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中学2015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详解.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64262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中学2015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宿迁中学2015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宿迁中学2015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宿迁中学2015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宿迁中学2015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宿迁中学 2015 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详解必修 3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了解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一、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学派 代表 主张 地位(影响特点)老子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朴素的辩证法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生活方面:顺应自然、知足寡欲。春秋晚期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家庄子 一 切 事 物 都 是 相 对 的 , 主 张 放 弃 一 切 欲 念 , 获 取 精 神 自 由 战国时期孔子政治思想:仁(思想核心)以德治

2、民(民本思想) ;“克已复礼” (保守性)教育思想: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仁政” “民贵君轻” (民本思想)“性本善” (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儒家荀子“仁义”和“王道” , “以德服人” 。“君舟民水” (民本思想)“性恶论” (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战国时期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使之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墨家 墨子 兼爱 非攻 尚贤 节俭 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 人法家 韩非子 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法家集大成者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

3、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儒学 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的设立及其影响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目的:适应汉初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2、提出者:董仲舒。3、接受并实施者:汉武帝4、评价: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政治上大一统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拓展:董仲舒主要思想主张: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加强君权,提出“君权神授” 、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为巩固封建统治,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标准二、兴办

4、太学1、兴办: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兴办太学2、教学内容:儒家经典(“五经”)3、学成去向: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4、影响: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三、宋明理学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主张一、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 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四书章句集注 )世界观 天理是 万 物 的 本 原 , 先 有 理 后 有 物 ( 核 心 ) 理之源在于天理道德观 把天理和 伦理道德直 接 联 系 起 来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认识论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目

5、的在于明道德之善哲学流派 客观唯心主义二、陆王心学南宋宋:陆九渊 明中后期: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世界观 “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认识论 反省内心可得天理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哲学流派 主观唯心主义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理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 “离经叛道”的李贽明朝后期人。自称“异端” 。1、思想主张:破除对孔子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个性发展,肯定人的正当私欲。 2、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二

6、、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出现的社会背景:1、政治:封建君主专制逐步达到顶峰, 阶 级 矛 盾 和 民 族 矛 盾 十 分 尖 锐 , 封 建 社 会 危 机 日 益 加 深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经济根源)3、思想:纲常礼教腐朽、文化专制、西学东渐(二)人物及主张:1.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进步思想: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民权。评价: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对以后反专制斗争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顾炎武经世致用 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进步思想: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 (后人概括)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3、王夫之唯物思想 进 步 思 想 : 继 承 发 展 唯 物 思 想 :世 界 是 物 质 的 , 物 质 是 变 化 的 , 变 化 是 有 规 律 的 ; 事 物 是 可 以 认 识 的 。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评价:启示近代人们的思想方法,划时代意义。(三)评价1、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促使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2、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拓展:1、明末清初活跃思想的局限性从内容看: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

8、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从地位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从影响看:未能使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的转型,影响有限2、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的原因发展历程:见知识框架发展原因:A、适应时代的需要 B、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C、儒学自身的发展与完善3、儒学对当今社会的价值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 ”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的道德意识“大一统” 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以人为本” 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 ”和民生问题的解决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古代

9、中国的发明与发现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 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一、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一)造纸术:西汉前期,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唐朝)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二)指南针:战国时期, “司南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期,指南针 用于航海。(三)火药:古代炼丹家在炼丹时发明。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四)印刷术:雕版印刷:隋唐之际出现。活字印刷术:11 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二、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2、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为新航路开辟提供

10、了技术保证) 。3、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4、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后三大发明在推动西欧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拓展:古代后期中国科学技术逐渐落后的原因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生。A 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本抑末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B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 学的发展。 C 明清时期“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 文化的正常交流。 明 清 时 期 , 封 建 的 自 然 经 济 占 主 导

11、 地 位 , 限 制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 不 能 对 科 技 的 发 展 提 出 迫 切 要 求 和 推 动力 。二、辉煌灿烂的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时期 体裁 代表人物、作品 地位、特点春秋 诗歌 诗经(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 300 多首诗歌)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战国 楚辞 屈原,代表作离骚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基础汉朝 赋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气恢弘的文化气度唐朝 诗李白“诗仙” 浪漫主义,杜

12、甫“诗圣”现实主义“诗史”白 居 易 “ 文 章 合 为 时 而 著 , 歌 诗 合 为 事 而 作 ”, 讽 喻 诗诗歌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宋朝 词 婉约派:北宋:柳永 两宋之际:李清照豪放派:北宋:苏轼(东坡) 南宋:辛弃疾 唐代出现,宋朝成为主流元朝 曲 关汉卿、马致远 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明清 小说 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溯源: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唐代:传奇 宋代:话本拓展:宋代以后文学发展的主要原因及总体趋势宋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明清原因: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的壮大总体趋势:市民化、通俗化(共性原因:商品

13、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第三课 书画和戏曲艺术汉字与古代中国的艺术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了解京剧的产生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起源:起源于绘画,可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称为“文字图画”。2、成熟:商代,文字已形成完整体系。3、演变:甲骨文一大篆一小篆一隶书 楷书。汉字的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二)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字体 特 点 著 名 书 法 家小篆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秦朝:李斯隶书 蚕头燕尾,字型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 定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极具实用价值 魏晋:钟繇、王羲之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

14、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 东晋:王羲之 唐朝:颜真卿 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 明朝:文征明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极高审美价值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二、古代中国的文人画1、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2、特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3、代表作:元代王冕的墨梅图 、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三、京剧的产生1、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2、产生:道光年间, “徽汉合流”,融合兼收3、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

15、。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习西方、寻求变革了解魏源、林则徐的“师夷”思想了解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一、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抵抗派(核心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林则徐:活动:设立译馆,翻译书籍:各国律例、四洲志等;地位: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 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意义: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二、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核心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1、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代表 著作及主

16、要思想 特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 ,借助经学外衣,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变法图存严复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观点。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批判君权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变法虽然失败,但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觉醒。是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最重要作用)第二课 新文化运动

17、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新文化运动(核心主张:民主与科学)1、代表人物:陈独秀:1915 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发表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大旗(形式和内容都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鲁迅:孔乙己 狂人日记 (把白话文与反封建内容结合,新文学典范) ;蔡元培:北大校长,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李大钊:1

18、918 年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在中国率先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 ;1919 年五四运动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2、基本主张(主要内容):思想解放文学革命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提倡新道德(西方资产阶级伦理道德),反对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思想的思想解放斗争。影响:动摇封建思想的的统治地位,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19、创造了条件。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传播概况:开始传播: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撰写文章: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成立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北京) “俄罗斯研究会” (湖南)建立组织: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与工人运动结合: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2、影响: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归纳拓展: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发展线索整理时间 19 世纪 40 年代 19 世 纪 60-90 年代 19 世纪末

20、20 世纪初 20 世纪初 20 世纪初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曾、李等 康有为、梁启 超、严复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胡 适、鲁迅等 李大钊、陈独 秀等阶级 地主阶级 资 产 阶 级派别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无产阶级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 政治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加深 二鸦后,内忧外患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辛丑条约之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北洋军阀黑暗统治2.帝国主义加紧侵略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本主

21、义的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 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1袁世凯尊孔复古2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促进了思想解放 指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动摇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2. 弘扬了民主科学3.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有利条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学习方向 欧美 日本 法国、美国 法国 俄国学习轨迹 器物 制度 思想2、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共性: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3、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演变的特点:线索: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专题四 20 世纪以来中

22、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新三民主义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提出: 1905.建立同盟会,制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不久,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2、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清王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心)(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增价归公,国

23、民共享(资产阶级土地纲领)3、作用:指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的最大成果)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制定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二、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1、背景:客观因素:十月革命鼓舞共产国际、中共的帮助主观因素: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的失败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精神2、提出:1924 年国民党一大3、内容(与旧三民主义比较):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一律平等的思想。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提出扶助农工、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4

24、、作用:成为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体现反帝反封建精神,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目标一致)推动了国民大革命在全国的开展。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了解“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一、确立为指导思想:1945 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阶段 著作文章 理论 主要内容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坚持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中国的红色

25、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前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内涵: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三、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1、社会主义革命理论解放战争时期: 论著:论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主张: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意义: A、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

26、了政治理论准备。2、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论著:论十大关系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思 想 主 张 : 提 出 一 系 列 有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经 济 政 治 建 设 方 针 , 科 学 地 阐 明 了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的 矛 盾 问题 。意义: 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新时期的理论探索邓小平理论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一、 邓小平理论1、主要内容(形成过程):邓小平讲话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27、看 (1978 年)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底)A. 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十二大(1982)首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1987)A.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南方谈话(1992)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A.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 灭 剥 削 , 消 除 两 极 分 化 , 最 终 达 到 共 同 富裕B.判断工作的是非标准:“三个有利

28、于” 十四大(1992)明确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1997)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归纳(1)20 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的共性:与国情相结合 与时俱进(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的标志?各自解决的核心问题:毛泽东思想:1945 年

29、中共七大; 核心问题: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邓小平理论:1997 年中共十五大 核心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2002 年中共十六大 核心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3)20 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以及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三次历史性巨变:A、孙中山领导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毛泽东领导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C、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新中

30、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 了解新中国“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一、 “两弹一星” (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原子弹:时间:1964 年(全面建设时期)意义:打破美苏核垄断,加强中国国防能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2、导弹:1964 年(全面建设时期)3、人造地球卫星:时间:1970 年(“文革”时期)名称:“东方红一号”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二、载人航天1、概况:2003 年 10 月“神舟 5 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2、意义: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1、成就:1973 年(

31、“文革”时期) ,南优 2 号。2、意义: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二、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1、提出:1956 年春,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2、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二、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老舍的话剧茶馆 ,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第 3 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 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32、一)举措:1、建国初: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内容:建立人民教育,向工农开门,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成效:半半教育沿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2、全面建设时期:制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二)结果: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二、动乱中的教育1、表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育战线一片混乱。1966 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2、危害:“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三、教育的复兴1、 “文革”结束后;邓 小 平 复 出 , 自 告 奋 勇 抓 教 育 。 在 教 育 战 线 全 面 拨 乱 反 正 , 恢复中 断 十 年 的 高考制 度 。2、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3、1995 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