给率。1. 优 化“四个百万亩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守住“四个百万亩” 底 线,建立长效管理办法,确保“ 四个百万 亩” 生 态空间总量不减少。依托 “四个百万亩”落地上图成果,加快完成镇、市(区)、市三级“ 四个百万亩”产业发展规划,实现“ 四个百万 亩” 空间和
7、产业的规 划全覆盖,全市“一盘棋”发展。二是稳定主导产业规模。按照“产 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着力打造以 优质 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和现代畜禽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2015 年确保水稻面积 110 万亩以上、单产 600 公斤以上,新增、改建提升设施“菜篮子” 基地 4000 亩,常年蔬菜地达到 35 万亩。三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营销,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苏州市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创新产销对接模式,引导直供直销、物流配送、网络营销等销售模式。2015 年规模以
8、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 3 倍以上。2注重农产品质量,保障城乡居民“舌尖上” 的安全。严格落实“ 四个最严” 标准要求,确保不 发生区域性、系 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坚持严格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产出- 5 -来” 和 “管出来 ”两手硬,农产品质量监管要覆盖到粮油、水产、蔬菜、畜禽等各个产业,逐步延伸到老百姓餐桌的每一个产品,各个环节要做到有标准、有人管、无漏洞,努力构建“科学合理、职权明确、全程可控、安全长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断扩大符合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大力推进“三品一标” 认证 ,积极培育 “三品”品牌,2015 年种植业、渔业的“三
9、品” 比重分别达到 35%和 57%。加快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乡镇和规模基地检测能力建设,促进乡镇监管队伍专职化,健全村级协管员队伍,提升基层监管水平,确保每个村有 1 名农产品质量协管员。全面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加强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强化畜禽屠宰监督管理。3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一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标准化鱼池建设。按照“灌排设 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产出效益较高”的建设标准,逐步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适应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设施。加强耕地质量建设,采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合理耕作等技
10、术,对土壤进行全面改良,提高优质耕地比例。2015 年新增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面积 10 万亩。二是推进设施农业提挡升级。科学规划设施农用地,合理建设农机库、晒场、粮食仓库等农田生产辅助设施,提升服务能力。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设施渔业、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等高效设施农业,扶持推广蔬菜温室大棚、防虫网、遮阳网和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滴灌等,推- 6 -进水产微管增氧、尾水处理等设施设备,鼓励发展“发酵床” 等生猪大中型规模健康养殖。2015 年设施园艺、设施渔业比重分别达到 20%和 26%,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到 80%。三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巩固提高粮食生产种植机械化水平,加快发展蔬菜、果品等园
11、艺业的特色农机,2015 年综合农机化率达到88.5%。(二)着力打造精致高效的农业坚持科学规划,积极发展精致高效的标准化农业,切实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1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优化提升国家级和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拓展园区内涵,提升建设水平,真正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产学研联动机制,打造土地、融资、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支撑性平台,引导产业集聚、布局优化,聚焦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新型种养方式和经营模式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创新园区管理方式,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政府行政推动,提升园区综合竞争能力。继续开展市级园区的认定工作,2015 年新增农
12、业园区面积 10 万亩,园区总面积达到 105 万亩。2提升科技农业发展水平。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市场竟争能力。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生物农业、种源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品牌农业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形成一批- 7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强化创新成果与产业基地的无缝对接,逐步建成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着力构建“一主多元” 农技推广体系,探索建 设以产业特色相适应的区域性基层农技
13、推广机构,健全“一村一名农技指导员”制度,加 强 基层农技员培训教育,全面提升服务指导能力。2015 年实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8%。3突出现代种业发展。深入推进种业体制改革,激发种业发展活力,突出种业对现代农业结构调整、转变方式、提质增效的引领作用。加大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制订出台保护政策,加强对水稻常优系列新品、苏太猪、太湖鹅、阳澄湖太湖大闸蟹、香青菜、水八仙、东山枇杷、碧螺春茶叶等资源的地域保护。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大农业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加快水稻、蔬菜、果茶、畜禽、水产新品种创新步伐,选育推广一批市场需要、特色鲜明、优质稳产、适合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实
14、施畜禽良种工程,稳定发展生猪、家禽产业,支持规模达标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4推进“智慧 农业”发展。要以推进生产 智能化、营销网络化、管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决策科学化为重点,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重点培育与整体提升统筹考虑,将信息化要素注入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逐步构建一个与苏州经济社会相适应、与现代农业相协调的农业信息化发展体系。- 8 -重点启动实施“三年行 动计划” ,新增以 农田环境检测、智能化生产调节和控制、远程在线监测等为重点的物联网示范基地 10 个左右,建成市级中控中心和现代农业数据中心,建成“农业地
15、理信息、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业综合执法”等 7 个服务管理系统。2015 年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 70%以上。(三)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农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让农田成为城市气候调节器,让农业成为城市之间的生态屏障,让农村成为城乡居民休闲度假的后花园。1加强“绿 色苏州”建设。一要科学推进 造林绿化。要认真研究树种在哪里、种什么树?结合优化完善“四个百万亩” ,以森林公园、沿水绿廊、农区林网、农村集中居住区绿化、工业园区防护林为重点,加快形成一网、多轴、群园镶嵌的生态绿化空间格局,2015 年确保完成新增林地、绿地 2 万亩。二要切实稳定林地保有量。严格执行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格
16、落实林地保护生态红线,坚持林木采伐限额和林地征占用定额制度,建立健全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动态管理机制。三要加大公益林保护力度。稳步推进公益林保护进程,把符合条件的环太湖、环阳澄湖、沿高等级公路、沿铁路绿色通道及大型生态片林纳入市级以上生态公益林,使全市生态公益林保有量逐年上升,结构不断优化。四要加大森林抚育力度。以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丘陵山区、沿水绿化长得过密的低效林为重点,优化森林、树种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自身“免疫力” 。加大 乡土树种的保护利用,结- 9 -合全市美丽村庄建设,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村庄绿化。五要抓好森林防火。严格执行森林防火责任制,严格落实各项防火措施,提高预警预防
17、、应急指挥和扑救综合能力,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2加大湿地保护管理力度。要按照重要湿地、一般湿地面积不减少,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数量和水平保持全国领先的要求,切实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充分发挥湿地生态效应。一要提高自然湿地保护率。对已认定的市级重要湿地,要从抢救性保护的要求出发,具备条件的,加快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不具备条件划建自然保护区的,要通过建立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等形式加强保护管理。做好依法保护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守湿地保护生态红线,坚决遏制擅自围垦、圈占、填埋湿地等违法行为的发生。2015 年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 50%以上。二要加快市级湿地公园建设。加大省级
18、、国家级湿地公园晋级力度,推进市级湿地公园创建,努力提高全市湿地公园数量和水平,提升水平,彰显特色。三要着力拓展湿地综合功能。突出湿地生态功能,加大湖滨带、入湖河口、重要湿地沿线湿地恢复力度,建设示范工程,带动全市湿地恢复工作的开展。3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坚持“农林牧副渔并举,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原 则,在调查研究的基 础上,搞好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广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一方面要注重总结传统农业中适于生态农业、为广大农民熟悉和接受的经验和措施,大力推广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种养结合、农- 10 -牧结合等生态种养模式。另一方面要加紧研究先进的生态农业新技术,推广光解膜、
19、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技术模式。要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转化利用,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推进原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应用。2015 年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97%。落实属地责任,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场(中心)建设。 4切实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一是从严控制化肥农药使用。强化指导,引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慎用激素。控制氮肥的施用量,调整氮、磷、钾的施用比例,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使用农家肥、新型有机肥、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切实加强农药生产、销售与使用的有效管理与监督。2015 年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达到 95%以上。二是切实减轻养殖业污染。建立完善畜禽养殖环境标准体系,按照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科学划定禁养区,依法限期关停和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规模化养殖场要全面实施排污许可、排污申报和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不能达标的养殖场要限期治理。同时,积极争取国债资金,以规模化养殖场为重点,加大农村沼气推广力度,确保补助资金落实到位。三是推进土壤污染监测和生态修复,探索利用物理修复、生物修复等新方法,改变耕作制度,调整作物品种,调控土壤质量。(四)着力打造机制创新的农业从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上谋求创新,破解矛盾和难题,促进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