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规范.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078793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190 大小:4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高等学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高等学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高等学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高等学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等学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规范(讨论稿)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2高等学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具 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中医传承能力和中医思维能力,能从事中医学临床、教学、科研等以及相关方面工作,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 协调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富有 创新精神和批判意识的中医专门人才。2、培养要求.树 立科学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 国主义、集体主义精

2、神,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热爱 中医事 业,身心健康,熟悉国家 卫生和中医 药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将 预防疾病、驱除病痛、关 爱患者与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中医药基 础理论和中医临床知识,掌握中医 临床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中医药科学研究思维方法和能力;.掌握一定的现代医学基 础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对常见病、多发 病进行辨证论治能力和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具有 较强 的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富有 创 新精神和批判意识;.掌握医古文的基本知识,具备熟练阅读中医学古典医籍的能力;.具 备一定的人

3、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 文化知识;.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文献检索、资料咨询 的基本方法;. 了解中医药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学 术发展动态。33、主干学科中医学。4、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经典类及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基础医学类。5、修业年限五年。6、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7、相近专业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8、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本科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要求,开 设必要的实验、 课间见习、临床基本技能实训、毕业实习 、社会 实践等。实践教学 时

4、间不低于总学时的;其中课间见习不少于 10 周、毕业实习时间不少于 48 周。8、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科中医学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中的实验、见习 、教学实习、 临床基本技能实训、 毕业实习等(5 个环节)。其中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见习占以上 课程总学时数 10-15;专业课程中的见习占以上课程总学时数 25-30;见习 1 周;教学实习 10 周;临床基本技能实训不少于 6 周;毕业实习不低于 48 周。 (教学 见习含西诊)9、专业基本教学条件(1)师资队伍开办本科中医学专业,应有结构合理、相 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并严格执行教

5、师资格准入标准。承担本专业主要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少于 35 人。其中中医学 类主要课程专任教师应占 70%以上,并4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博士学位者不低于 50%,高级职称教师人数不低于1/3。(2)图书资料 开办中医学专业的院校,图书拥有量应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有关标准,同时拥有门类齐全的中医药图书资料。医药类图书资料不少于 4 万册,其中中医药类图书资料不少于 2.4 万册,并有一定数量与本 专业有关的刊物、资料、数字化资源和具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原则上,要选用符合中医学专业的国家规划的教材;并鼓励专业课程采用能反映本地区、本院校特色的教材。(3)实验室及实训室应按照本科中医学专业教学

6、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立中医基础、中医 诊断、中医临床以及与医学有关的教学实验室及实训室,购置必要的实验教学仪器。教学实验设备及临床实训设备总值不少于 400 万元,并且根据学校五年制本专业计划发展规模,生均不少于 1 万元。 实验室面积达到教育部有关规定要求。(4)实习基地应按照本科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至少保证有 1 所附属医院(原则上为三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并且根据学校五年制本专业计划发展规模,生均床位数不少于 0.5 张;附属医院、教学医院、 实习医院的设置与管理应达到高等学校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的规范要求,实习生均床位数应不少于 3 张;实习基地应设

7、立教学管理机构及负责人,质量监控体系健全有效。(5)教学经费 申报设置本科中医学专业,除上述条件外,应投入不少于 50 万元的专业开办经费,用于专业建设。(6)其他办学条件要求参照教育部相关规定。510、专业规范的附录附录 A 主要课程基本要求一、中医学课程基本要求(一)中医学基础1.中医学理论体系及哲学基础1.1 中医学理论体系目标:学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特点。要求: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包括概念、内容及意义;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将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 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统一, 自然环境包括季

8、节气候和地域因素; 辨证论治,包括概念及应用。症状、证候、疾病的概念和关系。症状:病人主观的异常感觉和异常发现,证候: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疾病: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三者 统一在病理变化上。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证同治亦6同,证异治亦异。熟悉: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 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了解:中医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1.2 精气学说目标:学习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求: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了解: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概念的形成;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在中医

9、学中的 应用。1.3 阴阳学说目标:学习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求: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对立: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对立和制约的关系;互根: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消长:阴阳之间存在着相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关系; 转化: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熟悉: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标准;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的相对 性与普遍性。相对性包括无限可分性和相互转化性。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重点在病理和防治原则方面的应用。病理上: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 则寒,阴虚 则热7治则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病治阴

10、,阴病治阳了解:阴阳概念的形成过程。1.4 五行学说目标:学习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求: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相生:五行之间相互协助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乘:木乘土, 土乘水, 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五行之间过度制约的关系相侮:五行之间反向制约的关系土侮木, 水侮土, 火侮水 ,金侮火, 木侮金;熟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重点在病理和防治原则方

11、面的应用。病理 :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犯母,相乘传变和相侮传变治则: 补母泻子 ,抑强扶弱了解: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依据和方法;五行的“中土”模式及其临床意义。2.中医学的生理观2.1 精气血津液 目标:学习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输布和主要生理机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1.1 人体之精8要求:掌握:人体之精和天癸的基本概念;人体之精的生成,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人体之精的功能:促进 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生髓化血,抵御外邪; 熟悉:人体之精的分类。了解:人体之精与古代哲学范畴之精的区别。2.1.2 人体之气要求:掌握: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之气的生成;来源:先天之精

12、气,后天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之清气。生成与脾胃、肺、肾有关。人体之气的运行;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心肺在上,宜降;肝肾在下,宜升,脾胃居中,脾升胃降。脏腑气机: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寓降,降中寓升,人体之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人体之气的分类,元气:人体最重要、最原始的气,源于先天,跟于肾的气,先天肾精所化,赖后天水谷之精充养。沿着三焦循行全身,具有激发推动作用宗气:由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清气结合化生的气。与肺脾关系密切,上出喉咙,下 贯心脉。助心行血脉,助肺司呼吸。营气:行于脉内富于营养作用的气,9水谷之精所化生,与脾胃关系密切。营养和生血作用。卫气:行于

13、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水谷之精所化生,与与脾胃关系密切,温养、保卫和调节作用了解:人体之气与古代哲学范畴之气的区别;人体之气与人体之精的区别。脏腑之气和 经络之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特点。2.1.3 血要求:掌握:血的基本概念;血的生成;水谷精微化血:与脾胃、心肺有关;精髓化血:与肾肝有关血的循行;与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主统血,肝主疏泄,藏血有关血的功能;营养,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熟悉:血的循行方向。 血在脉内如环无端,循行不已。2.1.4 津液要求: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的代谢 ;生成:与脾胃大肠小肠有关输布:与肺、脾、肾、肝、三焦有关排泄:形式:汗,尿,呼气,粪便;与肺、肾、大肠、膀胱有关

14、。津液的功能。滋润孺养,调节阴阳,化生血液,排泄 废物。熟悉:津与液的区别。102.1.5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要求:掌握: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化气,血能载气;熟悉: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化气,津能载气;精与血的关系;精血互生精与气的关系。精气互生2.2 藏象目标:学习藏象的概念,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以及脏腑之间的关系,五脏与外周肢节、官 窍、四 时之 间的联系。2.2.1 藏象学说概论要求: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对内脏的分类方法;五脏和六腑的区 别。五脏:实体性脏器,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官腔性脏器,传化物,泻而不藏, 实而不满;熟悉:五脏精气阴阳的含义及其逻辑关系。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2.2.2 五脏要求:掌握:五脏各自的生理机能和生理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