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民大学802 经济学综合(强化课程内部讲义)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http:/目录第一部分 序言 .2第二部分 真题回顾及其解析 .43.1 真题剖析 .43.1.1 2009 年真题 .43.1.2 2010 年真题 .43.1.3 2011 年真题 .53.2 真题剖析要点总结 .53.2.1 常考题型分析总结 .53.2.2 常考知识点总结 .5第三部分 初试科目各章节知识点深度剖析 .6第一本书XXXXXXXX .6第一章 A .61.1 本章知识点串讲 .61.2 本章重难点总结 .61.3 本章典型题库 .7第二章 A .72.1 本章知识点串讲 .72.2 本章重难点总结
2、 .72.3 本章典型题库 .8第二本书YYYYYYYY .8第一章 A .81.1 本章知识点串讲 .81.2 本章重难点总结 .81.3 本章典型题库 .9第四部分 结束语 .10第一部分 序言为了更好的发挥本强化课程讲义和配套的强化课程对专业课复习的指导作用,提高考研同学专业课的复习效率,请认真阅读以下三点说明:一、非统考专业课命题的总体特征统考专业课有教育部统一颁发的考试大纲 ,但非统考专业课教育部没有制定相应科目的考试大纲,是不是说非统考专业课的命题就没有可参考的官方权威依据了呢?不是,根据教育部关于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 ,该指导意见中对
3、非统考专业课命题工作做了非常细致的要求,是我们解析非统考专业课命题原则的政策依据。下面,我们解读其中和考研专业课命题和考试最为相关的内容,以飨考生。意见中指出,专业课的考试内容“应结合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确定,以进入研究生学习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考查重点,突出考查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各考试科目应涵盖三门以上本科阶段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由此可见,非统考专业课的考查范围既涉及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更突出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设计考试内容的目的,该意见中明确表明是为了“使本学科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获得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成绩” ,也就是为了
4、保证研究生选拔的质量。因而,在试卷结构设计上,为了拉开区分度,试卷结构会按照学科专业特点,设计多种题型、一定比例的题量和不同层级的难度。对考生来说,需要明确知道该科目考试的题型种类、题量比例、各题型做题时间分配比例。此外,更为重要的,从学科知识点上来说,考生更需要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点、重点、难点、高频考点,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二、如何高效发挥强化课程的指导作用经过基础阶段专业课的学习,考生应该对考研的基本信息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考生对专业课各科目的原理、公式、概念等学科核心基础知识应该有了一定程度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并且,也已经厘清学科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脉络,建立起了系
5、统、整体性的学科结构和知识框架脉络。换言之,只有考生在趋近或部分超过该水平的状态下,强化课程才能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如何最高效发挥强化课程的指导作用?这就需要考生明确的是,该强化课程、讲义和手头其他复习材料只能作为强化指导材料,核心研读的学习材料依旧是研招单位指定或默认的参考书、真题,只有通过多遍研读教材,结合强化课程的讲授,才能构建起完整的专业课知识体系,透彻理解专业课的内在知识逻辑结构,并在精细研究历年真题之后,对重要的知识点达到理解、记忆、掌握和应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考研强化复习的目的,最终达到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水平和选拔标准。三、强化课程授课内容与功能概述承继专业课
6、基础课程的学习与讲授逻辑,强化课程授课内容从总体上来说,是以历年真题和硕士点内部政策体现出来的专业课命题趋势、特点和考测逻辑为脉络,分级解析学科重点、难点和高频考点,并通过真题和典型题目详解使考生从重难点知识掌握到答题技巧得以全面强化,帮助考生高效构建应试系统框架和提升应试能力。为达到以上功能,该强化课程首先从招生政策的变更入手,即对目标院校及目标专业的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和参考书目的变化进行了深度解析,梳理出有效复习与考核范围;第三,对考生在强化阶段专业课的复习提供了指导意见,结合公共课的复习状态,从专业课的学习内容到学习进程管理,都提出了合理的学习规划方案;通过对真题的回顾、练习、比较、
7、解析,以及将真题中考察的知识点回归至教材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真题的题型结构、题量比例、考查知识点出处、频次、考查知识点难度分级等对考生至关重要的复习备考指导信息;第四, 通过初试科目各章节知识点深度剖析、重难点总结和典型题练习,梳理出了学科相应的重点、难点、常考知识点,并通过配套练习,帮助考生全面构建、理解、掌握和运用专业课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 第二部分 真题回顾及其解析通过真题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考试重点。每年的考点在历年试题中几乎都有重复率,因此,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把握,可以掌握今年考试的重点。另外,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学习,把握出题者的思路及方法。每种考试都有自己的一种固定的
8、模式和结构,而这种模式和结构很难用语言来表述。而通过认真揣摩历年真题,可以找到这种感觉。因此,第四部分就真题进行详细的剖析,以便考生掌握命题规律、知悉命题的重点、难点、高频考点,帮助考生迅速搭建该学科考试的侧重点和命题规则。3.1 真题剖析3.1.1 2009 年真题【点评】本年份真题包括以下 n 种题型:X1 道填空题,每道题 Y1 分,总计 Z1 分;X1 道选择题,每道题 Y1 分,总计 Z1 分; 和往年考试题目对比,题型变化很小(很大/几乎没有),其中,题型变化最大的是某某某题型。【题目】1 真题题目【解题】【分析】该题包括哪几个知识点,命题规律怎样,命题人主要想考察同学什么知识或者
9、能力,复习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并与往年真题中的相同知识点做出比较,得出该知识点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以及掌握方法,不少于 120 字。3.1.2 2010 年真题【点评】本年份真题包括以下 n 种题型:X1 道填空题,每道题 Y1 分,总计 Z1 分;X1 道选择题,每道题 Y1 分,总计 Z1 分; 和往年考试题目对比,题型变化很小(很大/几乎没有),其中,题型变化最大的是某某某题型。【题目】1 真题题目【解题】【分析】该题包括哪几个知识点,命题规律怎样,命题人主要想考察同学什么知识或者能力,复习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并与往年真题中的相同知识点做出比较,得出该知识点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以及掌握方
10、法,不少于 120 字。3.1.3 2011 年真题【点评】本年份真题包括以下 n 种题型:X1 道填空题,每道题 Y1 分,总计 Z1 分;X1 道选择题,每道题 Y1 分,总计 Z1 分; 和往年考试题目对比,题型变化很小(很大/几乎没有),其中,题型变化最大的是某某某题型。【题目】1 真题题目【解题】【分析】该题包括哪几个知识点,命题规律怎样,命题人主要想考察同学什么知识或者能力,复习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并与往年真题中的相同知识点做出比较,得出该知识点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以及掌握方法,不少于 120 字。3.2 真题剖析要点总结3.2.1 常考题型分析总结 经过以上分析,各位同学已经清楚
11、了该科目每年考试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下面简单总结一下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考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大家的应试能力。选择题,(该种题型答题技巧、方法和注意事项)计算题,(该种题型答题技巧、方法和注意事项)3.2.2 常考知识点总结 (不少于 200 字)第三部分 初试科目各章节知识点深度剖析*科目,总计包括 N 本书, XXXXXXXX , YYYYYYYYY。在本部分当中,以书为单位,按照章节、知识点,进行内容的安排。此部分内容,是本讲义的重要部分。第一本书XXXXXXXX本书总计包括 N 个章节,占考试总分的 P%,其中重点章节是 X、Y,(结合基础、强化讲义,写出整
12、本书的复习建议,不少于 150 字) 。第一章 A1.1 本章知识点串讲(罗列本章的知识点,该系列知识点罗列务必要准确,以免贻误学生复习)1.2 本章重难点总结1.2.1 重难点知识点总结1.2.2 本章重难点例题讲解【例题 1】题目解析:【例题 2】题目解析:【例题 n】题目解析:1.3 本章典型题库要求:辅导教师通过自己的经验搜集的一些典型例题以及标准答案,题目要符合该门专业课的大纲要求,不能超纲或是偏题怪题,以免错误的影响考生的整体复习。1.3.1 作业1.3.2 作业答案第二章 A2.1 本章知识点串讲(罗列本章的知识点,该系列知识点罗列务必要准确,以免贻误学生复习)2.2 本章重难点
13、总结2.2.1 重难点知识点总结2.2.2 本章重难点例题讲解【例题 1】题目解析:【例题 2】题目解析:【例题 n】题目解析:2.3 本章典型题库要求:辅导教师通过自己的经验搜集的一些典型例题以及标准答案,题目要符合该门专业课的大纲要求,不能超纲或是偏题怪题,以免错误的影响考生的整体复习。2.3.1 作业2.3.2 作业答案第二本书YYYYYYYY本书总计包括 M 个章节,占考试总分的 P%,其中重点章节是 X、Y ,(结合基础、强化讲义,写出整本书的复习建议,不少于 150 字) 。第一章 A1.1 本章知识点串讲(罗列本章的知识点,该系列知识点罗列务必要准确,以免贻误学生复习)1.2 本章重难点总结1.2.1 重难点知识点总结1.2.2 本章重难点例题讲解【例题 1】题目解析:【例题 2】题目解析:【例题 n】题目解析:1.3 本章典型题库要求:辅导教师通过自己的经验搜集的一些典型例题以及标准答案,题目要符合该门专业课的大纲要求,不能超纲或是偏题怪题,以免错误的影响考生的整体复习。1.3.1 作业1.3.2 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