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石 嘴 山 市 惠 农 区人 民 政 府 文 件惠政发 2016152 号 惠 农 区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印 发 石嘴山市惠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驻惠有关单位:石嘴山市惠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惠农区人民政府2016 年 11 月 8 日- 2 -石嘴山市惠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 ”时期( 20162020 年),是惠 农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是转
2、型升级的关键期,是追赶发展的机遇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十三五” 规划,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惠农具有重要意义。本纲要根据中共惠农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今后五年惠农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和区人民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第一章 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节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二五 ”时期是我区 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惠农区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自治区沿黄城市带、内陆开放型
3、经济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任务,全力推进产业民生生态“三大 转型” ,基本完成了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 3 -预期目标,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成果,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5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2 亿元,是 2010 年的 1.6 倍,年均增长 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71564元;一二三产业比为 4:68:28;工业增加值 79.9 亿元,是 2010 年的 1.6 倍,年均增长 1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0.8 亿元,年均增长 1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87 亿元,是 20
4、10 年的 2 倍,年均增长 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4 亿元,是2010 年的 1.9 倍,年均增长 13.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25 亿元,是 2010 年的 1.9 倍,年均增长 13.6%。产业升级转型加快。工业产业升级稳步推进,冶金及金属制品、能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非煤产业快速发展,规模工业企业达到 83 家,拥有 2 家上市公司和申银特钢等 26 家大中型企业。钢丝绳、镁合金、双氰胺、活性炭、碳化硅等主要工业产品在全区、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被国家确定为循环化改造试点区、能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示范区。现代服务业
5、稳步发展,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惠农陆路口岸已成为天津港服务于腹地的最大内陆港,富海物流带动作用显现,恒享百货、万德隆、万宇、万商汇等新型商贸业态快速发展,积极培育惠农电商孵化园,扩大了电商覆盖领域。农业现代- 4 -化步伐加快。草畜一体、露地瓜菜和枸杞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逐步提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全区累计流转土地 17 万亩,占全区耕地的 55%。实施了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引进了中储粮 20 万吨优质粮食储备项目,10 家脱水菜加工企业获得了自营出口权,宁夏西夏堂健康科技公司在上海“新三板 ”上市,鲜枸杞果汁 “杞立方”获得发明专利。实
6、施了优质奶源基地提升工程,奶牛存栏 1.65 万头,建成 5.5 万亩优质牧草基地,惠农已成为蒙牛、伊利的高端奶源基地。庙台乡、礼和乡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露地瓜菜、牛羊产业发展核心区。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坚持民生优先,每年办十件民生实事,人民群众最关切、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得到有效保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1495 元和 11074 元,分别是 2010年的 1.66 倍和 1.73 倍,年均分别增长 10.7%和 11.6%。2015 年预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 83%。率先在全区建立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病残津贴和大病保险制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建
7、成保障性住房 3.2 万套 256万平方米,建设了老年公寓,建成了 10 个农村幸福大院。就业稳定,劳动关系和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9%以内。价格调控成效显现,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以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文体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明显提高。生态建设取得实效。全区森林覆盖率达 9.06%,城市建成区- 5 -绿化覆盖率 28.57%,地表水达标率 100 %,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 9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4.1%。创森林、园林城市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红果子镇、庙台乡被评为全国生态乡镇。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实施盐湖
8、综合治理工程。规范发展煤炭市场,建成煤炭物流园,清理取缔 178 家非法煤炭经营企业,优化了城市居住环境。狠抓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十大铁律”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单位 GDP 能耗比 2010 年下降 29.1,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 230 天。城乡面貌环境改善。以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83.5%。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城市综合功能逐步完善。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美丽村庄 13 个点,行政村通班车率达100%,农村 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主干道路环境大整治活动成效显著。扎实推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
9、的“ 六城联创 ”,积极推选“最美惠农人”、“ 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城市形象和品质进一步提升。社 会 治 理 成 效 显 著 。加 强 和 创 新 完 善 社 会 治 理 ,乡 镇 街 道 民生 和 综 治 服 务 中 心 实 现 全 覆 盖 。全 面 推 行 了 城 乡 社 区 网 格 化 、社会 治 理 信 息 化 和 主 体 多 元 化 管 理 。全 力 打 造 阳 光 信 访 ,实 行 领 导坐 班 接 访 、信 访 积 案 包 案 化 解 机 制 ;启 动 信 访 规 范 化 建 设 ,开 通 网络 问 政 平 台 、政 务 微 博 微 信 ,进 一 步 拓 宽
10、群 众 诉 求 表 达 渠 道 。优 化构 建 “大 调 解 ”工 作 格 局 ,建 全 矛 盾 纠 纷 联 动 调 处 机 制 ,主 动 预 防和 妥 善 化 解 社 会 矛 盾 。推 行 社 会 稳 定 风 险 评 估 ,完 善 社 会 治 安 防- 6 -控 体 系 ,加 强 流 动 人 口 和 重 点 人 群 服 务 管 理 ,有 效 预 防 和 化 解 社会 矛 盾 纠 纷 ;深 入 推 进 平 安 惠 农 、法 治 惠 农 建 设 ,严 厉 打 击 涉 毒 等严 重 刑 事 犯 罪 活 动 。信 访 总 量 、主 要 刑 事 案 件 立 案 数 逐 年 下 降 ,群众 安 全 感
11、、满 意 度 明 显 提 升 。各项改革统筹推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妥推进,建立了政府部门“三个清单” ,行政审批事项大幅调减。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统计和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深化“ 营改增”试点改革。扎实推 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房屋等“五项权属” 确权工作。统筹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文化教育、公立医院、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依法治区等社会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并推行双向转诊、分级医疗、远程会诊机制,探索“科室托管” 新模式,鼓励民营医院 进 驻 村 卫 生 室 ,有 效 促 进
12、了 医 疗 资 源 纵 向 流 动 。率 先在 全 区 推 行 了 乡 镇 党 代 会 年 会 制 。健 全 行 政 机 关 负 责 人 依 法 出 庭 应诉 行 政 诉 讼 案 件 制 度 ,基 本 实 现 全 区 执 法 单 位 法 律 顾 问 全 覆 盖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坚持扩大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建设,陆路口岸、物流通道、产业基地建设等一批重大专项取得实效。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与天津港深度合作,发挥惠农陆路口岸外向型平台作用,实现了“一次申 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的通关模式;开通了惠农至天津“ 路港号 ”集装箱专列,为银北地区 400 多家出口企业量身定制了铁水联运
13、“直通车” ,搭建- 7 -了更加便捷的物流通道;全面启用了铁路专用线,加强与兰州铁路局的战略合作,石嘴山(惠农)铁路物流园建设拉开帷幕;富海物流与上海鸿宝物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互联网+物流”的运作新模式,为周边八大工业园区搭建更加优质的现代化物流和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陆路口岸、申银等物流园区年实现货物吞吐量 600 万吨、关税近 2 亿元。总 体 来 看 ,在 “十 二 五 ”期 间 ,全 区 上 下 解 放 思 想 、务 实 苦 干 、攻 坚 克 难 ,在 稳 增 长 、抓 转 型 、打 基 础 、利 长 远 等 方 面 做 了 大 量 卓有 成 效 的 工 作 ,经 济 社 会 发
14、 展 迈 上 了 新 台 阶 ,为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打 下 了 坚 实 基 础 ,成 绩 来 之 不 易 。专栏 1:惠农区“ 十二五”规划纲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15 年规划目标 2015 年实际完成指 标 2010 年总量年均增长(%) 总量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90.05 220 13.5 142 9.7人均 GDP(万元) 4.7 10 18 7.1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1.2 2.25 15 2.25 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2.8 283 26 187 1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5:65:30 3:73:24 - 4:68:28 -规模以上
15、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48.9 66 2 49.9 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30 24 - 28 -城市化率(%) 79.35 80 2.2 83.53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70 - 75 - 8 -森林覆盖率(%) 20 1.8 9.06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2958 23500 11 21495 10.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390 10300 11 11074 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6.18 36 15 30.4 13.4学前三年入园率(%) 85.1 95 - 95 2.4 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16、 93 95 - 95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78 95 - 97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34.9 85 - 85 10 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 3.3 4.6 - 3.8 -人口自然增长率() 2.89 4.6 - 4.1 -备注:地区生产总值为现价,增速按 2010 年不变价计算。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区委三届六次全委会指出,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
17、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重要论断,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 略,继续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 发,自治区加快内陆开放- 9 -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石嘴山市加大资源型城市产业民生生态“三大转型”步伐的大 环 境下,我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动能正在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动力正在培育,开放、开发、创新的
18、空间正在拓展。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各类政策叠加优势,有坚实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有转型发展、加快发展中形成的制度体系和宝贵经验,有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的发展活力,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和团结奋进的广大人民群众,我 们 完 全 有 信 心有 条 件 有 能 力 立 足 新 的 起 点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我区“十二五 ”虽然取得了 显著成就,但必 须清醒看到,我区在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以煤炭资源为支撑的传统发展优势已明显弱化,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迟滞,以土地等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以
19、高耗能为主的产业结构已不可持续,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各领域改革创新任务艰巨;对外开放通道不畅,经开区承载能力弱,外经外贸发展不足,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还不平衡,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高,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大;科技投入不足,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第三产业比重、社会安全指数、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单位 GDP 综 合能耗等小康社会建设短板需要较长时间来攻坚补- 10 -齐。综合判断,“十三五 ”时期是我区创新发 展、转型追赶的重要机遇期,面临着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又要在严峻复杂形势下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双重任务。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改革纵深,强化依法治区,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矛盾,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包容共享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宏伟目标。第二节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转型追赶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开放带动、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共建共享、生态强区,深入推动产业民生生态转型发展,加快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