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化学习题复习策略探讨目前中考化学主要是检测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河南省的大多数初中考生来说,中考是进入高中或者职业技术学校的敲门砖。中考试卷目前采取以市为单位命题,并组织考试,相对而言中考中化学的应试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学生想要得到较高的分数,除了基础题,还需要关注探究性的习题。一、探究性习题考查的核心能力从目前中考试卷的实际来看,这部分习题的考核内容是相当广泛的,考核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链接组织能力。二、探究性习题的复习策略针对考核的六大核心能力及其内涵,教师可以针对性的设计复习课堂内容,才能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提高思维能力,初步具备解决探究性习
2、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1注重问题的开发为了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人教版教材中已经在习题系统中设计了多个探究性的研究性课题,旨在让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多学生对于简单的问题很轻松就能解答,但是面对思维发散的综合性习题,就难以下手,解题速度较慢。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可以从“开发问题”入手。初中学生对于“氢气还原氧化铜”这个实验已经非常熟悉,甚至一些化学教师会让学生记忆其中的化学操作和实验现象,学生面对和这个实验相关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的疑虑。那么,“氨气还原氧化铜”这个实验怎么设计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逐步深入:问题1
3、:NH3有哪些性质呢?问题2:如何制备纯净的NH3呢?问题3:如何判断NH3和CuO的实验开始进行了?问题4: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进行NH3和CuO的实验呢?对于问题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快速答出,NH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还有碱性等等性质。对于问题2,学生不是很熟悉制备的原理,教师可以给出相关知识点(利用消石灰和氯化铵加热),让学生设计合适的实验装置。学生在思考时,对于制备出的NH3肯定含有水蒸气,必须使用除水的物质因为NH3是一种碱性气体,不能选择常见的浓硫酸,可以选择碱石灰或者氢氧化钠固体。通过生成固体的颜色,有些同学还提出可以验证产物水的生成解决问题3。最后在通过问
4、题4,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可以得出整套实验装置了。接着教师再提出问题5:NH3是否需要尾气的处理呢?学生通过思考,提出了多余的NH3需要尾气的处理,能否像“CO还原CuO”一样,采取“燃烧法”。此时教师首先需要肯定学生的环保意识,接着解释NH3是一种不能点燃的气体,可以利用水或者酸进行尾气吸收。在这个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通过多个有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让他们在思考的同时积极思考,大胆的假设,整个过程一直处于探究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样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能有序的进行思考,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不仅复习巩固了旧的知识点,还能提高思维创新能力。2注重知识整合
5、很多初三化学教师在最后复习的阶段,大多都在“炒冷饭”,对于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学生也提不起兴趣,课堂效率不高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的直观教学,教师应该在学生已有单一知识面上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整合,才能让教学内容变得有新鲜感,让复习课具有生动性。比如,如图2所示,A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其中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可以转化,“”表示相互反应。其中B、D为氧化物,A、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E放入水中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这种物质框架转化图是最能锻炼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的题型之一,此时要注重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图中的转化关系,有相互反应的分别
6、为A和E、F和E、B和D,剩下的箭头都表示可以转化;(2)放入水中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可以是物质类别中的碱、碱性气体氨气,也可以是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的某类物质;(3)B、D是两种可以相互反应的氧化物,A、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可以分别为酸、碱、盐或者氧化物。通过以上几点信息的解析,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整合,了解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特殊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进行等等。3注重方法渗透对于任何学科来说,掌握基础知识只是学习过程的第一步,方法的领悟才是科学思想的灵魂。当然,化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不是一天就能学会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化学方法简单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比较”和“分类”。比如,“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型反应”的概念比较,“制备各种的气体”的装置比较,“CaCO3和Na2CO3”的性质比较等等。“比较”的过程让学生认识的表面异同点,从而逐步学会迁移、使用。对于“分类”可以让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达到全面研究问题的目的。分类要选择一定的标准,不一定根据教材中的定义,可以进行知识的关联,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在初中化学的复习阶段,应对探究性习题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相关的问题和内容进行知识结构的巩固,让学生尝试搭建自己的思维网络框架。通过知识的获得、补充和修正的过程,学生的基础知识才能不断巩固,思维广度才能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