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粤教版必修二4.2动能势能word教案

4.8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能源及其分类 (3)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列举常见的能源,试着将它们分类,并说出自己分类的标准,能尝试经过思考发表 自己的见解 (2)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通

2013粤教版必修二4.2动能势能word教案Tag内容描述:

1、4.8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能源及其分类 (3)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列举常见的能源,试着将它们分类,并说出自己分类的标准,能尝试经过思考发表 自己的见解 (2)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通过历史上的典型事件说明能源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3)由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切身体验,说出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思考 怎样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怎样解决日益增加的能源危机尝试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4)能源是有限的,但能源又是无。

2、1.5 斜抛物体的运动 教学 课题 斜抛物体的运动 学习 任务 分析 本 课 题 是 在 学 完 运 动 的 合 成 与 分 解 、 竖 直 方 向 上 的 抛 体 运 动 和 平 抛 运 动 的 基 础 上 ,来 探 究 斜抛运动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对抛体运动有完整的认识,且能进一步理解运动的独立 性、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对斜抛运动可以从运动轨迹和射高、射程两方面理解。斜抛运 动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可以把斜抛运动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 向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合运动;射高与射程和初速度及抛射角有关。斜抛运动是学 生 生活 中比 较 熟 悉 的 。

3、 1.4 平抛物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平抛及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2理解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 且这两个运动并不相互影响。 3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 4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5会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通过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来探究新问题的研 究方法。 三、德育目标: 通过平抛的理论推证和实验证明,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学习和借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

4、1.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合运动和分运动的概念; 2知道运动的合成、分解,理解运动合成和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3理解互成角度的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简单问题与复杂问题的辨证关系;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讲授知识的同时,渗透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是本节核心内容; 2本节的另一个重点是进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应用; 3合运动和分运动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 。

5、4.4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学重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2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光滑的水平板(一端带有定滑轮) ;砝码(一盒) ,细绳、夹 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6、1.1 什么是抛体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 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1. 什么是曲线运动 2. 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 3.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探究学习】 1、曲线运动:_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

7、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地理 编写人: 张月兰 审稿人:崔桂芳 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 2 节 交通运输布局(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四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建立在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基础上,对其中的交通运输布局等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学会分析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 (3)了解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的特征和功能,以便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 2、过。

8、量子化现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知道量子论的主要内容。 (2)知道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3)知道量子论的建立不仅是物理学的革命,也对人类认识世界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经典物理学能量连续性观点在解释“黑体辐射”现象时的失败,体会普朗克 提出量子假说的伟大意义。 (2)通过了解“光电效应”实验与经典物理学理论的矛盾,体会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对光 的本性的揭露。 (3)通过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和氢原子光谱,使学生知道微观世界。

9、2.3 离心现象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离心现象,知道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 2能结合课本所分析的实际问题,知道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二、重点难点 重点:物体做离心运动所满足的条件。 难点:对离心运动的理解及其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观察总结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本身的惯性,总有沿着圆周切线方向飞去的倾向,它之 所以没有飞去是因为向心力持续地把物体拉到圆周上来,使物体同圆心的距离保持不 变。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所受的合外力恰提供了它所需要的向心力,如果提供 它的外。

10、4.2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工业联系的方式。 2工业生产的集聚和分散。 3工业地域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4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 5尝试对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的 分析。 二、教 学重点 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2、工业集聚和分散的 主要原因; 3、不同工业地域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新兴工业在地域上趋向分散的原因; 2、不同工业地域特点不同。 四、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启发式分组讨论,案例分析 五、课时安排 计划 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一个地区内,工。

11、2.2 向心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向心力是做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2理解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4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公式求质点在圆周上某一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用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分题 2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三、德育目标: 通过 a 与 r 及 、v 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任何一个结论都有其成立的条件。 教学重点: 1理解。

12、3.3 飞向太空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 (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3)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 (2)认识火箭的演变过程。 (3)了解多级火箭的发射过程。 (4)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2)体会航天事业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 (3)认识太空探险是一项光荣而危险的任务。 (4)通过观看录像,激发爱国之情和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贡献的决心。 教学步骤: 一、新课教学。

13、4.3 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外力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动能。 2正确理解动能定理。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 3会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物理定律或规律。 4会推导动能定理。 5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知道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二、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动能定理是本节课的重点。 2推导动能定理是本课的难点。 3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是本节课的能力培养点。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功和能关系。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做功又可以 改变物体的动能,如离站加速行。

14、4.2 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半定量的探究加速度和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知道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2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3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看一下实验结果能验证什么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2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3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控制。

15、4.1 功 教材分析 新课程比较注重物理量引入、建立的来龙去脉,这也是为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服务的。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 2)第五章非常重视概念、规律的探究过程。探究守恒定律一定涉 及能量的转化过程,而要进一步研究能量的转化,最终得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对功的知识 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章的第一节引入功是为进一步探究能量作铺垫的。使学生很 自然的联想到功和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功是能 量转化的量度”这条主线展开。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功” ,还可以利用 这个结论探。

16、4.7 功 率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功率的概念,能运用功率的公式 P=W /t 进行有关计算。 3正确理解公式 P=FVcos 的意义,知道什么是瞬时功率,什么是平均功率,并能用 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二、重点难点 1理解功率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2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计算是本节的难点。 3机车起动问题是本节课对学生的一个能力培养点。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学习了功的概念及其计算。现在我们研究下面两个问题。 质量为 2kg 的物体在 4N 的水平拉力 F1作用下沿 F1的方向以 2 m/s 的速度匀速前。

17、4.2动能势能一教学目的:1.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2. 正确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3. 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和相对性,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4 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

18、第 3 节 动能与势能 【学习目标】 1理解动能的 概念,会用功能关系 导出动能的定义式,并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 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功能 关系导出势能的定义式,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 进行计算。 3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及重力势能的相 对性。 4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 【阅读指导】 1一个物体的质量为 m,它在某时刻的速度为 v1,那么它在该时刻的动能 Ek1_,某时刻这个物体的速度变为 v2,那么它在该时刻的动能 Ek2_,对于同一物体,速度的大 小变化动能就会变化,速度是描述物体 _的。

19、4.2 动能 势能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正确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3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和相对性,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4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5了解弹性势能 二、重点难点: 重力势能以及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关于能的初步知识,请说出学过哪几种形式的能? (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 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0、4.2 动能 势能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正确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3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和相对性,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4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5了解弹性势能 二、重点难点: 重力势能以及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关于能的初步知识,请说出学过哪几种形式的能? (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 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013粤教版必修二4.2动能势】相关DOC文档
2013粤教版必修二2.2《向心力》word教案.doc
2013粤教版必修二4.1《功》word教案.doc
2013粤教版必修二4.7《功率》word教案.doc
标签 > 2013粤教版必修二4.2动能势能word教案[编号:725219]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