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构造地质学复习提纲 一 构造地质学 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对象是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岩石圈中力的作用下变形形成的各种现象(构造);研究内容是这些构造的几何学、组合形式、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探讨产生这些构造的作用力的方向、方式和性质。 面状结构的产状要素 1. 走向线: (1)走向线: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同一倾斜平面上有无数条,高程不同,相互平行 ) (2)走向: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相差 180) 2. 倾向: (1)倾斜线: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 (2)倾向: 倾斜线 (下端 )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 3. 倾角: 倾斜线与水平面的交角(最大交角) 表示方法
2、 :倾向倾角, 如: 66 50(常用) 走向 /倾向倾角,如: 156/66 50 方向定量:规定 N 为 0(或 360); E 为 90; S 为 180; W 为 270 线状结构的产状要素 1. 倾伏向:某直线(下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所指的方向 2. 倾伏角:某直线与水平面的交角(最大交角) 表示方法 :倾伏向倾伏角,如: 45 51 3. 侧伏角:直线在倾斜平面上时,该线与该平面 走向线 的 锐夹角 4. 侧伏向:锐夹角所在的走向线那一端的方向 。 表示方法 :侧伏角侧伏向,如: 15E 水平岩层 : 未经变动的新岩层 水平岩层的主要特征: 1. 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2.
3、 老岩层在下 (谷底),新岩层在上(山顶) 3. 岩层顶、底之间的高差为岩层的厚度 4. 出露宽度是顶、底面露头线的水平距离,取决于 岩层厚度、地面坡度 倾斜岩层 “V”字形法则 1. 岩层倾向与 地面坡向相反:露头线与等高 ; 线同向弯曲 ; 露头线曲率等高线曲率 。 2. 岩层倾向与 地面坡向一致: (1)岩层倾角 地面坡角:露头线与等高线同向弯 曲 露头线曲率等高线曲 率 (2)岩层倾角地面坡角: 露头线与等高线反向弯曲 地层接触关系 整合和不整合 1. 整合接触: ( 1)特点:两套地层产状一致,沉积连续,生物 连续,无构造运动 ( 2)过程:下降、沉积 再下降、再沉积 2. 假整合(
4、平行不整合)接触: ( 1)特点:两套地层产状一致,地层缺失,生物 间断,有升降运动,但不强烈 。 缺:无沉积,因地壳上升; 失:有沉积,被剥蚀 ( 2)过程:下降、沉积 上升、沉积间断、 剥蚀 下降、沉积 3. 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接触: ( 1)特点: 两套地层产 状不一致,地层缺失,生物 间断,有强烈构造运 动 (褶皱、断层、变质、 岩浆活动) ( 2)过程:下降、沉积 强烈构造运动 下降、再沉积 2 不整合的观察和研究 1.研究意义: ( 1)研究地质发展历史; ( 2)鉴定地壳运动特征; ( 3)确定构造变形时期; ( 4)划分地层、构造单元; ( 5)了解古地理特征和古构造状态;
5、( 6)寻找沉积、热液性矿床和石油、天然气田 。 2.研究内容: ( 1)确定不整合:(其标志) 古生物:上下两套地层中化石代表的时代 有大的间断 沉积侵蚀:有古侵蚀面、古风化壳、古土壤、底 砾岩、残积矿床(铁帽、铝土矿、磷矿、沙金)等 构造变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构造线变化,褶皱样式、断层类型、变形程度差异, 下部地层中的断层被上覆地层截切 岩浆活动:上下两套地层中岩浆岩系列的成分、产状、规模、强度积热液矿床差异 变质程度:上下两套地层变质程度差异 ( 2)不整合时代的确定: 缺失地层的年代 下伏最新地层之后;上覆最老地层之前 侵入的岩浆时代之前;剥蚀的岩浆时代之后 被截切断层之后;贯穿
6、上下两套地层的断层之前 古风化壳的年代 ( 3)不整合的空间展布和变化 : 不同地段、不同部位强度、性质 均有变化,综合考虑区域多种因素 。 三 面力和体力 1. 力:物体相互间的一种机械作用 2. 接触力: 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力 3. 面力:作用在物体表面的接触力 4. 应力集中:接触面积与物体边界面积比量级很小时, 即集中 5. 体力:非接触力作用在物体内部每一支点上时, 为体力 截面上的应力、正应力、剪应力 1. 应力: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任一截面单位面积 上的受力大小 2. 正应力:垂直截面的应力,以 表示 3. 剪应力:平行截面的应力,以 表示 主应力、主方向、主平面 1. 主应力:
7、某一截面上只有正应力,没有 剪应力时 的正应力 2. 主方向:主应力的方向 3. 主平面:垂直于主应力的平面 应力椭球体和应变椭球体 1. 应力椭球体: 1 最大压(最小拉)应力轴 ; 2 中间应力轴; 3 最小压(最小拉)应力轴 。 故: 1 2 3 2. 应变椭球体: A(X)最大应变轴; B(Y)中间应变轴 ; C(Z)最小应变轴。 3 应力分析简介 1. 常见的应力状态: 单轴应力状态:一个主应力不为零,其余两个均为零 双轴应力状态:一个主应力为零,其余两个均不为零 三轴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均不为零,且 1 2 3 2. 二维应力状态分析(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若:有两轴主应力 (1,
8、2)作用在斜截面 ( AB )上,且 1 2, 3 = 0;求分析斜面 ( AB 面 )上的应力状态。 规定: AB 法线与 1的夹角 AB 线 AB 面的截线,单位长度 ( =1 ) AB = 1, OA = sin , OB = cos 又 = P / A , P = A 在 OA 面上的正应力 P2 = 2 OA = 2 sin , 在 OB 面上的正应力 P1 = 1 OB = 1 cos ( 1)在垂直 AB 面上的力: 为 P1 和 P2 的分力之和: 即 : Pn = P1n + P2n = P1cos+ P2sin AB 面上的正应力: = P1cos+ P2sin = 1co
9、s cos+ 2sin sin = 1cos2 + 2sin2 = (1) ( 2)在平行 AB 面上的力: Pt = P1sin + P2cos AB 面上的剪应力: = 1 cos sin+ 2 sin cos = (2) 讨论: 由 (1):当 = 0 时, cos 2 = 1; = 1 (最大); 2 不起作用 c o s 22 2 2121 sin22 21 4 说明: 垂直该面的应力对该面作用最大 平行该面的应力对该面无作用 由 (2): 当 = 0 时, = 0 当 = 90 时, = 0 ( 2 = 180) 当 = 45 时, 达最大值 ( 2 = 90) 即: 说明: 与主
10、应力呈 45的面上剪应力最大 , 易产生剪切面 四 变形与变位 1. 变形( strain): 岩石体受到应力作用后,其内部各质点经受了一系列的位移,使岩石体的初始形状、方位或位置发生了改变。 2. 位移: 物体内各质点的位置在变形前后的相对变化。(平移、旋转、体变、形变) 平移、旋转:改变坐标,不改变形态 (内部各质点相对位置不变) 体变、形变:改变形态和体积 (内部各质点相对位置改变) 应变的度 量(应变测量) 应力状态:某一瞬间作用于物体上的应力情况 应变状态:物体变形后的状态 1. 线应变: ( 1)定义: 变形前后线段长度的变化( ) ( 2)应变量计算: A. 单位长度比: 式中:
11、 线应变量; l 0、 l 1 变形前、后同一 线段的长度比(伸长为正;缩短为负) B. 平方长度比: 式中: 变形前、后同一线段 的长度比的平方 2. 剪应变: ( 1)定义: 角应变:变形前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变形后其夹角偏离直角的量( ) 剪应变:角应变的正切( ) ( 2)应变量计算: = tg (右偏为正;左偏为负) 均匀应变与非均匀应变 1. 均匀应变: ( 1)定义: 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点相同的变形 ( 2)特点: 变形前的直线,变形后仍是直线;变形前的平行线,变形后仍是平行线 2. 非均匀应变: ( 1)定义: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点发生变化的变形 ( 2)特点: 变形前的直线
12、,变形后为曲线或折线;变形前的平行线,变形后不在保持平行 3. 连续变形:物体内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应变状态 是逐渐变化的(如弯曲) 4. 不连续变形:物体内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应变状态 是突然变化(如断开) 褶皱是一种非均匀连续变形 应变椭球体 1.定义: 用来表示应变状态的椭球 sin22 21 001l ll 2201 1/ll 5 2.特征: (1)变形前是球,均匀变形后为一椭球 (2)有三个相互垂直的主轴( X、 Y、 Z),分别代 表最大、中间、最小应变轴(或 1、 2、 3; A、 B、 C ) (3)有三个相互垂直的主平面( YZ、 XZ、 XY), 分别垂直 X、 Y、 Z 轴 (4
13、)应力与应变有密切关系: 最大应变轴平行最小压应力轴和最大张应力轴 ; 最小应变轴平行最大压应力轴和最小张应力轴 。 弗林( Flinn )指数 表示应变椭球体的形态 应变强度 k = tan = (a -1) / (b-1) 式中: a = X / Y = ( 1+ 1) /( 1- 2) b = Y / Z = ( 1+ 2) /( 1+ 3) 讨论: k 值相当于 p 点与原点( 1, 1)的斜率 k=0 单轴旋转扁球体(轴对称缩短) 1 k 0 扁形椭球体(压扁型) k=1 平面应变椭球体 k 1 长型椭球体(收缩型) k= 单轴旋转长球体(轴对称伸长) 旋转变形与非旋转变形 1.非旋
14、转变形: 代表应变 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不发生方位的改变 2.旋转变形: 代 表应变 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发生了方位的改变 递进变形 1.有限应变(总应变): 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 2.递进变形:变形的发展过程(许多微量应变逐次叠加的过程) 六 劈理的结构、分类 1. 面理: 面状构造,矿物成分、粒度、定向、颜色的变化而成 (1)原生面理: 原始沉积、原始结晶产生(层理、流面等) (2)次生面理: 变质、变形作用形成(劈理、片理、破裂面) 2. 透入性构造: 均匀连续弥漫整体的构造现象,变形变质作用的结果 3. 非透入性构造:局部或个别区段的构造 4. 劈理:
15、 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 次生面理 劈理的结构 1. 劈理域: 层状硅酸盐或不溶残余物富集成的平行或交织状的 薄条带或薄膜;原岩的组分被强烈改造;矿 物、矿 物几何体的形态或晶格具有显著的 优选方位。 2. 劈理石: 夹在劈理域之间的平板状或透镜状的岩片,原岩的成分仍保留。 劈理的分类 1. 传统分类: ( 1)流劈理:由片状、板状、扁圆状矿物或集合体的平行排列构成的,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是在固态流变过程中新生的面理。 6 ( 2)破劈理:岩石中密集、平行的剪切破裂面或压溶 劈理域。 ( 3)滑劈理:切过先期面理的差异性平行滑动面(带),带中 (新、老 )矿物定
16、向排列,构成劈理域。 ( 4)褶劈理:当滑劈理两侧先期面理被牵引弯曲时,称之。 2. 结构形态分类 ( 1)连续劈理:岩石中矿物均匀分布,全部定向, 劈理域窄,肉眼无法鉴定劈理域和微劈石。 (包括:板劈理、千枚理、片理、流劈理 ) ( 2)不连续劈理:劈理域在岩石中具有明显的间 隔,肉眼能直接鉴定劈理域和微劈石。 (包括:褶劈理、间隔劈理、破劈理、流劈理 ) 3. 劈理产出的构造背景 ( 1)轴面劈理:产状平行与褶皱轴面的劈理。 岩性均一、 粘度差小的岩系中易产生,更平行 ( 2)层间劈理:受层面控制,与层理斜交的劈理。 在硬岩层中密度小,与层面交角大;软岩层中密度大,与层面交角小 ( 3)顺
17、层劈理:平行岩层层面的劈理 (流劈理、顺层滑动) ( 4)断裂劈理:断层带内和附近两盘发育的各种劈理。 平行或斜交;直线、弧形或 “S” 型 ( 5)区域性劈理:区域性应力作用下变质变形的产物 。 多为流劈理、滑劈理 劈理的形成机制和应变意义 劈理的形成作用 1. 机械旋转:片状、板状矿物旋转到垂直于压缩 , 方向的定向排列 2. 重结晶:云母、石英等矿物垂直于最大压缩方 向的 生长 3. 压溶作用:平行压缩方向,颗粒边界的溶解, 运移到垂直压缩方向的 堆积 4. 晶体塑性变形:压扁、拉长作用 劈理的应变意义 1. 判断应力方向:垂直于最大压缩方向,平行 于 XY 面 2. 判断褶皱位置:轴面
18、劈理;硬(软)岩层中 正(反)扇形 3. 判断剪切带的动向:伴生劈理 4. 确定构造序次(构造世代):叠加、破坏 5. 分析岩石变质条件 6. 判定与区域构造、大型构造的关系 七 小型线理 拉伸线理 1. 岩石碎斜、砾石、鲕粒、矿物颗粒或集合体平行排列 2. 塑性拉长而成 3. 平行应变椭球体的最大 张应力轴 4. A 型线理 矿物生长线理 1. 针状、柱状、板状矿物的定向排列 2. 重结晶的结果 3. 平行应变椭球体的最大张应力轴 4. A 型线理 皱纹线理 1. 先存面理微细褶皱的枢纽平行排列而成 2. 与区域性褶皱的枢纽方向一致 3. B 型线理 7 交面线理 1. 面理与面理或面理与层
19、理交切而成的线理 2. 与区域性褶皱的枢纽方向一致 3. B 型线理 大型线理 石香肠构造 1. 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裂隙、楔入充填物的 构造组合 2. 互层岩系受到垂直层面 挤压力,软弱岩层向两 侧流动而成 3. B 型线理,但常见到的是横断面( A、 C 轴) 窗棂构造 1. 平行排列的半圆柱状的大型线理 2. 强硬岩层组成,软岩层嵌入其间 3. 顺层缩短而成 4. B 型线理 杆状构造 1. 由石英等单矿物形成的细长的杆状体 2. 变质岩褶皱转折端、断裂带低压带处, 3. 变形过程中同构造分泌物或先期石英脉随 褶皱 碾滚而成 4. B 型线理 铅笔构造 1. 浅变质岩中泥质、粉砂质岩劈
20、成的长条状构造 2. 交面铅笔构: 劈理与劈理或劈理与层理交切; B 型线理 3. 压 实变形铅笔构造: 压实、劈开 ; A 型线理 压力影构造 1. 低变质岩中的矿物生长线理 2. 中间早期的刚性物体 (黄铁矿、磁铁矿、变斑晶、化石), 两端 同构造期的纤维状结晶矿物 (石英、方解石、云母、绿泥石) 3. 成因:应力作用沿刚体表面基质被拉开 形成低压 引张区基质中易溶物 质被 压溶 向低压区运移 在低压场所沿最大拉伸方向 生长纤维状矿物 线理的观察和研究 1. 区分原生线理与次生线理 2. 观察线理,分析确定大构造的位置和类型 3. 测量线理,判断物质运动方向,综合研究 区域应力场 4. 判
21、断断层两盘的运动方向,判断断层性质 5. 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标志 八 褶皱( folds)和褶皱要素 褶皱的基本类型 褶皱面状构造(层面、面理)的弯曲变形 褶皱:地质体中呈弯曲形态的构造现象,是岩石中的各种面(层理、面理等)发生弯曲而显示的变形。 1.背形:褶皱面上凸式弯曲; (不考虑地层的新老关系 ) 2.向形:褶皱面下凹式弯曲 (不考虑地层的新老关系 ) 据褶皱面的弯曲形态和地层新老关系划分: 1.背斜:核部老、翼部新地层 (对称 )组 成的褶皱。 2.向斜:核部新、翼部老地层 (对称 )组 成的褶皱。 8 褶皱要素 1. 核:褶皱最中心的那一套地层 2. 翼:褶皱核部两侧对
22、称出现的地层 3. 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可直线,可曲线 ) 4. 轴面:褶皱枢纽连成的面 (假想的面,可平面,可曲面 ) 5. 转折端: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 6. 翼间角: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内夹角 7. 脊线:同一褶皱面上最高点的连线 槽线:同一褶皱面上最低点的连线 8. 拐点:褶皱面上相反凸向的转折点 (公共翼上 ) 褶皱的描述 正交剖面上褶皱的形态 正交剖面(横截面):垂直褶皱枢纽的剖面 1. 按转折端的形态分类 ( 1)圆弧褶皱:转折端呈圆弧状弯曲的褶皱 ( 2)尖棱褶皱:转折端呈尖状弯折的褶皱 ( 3)箱状褶皱:转折端宽平,两翼产状直立,轴面共轭 ( 4
23、)挠曲(膝折):膝状弯曲 1 2 3 4 2. 按翼间角大小分类 (1) 平缓褶皱: 180120(2) 开启褶皱: 12070(3) 中常褶皱: 7030 (4) 紧闭褶皱: 305 (5) 等斜褶皱: 50 3. 按轴面产状分类 (1) 直立褶皱:轴面近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相等 (2) 斜歪褶皱:轴面倾斜, 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相等 (3) 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同,其中一翼地层倒转 (4) 平卧褶皱:轴面近水平,其中一翼地层倒转 9 (5) 反卷褶皱:轴面弯曲的平卧褶皱 A. 对称褶皱 (直立 ) B. 等斜褶皱 (直立 ) C. 不对称褶皱 (斜歪 ) D. 倾伏褶皱 (
24、斜歪或倒转 ) E. 平卧褶皱 4. 按褶皱的对称性分类 ( 1)对称褶皱:褶皱轴面与褶皱包络面垂直,两翼长度 基本相同。 ( 2)不对称褶皱:褶皱轴面与褶皱包络面斜交,两翼长度 不相同。 根据不对称褶皱判断大构造的位置,其步骤和原理: A、标出不对 称小褶皱的轴面 B、小轴面与包络面的锐夹角指向对盘运动方向 C、正常褶皱时上盘向上运动,下盘向下运动 D、连出褶皱的转折端 平行枢纽方向的褶皱形态 1、枢纽产状: ( 1)水平褶皱:枢纽近水平,两翼地层走向平行 ( 2)倾伏褶皱:枢纽倾伏,出现转折端 背斜:倾伏端,一般枢纽倾向封闭端,内部老地层 向斜:扬起端,一般枢纽倾向撒开端,内部新地层 (
25、3)倾竖褶皱:枢纽直立 2、褶轴: ( 1)圆柱状褶皱:褶轴平行自身旋转构成的褶皱 ( 2)非圆柱状褶皱:不具褶轴平行自身旋转构成的 褶皱的特点 ( 3)锥状褶皱 :轴线一端固定,旋转构成的褶皱 褶皱的平面形态 1. 等轴褶皱:长:宽 = 1: 1(穹隆、构造盆地) 2. 短轴褶皱:长:宽 = 3: 1 3. 线状褶皱:长度远大于宽度的褶皱 10 褶皱的大小(正交剖面上) 1. 中间线:连接各褶皱面上拐点的线 2. 波长:两个相间拐点之间的距离(一个周期波的长度) 3. 波幅:中间线与与枢纽点之间的距离 褶皱的分类 褶皱的位态分类 ( Rekard 分类) 根据轴面倾角和枢纽倾伏角两个要素,将
26、褶皱分为七类: 规定:水平为 010; 倾斜(伏)为 1080; 直立为 8090 1.直立水平褶皱:轴面直立,枢纽水平(弱变形) 2.直立倾伏褶皱:轴面直立,枢纽倾伏 3.倾竖褶皱: 轴面直立,枢纽直立(强变形) 4.斜歪水平褶皱:轴面倾斜,枢纽水平 5.斜歪倾伏褶皱:轴面倾斜,枢纽倾伏,产状不同 (最常见 ) 6.平卧褶皱:轴面、枢纽均水平(强变形) 7.斜卧褶皱:轴面倾斜,枢纽倾伏,产状相同(强变形) 褶皱的形态分类 1、几何学分类: ( 1)平行褶皱(等厚褶皱、同心褶皱): 各褶皱面有同一曲率中心 ( 2)相似褶皱:各褶皱面具有相同的曲率 ( 3)底辟构造: A、高 塑体膨胀、上升而成
27、 B、地表为穹隆或短轴背斜,发育放射状、同心圆状断层 C、高塑体为岩盐类时,称盐丘构造 2、褶皱形态分类( Ramsay 分类) 等倾斜线: 褶皱正交剖面上,岩层上、下界面的相同倾斜点的连线。 根据等倾斜线的形式、厚度,将褶皱分为三类五型: A 型 等倾斜线向内弧收敛,长度差别大,内弧曲率大, 顶薄褶皱 B 型 等倾斜线向内弧收敛,垂直层面,长度大致相等, 内弧曲率大,平行褶皱、等厚褶皱 C 型 等倾斜线向内弧微收敛,长度差不大,内弧曲率 稍大,过渡型褶皱 型 等倾斜线平行且相等,内、外 弧曲率相等, 相似褶皱 型 等倾斜线向外弧微收敛,长度差不大, 外弧曲率稍大,顶厚褶皱 褶皱的组合形式 阿
28、尔卑斯式褶皱 ( Alpinotype folds) 1、基本特征: ( 1)一系列线状褶皱平行排列,走向与构造带的走向一致 ( 2)背斜、向斜相间连续排列,同等发育 ( 3)不同级别的褶皱组成复背斜或复向斜 2、复式褶皱: ( 1)一系列次级小褶皱组成的大褶皱 (复式背斜、复式向斜) ( 2)核部向两翼由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 平卧褶皱 ( 3)正常情况下,小褶皱的轴面向核部收敛 侏罗山式褶皱( Jura-type folds) 1. 基本特征: ( 1)一系列线状褶皱平行排列,走向与构造带的走向一致 ( 2)紧密的褶皱与开阔的褶皱相间排列 ( 3)沉积盖层沿刚性基底上软层滑脱形成的薄皮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