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语文第三节 浪漫主义小说,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概述,1、特 征: 产生于18世纪末,流行于19世纪上半叶 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 偏重描写自然风光或异国风情2、“浪漫主义”的历史沿革: 想象:“诗人的职责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传奇:romance, 本义指中世纪骑士传奇 18世纪感伤主义文学哥特小说 卢梭、歌德、席勒:浪漫主义开始被研究,浪漫主义文学特征,强调主观感情推崇想象力追求理想主义热爱自然,斯达尔夫人,斯达尔夫人(Stael 17661817)法国批评家,法国的“浪漫之母”。她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的口号,把它作为古典主义的对立面加以论述。,乔治桑,乔治桑(George Sand
2、 18041876)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女作家。乔治桑是女作家取的男性笔名。,田园小说家,乔治桑以田园小说家著称,泰纳评价她的田园小说特点是:“这是一个理想世界,为了保持这个世界的幻想,作家抹去、减弱或往往只勾划出一个轮廓,而不是描绘人物的个性形象。作家不强调细节,只顺便地简单点一点,避免深入描写;她主张情感的冲动,循着情感流露或者循着描绘的情景的诗意轨迹前进,不在杂乱的破坏和谐的情节上停留,这种描绘的简约方式是一切理想主义艺术的本质所在。” 田园小说的代表作是魔沼(1840),大仲马,大仲马(Dumas 18021870)法国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 早年写戏剧,后期写小说。一生写了500多部小说
3、。他开了一个写作工厂,由他提供资料,请写手为他写初稿,他修改写定稿。 大仲马的主要文学成就是通俗历史小说。他热爱历史,但并不尊重它,历史在他笔下是由他任意使用的材料。他说:“什么是历史,那不过是我挂小说的一颗钉子。”,三个火枪手(1844),大仲马的通俗历史小说代表作是三个火枪手,描写路易十三时代宫廷故事。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结成生死交,为国王效劳,对付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卫队。小说以路易十三宫廷斗争为背景,但是并不忠于历史,而是作者借历史写轶闻。,基度山伯爵(1845),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通俗小说,情节曲折惊险。讲述邓蒂斯报恩复仇的故事。满足了读者喜欢情节叙事的审美需求。,雨果,
4、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创作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政论等,反映了法国动荡的社会生活。他的创作充满人道主义激情,是西方文学史上人道主义作家的著名代表。,前期创作(2030年代),美学论著克伦威尔序(1827.12),主要内容是反对古典主义,要求艺术的完全解放,提出艺术主张和对照原则。它的发表震动文坛,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浪漫戏剧欧那尼(1830)、浪漫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巴黎圣母院(1831),背景:以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为背景,在情调奇特、色彩鲜明的中世纪宗教场景中展开情节
5、,演绎了一个悲惨可怕、震撼人心的故事。 内容:雨果通过小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他所理解的世界。这个世界分为世俗的和圣灵的两个层面。,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小说代表作。小说故事以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为背景,表现反封建的主题。吉卜赛姑娘爱斯梅哈尔达遭到教会和王权的迫害,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攻打巴黎圣母院,国王派遣军队镇压。作品中存在的人物形象的圆形结构和多层次对照的有机结合,是小说艺术特色的重要特征。,后期创作(50-70年代),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大的诗人,诗歌贯穿整个创作生涯。法国人视他为民族诗人。诗歌基调是关怀祖国命运,向往自由解放,憎恨专制暴政。代表作是政治讽刺诗惩罚集(185
6、3),共有98首诗。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九三年(1872)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悲惨世界(1862),故事:以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穷人为对象,描绘了一幅悲惨世界的图景。人物:小说通过冉阿让、芳汀、柯赛特的遭遇,再现了现实中的人间地狱。这三个男人、女人和儿童,代表着所有的穷人和现实的悲惨世界。仁爱的理想:塑造了一个仁爱的化身米里哀主教,力图以仁爱精神去对抗恶。共和的理想 :怀着极大的热情描绘了1832年6月5日的人民起义与共和主义的英雄们 。,海上劳工(1866),故事:青年渔民吉里亚特为了爱情战胜海上风暴,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斗争的凯歌。人物
7、:当吉里亚特享有娶代律雪特的权力时,却发现其另有所爱。最后他决定牺牲自己,成全一对恋人的婚姻。在把他们送上旅程后,他让自己淹没在汹涌的海浪中。主题:雨果再现了劳动者战胜自然创造奇迹的刚毅和才能,也歌颂了吉里亚特的高尚纯洁、诚实善良和自我牺牲精神。,“宗教、社会、自然,这就是人类的三种斗争,这三种斗争同时也是人类的需要。人必须有信仰,从而有了庙宇;人必须创造,从而有了城市;人必须生活,从而有了犁和船。但是,这三种答案包含着三种战争。人生要面对迷信、偏见和自然元素这三种形式下的障碍。三重的命运压在我们身上,亦即教理的命运、法律的命运和事物的命运。在巴黎圣母院一书中,笔者揭示了第一种命运;在悲惨世界
8、中,笔者指出了第二种命运;在这本书中,笔者阐述了第三种命运。在桎梏着人类的这三重命运之中,又交织着内心的命运这一最高的命运,亦即人类的心灵。” 雨果,笑面人(1869),故事:小说讲述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将政敌两岁的儿子卖给儿童贩子,孩子被毁容后成了笑脸小丑、流浪民间的故事。主题:揭露了英国统治阶级的残暴和人民群众的苦难。,作品特色,对照原则的运用 格温普兰、蒂、于苏斯 安妮女王、约瑟安娜、大卫第利-摩埃爵士离奇跌宕的情节安排,九三年,故事:革命军司令官戈万因叛军首领郎特纳克侯爵为从大火中救3个孩子而放弃了逃走的机会,将其从监狱中放走,郭文也因触犯了革命法律而被处死。主题: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斗争
9、最激烈的年代风云变幻的风貌,写出了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斗争的残酷性。观点:“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浪漫主义理论和创作特色,1.反对模仿,主张创作自由。(短歌与民谣集序提出) 2.强调作家创作的主观精神和心灵的能动作用。(秋叶集序提出) 3.推崇天才和创造,强调虚构和想象。(莎士比亚论提出) 4.提倡对照,从正反方面把握现实生活。(克伦威尔序提出) 5.反对美的超功利性,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诗人的社会职责。(莎士比亚论提出),1.鲜明的对照,对照描写主要是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照。突出人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的真面目。 诗歌的对照: 这是六月里:“上帝在地面上创造着麦穗,葡
10、萄,灌溉着丛林的流水,鲜红的果子,蜜蜂吸取花粉的玫瑰,橡树,桂花,而你却在建造断头台。” 将善的上帝和恶的拿破仑第三、美的大自然和丑的断头台、生命与死亡做对比。,小说中的对照,巴黎圣母院 两个王朝(专制王朝、奇迹王朝)、两个国王(路易十一、乞丐国王); 两个法庭、两种审判; 两种法律、两个绞架; 两个社会、两种场面; 两组人物、两种命运。,2.神奇的夸张,雨果的夸张主要用于人物塑造。对人物的夸张描写到变形的地步。 加西莫多仪貌丑陋,集中了所有人的肢体残缺。驼背、突胸、独眼、耳聋、嘴哑、脚跛。在愚人节被选为愚人王。加西莫多成为世界的中心,具有大众狂欢的性质。,3.奇特的想象,情节的想象: 爱斯梅
11、哈尔达母女在绞刑台重逢。 加西莫多和爱斯梅哈尔达两人尸骨被分开,化为灰尘。,自然景象的想象:,悲惨世界写珂赛特到森林打水看见木星的描写: “木星正卧在天边深处。那孩子不认识那颗巨星,她神色仓皇地注视着它,感到害怕。那颗行星当时隔地平线确实很近,透过一层浓雾,映出一种骇目的红光。舞作惨黯色,扩大了那颗星的形象。仿佛是个发光的伤口。(第2卷) 事实上,木星不可能透过浓雾发出红光,这是浪漫想象。,4.紧张的情节,雨果的小说情节超乎常情常态,具有传奇色彩。 笑面人主人公关伯伦一生具有传奇性。关伯伦本是贵族出身,小时被人贩子拐骗,遭到毁容手术后,成为畸形的笑面人,卖艺为生。他的真实身份由一个在海上飘了1
12、5年的密封水壶揭晓。水壶中一张羊皮纸,记录了关伯伦破相的经过和出身情况。于是他一下子成为上议员。因发表激烈演说,又从权力高峰重新跌入底层。,攻打圣母院的离奇情节:,巴黎圣母院描写乞丐王国攻打圣母院,遭到敲钟人加西莫多的抵抗,造成起义者的伤亡。一个人抵抗千万人,双方都是爱护爱斯梅哈尔达的人。情节离奇紧张。,5.超常的巧合,雨果通过巧合事件制造一种扑朔迷离的浪漫气氛,具有作家主观想象性。巧得来难以令人置信,具有很大的夸张性。 爱斯梅哈尔达和加西莫多是两个被人互换的孤儿。两个孤儿长大,又在圣母院相遇。 爱斯梅哈尔达被警察搜寻,副主教孚罗诺把她交给老鼠洞里的女修士看管,女修士恰好是爱的生母,母女相认。
13、,6.奔放的热情,热情是浪漫主义的心理实质,体现一种情感,作家的思想倾向性。雨果创作贯穿强烈的情感和奔放的热情,它是由作家崇高的理想所唤起。 从根本上说,雨果是一个诗人,创作中的热情具有诗人气质,小说描写常用诗的语言和排比句,给读者以热情洋溢,一泻千里之感。 九三年:”有时石头似乎拥有奇异的目光。正像观察你,塔楼窥伺你,建筑物的正面凝视你。 图尔格仿佛在端详断头台。 它仿佛在问自己。 这是什么? 它好像是从地下长出来的。 它的确是从地下长出来的。“,普希金,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位民族诗人、伟大作家。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坛的太阳”。浪漫主义的创始
14、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在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下,他写了许多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诗篇,著名的自由颂、高加索的俘虏,讴歌自由与个性解放,谴责上流社会,否定沙皇专制,为此遭到流放。 30年代,走上现实主义诗人道路。,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取材:取材于18世纪普加乔夫起义。人物:小说不像以往的文学作品那样,把农民起义领袖描绘成为杀人放火的强盗,而是把他塑造成热爱自由、宁死不屈的英雄。普希金笔下的普加乔夫英勇机智、坚定乐观、到处受到人民的拥戴。,叶甫盖尼奥涅金,作品再现了19世纪20年代俄罗斯广阔的社会生活,别林斯基称它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多余人”:奥涅金,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多余人”
15、。奥涅金出生在彼得堡一个破落贵族家庭。青少年时代他是在花天酒地、情场舞会中度过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逐渐感到生活空虚、精神苦闷 。奥涅金不去当政府官吏或去军队当军官,而是想当作家。他关心俄国的社会发展,也想有所作为。但是在京城,在贵族的生活圈里,他一事无成。,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特点:出身贵族,教养良好,天赋很高;对沙皇政府和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没有好感;也有远大的抱负,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总是一事无成,到头来还是无所事事。贵族视他们为叛逆的多余人,劳动人民又把他们划入老爷的行列,同样把他们视为多余的人。人物系列:奥涅金是多余人的鼻祖,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相继出现“多余人”的典型,如莱蒙托夫
16、笔下的毕乔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他们身上无一不或多或少地闪现着奥涅金的影子。地位: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独有的成就,同时也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俄罗斯的灵魂” :达吉雅娜,性格:一直在乡村长大,喜爱大自然,同情受苦受难的农奴。她“腼腆、忧郁、沉默寡言”,内心却蕴藏着追求个性解放的热情。她热爱俄罗斯民歌,相信民间的古老传说,相信梦,具有俄罗斯人民纯朴的气质。爱情:奥涅金以鄙视现实的态度和与众不同的气质吸引了达吉雅娜,她怀着少女的真诚和纯洁的感情,大胆地给奥涅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表爱信 。悲剧:生活环境造就了她纯朴真挚的性格,却限制了她思想能力的发展。
17、奥涅金的拒绝和说教使她感到悲伤、羞愧,她最终也只能像当时其他的少女一样,被带到“嫁人的市场”上,嫁给了一个“肥胖的将军”。她所追求的自由纯洁的爱情生活终究没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特色,诗与散文的有机结合。普希金第一个在俄罗斯文学中把诗的抒情性和散文的叙事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他自己所说的“自由的形式”的“诗体小说”。抒情性。作者通过大量的“抒情插笔”抒发自己对人物的褒贬、对事件和场面的评论以及对往事的追忆,有的尖锐激烈、锋芒毕露,有的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有的画龙点睛、入木三分。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奥涅金和连斯基、达吉亚娜和奥尔迦之间在对照中
18、,各自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和突出。“奥涅金诗节”:作品中除了男女主人公各写的两封信之外,其余均由4部抑扬格写成的14行诗组成诗节,这种诗节被称为“奥涅金诗节”。音部抑扬顿挫,韵律错落有致。,霍桑,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出身新英格兰破落贵族世家,思想保守,清教徒意识严重,以宗教善恶观看世界,把社会矛盾归结为抽象的“恶”,“恶”的观点决定了他的创作倾向,偏爱描写超自然的、怪诞的、恐怖的现象和阴暗的心理,挖掘隐秘的“恶”。,红字,霍桑的代表作红字(The Scarlet Letter,1850)体现了他的清教思想
19、和“恶”的观点。小说描写两个犯了戒的清教徒的故事。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犯了通奸罪,胸上戴着标志通奸的红色A字示众(Adultery),她的同犯是清教徒牧师教长狄姆斯台尔,但他却隐瞒罪恶,逍遥法外。白兰的老丈夫齐灵窝斯为了泄私愤,对两个年轻人残酷报复,成为一个恶魔。这部小说重在探讨抽象的罪恶,“罪恶在哪里?”“谁是真正的罪人?”,结论是罪恶根深蒂固,与人类社会共存。人们必须正视它,“要诚实”。 霍桑小说表现了清教文学的传统,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有心理描写特点,为此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麦尔维尔,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美国浪漫
20、主义作家,出生纽约,是当时典型的中部美国人。曾出海捕鲸,浪迹天涯。受霍桑影响大,相信恶念永存。代表作白鲸(Moby Dick)献给霍桑。白鲸描写捕鲸的过程,捕鲸是当时生产的重要领域,东海岸城市的繁荣全靠捕鲸叉从几个大洋中打捞来。,白鲸,莫比狄克是白鲸的名字,危害人命难以捕杀,白鲸具有很强的神秘色彩和象征意义,启发现代人对自我意识、自然意识和人性意识的反省。人类一意孤行,发泄自己对自然的不满,终究受到自然的惩罚。,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en Poe ,18091849)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批评家、小说家。坡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短篇小说和文学评论三个方面,其中短篇小说赋予他世界声誉。他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破案靠善于揣测人的心理活动与严密的逻辑推理。影响最大的小说是恐怖小说。,爱伦坡,思考题,举例说明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解释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