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标准成本的研究.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07912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标准成本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大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标准成本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大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标准成本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大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标准成本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大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标准成本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标准成本的研究 学生姓名 平能能 学 号 1033001269232 指导教师 专 业 会计学 年 级 2010 年秋 学 校 柯城电大 目 录 一、 标准成 本概述 1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 1 (二)标准成本的类型 1 1、理想的标准成本 1 2、正常的标准成本 1 3、基本的标准成本 1 (三) 标准成本的作用 1 1、运用标准成本法有助于进行成本控制 2 2、运用标准成本法有利于推行责任会计,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 2 3、运用标准成本法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信息 2 4、标准成本法较历史成本法和预算

2、成本法更具可比性 3 (四) 标准成本的种类和选择 3 1、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3 2、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4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 4 (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4 1、用量标准 4 2、价格标准 4 3、标准成本 4 (二)直接 人工标准成本 4 1、用量标准 4 2、价格标准 4 3、标准成本 4 (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4 1、用量标准 5 2、价格标准 5 3、标准成本 5 (四)标准成本单 5 三、标准成本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5 (一)成本管理范围狭窄,成本控制功能弱化 5 (二)妨碍了企业资源利用的整体优化,使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 5 四、 企业实施标准成本法

3、的要求 6 (一 )成本管理应实行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6 (二)成本管理应获得各业务部门的支持和合作 6 (三)标准成本的制定应考虑行业的特殊性和标准的科学性 6 (四)完善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加强成本差异分析 6 (五)标准成本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7 1、全面预算是成本管控的基础,是确定成本指标的依据 7 2、应加强与业务部门的协调 7 3、要处理好现在和未来变化的关系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 1 - 标准成本的研究 内容摘要 摘要 标准成本制度是把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应用于成本计算,将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有机结合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 本控制系

4、统。标准成本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它不仅间接费用是预计的 ,而且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也是按预计的数字来计算的。所以 ,在企业中运用标准成本 ,一是便于决策 ,二是便于成本核算 ,三是便于成本控制等。 关键词 : 标准成本 运用成本 成本控制 企业 部门员工 一、标准成本概述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 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调查以后测定的在预定的情况下“应该发生”的成本。标准成本作为一种预计成本,要使它能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 二)标准成本的类型 因规范的程度 不同,标准成本一般可分为理想的标准成本、正常的标准成本和基本的标准成本三类。 1、 理想的标准成本 是以现有技术和

5、管理处于最佳状态为基础所确定的标准成本。采用这种标准成本,意味着成本的发生完全按理想的状态进行,不允许有丝毫浪费。尽管这种标很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很欢达到,但它作为提高作业效率的最终日标具有引导意义。 2、 正常的标准成本 又称良好业绩标淮,是根据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以有效经营为前提而制定的标准成本。在制定这种标被成本时,应把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 况考虑在内。这种标准成本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因而成为企业广泛应用的标准成本。 3、 基本的标准成本 又称过去业绩标准,是以历史上菜一时期已经达到的成本水平为基础而制定的标准成本。这种标难成本由于不具备先进性,一般不用于成本控制,

6、但它可以使各个时期的实际成本与同一标推进行比较,从而揭示成本水平的变化情况。 (三)标准成本的作用 标准成本法把生产过程开始之前的事前计划、生产过程进行中的事中控制和生产过程完成之后的事后计算与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对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的目的。它作为- 2 - 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制度,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1、运用标准成本法有助于进行成本控制 以往,国内许多企业根据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但这些成本计算方法一般都是按照成本费用的实际发生额进行成本核算。企业只有在月末进行成本归集计算得出实际成本后,才能与预算成本或历史成本相比较,因而缺乏在生产过程中

7、对成本的实际耗费的适时监督和控制,也不能及时提供相关的信息作为成本管理的参考指标。 标准成本法是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能力与有效经营的条件下,根据下一期最可能发生的各 种生产要素的耗用量,预计价格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并将此标准成本分配至各个成本中心,由企业管理层分别对各个成本中心负责,从而达到分层分权管理的目的,强化了企业管理。它克服了实际成本管理的缺陷,特别是克服了不能在生产过程中提供成本控制信息的缺点。标准成本法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可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即通过设立一系列辅助记录的成本差异账户(如“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制造费用耗费率差异”等)来记

8、录实际成本耗费与标准成本耗费的差异,从而能随时提供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信息。这样,可随时进行差异分析比较,及时纠正生产管理中的失误,有利于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2、运用标准成本法有利于推行责任会计,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 企业在采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进行实际成本核算时,只是以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产品批次或生产步骤为成本核算对象来归集产品费用并计算成本,它们只是以成本计算为目的,而缺乏对成本费用责任的划分与追究,导致成本预算不能给成本决策及时提供所需数据,造成成本管理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严重脱节,人人负责而实际人人又不负责的被动局面,从而削

9、弱了成本管理的力度。通常,制定标准成本往往是和各个成本责任中心联系起来的。实行标准成本法,就可将标准成本指标分解下达到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实行责任会计核算,将成本管理的责任逐步落实至各个成本责任中心,使各个阶层管理者的权责分明,目标一致,从而能较容易地考核各责任单位的完成情况与经济责任,有利于企业整体成本目标的实现。 3、运用标准成本法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信息 标准成本系统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工具,为成本管理提供成本信息是其重要职能。一般企业采用品种法、分批 法、分步法等实际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计算时,是以实际数据位依据的。这样,只能等到月末相关数据算出后,才能进行成本核算。而在投入人工

10、少,要求报告时间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不能及时提供成本数据的结果,甚至会出现某些不必要的偏差,影响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缺乏对成本数据进行预测的依据。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只要能及时掌握成本差异额,就可以随时计算出实际成本。较上述实际成本法方便快捷,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信息;在成本差异不大时,可依据标准成本进行实际费用成本预测。 - 3 - 4、标准成本法较历史成本法和预算 成本法更具可比性 在使用实际成本核算进行成本管理时,只能用历史成本或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想比较,缺乏科学性,不利于激发职工发掘降低成本的潜能。而标准成本是在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预测经济情况变

11、动、市场供销情况、技术水平提高等诸多因素,并由成本责任多方参与制定出来的,在井陉成本差异分析时,如果出现有利差异,则能激励员工继续发扬光大;如果出现不利差异,则可以促进员工分析原因,尽快解决。 (四)标准成本的种类和选择 1、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按其制 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制定理想标准成本的依据,是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这里所说的理论业绩标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毫无技术浪费时生产要素消耗量,最熟练的工人全力

12、以赴工作、不存在废品损失和停工时间等条件下可能实现的最优业绩。这里所说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是指理论上可能达到的设备利用程度,只扣除不可避免的机器修理、改换品种、调整设备等时间 ,而不考虑产品销路不佳、生产技术故障等造成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理想价格,是指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计划期间最低的价格水平。因此,这种标准是“工厂的极乐世界”,很难成为现实,即使暂时出现也不可能持久。它的主要用途是提供 个完美无缺的目标,揭示实际成本下降的潜力。因其提出的要求太高,不能作为考核的依据。 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

13、出来的标准成本。在制定这种标准成本时,把生产经营活动中一般难以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也计算在 内,使之切合下期的实际情况,成为切实可行的控制标准。要达到这种标准不是没有困难,但它们是可能达到的。从具体数量上看,它应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水平,实施以后实际成本更大的可能是逆差而不是顺差,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标准,因而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的标准成本。它具有以下特点:它是用科学方法根据客观实验和过去实践经充分研究后制定出来的,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它排除了各种偶然性和意外情况,又保留了目前条件下难以避免的损失,代表正常情况下的消耗水平,具有现实性;

14、它是应 该发生的成本,可以作为评价业绩的尺度,成为督促职工去努力争取的目标,具有激励性;它可以在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有效性水平变化不大时持续使用,不需要经常修订,具有稳定性。 2、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现行标准成本指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在这些决定因素变化时,需要按照改变了的情况加以修订。这种标准成本- 4 - 可以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也可以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

15、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只有这些条件发生变化,基本标准成本才需要修订。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对此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与各期实际成本对比,可反映成本变动的趋势。由于基本标准成本不按各期实际修订,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 (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1、 用量标准 2、 价格标准 3、 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它包括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位成本两方面。材料标准用量,

16、首先要根据产品的图纸等技术文件进行产品研究,列出所需的各种材料以及可能的代用材料,并要说明这些材料的种类、质量以及库存情况。其次,通过对过去用料 经验 的记录进行分析,采用其平 均值,或最高与最低值的平均数,或最节省的数量,或通过实际测定,或技术分析等数据,科学地制订用量标准。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必不可少的消耗,以及各种难以避免的损失);原材料单价(预计下一年度需要支付的进料单位成本,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 直接材料用量标准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 (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在制订产品直接人工成本标准时,首先要对

17、产品生产过程加以研究,研究有哪些工艺,有哪些作业或操作、工序等。 其次要对企业的工资支付形式、制度进行研究,以便结合实际情况来制订标准。 1、 用量标准 2、 价格标准 计时工资标准 =预计支付直接人工工资总额 标准总工时 计件工资标准 =各人完成量 *各自工资系数 *(工资总额 /(各人完成量 *各自工资系数 )之和 3、 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 直接人工价格标准 ) (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制造费用可以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这两部分制造费用都按标准用量和标准分配率的乘积计算, 标准用量一般都采用工时表示。 1、 用量标准 - 5 - 2、 价格标

18、准 单位工时变动费用分配率标准 =变动费用预算总额 标准总工时 单位工时固定费用分配率标准 =固定费用预算总额 标准总工时 3、 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单位工时变动费用分配率标准 标准工时 ) 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单位工时固定费用分配率标准 标准工时 )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四) 标准成本单 为了便于标准成本核算,通常应该为每一产品设置一张标准成本计算单。标准成本单(标准成本卡),就是将各项标准成本,分别按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汇总编制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表。 三、标准成本法在实施过程中

19、存在的不足 虽然采用标准成本法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但是由于该方法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在实施时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不少企业在实施该方法时存在如下一些不足。 (一)成本管理范围狭窄,成本控制功能弱化 在实施标准成本法的过程中,不少单位只注重成本核算,不注 重过程的管理;只注重投产后的成本,而忽视投产前的产品开发成本;重视以产品作为成本核算、管理的对象,而忽视了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就成本论成本;成本信息高度集成,而其透明度却很差;虽然标准成本包括企业所有制造成本,但是没有将企业的作业区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未能去除不能给企业带来增值的成本,即不能清楚无效作业,降低成本。另外,

20、由于不少单位设定“显示标准成本”粗糙宽泛,不够合理,从而可能使眼睛达标的部门或员工不求上进,达不到降低成本的实际效果;管理人员即使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很难找到问题 产生的具体位置,并进而加以解决。 (二)妨碍了企业资源利用的整体优化,使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 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需要内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着眼于企业资源的整体优化而不是局部优化。标准成本法通过差异分析来评价各部门的业绩,一般而言,出现有利差异,表明企业成本控制有效,出现不利差异,说明企业成本控制中还存在问题,需要调差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但由于设定的标准形式单一,单纯注重价值指标,以短期成本确定部门绩效的高低,以为

21、强调降低成本,忽略了成本效益原则的应用,极易诱使各部门为追求自身的有利差异而 损害其他部门的利益,进而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如采购部门为了追求自身的有利差异,可能购买劣质材料,损害生产部门的利益;生产部门为追求自身的有利差异,可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降低材料消耗,或大量生产造成存货积压,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设备部门为了追求有利差异,不惜加班加点,拼设备,减少机器的保养维修费用,致使机器设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经常发生事故,造成生产中断,从而影响了整- 6 - 个企业的生产。所有这些对有利差异的一味追求,最终都会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另外,企业经理人员为了追求有利差异,可能放弃注入产品开发设计、市

22、场 开拓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导致企业在今后的经营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企业实施标准成本法的要求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今后实施标准成本法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 (一 )成本管理应实行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是由各级单位、多个部门共同协调完成的。在协调各级各部门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应本着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集中统一是指在省公司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负责牵头,统一规划,组织制定相关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和统一核算;分散管理是指各基 层单位、各职能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负责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细化分解成本标准,规范对成本管理的操作,不断优化控制,层

23、层落实管理责任,提高成本支出效益。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能充分协调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完成成本管理的工作任务。 (二)成本管理应获得各业务部门的支持和合作 成本管理时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部门和环节,而不能仅仅看做是一项财务会计工作,要克服搞技术的不稳成本,搞成本管理的不参与“技术决策”的倾向。建立符合电网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本标准,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高度参与。所以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材料采购人员都应懂成本、关心成本。财务会计人员则应向专业技术部门的人员学习,要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参与成本、技术的决策,要适度介入经济活动的过程管理,避免成本一经发

24、生,就无法挽回的情况。只有各个部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协同合作,才能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三)标准成本的制定应考虑行业的特殊性和标准的科学性 标准成本的制定,应尽可能的考虑到标准成本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会挫伤员工完成目标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过低则缺乏挑战性,起不到 应有的激励和督促作用。企业制定的标准成本,应该是在合理的工作效率和正常生产能力以及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并且还要经常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标准进行适时调整,使之恰到好处。 (四)完善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加强成本差异分析 成本差异分析是指对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出原因

25、,制定措施,实现成本控制。部分电网企业将成本控制目标定位在完成上级下达的成本指标上,既不要超支,也不要节约。基于这样的控制目标,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控制好总成本的前提下,部分费用项目入账 时存在着随意性,一些超过成本指标的成本则会人为的在不同成本中心之间转移;对于一些无法完成的成本费用指标,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也会很自然地达成“先入账后干活”和“活干完了不入账”的默契。这些情况严重影响着财务的过程监控和成本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分项目、分部门的成本差异分析无法展- 7 - 开,进而导致成本失控的责任无法明确,也就无法实现成本控制的管理目标。 (五) 标准成本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6、 标准成本管理并不单纯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而是一种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过程 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应协调好以下几个关系。 1、 全面预算是成本管控的基础,是确定成本指标的依据 绝对的成本降低是通过建立控制环境实现的,而控制环境的建立主要依靠被全面预算具体化和量化的战略计划的实施。通过全面预算将企业的战略计划细分,具体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加强企业的内控,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 2、 应加强与业务部门的协调 如前所述,标准成本是以标准作业为应用对象的,因此必须由业务部门提供、确认作业清单,并协助制定相关支出标准,

27、从这个意义上说,标准成本管理并非是财务部一个部门的工作。 3、 要处理好现在和未来变化的关系 应逐步积累相关资料和数据。由于核算方式的差异,使得在最初的标准成本制定过程中缺乏作业相关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标准成本的准确性。但是标准成本并不是静态固化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逐步积累相关资料和数据,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的。 结论 综上所述,标准成本法是一种比较系统、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是企业对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源耗用予以标准化的一种方法,在实际成本管理工作中,具有很高的应用 价值。且标准成本法简化了成本计算,使单位的成本核算人员从以往繁重的成本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中去,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促使各种产品成本不断降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