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商务管理复习与思考 2 (第一讲)国际商务概述 1 熟悉当今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内容。试观察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这些商务活动所涉及的领域和商品或资源类型。 国际商务的主要内容有:(商品进出口 国际贸易)、(工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国际服务业投资与经营)、(知识产权交易)、(跨国雇员管理)。 2 参考讲义并学习教材,理解当今国际商务发展的动因。 政治驱动(全球化组织的统一和社会化趋势)、技术驱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成本驱动(规模经济的目标)、竞争的驱动(进入竞争者的国内市场)、市场驱动(供应商与客 户的全球化) 企业参与国际商务活动基本动因: 1.扩大销售 2.获得资源 3.最小化竞争
2、风险 当今促进国际商务(全球化)发展的因素 更佳 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扩散 2. 商品和资源国际流动的自由化 3. 支持国际商务的服务业的发展 4. 消费者影响力的扩大 5. 全球竞争的加剧 6. 世界政治局势的改变 7. 跨国合作的增强 3了解国际商务的基本经营方式,掌握有关重要概念。 国际商务基本经营方式: 1. 商品贸易 有形商品的进出口 2. 服务贸易或无形贸易 3. 国际投资 ( 1 )对外直接投资( FDI) :是指投资者输出资本,在国外收买企业或建立新的企业,由投资者进行直接的经营和管理。 ( 2)对外间接投资 证券投资:是指为了获得股息、红利、债券利息等资本收益而以购买外
3、国企业的股票、债券和商业票据等证券的形式所进行的资本输出。 4学习讲义和参考书籍等,思考“是什么导致了国际商务活动比纯粹的国内商务活动更复杂?”,进一步理解国际商务的特殊性及其表现。 ( 1)国际环境的复杂与多变 1多种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不可控因素) 环境因素 政治因素、法律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地理因素、 内部因素(可控因素) 包括生产要素和经营组织活动 2影响企业经营的内部因素更多地受到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 利润和现金的转移 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转移 企业的经营决策活动(如解雇员工、关闭企业、进出口活动等 3企业经营环境的多重复杂性 4企业面临的不可控环境因素不易把握 母国的环境变化
4、 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不同组合及其不同的表现方式 母国环境因素与诸多外国环境因素相互影响 ( 2)面临更大的风险 1政治风险:国有化 没收、外汇管制、进口限制、经济制裁 2法律风险 3外汇风险 4税收风 险 5其他风险 ( 3)面临多方面的特殊矛盾和冲突 主权国家(东道国)与国际经营企业(跨 国公司)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 4)面临经营决策的特殊性 1决策思想的特殊性 决定企业的经营战略时需考虑更多的因素和约束条件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决策过程的特殊性:决策费用更加昂贵、受国外压力和风险的影响更多、着重于对市场机会的有选择分析、较少受定量分析的影响 5 举例分析一个国际商务经理如何操纵(某一个或
5、几个)可控因素,以便对(某一个或几个)不可控因素的变化做出反应。 以适应例如国际企业面临本国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 ,管理者通过对可控因素的的控制以适应市场,如可以从生产经营要素、经营组织活动等方面进行管理。对面竞争环境,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当然也可以将企业的生产移至其他劳动成本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 (第二讲) 国际商务基本理论 1 国际商务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构成? 国际商务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国际贸易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企业国际生产(商务)理论、国家竞争优势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2 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学说观点;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在对国际贸易活动的解释
6、上有何不同? 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 学术观点: (一) 重商主义: 核心思想: 1.财富 = 金银,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加拥有的财富; 2.世界财富总量不变,经济活动是“零和博弈”; 3.一国财富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对外贸易顺差,则对外贸易(出口)是获取财富的源泉。 早期重商主义主要观点:“货币差额论”,也称为“重金主义”。增加国内货币(金银)积累,防止货币外流;鼓励出口,反对进口,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 晚期重商主义主要观点:“贸易差额论”,反对国家政府直接限制货币(金 银)输出,主张关注贸易顺差,着力于多卖。 政策:国家垄断对外贸易、奖出限入、保护关 税、管制海上运输、发展本国工 (二)
7、 古典贸易理论 1. 绝对利益论: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交换可以使各方得益;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和绝对利益,从个人或家庭之间可以推及至各国之间; 3)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有利的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 结论: 有利的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技术、工艺、设备等)使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劳动投入)绝对低于别国,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称为具有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并使各国在贸易中获益 。 2. 比较利益论 主要观点:继承了绝对利益论的合理部分,提出了“比较利益”的观点;分工的基础是比较优
8、势或比较利益;各国应按“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 结论: 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有绝对优势,但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程度也不同。这样,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每个国家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产品,而进口优势较小(或劣势较大)的产品。各国通过对外贸易获利,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社会财富总量增加。这就是比较利益论。 (三)要 素禀赋论 基本内容:要素秉赋论指狭义的 H-O 理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进出口贸易的类型。 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即应出口的产品是其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
9、的生产要素,而进口的产品是其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 (四)新贸易理论 1. 人力资本说:由于不同产品在生产中需要的人力智能的类型和程度不同,人力资本在产品的比较优势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初级产品需要较少、程度较低的人力资本,而高技术行业则需要较多和高级的人力资本。因此,各国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多少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了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稀缺,在初级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发达国家人力资本丰富,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具有比较优势。 2. 需求相似说:厂商总是先服务于它所熟悉和接近的本国市场,在国内建立起生产规模,形成国际竞争能力,当国内市场饱和后才致力于开拓国际市
10、场。因此,两个国家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取决于双方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而需求又是由人均收入也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根据这一理论,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愈相似,人均收入的差别愈小,相互重叠的市场需求愈大,两国间的贸易量愈大。 3. 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基于两个 基本的理论假设:规模收 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 规模报酬递增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发生规模收益递增时,生产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递减,因此形成成本优势,最终形成专业化分工生产并出口。 规模收益递增主要源自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内部规模经济收益,因为大规模经营能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效能,更好地组织企业内部的专业化与分
11、工;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经济效益,即得自企业周围的运输、通信等外部环境。如果企业参与国际贸易,随着市场与需求的扩大,由于规模经济,产量增加使得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竞争力增强。 从国际市场竞争来看,由于制成品的异质性和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生产一个行业的所有产品,因此,国家之间形成分工与贸易,但其基础是规模报酬递增(区别于因劳动生产率或要素禀赋不同所产生的比较利益贸易基础)。但具体哪个国家集中生产哪种产品,则没有固定的模式,既有自然(竞争)产生,也可以协议分工 3 掌握 垄断优势论 的主要观点。试观察举例一些跨国公司进行成功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所依赖的独到优势。 垄断优势论的主要观点: (
12、1)能够从事跨国经营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拥有独到的特点,使它们具备不为同一外国市场上的其他 公司(包括当地企业)所有的垄断或独占竞争优势; ( 2)市场不完全(竞争)造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存在,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 3)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至少拥有四种(垄断)优势(技术优势、规模经济、资金和货币优势、组织管理能力) 跨国公司进行成功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所依赖的独到优势: 实例:以通用电气为例,通用电气从事的领域有家电、航空、消费类电子产品、配电产品、能源、金融 商业、金融 消费者、医疗、照明、媒体与娱乐、油气、轨道交通、安防、水处理等多种行业。通用在这些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同时在外进行
13、大规模 的投资设厂具有规模经济,通用全球 500 强企业财团支持,资金充沛,全球的组织管理水平也很强等等因素造就了现在的通用电气。 4 掌握 内部化理论 的主要观点。试举例分析一个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化动因。 ( 1)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是造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 2)四种因素影响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企业为实现内部化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 3)通过 FDI 实现内部化是有条件的 内部化过程需要进行成本分析 实例: 宝洁在最初试图打开日本市场时, 是想通过出口进行直接的国际贸易。然而这种方式,宝洁将与日本本地的分 销商签订合同,委托销售。坏处是,宝洁有可能会失掉自有的知
14、识产权;并且由于贸易壁垒的存在,日本本地企业比宝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后来宝洁决定,建立自己的营销分部, 这样一来好处多多,是与日本分销商签订合同的做法远远无法收获的。 5 掌握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解释 FDI 的主要观点。试举例说明一个跨国公司成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利区位优势条件。 产品生命周期( PLC)理论认为,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存在三个阶段:创新、成熟和标准化,相应地存在产品在市场上的导入、成熟和衰退三个时期。 主要观点: 产品变革或创新阶段( Innovation) 发达国家的国内需求对新产品的开发具有充分的诱导作用; 创新产品的国内需求弹性小,对国际市场主要通过出口来满足。
15、产品成熟阶段( Mature) 较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得到培育和发展,进口国企业开始生产类似产品,和发达国家产品进行竞争; 较发达国家采取保护政策,削弱发达国家产品的竞争力; 发达国家为有效占有海外市场而向较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产品标准化至衰退阶段( Senescent) 标准化的产品使之在各类国家进行生产成为可能,价格竞争成为市场营销中的决定因素; 发达国家企业以直接投资 方式将生产转移至劳动成本更低,市场潜力更广阔的发展中国家。 6 掌握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的主要观点。 ( 1)决定企业(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化(生产)经营方式的主要因素有三类:企业(厂商)优势或称为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16、 、区位优势 ( 2)企业必须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有利的区位因素,其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才有利可图。 ( 3)企业拥有的优势类型与强弱决定了其国际经营方式的选择 7熟悉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主要学说及其观点 。 1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对本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和内 部化优势的实现以及本国区位优势的状况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决定该国直接投资的地位和状态。 以人均 GDP 为标准划分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阶段的直接投资的流出入状况: 第一阶段,人均 GDP 在 400 美元以下,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由于没有产生所有权优势,因而没有直接投资输出,由于本国投资环境太差,只有少
17、量直接投资流入; 第二阶段,人均 GDP 在 4001500 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明显增加,外资大量流入,但由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外资本输出仍然十分有限; 第三阶段,人均 GDP 在 20004750 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对外投资大幅度上升,其发展速度有可能超过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但净对外投资仍为负值; 第四阶段,人均 GDP 在 4750 美元以上,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它们拥有了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净对外投资呈正数增长。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对外投资,缘于它们自身不断增长的所有权优势。影响各国在投资发展
18、周期中所处阶段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资源禀赋的结构、对外开放的程度、国内市场的大小、国家的经济制度、政府对吸引外资以及对外投资的政策等。这些因素的综合 作用决定了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所拥有的不同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不同国家吸引外资和引进外资的不同的产业结构,并最终决定了各国在某一特定时点在投资发展周期上所处的不同的阶段。 2.小规模技术理论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来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这种小规模生产技术带来的低生产成本等比较优势能够使生产者获得比较利益。 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包括: (1)保护出口市场,由于贸易壁垒重重,出口不断受到威胁,而正是扩大对外投资才使不
19、少发展中国家的国外市场受到保护; (2)越过配额限制,这 实际是保护出口市场的自然延伸; (3)谋求低成本,寻求工资比本国水平更低的劳动力,以对付其他国家厂商的出口竞争,有时也为了节约生产过程中的运输开支; (4)分散资产,一些国家国内政局不稳,社会动荡,造成国内企业的资本外流,防避政治风险; (5)其他动因,如国外的侨缘联系,本国和东道国政府的倡导与推动等等。 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缘于小规模技术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正
20、是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了竞争优势; 其二,倾向于当地采购。由于普遍存在的外汇短缺和收支逆差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都采取了各种限制进口和鼓励进口替代的措施,这促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积极探寻用本地投入来替代特殊进口原材料的技术; 其三,具有低廉的企业管理和营销费用。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薪金收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同时,由于对企业形象的重视程度不同,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在厂房建筑方面节约了大量支出; 其四,能够提供特殊产品。发展中 国家一部分对外投资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这些投资往往以海外同一种族团体的需要而建立,利用母国的当地资源,使用传统知名
21、品牌,具有生产成本优势,并且能够在侨民散布的世界各地投资经营。 3.地方技术理论 对成熟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应用和改进,可以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定优势,进而实施对外投资。同时,由于差异化产品和规模经济在现实经济中也广泛存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对成熟技术的改进而形成其特有的国际竞争优势。 技术地方化的优势表现在: 通过对从发达国家进口的成熟技术进行当地化改进,发展中 国家企业可以拥有与本国的要素价格条件和产品质量要求一致的技术,可以生产出更适合于发展中东道国市场需求和消费偏好的产品,甚至能够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差异化产品。 特别地,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
22、过程及产品与本国的供给和需求条件相协调,而且还来源于当地化改进中内在的创新活动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第三讲)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 1 各举一例分析讨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国际商务的影响。 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企业在这样的国家没有公平竞争的权利,竞争受到限制,必 须根据计划指令来进行生产,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其实就是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担忧,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经营风险相对较大 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企业之间可以实现公平竞争,市场不受或很少受到政府的影响,由市场进行资源配资,企业充满活力,同时经营风险小 2 按四种典型的经济类型模式,分别选取一个国家(地区)并考
23、察其经济发展特征,分析其中开展国际商务的机会和前景。 四种典型的经济类型模式: 维持生存型(自给自足)经济 这种类型的经济模式大多是非洲贫困国家想肯尼亚 ( 1) 生产力水平低,工业基础差,经济发展缓慢; ( 2) 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很低,购买力有限,消费水平低; ( 3) 市场狭小,进出口能力均差。 原料输出型经济(像中东地区如沙特) ( 1)国民经济依赖于天然资源出口,结构性、局限性大。是大型开采、提炼和处理设备的理想市场; ( 2)人均收入水平高,购买力强,是消费品和奢侈品的理想市场; ( 3)由于石油美元( petrol-dollars)的大量输出,也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势力。 新兴
24、工业化经济(像金砖国家如南非) ( 1) 建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国民经济体系趋于逐步完善; ( 2) 在经济健康发展的阶段,对外贸易大幅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 高,中高档消费品市场的潜力很大; ( 3) 如何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是关系到这些国家和地区市场前景的关键 工业市场经济 (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 ( 1)工业化已经完成,国民经济体系发达、完善,科技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 ( 2)是主要的对外贸易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要地位; ( 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高,购买力强,市场容量大,市场需求多种多样,市场竞争激烈。 3考察一些真实的事例,思考市场规模、消费状况、经济景气和物质技术条
25、件如何影响企业在一个外国(地区)的经营活动?。 4 .举例分析各政治环境 因素对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一国的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府与政党体制,政府政策,民族主义以及政治风险等 1 政府和政党体制 ( 1) 政府类型。政府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政府可分 为两类:议会制政府和专制政府 .在议会制度下,政府经常与公民协商,其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大多数人的意见。而在专制制度下,政府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独裁者的意愿。 国际营销人员要注意了解现政府的构成及其对经营和外商的主要政策。政府是保守的、中立的还是极左的 ?目前的商业政策是鼓励自由经营体制还是鼓励国家所有制 ?要回 答这些问题, 还必须考虑执政党的主张 ( 2) 政党、政府内部的政党体制可以分为四种:两党制、多党制、一党制和一党专制。两党制是由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组成。两党各有主张,营销人员要重点研究执政党的主要政策倾向 在多党制国家,没有一个政党具有独立控制政府的能力,政府由各党联合组成。与两党制相比,多党制的党派联合变化更为频繁,因为联合执政时间取决于各党的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