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泰州市现代农业发展 “十三五 ”专项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泰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快速转型,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根据江苏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十二五”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全市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方向,突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功创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国家农业科技园
2、区”。保供增收与产业发展。粮食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单产多年位居全省前列,2015 年全市粮食总产、单产分别达到329.35万吨、501.9 公斤/亩,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4.95万吨、18.03公斤/ 亩;“菜篮子”产品生产极大丰富,菜肉蛋奶鱼供应充足,2015年全市蔬菜、肉类、牛奶、淡水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分别为609公斤、52公斤、10 公斤、77公斤,分别比 “十一五”期末- 2 -增加160 公斤、 6公斤、2.5 公斤、13公斤;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一村一品”规模不断壮大,获批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个;农产品加工特色鲜明,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大
3、幅增加,突破万元大关,连续多年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10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76%,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081。科技创新与设施装备。良种良法推广加快,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生产中应用,优质高产多抗品种迅速扩大,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成功培育“苏姜猪”新品种。成立省农科院泰州农科所(泰州农业科学院)。突破水稻种植机械化、秸秆机械化还田等关键环节,2015年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1个百分点。为农信息服务进一步创新,全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58%。农业综合开发持续加强,“十二五”期间全市建成
4、高标准农田45.95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比达到58%,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力度不断加强。建设部、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27 个、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6 家。2015年全市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达到13.2% ,比 “十一五”期末提高8个多百分点;设施渔业面积比重达到26%,率先达到省定现代化指标。- 3 -质量安全与生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建成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新获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三品”1818个,种植业认证“三品”产量占比达到30%,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4个百分点;基本建成以全市农畜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的市、市(
5、区)、乡镇、基地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常态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作物秸秆禁烧禁抛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取得突破;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控大力推行,化肥及农药用量不断下降。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进一步加强。“绿色泰州”成效显著,森林资源总量质量快速提高,2015年全市林木蓄积量达到208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23.1% ,比“十一五”期末上升6个百分点;休闲观光等农业功能进一步拓展,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泰兴银杏栽培系统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兴化、姜堰先后获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主体培育与机制创新。现代农业园区加
6、快发展,获批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认定56个市级园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不断加强,“十二五”期间全市培训农民63.7万人、175万人次,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度达到30.52%。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05万亩,占家庭承包面- 4 -积的60.3%;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达到 2.2万家,其中工商登记及认定管理的家庭农场3561家,纳入政府优先扶持目录的专业合作社614 家。植保、农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工商注册植保(农机)服务组织达到350个。成立全国首家地市级以服务家庭农场为主的专业社会团体泰州市家庭农场服务联盟,首批吸纳会员653个。姜堰农业改革与建
7、设试点绩效评估位居全国前列。(二)“十二五”基本经验坚持推进工作思路创新,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突出理念创新,创新发展载体,谋划发展新路,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突出示范引领,坚持推进园区化建设,作为泰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创省级园区,评市级园区,规划建设城北现代农业走廊,加快了泰州农业转型升级步伐。突出重点推进,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总目标,加大行政推动,突破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坚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高产高效同步、生产生态协调”,推进农业科技整合集成和
8、转化推广应用,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模式,保证了粮食连年增产、农业连年丰收,奠定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坚实- 5 -基础。坚持推进管理服务创新,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强化为农服务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公益性服务,放活经营性服务,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贯彻“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方针,为农产品的生产安全、消费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坚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原动力。不折不扣地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加大改革推进力度,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9、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农民创新创造创业热情,激活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主体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三)“十三五”发展形势1面临的挑战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等农业生产的环境负效应,加剧了农业资源约束,生态环境承载明显超负荷,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更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区域布局与资源禀赋- 6 -条件不尽匹配,粮经饲结构不合理,种养业结合不紧、循环不畅,耕地地力下降与养殖业粪污未能有效利用并存。 农业农村人才
10、的制约日益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仍是泰州农业发展的瓶颈,农业产业在市场竞争格局中仍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农村实用型人才“青黄不接”。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农产品价格却弱势运行,导致农业比较效益持续走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刚性上升与农产品价格的“天花板”“触顶”,给农业持续发展带来双重挤压。 2发展的机遇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十三五”时期,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稳定器”的作用凸显,社会对农业重要性认识会进一步提高,农业的战
11、略地位将更加突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农业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将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发展方向将更加明晰。“十三五”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政策支撑等条件作用下,绿色高效农业、优化- 7 -农作物品质结构和农业产业升级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发展动力将更加强劲。“十三五”时期,泰州农业发展将会拥有更多重大发展战略叠加的战略红利,也有不少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倒逼推动和内在动力。信息化技术将渗入到农业各个领域,高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一大批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农业新品
12、种将加快推广,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要求,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保持农民持续快速增收为目标,着眼于农业效率和农业效益的提高,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化、生产规模化、组织合作化、农民职业化、环境生态化、服务社会化,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发展,走出一条有泰州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之路,推动泰州现代农业建设再上新台阶。(二)发展目标-
13、 8 -“十三五”时期,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亩产吨粮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到92%以上。供给保障明显提高。粮食总产稳定在325万吨以上,蔬菜总量360 万吨,实现肉类总产量30万吨、禽蛋产量15万吨、牛奶产量7 万吨,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3万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8%以上。农业结构明显优化。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以上,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21,农产品出口指数达到8%,种植业(渔业)“三品”比重分别达到55%、90%。基
14、础设施明显提升。建设高标准农田200万亩,设施园艺比重达到20%,设施渔业比重达26%以上。技术装备明显先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5%。经营主体明显强化。乡镇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5%,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达到80%,家庭农场经营比重达到50%以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50%以上。农业生态明显改善。林木覆盖率达到24%,林木蓄积量达- 9 -到230 万立方米,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达到85%以上。综合效益明显增强。单位农用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50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达到24300元。(三)主攻方向到2020年,在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实现“5个全面提升”: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将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强化园区建设,促进优势区域、优势企业集聚,推进优势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将大量初级产品、原料产品转化为市场终端产品,提高农业附加值。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健康农业,丰富现代农业发展内涵。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推进标准化生产,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推进基础设施
16、的标准化。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技术模式的标准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耕作制度,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全程机械化作业。推进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全面推- 10 -广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健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行动,加快农业机械、设施、智能“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推广应用,不断打通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关联环节,催生多种新兴业态。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突破生产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既要重视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又要推进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以点带面,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园艺作物和经济作物全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协调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向规模经营要效益,推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出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分工协作,进一步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主要任务“十三五”时期,从加快泰州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入手,创新农业经营和服务机制,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实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