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农科院 2013 年科技下乡“双百”行动方案为推动我院科技下乡“双百” 行动工作持续提 质提效,结合我省农业农村工作新要求以及我院工作总体部署,在总结分析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制订 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指导,根据省委、省政府新一年的农村农业总体部署,围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以及我省建设现代农业、持续推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 三农”工作的目标 ,对我省农业的主导特色和新兴产业提供有效持续的科技支撑作用。以产业技术链、科技产品链、研发项目链聚合成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联动链条,注重十个结合:与农民增收计划及科技扶贫结合、与发展县域
2、农业经济结合、与农村科技服务综合体建设结合、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研究结合、与农超对接结合、与科企协同创新结合、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结合、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结合、与我省种业创新工程结合。突出三个“ 强化”与三个“提升”:强化集成示范、强化科企结合、强化院地合作;提升科研合作平台、提升精品示范基地、提升科技成果物化转化水平。组织实施“ 双百”行动“511 工程 ”。二、主要目标(一)结合地方农业主导优势产业,集中整合力量整县推进。在全省选定 12 个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县,与当地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派员下 乡挂职,与当地政府部门组成联合指导小组,深入系统介入县域农业技术服务,推动县域农业经
3、济发展。辐射带动示范推广,服务全省现代农业发展。(二)探索构建科技下乡长效机制,积极培育农村科技服务综合体。重点开展建宁、周宁等县域农业科技服务综合体建设,完善运营机制,逐步示范带动,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与机制。(三)突出集成示范推广,建成精品产业技术示范基地。集成示范应用 100 项农业科技技术新成果,以产业链组装项目,建立 20 个具有一定规模与良好显示度与带动辐射作用的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四)加快引领产业技术升级,强化科企协同创新。重点联系 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推进 31 家科企联合创新中心的有效运营,按照标 准培育合作建立 12 个新的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2
4、00 项以上,与企业合作申报各类项目 100 项以上。(五)科技支撑农民增收,有效推进脱贫致富。各片区协同工作组成员所在研究所科技帮扶小户经营示范户 100 个以上(各研究所 10-20 个)。结合屏南县、仙游县等地区扶贫工作,以项目带动、科技帮扶与产销对接,构建科技扶贫的长效机制。(六)服务食品安全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农超对接产销衔接。建立涵盖蔬菜、水果、食用菌、生猪、畜禽和茶叶等产业规模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 20 个,并对应建立示范基地的远程视频监控技术指导站;继续推动农超对接,强化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派驻技术专管员,提供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推动农民合作组织与超市对接。(七)编
5、写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报告,服务于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系统了解分析全省主导农业产业发展态势,努力为全省及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八)推进科研与服务良性互促,提高研发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强从生产实践寻找科研新课题,抓住产业技术链中缺失技术与关键技术节点的创新研究,在科技下乡“双百”中筛选一批科研储备课题。(九)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创新与企业合作新机制。调动各方面尤其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责任为依归,以共赢为目标,以产权为纽带,注重科技人员在公益性服务“ 三农” 基础上的合理利益诉求,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建立各类规范灵活的成果转化和科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
6、,构建有活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三、主要内容实施科技下乡“双百” 行 动“511 工程”,即“科技支撑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示范工程”、 “服务农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示范工程”、 “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科技帮扶农民增收示范工程”、 “农村科技服务综合体培育示范工程”,以及编写一本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与完善建立一个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一)科技支撑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示范工程闽东、闽北、闽南、 闽西四个片区各 选 2-3 个大宗特色 优势农产品生产县及已有良好合作基础的福安、仙游、屏南、福清、永泰、建阳、漳浦、平和、安溪、连城、建宁、长汀等县市,由院与当地政府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派员挂职
7、,与当地政府部门组成联合指导实施机构,技术支撑整个县域主导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依托“双百” 行动,根据农业产业产业链的实际需求,实施新品种新技术、农机与农艺、生产与市场相结合技术帮扶企业、辅导农民合作组织,采用现代信息手段指导标准化、 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实施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二) 服务龙头企业协同创新示范工程三个层面推进联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协同科技创新,即融合创新型:探索紧密型有机结合科企合办研究机构,创新管理与运行模式,发挥实质 性作用,与企业直接合作建立紧密融合的研发创新平台;协作研究型:以现有科企联合创新中心的企业为载体,深化合作,充实内容,取得实效,帮助合作企业创建国家、省等农业科技
8、创新平台;联系服务型:继续联系服务 100 家以上龙头企业,根据科研需求与产业技术发展态势,加强联系企业针对性延续性,积极主动前瞻性地拓展科研合作空间。(三)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1、粮食高产科技支撑示范:建立百亩以上良种良法配套以及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高产示范片。2、特色种养业科技支撑示范:开展特色园艺标准园、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提升园艺、畜牧主导产业素质,做大做强果、茶、菜、菌等特色 产品。3、农业新兴产业科技支撑示范:大力发展油茶、花卉苗木、竹业等高效的林业特色产业和林药、林果、林蜂、林禽等林下经济,加快发展金线莲、铁皮石斛、太子参等中药材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
9、加值。4、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支撑示范: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为抓手帮助试点县、试点企业做好体系建设,建立涵盖蔬菜、水果、食用菌、畜禽和茶叶等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5、“一区二园”科技支撑示范:主动融入 5 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福清、漳浦、上杭、永安、仙游)、6 个国家 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漳浦、漳平永福、仙游、清流、福清、惠安)和 9 个福建省农民创业园建设,开展合作研发技术指导咨询、发展规划设计等科技服务。6、设施农业科技支撑示范:根据各片区实际情况建立若干蔬菜钢架大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等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四)服务农民增收示范工程围绕水稻、茶叶、果树、蔬菜、花卉、食用菌、
10、旱作、牧草、畜牧、水禽、水产 等优质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组织小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编制科技服务对象名册,通过农超结合帮扶产品销售,从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方位辅导。每个研究所根据实际,辅导帮助 10-20 户小户经营示范户或家庭农场;帮扶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农业新型服务业示范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支持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 、“农企对接” ;开展多形式农民培训,继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 结合 农事农时开展专题与现场技术培训指导,提高农民综合技术素质。依托农村信息化科技咨询平台,通过三农服务呼叫中心与远程农业技术咨询,及时提供科技服务。继续抓好屏南、仙游等地的科技扶贫工作,
11、采用技术加资金,创新经营和销售模式,围绕农业产业链开展全程服务。(五)农村科技服务综合体培育示范工程通过创新科企合作机制,以县域为单位,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农业综合实验站、农业物流中心和智慧农业科技园。重点开展建宁、邵武、周宁等县域的农业科技服务综合体建设,做好试点完善工作,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协调,完善运营机制,带动推广模式经验,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现代县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六)编写一份报告与完善构建一个机制结合“双百”行动,深入调研,整合经济与技术信息,研究编写我省年度区域农业行业产业发展报告,由四个片区工作组(闽东、闽北、闽南、闽西) 编写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基础上编篡而成。
12、以项目组技术入股与合伙创业为主要模式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支持科技人员利用科技成果、自身科研技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诊断等有偿服务,探索技术股份收益与技术服务收益的分配机制以及与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促进我院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四、组织实施(一)加强领导,有效组织。1、院设立科技下乡“ 双百”行动领导小组,由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任组长,副 组长由各位副院长组成,成员由各职能处(室)的处长(主任)和研究所(室、中心)的所长(主任)组成,全面负责科技下乡“ 双百”行动工作的协调、指导检查、考核及有关管理措施落实到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产业管理处,负责处理日常管理工作。2、按照区域划分建闽
13、东、闽北、 闽南与闽西四个片区工作组,分别由院领导担任片区工作组组长,每个工作组由院长助理、机关处级干部及片区工作组组长分管的四个研究所一位处级领导任副组长,确定一名联络员,每个工作组安排科技人员 40-50 名左右。各片区工作组组成具体如下:闽东片区工作组:组长:张伟光副院长,副组长:颜元培、占志雄、尤志明、温庆放、黄庭旭、方少忠、何志刚, 联络员:范超。闽北片区工作组:组长:翁伯琦副院长,副组长:郑少泉、庄忠钦、刘明香、曾辉、王 飞、郑 百龙,联络员:郑轶。闽南片区工作组:组长:翁启勇副院长,副组长:唐建阳、叶新福、赵健、林虬、张明辉,联络员 :黄素芳。闽西片区工作组:组长:余文权副院长,
14、副组长:庄向生、臧春荣、黄瑜、黄贤贵 、魏 辉、洪建基,联络员:苏晖。3、发挥研究所主导作用。各研究所领导高度重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担 负科技下乡“ 双百”行动具体实施任务,有效衔接科研工作。尤其是各片区工作组成员单位要积极全方位参与本片区的科技下乡“双百”行动,同 时要发扬 服务全局精神对接全院各片区的“双百” 行动,根据院 2013 年度工作部署和任务分解,结合本单位助农增收科技支撑工作安排,积极动员,有效组织一批以年轻、高学历科技人员为主力的科技下乡服务团队,积极配合各片区工作组和职能管理部门完成“双百”行动各项工作任 务。研究所 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和开展服务,搭建合作平台,理
15、 顺工作关系,解决 实际问题,做好示范引领,认真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人员,完成好科技下乡“双百” 行动各项任务。(二)明确职责,规范管理。1、片区工作组职责。具体组织管理和协调服务本区域内的项目申报与实施、 联系企业工作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三农” 工作。配合职能部门做好日常综合管理工作,督促检查本片区项目实施和科技服务工作,及时做好工作计划、调研报告、宣 传报道和成效统计总结及评优评先等事项。 负责项目经费使用的监管,并本着全院科技下乡“ 双百”行动显示度和实施效应最大化,加强与其他各片区的协同合作。2、联系企业职责。努力做好与企业公关工作,做到与企业有关工作人员同劳动、同生活,深入了解企业实际
16、情况,以身体力行的真诚服务获得认可信任。发挥科技顾问(助理)作用,协助企业处理科技事务,帮助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申请项目、 编写企 业有关专题调查报告、技术总结等文件;开展员工培训,提供技术培训手册等。针对企业需求,与企业 有关技术生产人员紧密协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破解技术难题、新 产品研发、科技成果(专利)熟化转化等;协助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良好农业规范(GAP),编制生产管理和技 术手册、 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标 准等技术文件;推进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科研工作站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运营,积极开展联合申报省、部级各类横向项目。3、科技下乡职责。面向有规模的规范化运作的农民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开
17、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 结 合示范现场,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的科技咨询专场和田间指导服务,做好现场观摩示范和辐射带动工作。创 新咨询培训手段和方式,充分运用网络远程咨询、短信、电话和网络在线方式,实现实时和大范围指导咨询和培训服务。4、工作规范要求。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服务“三 农”和联系企业的工作,应根据 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推进工作。在各个工作阶段,必须 及时形成下乡入企的调研报告,建立工作程序和日常工作日志,完成试验研究示范报告、季度报告、科技服务工作总结。并积极配合片区工作组,做好实施期间阶段性成效的统计。5、提升“双百”管理服务水平。全院形成“ 双百” 行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18、。相关职能处室逐步制定和完善项目申报、结题、经费、人员考核、评先 评优等管理规则。在统一管理基础上,各片区抓住特色和个性,围绕 各区域农业产业与生产经营的特点,凝练结合实际的科技兴农主题,抓好精品产业技术链项目的实施,提高显示度。各研究所结合院凝聚力工程建设,围绕开展科技服务“ 三农” 主题实践活动,加大宣传引导, 树立典型,增强科技人员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科技为民的意识, 积极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形成热爱“ 三农”,真心服务“三农”的良好氛围。(三)集聚优势,项目带动。1、项目组织形式。每个片区针对区域核心示范县的主导特色产业发展态势, 组装生成 5 个产业技术链集成示范项目,每个项目根据
19、产业链环节关键技术设若干子专题,实行产业链项目负责人+专题主持人负责制,即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产业技术链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按时 向片区工作组汇报项目工作进展,积极落实片区工作组布置的各项工作;专题主持人负责具体实施和相关科技服务等工作,并积极配合、全力支持项目主持人完成各项相关工作。2、项目生成。各片区 针对本区域规模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的高效农业发展,围绕年度院“双百”行动具体目标,明确本片区核心示范县,提出产业技术链题目、实施地点和子专题涉及专业技术领域;由产业处根据各片区的项目链设计编制全院申报指南,发动各研究所推荐申报,同时对各所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后,分类反馈到各片区,并协助片区
20、进行研究筛选、组装和统筹协调,编制形成全院“ 双百”行动项目计划。3、过程管理。继续推行项目任务书、季度 报告、工作日志等规范管理,以工作简报、中期进展检查和现场观摩展示示范成效,进一步完善年度总结和评先评优管理工作。要求每个产业链项目形成一个以上凸显产业链效果的示范现场与科技产品,编写一份行业发展报告。个片区工作组应筛选培植新亮点,加强督查,协调服务,推出精品项目和典型基地。产业管理处统筹协调全院的产业技术链项目实施,协助推动各片区工作组做好项目实施,组织举办具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的现场观摩会,完成年度项目实施总体成效的总结工作,做好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和服务工作。五、保障措施(一)岗位绩
21、效。承担“ 双百”项目的任务与业绩将列入 2013 年度所长、 书记 目标责任制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任,实行岗位绩效挂钩。 经过 考核优秀的科技人员,其岗位竞聘可以在同一级别内提高一个等级参与岗位竞聘。强调新招聘工作人员见习任务以下基层实践锻炼为主,未完成基层锻炼的不予办理转正定级和初、中及职称的评聘。(二)评优表彰。对完成任务较好和工作成绩突出的下乡科技人员,院给予表彰奖励。由各片区评选出年度在项目实施、服务企业和扶持农民合作组织、规模化基地建设等服务“三农 ”方面认真积极履职、成绩突出的“双百 ”优秀项 目和先进个人;各研究所 针对服务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工作业绩、表现评选年度先进个人。
22、优秀人员比例约占全院下乡科技人员的 15%。 (三)待遇从优。科技人员下派期间,其行政关系、职务和待遇不变。同时科技人员在被选派服务企业期间,可以从服务的企业取得约定的报酬。相 对固定人员(原则上不低于 150 天)下派期间,按省定的下派驻村干部待遇,实行通信费用和生活费补贴;流动人员按相应出差标准补贴。(四)经费支持。每个片区工作组经费预算 100 万元,主要作为科技人员下乡、下企差旅费,及试验材料和农资、测试、论文版面等费用。具体要求按福建省农科院“双百” 行动驻点人 员差旅费管理办法(暂行)和院有关财务管理规定。(五)机制创新。鼓励参与“双百”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经济实体、规模基地等结成利益共同体,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和技术推广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六)加强宣传。从各研究所、片区和全院三个层面及时总结、推广服务三农的典型经验,宣传先进事迹,在全院科技人员尤其青年人中树立“科技 为民” 的思想以及科技必 须与经济 建设相结合的理念,加大媒体宣传报道力度,努力营造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服务“ 三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