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20世纪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62796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20世纪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20世纪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20世纪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20世纪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20世纪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20 世纪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20 世纪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大致出现了三次高潮:一、20 世纪初(从最初的“自然研究”运动持续到 20 年代的进步主义教育实践),二、60 年代(以 1957 年苏联人造卫星发射为诱因,持续到 70 年代),三、80 年代(以 1985 年美国实施“2061 计划”为标志,持续到 21 世纪初)。在科学教育最初进入小学课程的 19 世纪末, “自然研究 ”一度成为当时初等学校中最为流行的科目。 “自然研究”强调通过第一手的观察而不是书本来研究与儿童日常生活发生直接的自然事物,以形成儿童对于自然事物的广博知识和兴趣,并进行简单的科学方法的训练,养成儿

2、童良好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20 世纪 20年代以后, “自然研究”运动走向衰落,进步主义开始占据教育舞台。进步主义是和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的理论联系在一起的。他主张“ 做中学”,把学习过程当作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让学生亲历科学。但是, 进步主义的教育理想并没有在实践中取得预期的成功。20 世纪 60 年代,发生了一次引人注目的改革运动。它起源于美国,后波及世界上很多国家。在这场改革中,美国组织了包括教育学家布鲁纳在内的数十位教育家、科学家,一起对基础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的改革进行研究,提出了“新科学”的教育理念,即“发现行动” 的学习途径。与此同时,皮亚杰理论的重新发现和认知心

3、理学的新成果使教育界开始关注儿童的认知结构和内部表征,并对传统教育方式的科学性提出了怀疑。这一次的科学教育改革,由于有一定的局限性,到了 70 年代以后就慢慢的沉寂下来。20 世纪 80 年代,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开始了。这次的科学教育改革有两点显著变化:1、在肯定探究取向课程的基础上, 强调 STS 课程的重要性。强调科学家要走出“纯科学 ”的视野,要与科技社会相结合。2、从“英才教育”向“ 全民教育 ”转变,同 时将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科技教育的基本任务。 1996 年,美国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后,世界上其它国家都相 继出台,修改、完善本国的科学教育标准。进入新世纪 ,科学教育的改革已经成

4、为一场声势浩大的世界性运动。第二、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应如何发展我认为,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发 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 一.在课程目标方面: 应构建既符合世界科学教育共同价值取向又符合中国国情及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体系。 该目标体系将描述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小学 毕业生该是什么样子,他需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关心、偏爱什么或疏远、摒弃什么。 二.在课程内容方面: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变化重点应如下: 1.知识的系统性。2.单纯科学知识的学习。3.验证性实验技能的学习。4.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索分开。5.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生产实际 毫无联系的“ 纯知识”学习。6.分散的、无联系的知识。7.概念一次

5、形成。8.经典科学知识的份量。9.科学与技术的分离。10.学科的独立性。11.知识的量。三.在课程实施方面: (1)课程设计 要提倡用多种逻辑框架构建小学科学课程,如可以以 STS(科学 技术社会)作为课程的逻辑主线;也可以以科学方法作为课程的逻辑主线;还可以以儿童身边的自然现象作为课程的逻辑主线等。 主线改变结论 式(包括现行的填充式)加以 验证性实验的教材编写方式,代之以学习材料加学习方式指导性的教材编写方式。 教材要 给教师的创造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留有余地。 (2)教学方法 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多种教育方法的结果,仅靠单一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是难以奏效的。科学方

6、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做”、通过“体验”来养成。儿童只有通过探究才能认识并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儿童只有在实际体验了科学技术给人类生产、生活 带来的福祗和 问题后才能领悟科学双刃剑的确切含义 应特别重视探究学习在科学素养形成中的作用。 (3)课程资源的作用 应广泛开发,利用多种课程 资源。 社会、家庭存在着丰富的教科书以外的科学课程资源:厨房、田野、植物园、图书馆、科研机构、博物馆、信息网要充分重视这些课程资源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应将这些课 程资源作为整个科学教育课 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要 “拆除”教室的围墙,使学生在课堂上 习得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7、科学价值观有迁移运用的机会并使除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智力背景。 四.在课程评价方面 要建立起与科学素养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体系。 评 价指标应包括多样化的科学教育成果,其中包括:探究的能力;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进行个人事 务决策和形成对社会问题看法的意识和能力;好奇心、求知欲以及与浅显的日常生活、周围环境有关的科技基本知识。在评价方法上,应考虑除了纸 笔测验以外的方法,如 观察法、“档案夹”法、实际作业法等。评价的主体应从教师个体转移到教师、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及家长评价主体联合体。 五.课程衔接方面: 应考虑小学科学课程与幼儿科学教育及初中综合理科的衔接问题。要避免造

8、成不必要的重复和虚假的螺旋上升,如仅 是知识量的增加,而不是思 维 方式的拓宽加深。第三、我国科学教师的现状分析我国的科学教育师资目前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它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课程改革的主要执行者的责任,另一方面它自身却又 难以胜任改革所 赋予它的责任。深入了解并分析小学科学教师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从而找到一条适合小学科学教育深入进行改革的路子极其重要。本文想就此做些探讨,希望能 对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第三 小学科学师资的现状经过对我所在的小学及周边部分小学的科学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学校主管教务方面的领导、科学课的所有 专职及部分兼职教师。调查结果显示:1、专任

9、科学教师的比例很少。 在 15 所小学中只有 3 所有供 3 名专职教师.其余别调查的 13 所村小学都是兼职老师。另据调查。从 2005 秋季起中小学全面 执行新课程后, 专任科学教 师的比例不但没增,反呈下降趋势。此外,兼职教师中,兼任语文或数学的老师比例相当大,占到本次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八十,其中兼任 2 门课程的达到百分之九十,更有兼任 3 门课程教学的。2、教师任教科学课程的平均年限短。从统计结果看,大多数任教科学年限都比较短,平均教 龄 17.、88 年,而任教科学课平均年限只有 3、72 年。教师教龄达三十年以上的 3 名教师中,只有一人任教自然课年限达到十年以上,而其余 2 人任

10、教科学 课的年限均在 4 年以下。而下这 3 名教师的年龄均超过 50 岁,最大达到 58 岁。这种年龄大,教龄长,担任教学年限却短的现象,并非个别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许多学校把年 纪大、身体不好、难于胜任语文数学科目教学的教师安排从事科学课教学。另外,任教科学 课年限在 3 年以下的教师占到被调查教师总数饿百分之六十多,超过四分之一的教师是刚刚任教科学课程的。造成 这一结 果的原因,主要是因 为相当多的兼任教师并非固定兼任科学课,而是随教 师任教的教学年纪 而变化。3、教师缺乏科学专业学历。通过对从事科学课的教师学历情况的调查,表面看从事科学课的教师学历情况还比较合理。 (大部分为大

11、专)但透过这 一数字进行深入分析, 则可看出 这一学历数据对于任教科学教学的教师来说不能令人满意。首先,在百分之八十的大专学历中,只有 2 人的学历是职前大专,其余均为职后学历,且几乎是非脱产的函授学习后获 得;其次这些职后学历的专业几乎都是文科。也就是说,这些任教科学课的教师,职前学历几乎没有大专文凭,而职后所取得的文凭与他们现在所从事的科学课教学并不对口,是所学非所用,所用却从未学。3、培养与培训科学教师的对策 (1)帮助科学教师理解科学课程标准 科学教师对于科学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科学教师的理解和支持,科学课程改革就寸步难行。 科学 课程标准(36 年级)(以下简称标准)

12、对于科学课程的顺利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这 个标准充分考虑当代社会 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对科学课程内容更新的新要求和学生身心的特点与终身发展的需要,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经过广泛的国内调研与国 际比较,吸取国内外近年来科学教育方面的研究与改革成果,考虑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 条件, 为促进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和 发展而制定的,是科学课程实施的根本性指导文件。如果教 师无法很好的理解科学 课程的标准和课程改革的意义,那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肯定就会偏离预期轨道,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帮助教师逐渐认同、理解和接受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作 为一名优 秀的科学教师不仅要求其具有系统、全面

13、的科学知识,同时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较强的自我反思能力并能够积极主动投身到课改中来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有利于提高科学教 师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以及对科学课程的认识 和正确定位。 (2)重视探究型师资的培养,开展行动研究 在新的科学课程中,科学探究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培养科学教师时,除了让他们掌握具体的科学知识之外,更主要的是 让他们理解科学探究,并学会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掌握探究教学的基本技能,而这点又恰恰是我国科学教师目前最为薄弱的环节。科学教育师资的培养不应满 足于对教师的“ 知识补给“”学历补偿”,应更重视探究型师资的培养,制定培训方案时应努力做到:

14、 1)以理解探究教学为 主要目的,有效的探究性教学是建立在教师正确理解科学探究、探究教学的基础之上的;2 )以探究实践活动为载体,培 训应该提供大量观摩有经验教师的探究教学,小 组讨论,以及大量开展探究教学活动的机会;3)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探究性的教学对于许多教师来说还很陌生,科学教师很难独自发起和 进行探究活动,因此培 训时形成良好的合作氛 围,有利于教师交流自己的观点,承认所碰到的困 难,充分展开 对于探究性教学的意 见讨论,在互相帮助中获得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来,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

15、自身的行 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这实际上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 导的“ 行动研究”。中小学的科学教师作为研究人员参与到教学中来,不 仅是可行的也 应该会是卓有成效的。 这个过程实际也就是科学教师“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于一体,是教 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发展的基础,是科学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3)改革对科学课程教师的评价体系 对科学教师如何评价关系到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课程定位、课程目标等重大问题的理念,对于教师的 观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 导向、激励、控制作用。科学教师必须确信他们所进行的教学改革是

16、可以理解、 评价是客观 的、努力能得到回 报。必须建立旨在促进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教育 评价应该是和教 师一起分析自己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提出改进计划,帮助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果对于教师的评价还沿袭过去的方式,用所带 班级的成绩来衡量科学教师 的水平,那么 问题肯定会出现,势必会把教师的教学引入到应试教育的老路子里面。 总之,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是科学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全社会关心学生发 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教 师的发展以及成长。成功的教师学习需要有一个 连续一致的职前、 职 后以及终身的专业发展机会,需要有完善的全方位的培养体系和方法,我们必须对

17、以往的教 师培养和培训工作进行认真的反思,为新课程培养高素质的科学教 师。第四 根据自己情况选择科学的一节课,书写教案4人体的组成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 统,包括其名称和大致的解剖位置,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由 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的结构层次关系,借助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 的细胞,激 发学生探索生命世界的 兴趣。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类比(建筑物的层次、结构)的方法举例说明人体的构成。2能借助工具(显微镜或放大 镜)观察微小的物体。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各种细胞的外形有什么区别。三、科学知识目标

18、1能归纳出绝大多数生命体是由 细胞构成的。2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体的系 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细胞是怎 样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不断提供物 质和能量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等方法初步 认识人体的组成。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人体结构模型,显微镜,各种细胞装片。课时建议: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谈话: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 头、 颈、躯干、四肢 组成。那么人体内部有哪些器官呢?这些器官又是如何构成我们人体的呢?今天,我 们就来学 习人体的组成。(二)新课教学活动 1:认识人体的组成1出示人体结构模型

19、。提问:说说我们人体内部由哪些器官组成?把你所知道的人体内部器官画出来。2参照 P20 图,将人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在自己身体相 应的位置上找出来。3介绍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的名称。器官:心脏、肺、胃、肝脏、大肠 、小 肠、肾脏、 脑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4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建筑物的 组成, 说说它和人体的组 成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1)观察教材 P21 图片。(2)用类比的方法:人体的结构层次与建筑物的结构层次。讲述:细胞相当于“砖结构楼房”中的砖;组织(由许多细胞组成)相当于墙(由许多砖砌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相当于房间(由不同的墙面围成);系统(由不同的器官

20、组成)相当于单元(由多个功能不同的房间组成);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相当于楼房(由多个单元建成)。(3)同学间相互交流。人体的构成: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5人体的结构除了与建筑物的 结构有一定相似外,与机器和植物的结构也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请选择某种机器或植物与人体的 结构进行类比。植物体的构成:各种植物细胞各种植物组织各种植物器官各种植物系统植物机器的构成:铁分子各种形状的铁块各种零件各种操作系统机器6提问:通过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说说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学生:细胞板书设计:第四课 人体的组成1人体的内部器官心脏、肺、胃、肝脏、大肠、小肠、肾脏、 脑2人体

21、的主要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3人体的构成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讲述: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就是细胞,那么细胞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吧!(二)新课教学活动 2:观察细胞1提问:与人体一样,构成其他动物、植物生命体的基本单元是细胞。关于细胞你都知道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细胞非常小,想想我们用什么工具 观察它们?学生:显微镜。2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1)出示显微镜、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目镜、镜筒、物镜、镜臂、载物台、 镜座(2)观察细胞步骤:将细 胞的装片放在 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节显

22、 微镜 ,直到能看清楚细胞为止。观察 细胞,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细胞形状。学生分组观察各种细胞的装片,并把自己的 观察结果画下来。3交流。教师:刚才我们借助显微镜观察了一些细胞,你 观察了哪几种 细胞,它 们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汇报交流。教师: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学生讨论、交流。4教师小结: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有 细胞构成的。有的 结构 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板书设计:第四课 人体的组成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2显微镜的构造。目镜、镜筒、物镜、镜臂、载物台、 镜座3观察的细胞(1)动物表皮细胞(2)植物表皮细胞(3)人口腔上壁细胞(4)人血细胞(5)人的神经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