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评估材料附件1: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化学与化工学院二零一五年十二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简介目 录高分子专业导论 .1无机及分析化学 .2有机化学 A .3物理化学 .4基础化学实验(1) .5基础化学实验(2) .6基础化学实验(3) .7基础化学实验(4) .8化工原理 B.9化工原理实验 B.10高分子化学 .11高分子化学实验 .12高分子物理 .13高分子物理实验 .14高分子合成工艺原理 .15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 .16高聚物成型机械及模具 .17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18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19有机结构理论 .20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21高分子流变学 .22
2、高分子材料进展 .23高分子形态结构与性能 .24专业英语 .25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26涂料及粘接剂 .27合成纤维 .28聚合反应工程 .29高聚物分子设计 .30特种及功能高分子 .31高聚物合成工艺设计 .3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33高分子加工新技术 .34高分子材料改性 .35橡胶 加工工艺 .36化工设计 .37高分子安全与环境 .37高分子行业标准与法规 .37化学综合 实验 A .40化学综合实验 B.4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B.42化工实习实训 B.43阶段性生产实习 A .44阶段性生产实习 B.45高分子工程实践 .46工程师基础训练 A .47工程师基础训练 B.48高
3、分子专业课程设计 .49毕业设计(论文) .501高分子专业导论Introduction to Polymeric Materials课程编号:0610292B学 时:8学 分:0.5开课学期:1课程性质:必修 选课对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内容概要: 主要介绍高分子课程设置体系、规律,高分子科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认识高分子,初步掌握与高分子材料工程相关的基本术语和概念,了解高分子合成、改性、加工、应用等基本知识,掌握专业学习方法与技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效益、环境、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
4、习能力。建议选用教材:无主要参考资料:(1) 董炎明、张海良编著, 高分子科学教程 ,科学出版社,2008(2) 夏炎, 高分子科学简明教程 ,科学出版社,2008(3) 韩冬冰、王慧敏编著, 高分子材料概论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2无机及分析化学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编号:0601421B学 时:64学 分:4.0开课学期:1课程性质:必修 选课对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 普通物理学 、 数理统计等后续课程:有机化学 、 物理化学内容概要: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包括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本内容的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
5、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及从事专业实践打下必要的化学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内容主要由以下两部分构成:无机化学部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化学部分: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重量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技术。本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和加强“量”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化学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安全、环境
6、、职业健康意识,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与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它是培养化工类、近化工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续化学课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的必备基础。建议选用教材:武汉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编著,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三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主要参考资料:1. 张祖德,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2. 孟凡昌编, 分析化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 张方钰,王运,董元彦 主编, 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 ,科学出版社,20113有机化学 AOrganic Chemistry A课程编号:0600092B、0600
7、102B学 时:96 学 分:6开课学期:2、3课程性质:必修选课对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 分析化学后续课程:精细有机合成工艺学 、 有机合成化学内容概要: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结构特征,化学性质和主要的物理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变化规律,并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方法,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有机合成的初步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8、,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安全、环境、职业健康意识,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与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为以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议选用教材:有机化学 (第 4 版) ,高鸿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基础有机化学 (上、下) (第 2 版) ,邢其毅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 (上、下) (第 2 版) ,胡宏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 (一、二) ,陈光旭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Fundamentals of Organic Chemistry(英文第 4 版) ,J.McMurry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大 学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 荣 国 斌 、 苏 克 曼
9、编 著 , 华 东 理 工 大 学 出 版 社 化 学 工 业 出 版 社有机化学 (第 2 版) ,伍越寰等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4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课程编号:0600182B学 时:80学 分:5开课学期:3 课程性质:必修课选课对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后续课程:高等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内容有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电化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化学动力学基础。通过该课程学习,可以学会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掌握如何判别过程进行
10、的方向和限度,懂得如何将反应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通过该课程学习可以进一步打牢化学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用学生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效益、环境、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建议选用教材:物理化学第五版,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主要参考资料:物理化学第五版,华东理工大学胡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物理化学第五版,南京大学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基础化学实验(1)Fundamental Chemical Experiment(1)课程编号:0600192B学 时:24
11、学 分:1开课学期:1课程性质:通识必修 选课对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内容概要: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无机化学训练,学生可直接获得大量化学事实,有利于无机化学理论课的学习,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利用严格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规范地掌握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准确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学习后续课程、参加实际工作和
12、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研究活动,学习和掌握无机化学专业的基本实验技术,研究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熟悉重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加深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分离、分析、物质合成与鉴别方法。实验内容主要为验证、综合、设计性实验。包括:氯化钠的提纯、溶液的 pH 值、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配位化合物、卤素、铬和锰、铁钴镍、硫酸亚铁铵的制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应对危机与突发
13、事件的初步能力。建议选用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王华林,翟林峰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基础化学实验,杨善中,王华林,吴晓静,鲁道荣编,化学工业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化学基础实验,宗汉兴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室编,高教出版社6基础化学实验(2)Experiment in Elementary Chemistry(2)课程编号:0600202B学 时:24学 分:1.0开课学期:2课程性质:必修 选课对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后续课程: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内容概要:基础化学实验(2)的内容包括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两部分,它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类专
14、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之一,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分析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一类方法,仪器分析是借助于光电仪器来测量试样溶液的光学、电学、声学和磁学性质的一类方法。学生通过各种类型的化学、仪器分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理论课程内容,获得需要的正确数据,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掌握现代的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手段与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若干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原理的理解,了解有关仪器的结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一些应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目的、要求和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以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建议选用教材:杨善中、王华林、吴晓静、鲁道荣编,基础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主要参考资料:( 1) 佘 振 宝 , 姜 桂 兰 编 , 分 析 化 学 实 验 , 化 学 工 业 出 版 社 , 2008.(2)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浙江大学化学系 编,分析化学实验(第 3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编,分析化学实验(第 3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