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练.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47060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义区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顺义区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顺义区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顺义区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顺义区2017届高三第一次统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顺义区 2017 届高三第一次统练生物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某些糖类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之一 B. RNA有传递信息、转运物质和催化功能C. 纤维素、淀粉酶、核酸分子中均含氮元素 D. 细胞器中不一定有磷脂但一定有蛋白质2.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A糖类和蛋白质 B蛋白质和核酸 C糖类和脂质 D脂质和蛋白质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二苯胺鉴定 DNA时不需要水浴加热B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

2、时不需要水浴加热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能看到染色体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层析液要没过滤液细线4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 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HC短跑时快肌纤维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 CO2DO 2参与有氧呼吸发生在慢肌纤维的线粒体基质5下列关于 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光能和化学能可以转化成 ATP中的能量,ATP 中的能量也可以转化成光能和化学能B. 如果 ATP的高能磷酸键全部被水解,其生成物可以成为 DN

3、A复制的原料C.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都能形成 ATPD. ATP中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 C、H、O、N、P、S6.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A染色体复制和核膜核仁的重建 B着丝点分裂和同源染色体分离 C核 DNA加倍和染色单体的形成 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7. 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个人的 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A. 各细胞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核 DNA的含量完全相同 B. 各细胞因为携带的基因不同, 所以形态和功能也不同 C各细胞虽然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 各细胞因为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含有的蛋白质完全不同 8.

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B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于酶的长期保存 C.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低温下酶活性降低的原因是空间结构破坏9.下列有关测交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不能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B. 能用来判断某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C. 能用于显性优良性状品种的纯化过程 D. 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0研究人员将含 15N-DNA 的大肠杆菌转移到 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 1DNA) ,将 F1DNA 热变性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分别对应图中的两个峰。

5、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热变性处理导致 F1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断裂B. F1DNA中的两条链分别是 15N-DNA单链、 14N-DNA单链C. 14NH4Cl培养液的氮可被大肠杆菌用来合成四种脱氧核苷酸D未进行热变性处理的 F1DNA密度梯度离心后在离心管中只出现一个条带11下列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研究中叙述正确的是A用 15N标记尿嘧啶研究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B用 3H标记亮氨酸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途径C用 18O标记 C02说明光合作用中产生的 02来自于 C02D用 35S标记噬菌体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12. 在核酸分子杂交过程中,两条单链的局部碱基

6、序列可形成杂合的双链区,不能结合的部位成为游离的单链区。下图为某基因的一条链(a)和其对应的 mRNA(b)杂交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3A. 碱基互补配对是基因和 mRNA杂交形成杂合双链区的基础B. 基因和 mRNA杂交的结果表明基因中存在不表达的碱基序列C. 基因和 mRNA杂交形成杂合双链的过程需要 RNA聚合酶催化D. 基因和 mRNA杂交形成的杂合双链在高温时可再成两条单链13.小麦的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基因 R和基因 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B. 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 r能够遗传给后代C. 基因

7、R和基因 r发生分离的时期是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D. 基因 R和基因 r的本质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14.下图表示一个家族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已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用 H和 h表示)位于人类性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该遗传病是伴 X显性遗传病B. 1和 4的基因型一定相同C. 3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 1D. 3与 4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为 1/215. 野生型枯草杆菌能被链霉素杀死,但其一突变型枯草杆菌却能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两者的差异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枯草杆菌 核糖体 S12蛋白第 5558 位的氨基酸序列 链霉素与核糖体结合野生型 -脯

8、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脯氨酸 能突变型 -脯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脯氨酸 不能A. 突变型枯草杆菌具有链霉素抗性的原因是 S12蛋白结构改变B. 链霉素因能与核糖体结合从而能抑制枯草杆菌的翻译过程C. 出现突变型枯草杆菌最可能的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D. 此突变型枯草杆菌的出现是链霉素诱导产生的16. 针对下列五种育种方法的分析中,正确的是多倍体育种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A. 两种育种方法均需要大量处理原材料B. 两种育种方法均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 两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D. 均可按人的意愿定向地改变生物性状17.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

9、突变在自然发生时是不定向的,但人工诱发时是定向的B基因突变一定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但不一定能改变表现型C.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而不会发生于有丝分裂时D. 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18.下图表示某雌性动物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Ao-b 的细胞中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Bd-e 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g-h 的细胞中 DNA复制导致染色体加倍 Dh-i 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 DNA数一定相同19. 利福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它能使细菌的 RNA 聚合酶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抑菌效果。此过程直接影响了A. 合成 DNA B. 合成 RN

10、A C. 合成氨基酸 D. 合成蛋白质20. 下面关于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基因,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B不同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21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2.5m 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能通过肺泡进入血液,进入人体神经组织。下列有关 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 2.5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发咳嗽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PM 2.5 进入人体的肺泡内时并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CPM 2.5 进

11、入内环境后可能成为过敏原诱发出现过敏反应DPM 2.5 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会导致血浆 pH明显下降22. 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 IAA 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 IAA 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 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芽鞘 b侧的 IAA含量与 c侧相等B胚芽鞘 b侧 IAA含量与 b侧相等C琼脂块 d中的 IAA含量与琼脂块 d相等D此现象能证明生长素的生理作

12、用具有两重性23.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球状或杯状。此结构不能完成A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B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 C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的定向运动24.环境中的汞、铅等重金属随食物、饮水进入生物体内以后储存在脂肪、神经组织中而不容易排出体外。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某种重金属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5A. 所有生物都能产生 CO2并将其释放到大气中B. 乙营养级摄取的能量多于输入乙营养级的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渠道是丙甲乙丁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25. 切叶蚁切割收集的植物叶片,将含有消

13、化酶的排泄物排在碎叶上,用来培养真菌,然后以真菌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切叶蚁“培养”的真菌是分解者,能促进碳、氮循环B. 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能促进叶片中纤维素的分解C. 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之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D. 切叶蚁及与其培养的真菌之间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26. 下列选项中没有涉及到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是A. 乙肝抗体与乙肝病毒之间 B. 神经元和骨胳肌细胞之间C. 高等植物相邻的细胞之间 D. 胰岛 B细胞与肝细胞之间27. 在夏季炎热、缺水的环境中,健康人的身体内会发生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B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C下丘脑产生渴觉饮水加强 D抗利尿激素释放量

14、增加28.下列现代生物技术实践中不需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是A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矮杆抗病的水稻品种 B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培育白菜-甘蓝C通过诱变育种的方法培育高产大豆 D通过转入 Bt基因的方法培育抗虫棉 29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 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 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氢键B去除植物细胞壁、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C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 D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体现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30下图中甲、乙、丙表示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中,其中包含的关系正确的是甲 乙 丙A 蛋白质 激素 酶B 生态系统 种群 群落C 染色体 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D 免疫

15、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6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0 分)1.(8 分)科研人员以红松为实验材料研究紫外线 UV-B对植物生理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 3年龄红松幼苗随机分为 4组,每组 60株,在自然光照的基础上,人工增加不同辐射强度(kjm -2d-1)的 UV-B处理,40 天后随机选取植株顶端已完全展开且生长状况和叶龄及叶位一致的针叶,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如下。 (1)UV-B 能够 (促进/抑制)红松幼苗的光合作用。原因是 UV-B使幼苗中叶绿素含量 ,导致光反应中 合成不足,进而限制 过程,最终影响红松幼苗的光合作用。(2)H 2O2是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生物膜系统有伤害

16、作用。分析上表可知,UV-B 能够 ,进而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影响红松幼苗的光合作用。(3 ) NO 是植物体内的一种信号分子,对植物的抗逆性有明显作用。有人利用 SNP(可随细胞代谢稳定产生 NO)溶液,研究 NO是否能够抵抗 UV-B对红松幼苗生物膜系统的破坏作用,研究思路如下:至少要设置 组实验、最终要通过检测 等指标,才能判断 NO是否能够抵抗 UV-B对红松幼苗生物膜系统的影响。2.(8 分)人参皂苷 Rg3是存在于中药人参中的一种四环三萜皂苷,近年来,对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备受重视。(1)肿瘤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大的原因是肿瘤细胞因 发生突变,从而能够 。(2)为研究人参皂苷 Rg3

17、对小鼠体内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科研人员取小鼠的 Lewis瘤细胞悬液,接种于 40只昆明小鼠右前肢腋皮下,每只小鼠接种 0.2ml。将接种后的小鼠 分为 4组,自接种后 3日起,给予等量的、单位体重不同浓度的 Rg3 溶液灌胃,10 天后取出移植瘤称取瘤重并计算抑瘤率、统计肿瘤细胞凋亡率,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UV-B处理总叶绿素含量(mgg-1)H2O2含量(molg -1PW)过氧化氢酶活性(Ug -1(FW) min-1)A组 2.307 114.05 4.89B组 2.207 130.79 4.79C组 2.185 143.43 3.50D组 2.168 149.09 3.227根据实验

18、结果推测,人参皂苷Rg3可以通过 对小鼠肿瘤的生长起 作用。(3)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可能与内质网应激过度引起 caspase-12 基因表达有关,内质网应激过程中,内质网伴侣蛋白 GRP78 会显著升高。为研究人参皂苷 Rg3 是否能诱导小鼠体内肿瘤细胞内质网应激过度,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和检测指标应该包括 。 (填选项前序号)a.昆明小鼠 b.生理盐水 c.人参皂苷 Rg3 溶液d.Lewis 瘤细胞 e.caspase-12 基因敲除型 Lewis 瘤细胞f.GRP78 的相对表达量 g.caspase-12 的相对表达量 (4 )人参、西洋参是人参皂苷Rg3的主要来源,但其需要4-15

19、 年的生长栽培时间,同时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人参皂苷Rg3含量很少。请你为获得大量的人参皂苷Rg3提供一种思路: 。3.(8 分) 野生型小鼠的 Adam 蛋白是与哺乳动物生殖有关的蛋白酶,由 6 号染色体上 R基因控制合成;384aa 蛋白与脂肪代谢、营养调节有关,由 15号染色体上 N基因控制合成,缺陷型小鼠则无法合成相应的正常蛋白。6、9 号染色体均为常染色体。科研人员将N 缺陷型(nn )雄鼠和 R 缺陷型(rr)雌鼠杂交,过程和结果如下。(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野生型是 (显性/隐性)性状,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亲本中 R 缺陷型雌鼠的基因型是 ,从理论上分析 F2中还应有表现型为

20、 的个体出现。(2)结合有关研究,有人提出 F2只出现野生型和 N缺陷型的原因可能有以下 3种: F 1雄鼠不能产生或产生极少的含 r基因的精子;P N 缺陷型雄鼠 R 缺陷型雌鼠F1 野生型F1 雌雄个体交配F2 野生型 N 缺陷型8 F 1雄鼠能正常产生含 r基因的精子,但含 r基因的精子不能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F1雄鼠能正常产生含 r基因的精子并能正常受精,但基因型为 rr的受精卵不能正常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3)为验证上述 3种假设是否正确,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制备基因型为 RR、Rr、rr 的实验小鼠,取同龄成年雄鼠,切取睾丸并称重,结果如下表。 (注:可用睾

21、丸质量/体重来衡量动物产生精子的能力,因为睾丸萎缩产生精子会能力下降或不能产生精子)个体的基因型 RR Rr rr睾丸质量/体重(%)0.8 0.76 0.79此实验结果说明 没有差异。 小鼠交配后,精子需要依靠鞭毛游过子宫、到达输卵管的上部才能与卵细胞进行受精。R缺陷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交配一段时间后,冲洗输卵管并统计冲洗出来的精子数目,结果如下表。亲本 野生型雌鼠野生型雄鼠 野生型雌鼠R 缺陷型雄鼠冲洗获得的精子个数 300 10此实验结果说明 。 取野生型和 R缺陷型鼠的卵细胞和精子,经体外受精、细胞培养后,统计获得的两细胞期、四细胞期、多细胞的囊胚的数量,其结果如下:此实验结果说明 。(

22、4)综上所述,在 N缺陷型雄鼠甲和 R缺陷型雌鼠乙杂交过程中,F 2只出现野生型和 N缺陷型两种表现型的主要原因是 。2.(9 分)小黑麦由小麦和黑麦杂交育成,其中六倍体小黑麦(AABBRR,6N=42)由硬粒小麦(AABB,4N=28)与二倍体黑麦(RR,2N=14)杂交育成。(1) 由于小麦和黑麦两种植物之间存在 ,理论上杂交得到的 F1应高度不孕,9其主要原因是 F1减数分裂过程中 ,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2)培育小黑麦的过程首先是小麦和黑麦杂交得到 F1,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F1的 ,使染色体加倍。此育种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3)在北方某地越冬种植 “中饲 23

23、2”品系的小黑麦,第二年春天发现全部冻死,为解决小黑麦的越冬问题,有人用“中饲 232”小黑麦做母本,与能在当地越冬的一种黑麦(RR,2N=14)进行杂交,培育能在本地越冬的新品种。 取“中饲 232”小黑麦的根尖,经解离、漂洗,用 染色后,通过观察细胞中的 ,确定“中饲 232”为六倍体小黑麦。取 F1花药进行染色,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发现细胞中的染色体状态如右图所示。从理论上分析,状态和状态的染色体数目应依次为 条、对。5.(9 分)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光暗信号对蛋鸡生殖节律(周期)的调节与褪黑素的产生和作用有关。下面是光暗刺激引起蛋鸡体内调节过程示意图。(1)据图分析,

24、光暗信号刺激视网膜,会导致褪黑素分泌量的变化,这一过程属于 调节。此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是 ,松果体是 , (2)为了揭示褪黑素影响蛋鸡性成熟机制及与光周期的关系,科研人员选用海兰灰蛋鸡240只、在 10周龄时随机分为 3组,进行系列实验,并观察记录开产日龄(开产日龄即产第一枚蛋的日龄,标志着性成熟) 、测定各组蛋鸡血浆中褪黑素浓度。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结果组别 0至 9周龄的实验处理10周龄至开产的实验处理 开产日龄(天) 褪黑素浓度(ngL)I组 每天均为 8h 8h光照、16h 黑暗 159 47.1510II组 12h光照、12h 黑暗 148 42.29组光照、16h黑暗 1

25、6h光照、8h 黑暗 138 29.69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长日照对蛋鸡的性成熟有 (促进/抑制)作用。(3)据表中数据推测,褪黑素对蛋鸡的性成熟有 (促进/抑制)作用。科研人员选用 10周龄海兰灰蛋鸡 240只,随机分为 3组,通过实验证明了褪黑素确实具有此作用。请你根据下面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完 善 下 表 的 实 验 方 案 。 ( 填 选 项 前 序号)基础日粮 添加褪黑素(20mgkg)的基础日粮 添加褪黑素(200mgkg)的基础日粮 8h 光照、16h 黑暗 6h 光照、8h 黑暗组别 10周龄至开产的实验处理 开产日龄(天)对照组 138实验组 1 A: 144实验组 2 B:

26、154(4)经检测,发现垂体等组织褪黑素受体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下丘脑。综合上述实验,说明长日照刺激使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减少,对下丘脑的 作用减弱,最终使激素分泌增加,蛋鸡开产日龄提前。6.(8 分)下图为小型景观鱼池生态循环净化系统。生态净化系统内引入芦苇等多种水生植物以及螺蛳、草鱼、鳙鱼等物种,以达到对污水的协同净化效果,它是集生态工程、废水处理、园艺美观于一体的新型高级生态工程系统。(1)生态净化系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 ,其中螺蛳、草鱼、鳙鱼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此系统内有植物芦苇和菖蒲等挺水植物、浮萍等浮水植物、水面下还有沉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调查芦苇的种群密度可以用 法。(2)科研人员利用上述生态净化系统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实验期间鱼池每天投饵三次,定量测定该生态净化系统的 COD值和 NO3-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COD 即化学需氧量,值越高说明有机物含量越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