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 景 山 区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第 十 二 个 五 年 规 划 纲 要(2011 年 1 月 6 日石景山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二一一年三月序 言“十二五”时期是石景山区实现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 )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推进传统工业石景山向绿色生态石景山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在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背景下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的战略机遇期。把握“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工作主基调,认清新形势,抢抓新机遇,谋划新举措,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夯实未来百年发展基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石景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2、年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关于制定石景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市委、市政府对石景山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编制。本纲要对“十二五” 时期石景山区的总体定位、战略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作了总体部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指导石景山区全面转型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是凝聚全区智慧共同开展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编制和实施各类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I目 录第一篇 肩负历史使命,开启时代篇章 .1第一章 五年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第二章 新的起点机
3、遇挑战并存 .4第三章 继往开来谋划发展宏图 .6第二篇 培育主导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9第一章 打造服务主导型现代产业体系 .9第二章 构筑集约协同的产业空间格局 .12第三章 坚持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 .17第四章 营造公平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 .20第三篇 提速城市建设,打造现代城区 .22第一章 全方位大幅度增强基础设施能力 .22第二章 高起点高标准推进重点区域建设 .24第三章 新模式新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6第四篇 改善民生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28第一章 提供优质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 .28第二章 建立完善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 .30第三章 创新科学规范的社会管理格局 .32
4、第四章 探索健康协调的人口发展模式 .34第五篇 优化生态环境,共享绿色文明 .37II第一章 建设清洁低碳的生态精品城区 .37第二章 打造优美宜人的生态休闲绿都 .39第三章 构筑自然靓丽的城市水域景观 .39第六篇 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 .42第一章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42第二章 扩大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 .44第七篇 完善保障体系,确保规划落实 .46第一章 加强组织协调 .46第二章 建设人才队伍 .46第三章 构建政策体系 .47第四章 强化资金保障 .48第五章 规划实施调整 .48附 件 .49一、石景山区“十二五 ”规划纲要指标体系 .49二、石景山区“十二五 ”时期重
5、点建设项目 .50三、石景山区“十二五 ”规划纲要名词解释 .561第一篇 肩负历史使命,开启时代篇章第一章 五年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十一五”时期是不寻常、不平凡的五年,是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历史性转变的五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首钢涉钢产业搬迁调整带来的双重压力,高质量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各项庆祝活动的服务保障任务,基本完成“十一五” 规划制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实现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建设“三步走” 战略的第一步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0 年,全区预
6、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80 亿元,较“ 十五”末增长 35.7%,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6.3%;剔除首钢压产因素,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4%。按常住人口计算,2010 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 46000 元以上,较“十五” 末增长 17%。2010 年全区一般财政总收入预计达到 40.6 亿元, “十一五” 期间年均增长 16.8%。2010 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为 2.4 吨标煤左右,较“十五” 末下降 40%,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0 年,全区第三产业比重预计达到 55%,较“ 十五”末上升近 2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
7、重达到 40%,区域经济加速向高端化、服务化转型。2010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实现 153 亿元, “十一五 ”期间年均增长 26%。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成功引进中国动漫集团、搜狐畅游、盛大网络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中关村石景山园、东部现代娱乐旅游区、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区、六大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图 1-1 “十一五”期间石景山区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 28000 元, “十一五 ”期间年均增长 11.6%;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65 平方米,较“十五 ”期末增长 11.5%,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预计完成社
8、会消费品零售额 210 亿元,较“十五” 期末增长 58.6%;规模商业设施显著增加,商业业态日益齐全,全区消费氛围和消费规模较“十五” 末明显提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服务性消费比重大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 71.3 亿元,先后实施了 18 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城市面貌显著改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 “两高两快六主 ”的城市主干道和“五横五纵加半环”的内部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水电气热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施西部地区输气管道建设,完成 5 个街道天然气改造工程,全区燃气气化普及率达到 95;建设 10 条中水管线,新
9、建、改造 44 条道路的污水管线,完成五里坨水厂建设前期工程。 “数字石景山” 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位居全市前列;中小学教育硬件基础设施日益改善,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初等、中等教育入学率均达 100%。科技事业成果丰硕,2010 年荣获“ 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 称号。就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3控制在 3.2%以内;“一老一小” 参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文化区 ”、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10、“国家卫生区”、“全国体育先进区” 、 “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等荣誉称号, 2009 年成为全市唯一荣获“全国军民共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称号的区县。和谐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基层管理机制改革取得巨大突破,荣获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荣誉称号。 “平安石景山”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管理成效显著,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八类危害严重的刑事案件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集中治理了一批重点污染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10 年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 68%,比 2005 年提
11、高 10 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47.38%,人均绿地面积 73.12平方米,位居原城八区前列;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道路清扫保洁率达到 100%。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推进,机构设置更加规范,职责分工进一步明晰,政府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石景山区行政巡察办法颁布实施,强化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阳光工程” 扎实推进,政府采购和部门预算改革逐步深化。奥运筹办和国庆 60 周年服务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圆满完成奥运火炬传递和各项赛事的组织承办工作,探索建立“双进入”机制,
12、得到中央奥运筹办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市政府、北京奥组委的充分肯定并全面推广。出色完成群众游行、联欢等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重大活动任务,4实现现场运行零差错、活动内外零事故,确保全区安全稳定,被市委、市政府和国庆筹委会授予“最佳服务保障奖” 。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为“十二五” 时期区域全面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二章 新的起点机遇挑战并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增速趋缓,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深刻变革,新兴经济体地位进一步提升。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北京已步入以服务经济
13、为主的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未来将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 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调整。石景山区应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加快推进区域全面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一、发展机遇国际高端要素转移加快。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新调整,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全球高端要素加快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石景山区处于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应聚焦北京高端资源的重新布局,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获取更多的要素资源谋求自身的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和北京市
14、高度重视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陆续出台相关产业规划。这为石景山区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了良好条件。5北京市全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在 建 设 中 国 特 色 世 界 城 市战 略 目 标 的 指 引 下 , 北 京 市 将 更 加 注 重 城 市 功 能 建 设 , 努 力 打 造 国 际 活 动聚 集 之 都 、 世 界 高 端 企 业 总 部 聚 集 之 都 、 世 界 高 端 人 才 聚 集 之 都 、 中 国 特色 社 会 主 义 先 进 文 化 之 都 、 和 谐 宜 居 之 都 。 石 景 山 区 将 在 承 接 首
15、 都 核 心区 功 能 拓 展 、 发 挥 首 都 西 部 发 展 带 重 要 引 擎 作 用 等 方 面 迎 来 新 的 机 遇 。首都西南部地区发展加速。北京市高度重视城市均衡发展,以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为纽带,以首钢涉钢部分搬迁调整为先导,进一步加大对首都西南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这为石景山区推动产业向低碳化、高端化转型升级,优化空间格局,改善生态环境,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区域影响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重点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将有力促进石景山区经济发展方式向服务主导、创新驱动型转变,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
16、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石景山区争取更多市级政策、资金支持和重大项目落地。二、面临挑战新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首钢涉钢部分搬迁调整后,以重工业为主的传统第二产业将逐步退出,全区重点培育的文化创意、高新技术、旅游休闲等新兴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对区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首钢涉钢部分搬迁调整过程中仍有部分富余人员需要分流安置,其中相当比例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一次性农转居还存在社会保障不到位等遗留问题,大规模拆迁也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区域转型的逐步深化,石景山区6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
17、高端资源要素聚集能力不足。近年来,石景山区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其品牌形象为全社会广泛接受尚需时日,对高端资源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与全面转型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尚不能满足聚集高端资源的要求。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城市化水平低,与东部地区形成较大反差;中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老化比较严重,区域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对石景山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出了挑战。第三章 继往开来谋划发展宏图一、发展定位坚持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的长远发展目标,把握全面转型、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主基调,按照“首都绿色转型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低碳、绿色的发展理念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使石景山区成为经济发展强劲、创新创意活跃、绿色生态文明、现代和谐宜居的首都新城区。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总体部署,围绕“首都绿色转型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握新首钢高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