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州市“十三五”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1一、发展现状 1二、机遇与挑战 6第二章 总体要求 8一、指导思想 8二、发展目标 8第三章 主要任务 10一、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10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2三、推动文化艺术创作繁荣发展 16四、加快现代传媒体系建设 19五、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21六、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23七、构建文化开放新格局 28第四章 保障措施 30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文化发展合力 30二、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文化管理水平 30三、加大资金投入,打牢文化发展基础 31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文
2、化发展活力 32五、强化队伍建设,厚植文化发展根基 330前 言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州市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我市制定福州市“十三五”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具体涵盖精神文明、文化文物、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福州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市”发展战略,文明指数持续提升、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扎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市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主频道(频率)和
3、新闻网站精心组织一系列重大主题宣传活动,集中推出一批专版专栏、专题专刊。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 。加强理论进基层示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讲师团等阵地和队伍建设,构建市、县、乡、1村(社区)四级宣讲网络。各学会在学术研究、社科普及、决策咨询等方面建言献策,共完成课题 90 余项,其中 3 项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40 项课题获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2.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提升。颁布实施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建设文明城市的决定和福州市志愿服务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实行文明单位动态管理制度,建立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机制
4、。组织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 、文明示范村、 “十星级”文明户、文明集市、文化活动广场“四个一批”创建和“最美文化村(社区)评选”等活动。 “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被列为全国社区建设典型。深入推动道德建设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 “十二五”时期,全市共有3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不断深化“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营造绿色和谐的网络环境。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52所,形成市、区和学校三级心理健康辅导网络, “数字青少年宫”不断向基层延伸。2011年福州市成功获评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4年蝉联此项荣誉;福清市入选新一轮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
5、名城市。3.公共文化建设全面提速。坚持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活动品牌和城乡协调发展“四轮”驱动,形成了功2能较为完善、基本覆盖城乡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 ”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市工人文化宫、市城市发展展示馆等场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已建成文化馆(群艺馆)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和美术馆(画院)56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3家,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图书流通点和农家书屋3015个,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书香榕城”等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福州广播电视台移动频道和新闻综合频道高清频道开播,广电媒体进入高清时代。全面完成有线电视整体转换、 “村
6、村通” “村村响”建设,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为99.17%、98.64%、83.71%,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六进” 、文化下乡、艺术扶贫和农村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 “激情广场大家唱”等3个群文品牌享誉全国。2015年,福州市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仓山区、连江县和闽侯县成为新一轮的“全国文化先进县(区) ”。4.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成果丰硕。影视动漫精品不断涌现,电视剧原乡和电视纪录片船政学堂获“五个一工程奖” ;漆艺纪录片和获美国阿拉斯加国际电影节迪纳利奖,动画形象“逗逗虎”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
7、, 三坊七巷等5部影视作品获7项国家级奖项。舞台文艺作品推陈出新,3闽剧王茂生进酒和红裙记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林则徐复出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原创剧目金奖;儿童剧判官审石头入选第八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啊鼓岭等3个剧目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一等奖。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闭幕式、中央电视台2012年中秋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国家级文艺创作基地和全国首家篆刻印吧“左海印吧”落户三坊七巷。大力推进“诗歌榕城”品牌建设。举办中国书画名家海峡两岸采风行活动暨名家名作邀请展、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研讨会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创作交流活动。5.文化市场保持繁荣有序。全面推进全国文化市场技
8、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工作。持续开展网吧、校园周边社会文化环境等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实施“扫黄打非”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 “剑网” “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等专项行动。影院建设高速发展,实现县级数字影院全覆盖,2015年全市电影票房收入突破5亿元,位居全省第一。演艺市场持续繁荣发展, “十二五”时期营业性演出51380场,境外文艺团体演出3480人次。建立软件正版化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完成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规范市属报刊、侨刊乡讯、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审读把关制度。14家印刷企业通过绿色印刷认证。先后获评“全国文化行政执法先进单位”4“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
9、功单位二等奖”和“2015年度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 。6.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效显著。修订和颁布实施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 等规范性文件,成立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实施朱紫坊、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和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等重大保护修复项目,三坊七巷成为全国首家生态(社区)博物馆。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和市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保24处、省级文保114处、市级文保94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4746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整理,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5个、省级52个、市级116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
10、5人、省级81人、市级132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示范基地25家,福建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立闽都文化研究会,举办“闽都文化论坛”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出版闽都文化概论等一批研究成果, 闽都大讲坛获评“福建省十佳讲台” 。先后荣膺“中国寿山石文化之都” “中国脱胎漆艺之都”等称号;“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和三坊七巷2个项目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7.对外对台文化交流呈现新面貌。成功举办第一届、第二5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2014中国福州国际雕塑艺术展和“海外福州人与海上丝绸之路”论坛等活动。常态化
11、组织开展“中国福建周”福州之夜、 “榕情四海”和“福州日”等对外交流活动。在亚洲、美洲、澳洲和欧洲设立海外文化经济促进中心。福州晚报海外版形成“七报一网六栏目”新格局。闽剧杨门女将代表中国戏曲首次参加俄罗斯第十二届契诃夫国际戏剧节展演。马尾船政文化园区和三坊七巷被国台办批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海峡青年节、海峡两岸合唱节和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等18项(次)活动列入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举办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等一系列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两马同春闹元宵、两岸侨界交流周闽都文化走进台湾、海峡两岸中华情民间艺术嘉年华、海峡两岸宗鹤拳武术文化节、海峡东岸诗人西岸行、闽王文化节、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等榕台民间、民俗活动影响力与日俱增。8.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2012年获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 。整合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职能,组建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剥离福州广播电视台经营性职能,成立福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福州闽剧院、市歌舞剧院2家市属文艺院团调整为公益性质的保护传承机构,9家县(市)区属国有文艺院团及福州日报社家园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