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一一届)毕业论文题目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加工贸易升级途径研究姓名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学号导师姓名导师学科导师职称2011年5月28日2010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I摘要加工贸易是浙江省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是推动其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扩大就业、稳定社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但在整个加工贸易价值链中,浙江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环节,加工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与发达周边发达省市相比,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发展规模明显偏小,比重明显偏低。本文对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提
2、出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值,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业关联性等途径来推动浙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加工贸易升级途径研究IIABSTRACTPROCESSINGTRADEINZHEJIANGPROVINCEISANIMPORTANTPARTOFFOREIGNTRADE,ANDANIMPORTANTWAYTOUSEFOREIGNCAPITAL,PROMOTEITSFOREIGNECONOMICSUSTAINEDANDRAPIDDEVELOPMENTSMAINMOTIVATIONPROCESSINGTRADEDEVELOPMENTPROMOTEDTHE
3、READJUSTMENTOFINDUSTRIALSTRUCTURE,TOEXPANDEMPLOYMENT,STABLESOCIALMAKEASIGNIFICANTCONTRIBUTIONBUTINTHEWHOLEPROCESSINGTRADEVALUECHAIN,ZHEJIANGMOSTENTERPRISEISSTILLINLABOURINTENSIVEMANUFACTURINGLINK,PROCESSINGADDEDVALUEOFPRODUCTSISRELATIVELYLOWCOMPAREDWITHTHEDEVELOPEDPERIPHERALDEVELOPEDPROVINCESANDCITI
4、ES,THEDEVELOPMENTOFTHEPROCESSINGTRADEOFZHEJIANGPROVINCEISOBVIOUSLYSMALLERSCALEANDLOWPROPORTIONTHISPAPEREXPOUNDSTHEPRESENTSITUATIONOFZHEJIANGPROCESSINGTRADE,ANALYSISTHEINFLUENCEFACTORSOFZHEJIANGPROVINCEPROCESSINGTRADEDEVELOPMENT,THROUGHTHEANALYSISOFTHEVALUECHAIN,ANDPUTSFORWARDTHEIMPROVEMENTOFTHEMACHI
5、NINGTRADEVALUE,OPTIMIZEPRODUCTSTRUCTURE,RISINGINDUSTRYRELEVANCE,ANDOTHERWAYSTOPROMOTEZHEJIANG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PROCESSINGTRADEKEYWORDSTHEGLOBALVALUECHAIN,PROCESSINGTRADE,INDUSTRIALUPGRADING目录摘要IABSTRACTII引言1一相关文献回顾1(一)有关加工贸易与价值链理论的研究1(二)有关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2(三)有关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方向及途径的研究2二、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6、3(一)加工贸易增长较快3(二)进料加工比重上升4(三)出口市场更趋集中6(四)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7三、浙江省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7(一)规模偏小、比重较低7(二)产品结构层次低,产品附加值小10(三)外资企业比重过大11(四)省内配套能力不足,产业关联度低11四、全球价值链上实现浙江加工贸易升级的途径12(一)鼓励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12(二)鼓励提高配套率,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13(三)延长加工贸易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范围13(四)促进内资加工贸易企业快速成长14参考文献15致谢172010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1引言加工贸易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料、零部件
7、、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分工形式不断深化,而全球价值链分工成为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分工呈现出的新特点,也是当前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加工贸易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制定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工贸易最先在广东、福建等省市以小规模的来料加工业务出现,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首次过半。在过去的30多年里,加工贸易在我国实现了高速度的发展。据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1666亿美元,1
8、985年为76亿美元,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11。至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额约为29000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1408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855,比1985年380多倍。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有功不可没作用。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浙江加工贸易的现状,主要是加工贸易增长较快;进料加工比重上升;出口市场更趋集中;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第三分析了浙江省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出口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存在着附加值低、产业关联度低等问题。第四部分即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提出了浙江加工
9、贸易升级的途径。一、相关文献回顾(一)有关加工贸易与价值链理论的研究价值链的概念最早由波特(1985)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波特认为价值链的内涵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当无法识别企业具有哪些优势时,把企业的各项活动根据其对企业经营价值的影响分成若干个小的活动,即价值活动,对这些活动本身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分析,从而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拉斐尔开普林斯基1998研究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问题,认为升级就是制造更好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加工贸易升级途径研究2的产品、更有效地
10、制造产品或者是从事需要更多技能的活动。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持续繁荣,必要条件是不断获得全球化产业链中经济租。格里芬1999通过建立动态模型,分析加工贸易对一国经济开放和转型的作用;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的分析框架,将价值链的概念与产业的全球组织直接联系起来。哈莫菲瑞和斯密茨2000提出了四种升级层次,分别是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以及链条升级。到2001年,格里芬和该领域研究者在IDSBULLETIM正式提出并使用全球价值链代替全球商品链这一术语。将加工贸易与全球价值链结合起来考察,可得出以下三点结论加工贸易是全球价值链内分工与贸易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全球价值链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
11、与升级;加工贸易一方面嵌入全球价值链;另一方面植根于一国内部,因此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处于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中;在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升级的中心可以包括价值链环节内在属性和外在组合等两个方面的变动,这两个方面都连接在同一链条中或不同链条之间的相互关联中。这样,在全球价值链下加工贸易产业升级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二)有关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多数国外学者对加工贸易在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方面持肯定态度,如JAYBARNEY;FRANCOISE,DENIZ;YENERKANDOGAN;JACKECUKROWSKI等。他们认为加工贸易不仅可以解决东道国的的就业问题,增加外汇收入
12、等,更重要的是当地企业承接全球生产体系中的加工环节,通过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术转移,以及其中不可避免的技术外溢来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本国产业的升级。国内学者对于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看法不一。肯定方面认为加工贸易具有乘数效应、引资效应、就业效应,还能促进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有很大促进作用,如隆国强(2006),王勇(2006),朱启荣、孟凡艳(2008),陈丽莉、陈丽萍(2010)等。否定方面认为我国加工贸易存在产品增值率低,高污染、高能耗、资源耗费,产业关联度小等问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大,如裴长洪(2004),彭磊(2006),曲可伸、吴
13、雨才2006;朱启荣、贺桂欣、戚建梅2007;苏爱华2009等。(三)有关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方向及途径的研究张辉(2006)认为,在全球价值链中,需要将一个产业或产品的各个价值环节和辅助环节进行分割,然后根据自身已有条件和价值链的组织形式来谋求产业升级。黄著,杨三根2006认为,国内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国内技术水平和物质资本的积累是加工贸易结构提升的关键。张文宣(2007)认为,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2010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尽快地进行资本和技术积累以改变一国要素禀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获取更多的经济剩余可以说是产业升级的出发点和归宿。叶华光2008认为我国
14、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应以实现加工贸易主体、对象、方式和区域转型为转型目标以实现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产业升级、产业集聚升级为升级目标。李少华2008认为,在新型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我国加工贸易应从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加工贸易生产环节、向同一产品分工链上下游发展的方面来进行转型升级。李琳2008认为,目前加工贸易结构僵化是阻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的关键所在,应该在发展核心技术、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多层次发展加工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于倩2008运用价值链理论对延伸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进行了路径选择,认为应从改变投资主体,增加国内原材料采购率,提高企业技术水
15、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保税物流园区,提升营销能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来延伸国内价值链。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包含以下几层涵义一是对加工贸易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现状进行调整,以适应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二是对现存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功能进行深化,包括向上游产业链推进,重点发展研发和设计产业;在中游产业链精选,从事高价值低物耗产品制造;向下游产业链延伸,促进国际物流配送等服务企业的发展,促进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结合。三是积极配合吸引外商投资政策,引导发达国家将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引入我国。基于价值链基础上分析加工贸易升级的可能途径,应该把重点放在转型升级的第二层涵义,即是提高加
16、工产品的增值含量,提升加工贸易企业的盈利水平。二、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浙江经济的外向型特征显著,加工贸易作为重要的外贸方式之一,对经济增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浙江省的加工贸易的飞速发展,不仅发挥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而且还成为以商品为载体的变相劳务输出方式,在扩大出口、吸引外资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加工贸易增长较快近年来,浙江省加工贸易总额连年增长,发展速度较快。2003年,加工贸易出口的增幅首次超过了一般贸易。据杭州海关统计,2010年浙江省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53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比同期全国进出口增速快04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
17、出口总值的85;其中加工贸易进口达到15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占全省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加工贸易升级途径研究4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829;出口达到3301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占全省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924。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是衡量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增值系数的提高表现为加工贸易在质量上的扩张。自2000到2010年,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619亿美元增长到了487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由3983亿美元增长到33013亿美元,进口额从2213亿美元增长到1576113亿美元。表1浙江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变化(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额进口额增值系数200039
18、832213179962001465824818775200250512569196612003728439781831120041122566216956200516215809620029200622631018622215200727308123842205220083084715021205362009249111764211822010330131576120945数据来源浙江省信息统计网从表1可以看出,20002010年间,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增值系数都大于1,2005年开始更是上升到2点多的水平,这表明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额大于进口额,说明浙江加工贸易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
19、响2009年加工贸易出口额有所下降,但增值系数仍然保持在2点以上。加工贸易出口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浙江省加工贸易的顺差额仍然保持着增长态势,出口创汇力增强。(二)进料加工比重上升加工贸易方式包括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是一种自营性的经营行为。2009年浙江省进料加工复出口额为22453亿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9014;来料加工复出口额为2457亿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968。2010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5图1浙江省加工贸易分类出口额(单位亿美元)从图1可以看出,自2004年以来,除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加工贸易出口有所下降外,20042008年这5年间,不论来料加
20、工还是进料加工的贸易出口额一直呈上升趋势,且进料加工的出口额远远大于来料加工的出口额。表2加工贸易分类出口额表(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额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所占比重进料加工贸易所占比重2004112251585141296398687200516215166310261455289742006226271856820207719279200727308201736252979264200830847228739285679261200924912457986224539014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由表2可知,浙江加工贸易中来料加工出口额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处于10左右的低值状态,且呈缓慢下降趋
21、势进料加工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比重则一直保持在80以上的高值水平,并且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加工贸易升级途径研究6图2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单位)从图2可以看出,20042009年间,我省加工贸易中来料加工的比重不断下降,进料加工的比重不断提高,这意味着浙江省利用外资模式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以及从事加工贸易的生产企业自主经营能力的不断提高。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的差额进一步拉大,究其原因在于来料加工由于两头在外,企业只收取加工费,因此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非常容易被外方了解,则难以掌控价格主动权;而从事进料加工的企业,由于其生产流程、工艺、成本及国产料件价格不透明
22、,更易于掌握价格的主动权,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并且,进料加工方式可以保持外汇平衡或结余,在当地政府中树立良好的出口企业形象。因而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这种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三)出口市场更趋集中尽管近年来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但出口市场仍比较集中。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为亚洲国家或地区,即韩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而加工贸易出口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数据显示,2010年1季度,浙江省以加工贸易方式对欧盟,日本和美国分别进出口213亿美元、142亿美元和13,7亿美元,分别增长569,135和38,对上述3大市场进出口合计占同期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453。同期
23、,对台湾和香港加工贸易进出口分别是119亿美元和92亿美元,分别增长974和84。这种地区分布的特征表明了浙江省在参与国际化生产的过程中,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主要来源于亚洲地区,加工产品主要输往欧美市场,这也反映了我2010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7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四)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外商投资规模扩大与加工贸易规模扩大具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外资的引进对加工贸易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加工贸易始终是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的主要形式。一个外资大项目对出口的贡献往往超过几百家中小企业。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浙江省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港澳
24、台毗邻的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为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2010年1季度,浙江省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738亿美元,增长36,占同期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679;私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258亿美元,增长935,占同期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237,比去年同期上升56个百分点。投资主体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加工贸易的技术、销售渠道、经营方式、管理水平、投资规模以及行业结构的改变,对浙江加工贸易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三、浙江省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浙江的加工贸易是以低成本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分集中于初级生产要素密集产品出口,如嵊州领带,温州皮鞋、萧绍纺织等。然而,在经历了近3
25、0年的快速发展后,浙江加工贸易已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的门槛上,能源和原材料紧缺等问题日益突出。(一)加工贸易规模偏小、比重较低近年来,浙江省的外贸出口规模持续扩大,至2010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53471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48772亿美元,同比增长3299,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1924;外贸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从贸易方式看,支持浙江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的主要是一般贸易出口。由图3可以看出,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发展规模明显偏小,比重明显偏低。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加工贸易升级途径研究8图3浙江省出口分类比重图表3浙江出口货物分贸易方式总值表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贸易总额加工贸易额加工贸易占出
26、口比重加工贸易增长率200019443398320494010200122977465820271690200229418505117178402003416037284175144202004581461122519305540200576804162152111444520061008942262722433954200712827327308212920692008154267308472001126020091330102491187219252010152895330121593252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表3的数据显示,浙江省继2004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后,到20
27、10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达到了3301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83倍。同时,由表3可看出,虽然浙江省加工贸易持续发展,但发展规模明显偏小,除2004年增长率高于50以外,其他年份增长速度都都较缓慢。而且加工贸易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也明显2010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9偏小,一直在20左右徘徊,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一度下降到1873。与沿海加工贸易发达的省市相比,无论是加工贸易出口总额还是在外贸出口额中占的比重,都存在明显差距(见图4,图5)。图42009年加工贸易出口额比较图52009年加工贸易出口比重据统计2009年广东省加工贸易出口额为223127亿美元,上海市为142825亿美元
28、,江苏省为122623亿美元,山东省为3994亿美元。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出口额为2491亿美元,仅为广东省的1116,上海市的1744,江苏省的2031,也远远落后于山东省。从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外贸出口额的比重来看,广东省为6216,上海市为4393,江苏省的6155,山东省为502,平均水平为5446,而浙江省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加工贸易升级途径研究10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仅为1872,与广东省相比相差了近4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发展不仅规模明显偏小,而且加工贸易占外贸出口的比重也明显偏低。(二)产品结构层次低、附加值小浙江省加工贸易是我国传统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加工贸易模式
29、,产品结构层次低、附加值小。从出口产品的结构来看,机电产品与纺织在浙江省加工贸易中所占份额最大,属于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仅有部分高科技、深加工产品不仅比重与全国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同时存在加工过程短,增值率低的问题,真正体现技术平和要素含量的设备或中间投入品都要从国外进口。从总的情况看来,加工贸易产业层次不高,产品档次较低,高附加,高技术含量,高创汇的加工贸易项目对较少,一些高科技产品多以简单加组装为主,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装环节。目前浙江加工贸易企业只有1/5左右是进入了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绝大部分的企业仍从事产品装配和一般零部件的生产。这一现象说明浙江加工贸易企业仍然处于初级装配阶段,其
30、产品附加值较低。加工贸易增值率是价值链升级指标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加工贸易增值率加工贸易出口值加工贸易进口值加工贸易进口值100,加工贸易增值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加工贸易在我国境内加工链条长短,更反映了再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和层次,影响到贸易利益的获取。从表4中的增值率可看出浙江加工贸易企业仍然处于初级装配阶段这一先况。表4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增值率(单位)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7200820092010增值率8088978370100122105112109数据来源浙江信息统计局由表4可知,20002010年间浙江省加工贸易增值率总体趋势是上升的,20
31、05年后增值率一直维持在100以上,但这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仍是不理想的。浙江省加工贸易增值率一直无法大步突破的原因在于浙江省加工贸易在商品的国际化生产中没有占据价值链的“战略性生产环节”,即那些对生产技术、劳动力素质有较高要求的中间品生产环节,尤其是产品的研发环节。因此,虽然浙江省目前的加工贸易规模大,但仍是位于价值链的低端,对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相当有限。另外,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制约了浙江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高,跨国公司重视的并不是加工制造环节本身的价值最大化,而是全球产业链的价值最大。在利益的驱动下,其利润转2010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11移、跨国避税也就难以避免了,这在
32、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加工贸易增值率。以浙江某企业加工并出口到美国的儿童玩具为例,从中国到美国的到岸价格是2美元,而在美国本土的零售价为10美元。而在这2美元的报价里还包括了065美元的原材料进口费,1美元的运输费等费用,真正落到浙江加工贸易企业手里的只有035美元的加工费。而这种现象在浙江省加工贸易产业中普遍存在。因此,浙江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对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相当有限。(三)外资企业比重过大浙江省加工贸易企业有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其中以前两类企业为主。外资企业作为浙江省加工贸易的主体,其战略和目标影响着浙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2010年1季度,浙江省投资企业
33、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738亿美元,增长36,占同期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679;私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258亿美元,增长935,占同期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237,比去年同期上升56个百分点。由于外商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企业发展易受到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外资企业多数从事高端产品生产,配套比例高,基本上加工的重要环节均为外资企业所占据。而内资加工企业创新能力较低,自主营销能力差,核心竞争力不强,只能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低端生产或贴牌加工,生产水平和产品的竞争力长期得不到提高。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比重偏低,不利于浙江省加工贸易的更快发展。
34、(四)省内配套能力不足,产业关联度低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能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而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国内产业的配套能力,使加工贸易逐渐与当地经济相融合。然而,浙江省加工贸易虽然发展多年,但配套产业仍不理想。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使浙江配套企业的产品在质量和标准上难以达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从而限制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采购活动。在加工贸易中,通常情况下跨国公司只向东道国转移适用性技术,其水平等同于或略高于东道国国内先进技术水平,从而使浙江加工贸易的中间产品供应能力增长缓慢,并且跨国公司将浙江的加工贸易置于技术含量较低的链条,从技术上阻碍了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妨碍了浙江省加
35、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大多数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渠道不畅,使浙江省许多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很低,而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研发、设计等环节大多在海外进行,国外相关设计人员对我国国内产品了解甚少,所以大多指定加工贸易企业采用国外生产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同时,许多国内产品存在着价格偏高、交货延误、运输缺乏保障等缺陷,因而削弱了其在加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加工贸易升级途径研究12工贸易中的国内配套能力。外商投资企业一直是浙江加工贸易的主体,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都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外商投资企业比重过大使得浙江加工贸易产业关联程度较低。1/3的外资企业原材料与零部件由母公司内部采购或进口,近半的外资企
36、业在中国采购,其余的由订购方提供。而国内采购的外资企业中,超过50的企业国内采购的中间投入品是初级产品,1/3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与技术密集型投入品仅占10左右,将国内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比重低于30的企业近一半。可见在整个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中,浙江加工贸易企业没有占据战略性位置,处在产业链条低端,带动作用小,特别是对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发展加工贸易的目的之一是充分利用其波及效应带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是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升级的一个平台。浙江的加工贸易模式是传统的大进大出模式,其原材料与零部件从国际市场上来,成品到国际市场上去,在国内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装配,这使得国内产业链条过
37、短,对国内其它产业缺乏前向或后向的带动作用。因此浙江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能有效地推动基础产业进步,产业结构也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四、价值链基础上实现浙江加工贸易升级的途径全球价值链就是从全球的视角来考察一项产品或服务从概念、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直至后续服务这一价值不断增值的过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本质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进的过程。从全球价值链理论来看,直接表现为加工贸易企业在一个全球价值链中顺着价值阶梯逐步提升的过程。企业要融入全球生产体系,就必须参与或控制全球价值链上的若干环节,即嵌入全球价值链,而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则直接决定了其获得附加
38、价值的大小,“微笑曲线”十分恰当地说明了这一原则,如图6所示。2010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13图6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微笑曲线表明,加工组装制造环节位于曲线的最底端,利润率相对较低。企业如果要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就必须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要么向上游的标准、专利权、设计研发、系统集成等环节延伸,要么向下游的营销、售后服务及品牌运作等环节延伸。总体而言,愈向两边延伸,企业获得的附加值就越多。因此,浙江加工贸易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技术水平与核心能力,寻找适合自己嵌入的价值链环节,然后沿着价值阶梯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一)鼓励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价值链上的经济组的产生源泉正由生产
39、性活动向非生产性活动转变。而当今世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集中于这些非生产性活动,这是因为非生产性活动是建立在知识和技能上的,并根植于组织体系中,比如品牌推广、营销、产品开发、设计,对从属企业关系的协调和物流控制等。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占据全球价值链中高额的价值增值,原因之一在于在这些行业的一个或几个战略环节具有核心竞争力。而这正是浙江加工贸易企业的短处注重加工、热衷模仿、忽视创新、专注出口、忽视国际营销。浙江出口的产品缺乏核心技术,90以加工为主;自主品牌销售的比例远低于国际上50的水平,只有不到6的水平。而高附加值加工贸易所需具备的条件包括先进的生产技术、熟练的劳动技能、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
40、理经验等,而这些条件都是浙江省绝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所欠缺的。因此,浙江外向经济要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加工贸易升级途径研究14继续升级就需要外向出口企业根据自身所处全球价值链,找到其中增值潜力较高的环节,加大科技投资力度,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模仿创新;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浙江目前外向企业的出口绝大部分仍凭借低成本、低价格、大规模的方式取胜。这种量增价跌的贸易模式,这一方面使整个浙江外向经济固化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另一方面也使贸易条件恶化,导致了浙江出口产品贸易纠纷不断,如欧盟化纤布反倾销案,西班牙烧鞋事件等。由于价值链首端主要是产品的研究与
41、开发、新产品设计和模块零部件,其对东道国的技术水平要求是非常高的。浙江省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跨国公司的要求,无法为其生产模块标准件,也无法参与到跨国公司的研发设计中。因此,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促进加工贸易价值链生产环节的提升,以及最终实现价值链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当前实际,主要应采取的措施有一是促进科研发展的产业化。加大科技投资力度,加强对引进技术的吸收,鼓励创新;加快科研体制的改革,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靠近,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和创新的主体;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二是浙江省政府要转变引资中“重数量,轻质量”的指导思想,注重外资政
42、策与技术政策的相协调,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鼓励企业转移先进技术、加速产品升级换代;三是鼓励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增强企业的技术消化和创新能力,有重点的推动大型加工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建立科研开发中心,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在技术改造的同时,不断增加在技术、人才、管理、资金等方面的积累,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开发。(二)提高配套率,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的复杂、广泛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产业关联中最基本的纽带是产业之间的供给和需求,而一个产业向前向后的波及程度决定着这一产业关联效应的大小。加工贸易产品的业
43、务阶段包括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运输等方面。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可知,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企业应通过对价值链各环节加以协调,以增强整个的业绩水平。而浙江省的加工贸易业务在这些环节的价值链中仍处于简单加工和组装阶段,产业链短,对上下游产业的连锁带动作用较小,尚未形成加工贸易企业互相配套,互相渗透,不断升级换代和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波及效益。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多年,配套产业仍不理想,就是由于加工贸易关联程度较差和技术含量不高的特点造成的。因此,浙江省政府需要调整和完善各项不利于关2010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15联产业发展的现行制度和政策
44、,要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鼓励和扶持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加工配套,鼓励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利用外资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对配套企业的科技、资金和信息支持,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对省内企业辐射力较大的产业或加工工序环节。积极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内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技术开发、人才培训和各项信息服务,推动内资企业的配套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价值链的延伸。(三)延长加工贸易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范围嵌入全球价值链是
45、产业升级的前提,沿着价值阶梯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则是产业升级的路径与目标。加工贸易应由加工贸易制造为主逐步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咨询等方向转型升级。这实质上是沿着价值链逐步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由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转型升级。延长加工贸易在浙江省的制造环节,就要积极引入产品研发设计,通过提高加工贸易企业向当地企业的采销、服务等高附加值的上游环节。同时,发展加工贸易的下游采购配送业务,加快流通领域的开放,促进物流发展,扩大加工贸易对当地下游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示范与带动效应,全面提高加工贸易对浙江省相关产业的外部收益。要提高国内采购率,鼓励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
46、业进行国内采购。制定和完善退税政策。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对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所使用的国产料件视同进口料件予以保税。促进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为中上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引导资金投入中上游产业,改变投资、贷款以及税收等政策向下游产品倾斜的状况,为加工贸易提供优质低价的国内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扶植企业开发、试制新产品,提供相关资金支持,使国内企业生产的材料和零件在规格、成本和质量等方面符合加工出口的要求。针对加工贸易可选择的替代产品,在加工贸易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专业信息库和信息网络,对产品的规格标准、质量、供应渠道、价格等及时公布。(四)促进内资加工贸易企业快速成长浙江省加工贸
47、易增值率增长缓慢,究其原因有量方面,一是加工贸易结构以传统密集型产品为主。二是由于浙江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他们支配着浙江加工贸易的发展。所以,要促进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就需要推动内资加工贸易企业快速成长,打造自己的国际加工品牌。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加工贸易升级途径研究16(1)民营企业应培育自身成为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了很大一部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是外商投资企业,这反映了浙江省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从长远来看,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充分发挥浙江省民营企业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民营企业应重视发
48、展加工贸易,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加工装配出口,积极培育成为浙江省的加工贸易主体(2)内资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资企业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在国际资本转移中的知识技术外滋效应,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省内加工贸易企业应抓住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建立研发中心的示范效应和知识技术外溢效应,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贸易,使内资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不断提升省内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3)实现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同等待遇,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新环境。扶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尤其要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促进我国内资企业生
49、产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同时促进外资企业与当地经济不断融合,形成国内企业加工贸易群体,促进加工贸易本地化,从而使国内企业逐步取代外资企业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2010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17参考文献1张向阳,朱有为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05232王君英浙江加工贸易亟待突破J浙江经济,2004,12123邵金菊基于全球化产业链的宁波加工贸易升级研究J特区经济,2008,1334杨志龙浙江加工贸易发展状况及转型升级J中国集体经济,2009,1255李静茹我国加工贸易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246李建军金融危机后中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J特区经济,2010,5577李晋峰从价值链看我国出口加工贸易升级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517238杨华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制造业升级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05359吴建新,刘德学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51210罗莉东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特点、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571111张云飞基于价值链基础上谈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J当代经理人,2006(21)2312杨禽利,俞海山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1)3513曾贵,钟坚基于知识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