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茶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970458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茶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茶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茶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茶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茶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茶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一、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产业发展规模、水平和趋势2010 年全省茶叶面积 270 万亩,总产量 16.6 万吨、农业产值 86 亿元,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五、产量第三、产值第一,分别占全国总量的 9.5%、12.4%和 17.5%。茶叶出口 15.52 万吨、创汇 3.94 亿美元,均列全国第一,分别占全国总量的 51.3%和 50.3%。2010 年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达到 6.5 万吨和 78亿元,占全省茶叶总量的 39.2%和 90.7%。浙江茶产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主要表现在:1)茶园单位面积效益高。浙江茶叶亩产值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2、20.7%;茶叶 产值占全省经济作物总产值的 10%左右,茶叶收入已成为我省山区和半山区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经济效益优势明显。2)产业技术水平高。2010 年无性良种化率达到 62%,高效栽培与绿色防控技术水平高,研制出了一批机械装备,名优茶加工机械化程度高,茶叶天然产物制备技术先进,加工增值程度高。3)出口茶优势明显。茶叶出口量、值均居全国第一,2010 年分别占全国的 51.3%和 50.3%。4)茶叶企业规模化程度高。浙江省茶叶企业的比较规模较高,拥有 3 家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25 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浙江绿茶品牌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充分整合资源,着力打造浙江绿茶品牌,为浙江绿茶全球

3、化推广战略的实施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提高了浙江绿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了浙江绿茶产业凝聚力和发展后劲。“十二五” 期 间,我省茶 产业重点在茶树优质 、高效、专用绿茶新品种选育,高效、绿色、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茶叶生产机械与装备研制,茶叶加工、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茶文化产业培育,茶产业集群创新技术等六大领域实施重大技术攻关,着力推广先进、节本、标准化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茶产业升级发展。(二)产业科技创新现状和创新成果茶树种质资源发掘与新品种选育。我省建成了世界上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各类茶树资源超过 3000 份。培育出 21

4、 个国家审(认、鉴)定茶树,占全国总数的 17.4%,同时还先后选育成功 20 余个省级茶树品种。这些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加快了我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化进程,对名优茶产业发展起关键作用。优质茶机采机制技术。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为首的科研机构,率先开展了名优绿茶机械化采制技术的系统研究,提出了 1 套包括肥培管理、修剪方法等在内的树冠培育技术模式,筛选出机采适宜品种 3 个,建立了名优茶机采茶园的树冠培育指标,明确了名优茶机采的适采标准;研制出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鲜叶筛分机及鲜叶风选机等新型设备 3 台(套),提出了相应的配套应用技术参数。采用整套技术的采摘效率比手工提高 7 倍,采摘成本下降 8

5、0%,机采叶完整率较处理前提高 12.9%,总体得率可达 76.0%。机采鲜叶经过分级优化处理后所加工的卷曲形名绿茶、优质绿茶香气清高、滋味醇爽,整体品质优异,整套技术已在奉化、临海等典型名优绿茶生产县实现了区域性推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在国内率先开展利用化学生态学方法控制茶园害虫的研究,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信息素诱捕器等生物防治技术已广泛用于茶园。开发了茶尺蠖、茶毛虫、茶刺蛾等 NPV 病毒制剂,已成为茶园主要鳞翅目害虫的主要防治手段之一。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虫生真菌等制剂均已成熟应用,建立了茶树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模式并实现区域性推广。名优茶机械化加工。研制出自控摊青室、全自动炒茶机、

6、可调式连续理条机等名优绿茶关键加工设备以及匀叶装置、快速冷却装置、冷却回潮装置等衔接设备,分别提出了不同鲜叶摊放品质调控、组合式杀青及其远红外干燥等名优茶机制优化技术,实现了鲜叶摊放过程的精准调控和连续化作业以及部分名优绿茶的连续化做形,有效提升了名优绿茶产品品质及其稳定性。通过技术整合,提出了 2 套针芽形、3 套扁形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工艺流程,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手工及半机械加工。茶功能性成分利用。浙江省茶叶界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验,已经提出了一整套将茶功能成分与中草药复配技术结合开发茶类保健品的技术体系。浙江大学应用该套技术已经成功了开发了一系列茶类保健品,并已经得到了多项专利授权和食品药品监

7、督管理局的生产批件。该套技术在 2009 年 11月获得首届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技一等奖,其在理论水平和产品应用上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亟待将其应用推广。(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技术需求尽管我省茶产业的发展水平依然处于全国前列,但我省茶产业优势与竞争力呈现出了减弱的迹象。茶产业升级发展面临良种结构搭配不合理、劳动力紧缺、生产成本持续增高、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精深加工及新产品开发滞后和质量安全水平不稳定等问题。我省茶产业在“ 十二五” 期间,对提高单位面积效益的生产技术,茶叶轻简化生产技术,茶叶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技术,茶叶精深加工及多元化产品开发技术存在重大需求。茶树品种选育和推广。积极培育和推广适

8、应机械化采摘的茶树品种,以降低劳动强度和采茶成本;种植对病虫害和冻害等自由灾害具有高抗的茶树新品种,促进无公害和有机茶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扩大不同茶类适制性品种的比例,发展多茶类生产,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优质茶机械化生产。我省传统名优茶生产具有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手工采制等特点,对劳动力的数量和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我省茶产业发展凸现了劳动力紧缺和生产成本升高两大共性问题,采茶工难聘、人工工资成本不断攀升(目前,人工成本约占总成本的 60%以上)已成为制约名优绿茶产业发展的瓶颈。以机采代替手采,以机

9、械加工代替手工制作,走省力化、节约化、全程机械化生产之路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病虫害绿色防控。化学防治仍是我省茶园病虫的主要手段,过多化学农药的投入,不仅导致的农残问题,更杀伤了大量天敌,削弱了自然控制潜能,破坏了茶园生态系统。茶园病虫防治的专业化水平低,尤其是广大茶农无组织、无指导的茶树病虫害防治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集成一批先进的化学、物理、生物防治适用技术,在我省茶叶主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引导茶农走出传统防治误区,组建容易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的专业化防治模式并逐步放大,是浙江茶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名优茶自动化加工。我省名优茶加工着力应对劳动力日益短缺问题,必须提高名优茶规模化加工生

10、产水平,要求由单机作业向清洁化、连续化加工流水线转变。因此,我省名茶加工势必加快标准化、清洁化和连续化、自动化进程,全面推进浙江茶叶加工装备升级,促进浙江茶叶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化,到“十二五 ”期未,预期建成 100 条省级示范规模化加工标准化生产流水线。茶功能性成分利用(多元化产品开发)。目前,我省精深加工及新产品开发相对滞后,夏秋茶资源利用率较低,茶叶附加值较低。因此,利用我省已有的技术优势,进行多元化产品研发,开发和推广绿茶类终端产品尤其是茶保健食品,使茶成为传统食品的质构改良剂、功能营养助剂和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使浙江茶产业占领国内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制高点。二、转化工

11、程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依据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 发展规 划,针对“十二五” 浙江茶产业可持 续发展存在的重大关 键共性技术问题和新的技术需求,主动设计好推广工程实施方案,遴选出一批茶全产业链升级急需的“五新” (新品种、新技 术、新装备、新农药和新增值产品)科技成果,以重点产茶县市、现代茶叶特色园区、标准化示范茶园、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茶大户等为主要推广区域和对象,科技主管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联合,省市县联动,整合联合利用各类茶科技创新载体和科技特派员创业链,联合实施“百千万亿” (100 条名优茶生产示范线、核心示范区亩增 1000 元、现代特色和标准化茶叶示范园区 30 万亩,繁育

12、推广新品种茶苗 1 亿株)茶产业“五新” 科技推广工程,努力提升我省茶产业国内外竞争力,助推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增效,茶农增收。(二)重点推广成果1新品种示范2010 年 8 月通过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农技种201081 号】的 7 个国家茶树新品种:中茶 108(国品鉴茶 2010013)中茶 302(国品鉴茶 2010014)茂绿(国品鉴茶 2010004)浙农 117(国品鉴茶 2010012)浙农 139(国品鉴茶 2010011)春早一号(国品鉴茶 2010002)春早二号(国品鉴茶 2010003)2.高效生态生产技术2.1 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1( 茶尺蠖病毒杀虫剂的生

13、产技术与推广应用(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 茶园害虫与天敌的互作关系及生态调控技术(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 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等害虫及其天敌引诱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 一种昆虫多角体病毒繁殖中的收集方法(专利号:ZL03150442.6)(5(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和黑刺粉虱成虫诱捕方法(专利号:ZL200410018062.1)2.2 优质绿茶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1( 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加工技术及设备研制(登记号:11081001)(2( 新型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专利号:ZL200720184003.0)(3( 一种鲜叶筛分机(专

14、利号:ZL200820169045.1)(4( 一种鲜叶风选机(受理号:201120157386.9)2.3 名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技术(1( 扁形和针芽形名优绿茶品质提升关键加工技术与集成应用(浙技协鉴字【2011】第 91 号)(2( 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 年 12 月 4 日通过浙江省农学会组织鉴定,证书正在办理)(3( 鲜叶摊放贮青机(专利号:ZL200520015394.4)(4( 可调式连续理条机(专利号:ZL 201020128017.2)(5( 快速冷却贮放机(专利号:ZL200520116841.5)(6( 冷却贮叶槽(专利号

15、:ZL200520116840.0)(7( 一种茶叶加工的匀叶装置(专利号:ZL200920199019.8)3. 精深加工技术3.1 茶降血脂和茶抗氧化保健产品(1( 固定化多酚氧化酶调控茶黄素合成及在茶制品生产中的应用(2005 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 一种提高绿茶中 GCG 含量的加工方法(专利号:ZL 200710068868.5)(3( 茶降血脂和茶抗氧化保健食品(专利:CN101401849,已授权公告;专利:CN102028225A,公告;国食健字G20060204)3.2 茶烘焙与肉制食品产业化技术(1( 超绿活性茶粉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技术研究,部级成果鉴定(供销鉴字2

16、009第 21 号)。(2( 红茶活性成分与酱卤类食品功能重组优化技术研究,部级成果鉴定(供销鉴字2009第 23 号)。(3( 茶与酱卤、烘焙食品质构重组及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供销鉴字2009第 24 号)。(4( 一种绿茶月饼产品及其制备技术(专利号: 201110166018.5)(5( 一种红茶牛肉酱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1110167426.2)(三)技术路线(四)推广工作目标1推广重点区域和范围现代茶园新特品种应用与示范。主要在杭州、绍兴、金华、丽水等茶叶重点市;以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茶叶产业技术战略联盟重点单位建立示范基地。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示范。主要在我省首批启动标准茶园建设的 17 个重点产茶县区,选取 5 个优势基地县,建立若干个示范点,开展茶树病虫绿色防治技术的区域性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