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州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需求表主营业务或主要研究方向物理化学、材料与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与食品安全、药学、能源与环境化工、半导体光催化、有机催化、电催化等研究方向。拥有先进的科学研究平台。现有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心两个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教育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催化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光动力治疗药物与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检测试剂与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功能材料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固体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部级科研平台。 站点负责人 方昱婷电话 22866227 手机
2、13805066452 E-mail 单位网址单位信息单位地址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 2 号化学学院 项目课题名称 现有基础和预期研发目标 需求学科专业 其他招收要求点击化学功能化杂化整体柱电色谱新技术已发展系列功能化杂化整体柱固定相的点击/聚合制备技术。拟在此技术基础上开展痕量毒素或兽药残留的高效富集介质研发与毛细管色谱联用分析应用研究。分析化学材料化学无具有氧化还原中心的有机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该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目标是利用功能化氧化还原中心调控有机共轭分子的结构特征,构建具有优良电化学及光物理性质的有机共轭电子材料。有机合成及金属有机化学1. 对有机合成及
3、金属有机化学感兴趣,专长于有机化合物的纯化分离与结构鉴定,能够对光电功能分子的性能进行深入研究;2. 已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在近期内能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3. 善于学习钻研,工作积极热情、求真务实,善于与他人合作,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新型硼碳氮三元化合物的高效光催化制氢性能研究光催化在能源(如产氢) 、有机合成及环境方面的应用有机、物化、环境等方向博士后招收需求新型可激活超分子抗癌光敏剂/声敏剂的构建、成像与协同抗肿瘤效应研究近 5 年来,在抗癌光敏剂与声敏剂方面已在 Theranostics,Chem. Commun., Chem. Eur. J, Drug Discover
4、y Today, Eur. J. Med. Chem., Ultrason. Sonochem., Coord.Chem.Rev.等期刊发表了 30 多篇论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20 多项。预期目标:利用超分子手段,构建可激活、具有协同抗肿瘤效应的新型高效抗癌光敏剂/声敏剂。化学、生物化工、药学、医学等相关专业均可细胞周期和 DNA损伤修复相关调控蛋白的功能研究及药物发现项目研究目标主要是利用生物、物理、化学及新兴交叉学科的方法,研究细胞周期和 DNA 损伤修复相关调控蛋白的功能,并针对重要的药物靶标进行药物筛选和药物设计。项目负责人林忠辉,2017 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长期从事药物靶点和药物
5、发现研究,内容涉及细胞周期调控、血栓与止血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多个研究领域,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Cell Chemical Biology、Structure、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和 JBC 等刊物上。生物学(包括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化学生物学等)和药学相关专业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研究论文,工作态度严谨、求真务实,并具备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与环境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在该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期基础,已在Nature Photonics, Chemical Reviews, ACS NANO, A
6、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Small 等 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课题依托于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预期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优化设计,对其性能及机理开展系统深入的探究。物理化学、无机化学踏实肯干,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另需提前进行面试有机功能材料本课题组致力于超分子功能材料研究,主要在超分子组装的基础上探索和构建先进的功能体系,打造一个以新一代功能材料为特色的系统工程。我们运用多学科手段(有机合成、超分子组装、结构表征、谱学性质等)进行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强调通过原位控制方式来精妙地调节材料的精细结构及相应性能。重点围绕缺点型有机染料(稠环酰亚胺、紫精、核黄素衍
7、生物等)的超分子识别(阴离子- 、孤对电子-、CH- 以及 -给受体相互作用等) 、(超)分子组装(OCs 、COFs、MOFs、MOCs 等构筑)及其功能应用(催化、光催化以及分子器件等领域)的专题研究,以期针对性地解决现代化学、材料、高分子科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前沿问题。化学、材料 英语底子较好光催化膜材料技术与环境应用研发用于环境治理(空气、水和耐污)的光催化膜材料环境化学(工程) 、材料化学应用开发二氧化碳光热耦合催化还原新体系建立光热耦合催化还原 CO2 或 CO 成有机质的反应体系、研制催化材料和探讨反应作用机制材料化学、催化化学基础研究(1)太阳能光电制氢(2)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
8、理有机废水现有基础:具有完善的光电极制备、表征和测试条件;预期目标:开发新型高效的光电极材料以及全分解水体系构建现有基础:具有开展环境光催化的国家级研究平台预期目标:开发光催化复合技术深度处理有机废水。化学、材料、环境等专业博士毕业生。 具有光电化学或者环境化学背 景的博士优先; 生物结构化学获得多项国家基金和澳大利亚基金的资助:1. 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理事会(NHMRC), “Repurposing Amiloride into Breast Cancer Drugs with a Dual-Targeting Mechanism”,项目起止时间:2016.01-2020.12,批准
9、号:APP1100432,经费:65.1995 万澳元,共同申请人,在研. 2. 基金委面上项目,“GPI-LU 亚家族蛋白的结构研究”,项目起止时间:2017.01-2020.12,经费:60 万元, 申请人,在研. 3. 基金委面上项目,“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及其新型抑制剂的结构研究”,项目起止时间:2014.01-2017.12,批准号:31370737,经费:80 万元,在研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无化学生物学 开展化学新药的研发工作,包括用于抗菌和抗肿瘤的光敏剂。目前本中心已经有一个 1.1 类新药在开展二期临床研究,另外,有一个抗菌光敏剂已经形成系列产品。此外开发了系列
10、 PAI-1 小分子抑制剂用于抗凝血研究。药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无生物制药学开展以蛋白质、抗体为主的生物制药研究,目前已经开发了抗凝血靶标蛋白 PAI-1 的抑制剂(PAItrap)和纤溶蛋白 tPA 的衍生物。药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无肿瘤转移的机制和化学干预、预警本站点在肿瘤转移的机制和化学干预、预警方面建立了夯实的研发平台;在药物干预基于循环肿瘤细胞的肿瘤转移方面筛选出安全有效的药物、纳米材料;正在逐步阐明肿瘤转移的动力学特征。未来将系统性地构建这一动力学。生物医药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构建新型的光诱导有机反应新体系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要求博士期间已发表至少两篇高水平文章多尺度
11、分子模拟技术在尿激酶受体信号通路结构预测与药物分子设计中的应用实验室建设有可以满足课题所需的高性能GPU/CPU 服务器与工作站,且已针对该体系,与黄明东教授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开展了部分实验与理论结合的研究,预期获得高度柔性尿激酶受体结构动力学信息,并得到 3-5 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尿激酶受体小分子抑制剂化学、生物、物理等专业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英文 SCI 文章生物质谱环境下固定无序蛋白复合物结构预测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实验室建设有可以满足课题所需的高性能GPU/CPU 服务器与工作站,且已经初步完成了相关结构研究新方法的程序化,预期将开发出一套精准预测固定无序蛋白复合物在质谱环境下构象信息的方
12、法与相关程序,阐明这些复合物气相物理化学性质在谱图上的反映化学、生物、物理等专业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英文 SCI 文章细胞膜表面的分析化学已开发多种新方法应用于生化分析和生物成像,预期进一步开展在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的成像和调控,以及细胞膜表面肿瘤标志物的筛选方面的研究。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1. 有机催化高分子合成 (闽江学者启动基金)2. 噁丁环光催化修饰方法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手性高分子催化合成 (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1. 基于有机催化方法的高分子合成研究2. 以噁丁环为代表的系列杂环化合物的光催化修饰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3. 手性高分子材料的催化精准合成研究及应用高分
13、子化学或有机化学专业无功能化核酸(DNA)纳米器件的研制及应用已能制备多类型核酸纳米器件,预期在生物传感、细胞成像、肿瘤诊疗方面得到应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医学工程我国主要食用海藻中砷糖化合物的化学形态特征及其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变化研究拥有比较完整的研发设备,已经在该领域发展了多年研究工作。预期目标是获得不同形态砷和汞化合物的生物利用率或生物可及性。分析化学,毒理分析,环境化学 无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便携式免疫分析模式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基础研究;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纳米标记探针免疫生物传感对食品中黄曲毒霉素检测新方法研究;3.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项
14、目,时序响应的基因/药物共输送纳米载体用于协同治疗肝癌的研。取得博士学位,在相关学术领域取得明显业绩,年龄不超过 35 岁。分析化学及其相关专业博士毕业生 全职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有机光合成化学、催化反应工程在现有氮化碳光催化的基础上,实现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宏量制备、光催化全水分解以及有机化学品的绿色合成过程催化化工光催化有机化学电化学生物化学无高活性三氟甲硫基亲核试剂的研制与应用已合成出一系列三氟甲硫基铜试剂,应用于亲核的三氟甲基化反应。预期获得高活性的亲核三氟甲基试剂,以及手性催化剂,进行不对称合成含三氟甲硫基化合物。有机化学“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负责人:吴再生)现有基础:1.在 Nature
15、 Communications 等发表核酸纳米材料标志性研究成果;2 同海外团队建立稳定合作机制;3.以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为依托平台;4.有国家千人计划与福建省百人计划创新团队与项目支撑。预期研发目标:1.在核酸纳米器件与功能化核酸等研究领域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2.培养具有独立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分析化学、生物学、材料化学、药物化学、肿瘤学、医学诊断学等及相关学科与专业纳米生物成像与肿瘤诊疗一体化已在肿瘤相关分子高灵敏检测、肿瘤相关标志物筛选以及基于纳米材料的活体成像和诊疗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预期进一步开发和研制多模态成像及肿瘤诊疗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分析化学生物
16、化学生物医学工程铜基模型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动力学蒙特卡洛方法,对双金属型和团簇负载型两种铜基模型催化剂的构型、电子结构以及催化 CO2 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分析反应关键中间产物与催化剂之间各类吸附键的成键性质,探讨决定中间体构型和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对甲醇合成选择性和活性的影响,研究通过调整体系各部分的结构和组成来提高催化剂性能的可能途径,为铜基甲醇合成多相催化剂的设计和研制提供理论依据。物理化学熟悉理论化学专业知识以及相关专业软件的使用,并有一定的编程能力。新颖铌氧簇聚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具备开展研究的相关仪器设备,
17、已在多铌酸研究体系取得了一定的结果,预期目标是拓展多铌酸前沿领域的无机合成化学,获取新颖多铌酸簇聚物,并探索其在催化领域的潜在应用。无机化学从事无机合成或催化研究背景表面等离子体亚波长光学及其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光催化中的应用现有基础: 与本项目相关的前期资助为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1)表面等离子体光解水制氢(项目负责人:郑远辉),(2)表面等离子体单分子检测(项目负责人:郑远辉)和等离子体防伪标签(项目负责人:郑远辉)。这些项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及其耦合效应来提高纳米制氢器件、纳米单分子检测器件和纳米防伪标签的性能。基于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组在金属纳米颗粒表面修饰、自
18、组装、印刷、表面等离子体光学性能及其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能源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为本项目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预期研发目标:获得精确调控表面等离子体耦合的方法,阐明其耦合机制;利用表面等离子体近场增强效益,增强分子和量子点荧光或拉曼强度,以及增强半导体内电子激发;在此基础上研发表面等离子体量子器件、动态防伪标签、单分子传感器和新型光催化材料。预期在国外权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培养纳米光学专业人才。纳米材料在纳米材料合成与表征、纳米颗粒自组装、表面等离子体光学表征与模拟、表面增强分子传感、信息存储和光催化等领域有工作经验。新型磁光晶体、薄膜材料研究课题组长期从事磁光、光
19、电转换、激光、非线性光学晶体和薄膜材料研究,拥有较为完备的实验条件。预期开发 1-2 种新型光电晶体或薄膜材料,发表 2 区以上论文3-5 篇。化学、材料、光电器件等相关专业新型光电转换晶体、薄膜材料研究课题组长期从事磁光、光电转换、激光、非线性光学晶体和薄膜材料研究,拥有较为完备的实验条件。预期开发 1-2 种新型光电晶体或薄膜材料,发表 2 区以上论文3-5 篇。化学、材料、光电器件等相关专业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薄膜材料研究课题组长期从事磁光、光电转换、激光、非线性光学晶体和薄膜材料研究,拥有较为完备的实验条件。预期开发 1-2 种新型光电晶体或薄膜材料,发表 2 区以上论文3-5 篇。化
20、学、材料、光电器件等相关专业面向合成转化的多相光催化体系设计与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课题组在光催化有机合成体系设计上的即有硬件积累与基础储备,开展光诱导模式下面向 CO、CO2、CH4 等小分子的催化与合成转化等交叉型课题,探索并建立光(催化)驱动合成反应新模式;环境光催化及特殊空间污染物净化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学及化工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生并鼓励交叉学科国家基金面上项目:新型三维石墨相碳化氮复合材料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分离富集研究现有基础:主要从事食品中复杂体系分离分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1)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金属骨架化合物、等功能性纳米材料,研发了系列包括固相微
21、萃取、液相微萃取、磁性固相萃取等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2)自制各种整体柱材料,开发了新型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气液相色谱柱的快速高灵敏度高通量的分离分析检测技术;(3)针对生物毒素及重金属检测,基于功能材料、蛋白酶以及 DNA自组装技术,研制了多种生物传感器。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Biosens. Bioelectron.,Chem. Commun., J.Chromatogra. A 等)上发表论文 160 余 篇(SCI 收录 96 篇)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2 项、实用新型专利 5 项,研究成果四次获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预期研发目标:(1)继续研发一系列新型三维复合材料,制备一系列稳定性好
22、,机械强度高具有最佳萃取效果的的 SPME 涂层和 SPE 柱,用于食品样品高效、快速预处理和富集。(2)研发一系列新型金属有机复合物,利用 3D 打印技术构建均匀高强性能的全新复合物液相色谱柱材料。建立新型液相色谱质谱平台实现对水产品中生物毒素有害物质的高效、高灵敏度的富集分离分析检测。(3)与企业联合开发的食品安全多功能精密食品安全便携快检仪器,研发一系列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仪、果蔬安全检测仪、水产品质量检测仪等系列快速检测仪,以实现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现场快速筛查。分析化学或材料化学 按学校和学院要求拟提供的工资福利、科研条件及住宿等后勤保障情况一、 学校提供:1、学校给予理工类全职博士后年薪
23、 13 万元起(税前,其中包含学校提供 9 万/年工资和合作导师为每名全职博士后配套科研补贴不低于 4 万/年) ,管理类全职博士后年薪 11 万元起(税前,其中包含学校提供 9 万/年工资和合作导师为每名全职博士后配套科研补贴不低于 2 万/年) 。2、学校负责办理社会保险,提供 60 平方米以内的宿舍供全职博士后住宿,须按标准交纳房租;若校内暂无合适房源,允许全职博士后到学校周边自租房源居住,学校给予 2000 元/月(税后)的租房补贴;3、全职博士后的科研成果按照学校相关奖励办法进行奖励。二、站点提供:在福州大学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工作,提供额外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