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林业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64096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3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林业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甘肃省林业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甘肃省林业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甘肃省林业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甘肃省林业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甘肃省林业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林业科技创新在生态保护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在产业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在林业扶贫富民中的服务作用,增强林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创新“ 十三五” 规划、 甘肃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甘肃省林业发展“十三五” 规 划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 20162020年。一、形势与需求(一)“十二五”主要成就“十二五” 期 间,全省林 业科技工作围绕 国家和林业发展大局,坚持“ 注重 创新,紧贴实际

2、 ,提供支撑,引 领发展,服务林业” 发展方向,紧贴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开拓创新,努力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成果数量快速增长,科研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全省林业科技成果贡献率达到 48%,林业科技成果转化2率达到 55%。1、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十二五” 期间,全省实施各类科研、推广项目 406 项,其中,国家科技计 划项目 216 项,地方科技计划项目 190 项。取得科技成果 196 项 ,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 81 项,其中: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 奖 8 项,三等奖 12项;市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7 项,二

3、等奖 32 项,三等奖 22 项。省林业科技管理部门主动作为,积极组织各地各 单位开展自列科研项目研究,目前已有 30 项科技成果通过评审 。同时,通过积极汇报争取,恢复开展了甘肃省林业科技进步奖评审 工作,实施两年来共评审出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6 项,二等 奖 17 项,三等奖 33 项。全省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生态建设与保护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省各级林业科研、推广单位,紧紧围绕林业生态建设技术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困难立地造林方面,甘肃省林科院完成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模式”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恢复

4、技 术试验示范” 等 5 项 研究项目, 总结出了操作性 强、科学性强的系列化荒山造林技术理论;自主研发的干旱造林技术,平均造林成活率达86.5%以上,大幅度提高了干旱地区的造林质量。在荒漠化及沙化防治方面,我省积极开展科研对外合作、联合攻关和成果推广,开发出近百项实用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多个技术体系,特别是与中科院寒旱所合作研发的莫高窟顶风沙防护模式、甘肃建投装备3制造公司研制的机械固沙技术在国内乃至世界均处于领先水平;省治沙研究所“十二五 ”执行科研项目 186 项,取得科技成果 46项,获得省地级以上科技奖 16 项,获得国家专利 45 项,先后向80 个国家给予技术援助与交流,科研基础设

5、施、研究成果及培训处于国际较高水平。探索出棉秆沙障、尼龙网沙障、仿真植物固沙等治沙新技术、新材料,引进、研发和示范推广樟子松、沙葱、黑果枸杞等沙生植物栽培技术,成功组装配套“四带一体” 、“滩渠辐射状治沙模式”等 综合治沙模式。甘肃建投机械化治沙基地,被确定为全国的荒漠化防治试验示范基地。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较为系统地开展了小陇山林区森林类型、森林群落结构调查和现代森林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完成了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项目甘肃小陇山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示范建设等科研成果,总结提出了符合小陇山林区实际的“封禁养护 生态保护 等 8 种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并建立了森林可持续

6、经营示范区 1800 亩,为我国西部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和示范样板,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单位”。生态 效益监测方面,首次完成了覆盖全省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开展了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森林空气质量监测、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等工作,完成了第五次全省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第二次湿地调查等工作,建立了涉及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生态效益监测等一批生态定位监测站点,长期开展生态效益监测工作。43、科技平台建设与合作交流稳步推进。截止 2015 年底,全省林业系统有 1 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 实验室(培育基地),1 个国家级荒漠化野外观测站, 8 个

7、国家级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1 个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国家经济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2 个省级重点科研院所能力建 设单位,3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 个省级生态定位观测 研究站,6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个科技基础创新服务平台, 4 个全国林业科普基地,6 个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提高了科研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了科研创新能力。 “十二五” 期 间共聘用客座专家 13 人,客座专 家每年作专题讲座 30 余次;与国内外科研单位、高校 联合实施科研项目 20 项, GEF 项目 2 项,国外智力引进项 目 6 项,引智项目 4 项;邀请外国专家来甘做专题讲座和技术指 导 20 次,

8、选派人员参加技术交流或培训106 次,出国考察 30 人 /次;举办国际技术培训班 9 期,先后培训25 个国家的 203 位技术 人员和政府官员。4、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围绕林木良种、种苗生产、造林营林与森林资源管理、经济林栽培与果品质量检测、林木病虫害防治与检疫等 5 大类标准需求,五年来,制订林业国家行业标准 15 项,地方标准 45 项,2 个省级科研单位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林业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制订和发布了 18 项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9 个特色经济林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检测和质量认证,30 多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登记;建成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

9、区 8 个、标准化示范基地 45个,示范基地面积 0.3 万亩,省级标准化示范区 50 余个。5、兴林富民实用技术应用成效显著。苹果、花椒、核桃、葡萄、红枣、杏、梨、枸杞、桃、油橄榄、甜樱桃等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发展迅速,栽培管理、产品深加工等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以优质苹果关键生产技术集成、核桃体质增效栽培技术示范、山旱塬区花椒技术推广、樱桃新品种引进示范、设施葡萄标准化栽培、红枣优质高产、油橄榄扩区驯化和主要造林树种良种繁育引种栽培等为主的推广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示范带动、一县一品和企业集群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对全省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二五”

10、 末,全省经济林果面积达到 140.2 万公顷,比“十一五 ”末的 115 万公顷增加 21.6%,年 产值达到 247 亿元,全省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达到1115 元。6、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全省现有省级林业工作站管理机构 1 个,市(州)级林业站管理机构 14 个,县(市、区)林业站机构 85 个,乡(镇)林业站 714 个。职工总人数 2880 人,专业技术人员 1452 人,其中高级职称 38 人、中级职称 485 人、初级职称 929 人。按照年龄结构分,35 岁以下 1157 人、36-50 岁1436 人、51 岁以上 287 人。人员队伍呈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全省

11、林业工作站发挥专业优势,送科技下乡,培训林农 55 万人次,建立示范基地面积 1.84 万公顷,科技示范推广面积 5.6 万公顷,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 2690 个,带动农户 80189 户。67、信息化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成立了全省林业信息化工作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新建了覆盖 14 个市(州)林业局、19 个厅直单位视频会议系统,开发设计了全省内网办公云平台,建成了林业政务短信平台等 8 个业务专网。开发了“甘 肃 林果服 务网” 、“甘肃荒漠种子植物资源信息共享平台”、 “油橄榄信息资源平台”、甘 肃网络森林医院、全省林地“ 一张图”等平台。甘肃林业网被国家林业局授

12、予“全国林 业十佳网站” 、“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等荣誉称号, “林业专题 ”栏目被评为全国政府网站精品栏目,信息化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二)面临机遇“十三五”期间,我省面临着由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由规模快速扩张向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的重要机遇期,将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窗口期、科技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创新要素聚集的发力期。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党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作出了我国林业发展形势长期利好、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林业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科学

13、判断。我省林业科技发展将面临重大历史机遇。1、生态文明为林业生态建设新赋予了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7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美丽中国的要求达到了空前高度,习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总书记 2013 年视察我省时指出,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甘肃是国家“十三五”规划 纲要确定的青藏高原生 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14、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中的战略地位突出。目前我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林产品供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生态安全、国土安全、粮油安全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重点在林业,难点在林业、潜力也在林业。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创新驱动发展为林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任务。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世界大势所趋,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迫。在我国林业建设进入攻坚克难和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

15、展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迫切要求,是促进林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施森林质量精准8提升、提高林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开展林业精准扶贫、实现兴林富民的重要手段。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作用。3、顶层设计为林业科技创新前瞻布局了新蓝图。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意见及规划,为林业科技创新做出了顶层设计。 “十三五 ”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 十三五 ”时期科技 创新的总体思路、 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行动指南;国家林

16、业局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 25 条指导意见,对全面支撑引领林业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林业科技创新“十三五” 规 划展 现了我国林 业科技未来 5 年的 创新发展蓝图;甘肃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对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规划了宏伟蓝图;甘肃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即:科技创新“黄金 30 条” ,对于激发全省科技创新活力、释放创新动力、提升创新效率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4、“一带一路”及“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为林业科技创新增添了新动力。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以下简称“一带一路” )的重大倡议

17、,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央明确要求,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把生态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作为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2014 年,省委、省政府谋划设立了建设国家生态安全9屏障综合试验区,并经国务院批准。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及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对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有重要的支撑作用。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林业科技创新明确了新要求。良好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在山区林区沙区,

18、这些地区属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也是重点生态功能区,依靠传统产业脱贫难,林业具有进入门槛低、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收益可持续的优势,脱贫增收潜力巨大。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产业,实行生态补偿,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区域实行生态保护扶贫,补齐短板,实现精准扶贫意义重大。这就要求以支撑生态建设、引领产业升级、服务社会民生为重点的林业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促进全省林业现代化建设。(三)主要挑战“十二五” 期 间,全省林 业科技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林 业先进省份相比,处于“整体跟 进,局部领先”的发展阶段,即在支撑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产业绿色发展方面处于跟进阶

19、段,在支撑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服务林业10扶贫富民方面处于领先阶段,林业科技进步水平整体还不能满足全省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林业科技发展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1、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全省各级林业科研院所普遍存在着科研实验条件落后、实验设备陈旧、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特别是市、县林业科技机构科研试验条件差,试验研究能力比较薄弱。与其它行业相比,林业科研条件建设更是明显滞后,严重制约了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科技人才主要表现为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而且分布不均,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仍然缺乏,尤其缺乏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全省每百公顷森林占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 0.14 名(全国 0.17)

20、, 各层次林业专家占全省林业专业技术人员 2.86%,县级以下高级人才仅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4.1%,影响了我省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难以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基层实用人才严重缺乏,国有林场、国家级和省级林木良种基地均面临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和青黄不接的困难局面。2、技术储备亟待增强。突出表现为科技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两方面。科技进步对林业发展的贡献率仅为 48%,低于全国55.1%和农业 56%。特 别是由于林业科技成果周期长和产出的滞后性,导致科技成果的产出速度远远跟不上林业建设的需要,科技储备不足问题更加突出。同时,随着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科技需求也发生重大变化,困难立地造林、林木生物育种、碳汇造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